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工厂参观经历 -- Swell

共:💬208 🌺1556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是以生产为主,主要是政策红利,第一是造假不罚,第二是炒房不罚

                        当然,这是自由,但是这个道路是有问题的,也是不可复制的。

                        而且关键是俩个,第一,他们的启动资金来自哪里;第二,他们和当地民众是什么关系?

                        我觉得,你的问题在于试图证明他们的发展道路,可以复制,不追求启动资金来源。同时你还想证明他们这些企业和当地的密切关连。

                        你在德国,确实享受了德国的发展红利,你家在浙江,也享受了浙江的发展红利。

                        习近平说建立浙江社会主义先导区,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的,我理解至少有两点,或者三点。

                        第一点,浙江的钱尤其是私人资金用于浙江发展。

                        第二点,发展原罪不追究了。

                        第三点,追求社会主义平均主义,听国家的安排,投资制造业。

                        据我的听说,呵呵呵,浙江各种私企大大小小,在推动地下钱庄资金外流,到底流到啥程度,不好说。

                        这就是我理解的浙江私企成功之路。

                        你说某某某大企业是私人奋斗的成果,没问题,但是,他们和当地的人民或者村民到底啥关系呢?进入工厂打工吗?有可能,获得了今天较好的工作待遇。但是这个公司的福利和南街村华西村等等差距大不大呢?

                        又先生攻击,华西村资金不能外拿,实际上这些普通村民股份有多少,资金又能动多少呢?

                        应该说,浙江企业近些年对待本村人,最近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们的住所是自己奋斗的成果,还是依附于村企、能人奋斗的成果呢?

                        怎么解决的土地问题?是卖地还是整地呢?如果是卖地,这个中国农村可以复制吗?

                        我们都知道,因为商业,浙江一些土地可以卖高价,但是上旺村邓这种山村就卖不出高价了。商业是跟着特殊地点的。

                        那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你说的这个龙港。怎么个历程?是不是因为港口开发?

                        龙港市,浙江省辖县级市,由温州市代管,地处浙江省南部,北毗邻平阳县。位于鳌江入海口南岸,东濒东海,西接鳌江横阳支江、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南依苍南县江南平原,北为鳌江干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面积183.9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全市共102个社区。 [32]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47.16万人。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龙港镇。 [1]

                        1984年3月,中共龙港镇委、镇人民政府正式组成。

                        1985年4月,苍南县增设龙港区。

                        1992年3月,苍南县撤销龙港区及其所辖乡,成立新的龙港镇。

                        1984年3月,划沿江乡方岩村、河底高村,龙江乡金钗河村、江口村、下埠村组建龙港镇。

                        1984年6月,划宜山区湖前、白沙、龙江、沿江4乡归龙港镇管辖。

                        1985年2月,恢复县辖区建制,湖前、白沙、龙江、沿江4个乡复归宜山区。

                        1985年4月,龙港区设立,辖白沙、龙江、沿江、湖前和海城乡共5个乡。

                        1988年10月,湖前镇改为直属镇。

                        1992年3月,龙港区及其所辖的沿江、龙江、白沙、海城4个乡撤销,其全部行政区域并入龙港镇。

                        2000年6月,湖前镇、平等乡、江山乡(除江山乡后垟增、梁宅2村)撤销编制,并入龙港镇。

                        2011年4月15日,舥艚镇、芦浦镇、云岩乡并入龙港镇。调整后,龙港镇辖3个社区、25个居民区、17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河底高村。设城南、城北、沿江、龙江、白沙、海城、湖前、江山、平等、舥艚、芦浦、云岩12个办事处。

                        2012年5月23日,龙港镇属办事处撤销,设江浦、城南、龙跃、城北、沿江、龙江、白沙、海城、龙浦、湖前、凤江、江山、平等、舥艚、芦浦、云岩、新城17个社区。

                        2016年4月22日,因龙港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需要,原有17个社区调整为14个社区,保留龙江、沿江、白沙、海城、凤江、江山、平等、舥艚、芦浦、云岩、新城11个社区。城南和江浦社区合并,成立新的城南社区;城北和龙跃社区合并,成立新的城北社区;湖前和龙浦社区合并,成立新的湖前社区。

                        2019年5月,龙港进行村社调整,辖73个行政村,30个社区;原有14个社区管委会更名为14个片区工作站。

                        2019年9月,龙港市成立,不设乡镇、街道,14个片区工作站划分为9个片区,各片区设立非独立法人、无固定编制的片区党工委和基层治理中心,推进“扁平化”管理。

                        我很想听听你解释一下你一再提的王均瑶的均瑶牛奶和当地村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龙岗村当地人民又享受到均瑶牛奶的什么福利了吗?还是均瑶牛奶给当地贡献了巨大的利税,以至于当地享受到了你所认为的福利?

                        而华西村集团和华西村村民的关系,哪怕是周边新华西村村民的关系,你不可能不知道不懂吧?

                        我们这两天谈企业福利,谈的就是这一块,另一块当然还有其他福利,我也知道,华西村的房子不值钱,因为华西村不是城镇旁边村。

                        我一谈华西村大寨城市化,你着急了,举出龙岗,原来我还以为是个村子成长了,但是资料证明你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既然强调个人奋斗就应该直接提,而不是像这样胡加联系。

                        不说别的,就说你们村,你应该建立你们村和龙岗村的联系。

                        我个人认为,你们村完全可以走华西村之路,集体处理,但是据你所言,除了一个拆迁,似乎没有看到更多的努力奋斗历史,只有你假日贵客先生的个人奋斗历史,还有你们村的集体去除村里的垃圾的奋斗,呵呵呵,因为人(大部分年轻人)大部分都走了吧。

                        让我们听听你进一步的解释和联系吧。

                        我觉得你在想证明龙岗是浙江的第二个小微型深圳。意思是比华西强,呵呵呵。

                        • 家园 我没有拿龙港比深圳

                          这又是你自己的联想。首先,政策上就完全不一样,深圳是特区,龙港一直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下面的一个镇,前几年刚刚变为县级市,它还是苍南县这个闽南语为主的县里面的说温州话为主的镇,政治上影响力没那么大。把龙港说成浙江省捧起来和深圳媲美的地方更是过分,浙江捧的地方从来不是温州,而是浙北的一些地方。其次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深圳依靠外资和全国各地的投资,龙港几乎完全依靠龙港本地和苍南人,外资和港澳台的投资几乎没有,国家对温州,更别说对苍南的投资很少。

                          王均瑶是靠包机起家的,最开始的公司叫天龙包机,后来才有吉祥航空,牛奶什么的是后来的产业,主要生产基地不在龙港。龙港的核心产业是印刷包装。

                          • 家园 这不是我的联想,这是浙江人自己的操作,可算探索创新

                            在这点资料也已经写出来了,也是这么评价的。

                            当然,我承认,确实没有大的国家政策和国家的大的扶持,但是浙江自己很用心在支持。

                            否则,你解释不了那么多人带资进入,要说建设,其实也没有什么离奇的大不了的。

                            从我网上随手一搜,都没有,反倒是领导带着人们平地等等等。

                            最重要的一点,其实你回避了,他和你说的几个例子都一样,都不是一个村子,不是所谓一个小渔村或者小村子,通过包产到户获得资金,我看到的是他们有了资金开始聚集在一起,搞商业,这有多大的可复制性?

                            瓯北,俗称江北岸。约于西汉前形成村落,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海王邹摇(俗称东瓯王)曾在此建立国都,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今瓯北罗浮新城,清光绪年间,这里分属贤宰乡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都和仙桂乡三十二、三十三都,民国期间,称永嘉县第六区罗浮乡、镇江乡、江北乡。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罗浮乡析置三江乡。1956年3月,罗浮、浦西、礁下三个乡合并为江北乡。清水埠原分属三江、江北、黄田三个乡管辖,1981年建立清水埠镇。1989年4月23日 [21],撤销江北乡和清水埠镇,建立瓯北镇(县直属镇)。1992年5月,撤销三江乡,并入瓯北镇。2001年7月,撤销原瓯北镇、黄田镇、罗东乡,建立新的瓯北镇。至此,以原瓯北镇、黄田镇和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瓯北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 [11]

                            2011年5月,撤销瓯北镇,在原瓯北镇范围内设立江北街道、东瓯街道、黄田街道、三江街道。设立瓯北功能区,范围包括江北、东瓯、三江、黄田、乌牛5个街道办事处,面积203.9平方公里,定位为集休闲商务、先进制造、交通枢纽、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温州主城区北翼拓展区,实行“区街统分”管理体制。 [25]同年8月,瓯北功能区更名为“瓯北城市新区”。

                            这是一个镇。

                            明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镇域均属长安乡八都。

                            民国元年(1912年),柳市设镇。

                            民国十七年(1928年),行村里制,柳市镇改为柳市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市设镇公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市推行保甲制。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同年6月,成立柳市镇民主政府,归柳市区管辖。同年8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

                            1949年12月,柳市镇民主政府改称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柳市镇为乐清县属镇。镇政府设柳市中街雨伞桥头。

                            1953年,基层开始普选,成立新的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4年11月,中共乐清县委决定柳市镇由县直接领导。

                            1959年1月,大公社下的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柳市镇域改称柳市管理区。10月,柳市恢复镇建制。

                            1956年春,县委撤销柳市区,实行大乡制,柳市乡设立。1956年7月,湖横、湖头、茗东、茗安、前窑五乡并入柳市镇。

                            1984年4月,柳市镇公社恢复称柳市镇,归柳市区管辖。镇政府机构驻设文昌巷。

                            1992年6月,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并入柳市镇。以原柳市镇、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柳市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镇政府驻东风村。 [2]

                            这是一个镇。

                            1932年,设塘下镇。

                            1946年,属塘下区。

                            1958年9月,属塘下公社塘下管理区、鲍田管理区、场桥管理区、罗南管理区。

                            1961年9月,称塘下区塘下公社、鲍田公社、场桥公社、罗南公社。

                            1964年,划设三都公社、新华公社、海安公社、凤山公社。

                            1984年4月,置塘下区塘下镇、三都乡、鲍田乡、新华乡、海安乡、场桥乡、罗南乡、凤山乡。

                            1986年,场桥撤乡建场桥镇。

                            1990年,撤鲍田乡建鲍田镇。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三都乡并入塘下镇,新华乡并入鲍田镇,罗南乡、凤山乡合并为罗凤乡。

                            1993年,撤海安乡建海安镇。

                            1995年,撤罗凤乡建罗凤镇。

                            2000年6月,塘下、鲍田、海安、场桥、梅头、罗凤6镇合并设立新的塘下镇。

                            这是一个镇。

                            1983年10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建立龙港镇。 [1]

                            1984年3月,中共龙港镇委、镇人民政府正式组成。

                            1985年4月,苍南县增设龙港区。

                            1992年3月,苍南县撤销龙港区及其所辖乡,成立新的龙港镇。

                            这还是一个镇,问题在于,他们怎么获得的起步资金,你说龙港,就说王均瑶,你又不说牛奶,说包飞机,他哪里来的钱?启动资金呢?

                            我似乎明白你的意思是包产到户让农村人上升,所以农民也是厉害的,应该如何如何。但是我认为最厉害的是陈永贵,他作为一个很聪明的中国农民,面对日本鬼子都不虚的农民,他愿意在新中国不选择做真(政客型)总理,愿意做一个实验性的副总理,这是极其厉害的事情,说好听点是他绝对听毛主席的话,实际上他则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对于农民的负责任,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农民,不仅聪明,而且能力超强,在他的所能的范围里,挽救了农民几年,他做得可以了。

                            如果1978年就开始包产到户,中国会死更多的人。

                            这些陈永贵其实都是看到了的,邓小平也看到了,只是邓小平心狠。

                            陈永贵知道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他不是傻子,在国民党、日本人之前,他都不虚。这些风险,四人、康生等等都是说过的,其实毛主席也是说过的,陈永贵对于邓小平的不客气和硬顶也是存在的,只是邓小平实在没有理由搞他,因为陈永贵确实和四人也划了界限。所以他还算平安落地。

                            他不是你们想象的那种愚蠢的文盲农民,呵呵呵。

                            邓小平还不敢弄他,相比较而言,你就差很多了。

                            龙港几乎完全依靠龙港本地和苍南人,外资和港澳台的投资几乎没有,国家对温州,更别说对苍南的投资很少。

                            1982年,你说的这些人哪里来的钱?靠种地吗?

                            国家投资不多,省里呢,民间呢?呵呵呵。

                            本来我是说福利待遇和发展的,说的是本村村民的村集体发展,当然可以不是集体发展,但是你得说出个路子,华西村南街村就在那里,很清晰,你说这几个是啥意思?包产到户吗?

                            我估计你似乎不是这个意思,是自由发展,那么自由发展和当地的普通人又是什么关系呢?王均瑶总不是一个普通人吧?带资进入龙港的农民是普通人吗?

                            那么你想说啥呢?

                            2024-05-14 00:29:57

                            假日归客 从四品下💠96

                            🙂塘下镇也是承包

                            不是集体村。

                            你给大家说说,这是个啥发展过程呢?

                            包产到户,哪里来的资金?就凭借当地的土地积累资金吗?

                            复 我根本没提我们村

                            2024-05-13 11:28:11 3

                            龟虽寿 正七品上🐥5

                            🙂你举的例子,是搞贸易还是生产?

                            如果是生产特色产品,确实是值得推广的经验。

                            如果是贸易,大概率很难复制。对于贸易中心,一个地方竞争胜出多数情况会带来另一个地方的衰落。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原来的镇不是城市,规模还很小

                              不管是国家,还是浙江,对温州的支持很少。我完全不能认同你提出的浙江对这些出名的乡镇有什么特殊的支持。当年温州的机场和铁路都是自筹资金建设的,哪里有国家支持轮到下面的乡镇了。

                              再次重申,我从来没有说那么多人带资进入。这些地方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发展起来的。比如乐清柳市的南存辉就是十几岁出去当修鞋匠,跑供销,挣了一点钱自己办厂发达的,王均瑶的情况类似。

                              再说说村镇这些问题。我从来没说过发展一定要从村开始。当年温州的镇并不是城市,而是地位比较重要的乡级单位,其主要人口还是农业人口,估计全国的情况也类似。

                              就以我最熟悉的温州永嘉县瓯北镇为例子我说明一下。瓯北镇由原来清水埠镇,江北乡,黄田乡和三江乡的一部分组成。这几个乡原来几乎完全是农村,只有乡干部和公办教师是城镇户口,江北乡比较特别,它是原永嘉县罗浮区公所所在地,区中学和区医院也在那里,所以吃公家饭的有一些,但是工业没有。再重点说清水埠镇,它直接归永嘉县管辖,1982年建镇,人口一万左右。由于它下辖还有好几个村,所以它的大部分人口还是农民,我手头没有资料,但是我估计它的城镇人口不超过2000。清水埠镇有几家工厂,其中最大的是永嘉化工厂,也是永嘉当年最大的利税大户。可以说当年的清水埠镇是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小镇,其他几个乡几乎完全是农业人口。我刚刚还查看了一下我高一同学录,来自上述几个乡镇的同学,总共八人来自现在属于瓯北的乡镇,6人农村户口,2人乡镇户口,一个的父亲在永嘉化工厂工作,一个的父亲是转业军人。

                              再看看现在的瓯北,根据百度百科的信息。

                              区域面积5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4.7平方公里,下辖27个社区,户籍人口8.9万,常住人口约22万。

                              瓯北街道有着以泵阀、服装、鞋革等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基础优势和“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的平台支撑优势。现有工业企业4500余家,规上企业312家,拥有8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企业4家,境外上市2家,新三板2家,上市企业为全市最多的镇街之一。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7.81亿元,同比增加26.9%;规上工业总产值209.39亿元,同比增长5.87%;

                              通宝推:翼德,桥上,
                              • 家园 你是说1982年是王均瑶或者南存辉支撑起了当地的发展资金么

                                请问这些钱是多少,哪里来的,和当地其他村民啥关系呢?

                                是利税的关系吗?

                                我知道当地大部分人是村民,但是,你想证明他们之间的什么关系呢?

                                是王均瑶们个体的成功还是地方的共同富裕呢?

                                王均瑶们的个体成功,我觉得不需要说,你只需要告诉大家,当地获得了什么,利税大户吗?

                                华西村第一企业和当地村民的关联不用我说了吧?

                                我不是说,你说了带资进入,我说的是资料暗示是带资进入。

                                • 家园 发展是一步步起来的

                                  我可没说这些镇82年就人口20,30万,工业产值几百亿。我想说的很简单,82年的时候这些镇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本上是农村。现在这些地方都实现了城市化,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生活水平远高于全国农村水平,达到城市中等水平。而这一切的发生,国家几乎没有投资,外资和港澳台的投资也很少,是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的。

                                  • 家园 这本来是个普通人的福利的问题,也是农民地区正常发展的问题

                                    华西村或者南街村的发展道路更符合实际,你说不,你认可这些地区,没问题。

                                    那就比较道路,结果你的话题就飞了。

                                    华西村不说,江苏浙江没啥区别,那么南街村的发展和浙江没差别么?

                                    就算你说普通人发展,作为南街村的普通人和你说的这些地区的普通人的不同,你是真没感觉吗?话说,你说的这些地方的普通人个个都是别野存款很多了么?

                                    无论王均瑶还是南存辉的富裕发达和普通人可有啥关系吗?

                                    因为,你知道他们是百亿富豪,这个地区的产值或者说价值是你们说的平均值啊。

                                    好吧,我知道王均瑶不在当地了。

                                    我也知道当地确实有一些村子,确实相对平均一些的,比如有一些公司的股份走的是小股份模式。

                                    这个可能也是习近平要搞浙江先导区的初衷吧,他不知道炒房团才是这些人的本质,甚至地下钱庄资金外逃才是浙江的共富的本质。

                                    当然社会是一步步发展的,我们探讨的是你说的路线和华西村的路线谁更容易复制,而且对本地村友好,对吧。

                                    至少作为他们的邻居的你们村,大多数人选择离开了板寸,不是吗?这不就是不可复制的表现吗?

                                    说了这么多年,十几年了吧,你所说的你父母的福利基本就是较少的本村福利和房子拆迁,没有龙港之路啊。

                                    你父母得到的回报也不过是这个房子和你姐、你的孝顺罢了。因为你们的出走是你父母大价钱支持的结果。或者说还有你父亲当医生的成果,我说你爹当时挣得多,也被你自己给否了,为了强调农民辛苦,你也不承认你爹当医生挣得多。

                                    这说明你们村当地的产业没有回馈当地的村民。

                                    龙港不是任何一个普通农村的正常的发展之路,这是一个显然的常识。而是一个聚集了资源扶持少数企业家成长的道路,这些企业的成长除了政绩,利税,对于当地并无多少贡献,真正的贡献确实还是个体努力的机会,结果自然会导致一些你认为的平庸者生活很一般。

                                    而华西村并不这样,甚至带动了临近村子的村民的生活的水平的大提高(虽然是耕地和宅基地入股),或者说不用担心养老。

                                    这点,是最明显最明显的不同。

          • 家园 有时间和一篇记录祖辈父辈从农村走出来的纪念文

            也分享给大家那个艰苦奋斗的时代,个人的努力,家族的兴衰的故事。

            感谢方平的好文分享!

      • 家园 亲身经历有所共鸣

        我刚发育的时候,也去体验过生活。那时候浑浑噩噩,一身蛮力无处发泄,还整天十万个为什么。我爹既答又问,和我说了大致意思如下的一些话。他说,人活一辈子是为什么,是为了快乐吗,什么是快乐呢,桥头等着【担沙托石】的民工也很快乐,有钱就挣,闲暇打牌吆喝,好不快乐。是为了出色(做到优秀,杰出的意思)吗?大家条件差不多,你在这群人里做到出类拔萃,就是出色了,但世界很大,云云。总之,有不懂的东西,就认真去学,去实践,不要坐而论道,碌碌无为,不要把时间都剪碎了再花,要有计划,规划,云云。那时候我也去了工地,去【担沙托石】,包括但不限于把从手扶拖拉机卸下来的砖,码好,一叠一叠地夹进一个铁夹里,挂在钩子上,让操控简易吊机的人把砖运上几层楼——这个工地不需要人力【托石】。主要的活是把卸下来的河沙铲到一张支起来的铁丝网上过滤掉石头杂质,然后把细沙装桶。那桶印象中是一种不统一规格的橡胶桶,乌漆墨黑的,装上半干湿的沙涨鼓鼓的,我使劲吃奶的力也提不起来——老爹说的【担沙】,我是干不了的,但我可以拖着移动到吊机挂钩那。不过我主要还是要不断地铲沙过滤,装桶。劳动环境不能说很晒,虽然很热,但汤水(猪肉汤鸡汤——我至今不喝白切鸡汤)糖水(绿豆西瓜是有的)茶水之类是管够的只是没有冰,还有手套草帽,现在回想劳保竟然这么到位。我下定决心开始进场干的时候,就没想过半途而废,但确实这劳动是很枯燥很单调的,没人会说你骂你工作做得好不好,只是,你铲的沙不够快,旁边的大妈就一把把你推开,滚,我来——这口气是咽不下去的,没啥好说的,继续干。我忘记干了多久,我也不记得我爹送我到那地方玩了别的什么,我坚持做完了,全勤出完了几天工,然后回家休息。一天傍晚,我正在看电视,突然外面吵闹起来,我也跑出去看热闹,只见邻居的叔叔抱着一个鲜血淋漓的人往大街上跑。原来,有个小孩从附近工地的三四楼摔下来了。我突然想到,我在工地【担沙】只是在地面玩玩,危险系数很小,真正的工地,还有这个参数要考虑的呢。从那时之后又过了二十多年,我竟然因为久坐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了,真讽刺,不体力劳动还伤病了。单调枯燥,危险,伤病,都是伴随体力劳动的东东。

        通宝推:桥上,心远地自偏,猪啊猪,方平,
        • 家园 很明确的告诉你腰椎间盘突出可中药治愈

          找个不那么大的医院的正规中医。

          中医神棍多,所以要找正规医生。大医院规矩多,所以不要找大医院。

      • 家园 当年学校里的学生每年要三学

        学工,学农,学军,到工厂农村军队参加十几天的劳动,改开后被嘲不务正业,现在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弹琴跳舞等技能,不是说这些技能不好,但是说素质,看怎么定义素质吧。

        通宝推:方平,真离,
      • 家园 所以说我对习的扶贫是绝对拥护的

        不管花了多少钱给乡村打井修路。就在90年代,广西农村有些地方都还在喝池塘存的污水过日子。

      • 家园 突破产业链的底层地位势在必行

        这就需要包括华为在内的一大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落地,给国内带来更多的高薪岗位。不求人人达到华为中层年薪百万,起码也要让普通劳动者摆脱血汗工厂的压迫。听说赛力斯工厂普通员工也可以拿到万元薪水,这就是个良好的开端。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飞机、造船、航天、人工AI等等行业会逐步走向世界,其中红利会逐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再加上利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的大面积铺开,中国工人的收入继续上一个台阶是可以预期的。这些信息对于其他人口众多的国家(比如阿三)不是什么福音,以后请人家来剥削自己人家都还未必愿意。

        这种升级红利会扩散到全社会,以后人工会越来越贵,2、300元理个发也不稀奇。总之希望中国人民越来越幸福。

        通宝推:赵美成,方平,
        • 家园 其实还是得用大锅饭模式解决工人劳动辛苦程度的

          高科技,来不及,做不到。

          还有一个劳动力处理的问题,这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别的问题。

          看吧。

          提高收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