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苹果放弃造车”给我国带来的隐忧 -- 拜吨

共:💬480 🌺2528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奥特曼被炒多少与AGI的传闻有关

              目前一个靴子没有落地的问题是OpenAI的Q*,没有人有内幕,都是根据奥特曼的情绪反应在判断。实事求是的说,大家都被GPT的这两年进展给吓到了,所以奥特曼自己再吓一吓,脑补空间无穷大😂。 不懂AI的人如果这两年才注意到,这种惊吓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比较倾向于YannLeCun的认知,大家都是想多了,奥特曼就是一个带货小能手😂,网红级别的。

          • 家园 从工业角度来说,西方现在怎么折腾也没用了

            没有代差,你创新半步,好得很下一步就是我的了

          • 家园 哪用写那么多

            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必然要用到中国产业链,则美国政府不能同意。

            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则苹果的车只能停留在PPT上,不能量产。

            特斯拉上海工厂启动前是啥个样子我都不记得了。

            • 家园 赞一个,如果每个人都冰雪聪明如你

              那当然发帖全部点到为止😂。 我主要还是侧重提供context与我自己的逻辑支点,真正的结论还是希望每个人自己拿,否则没说清楚被人误会,来一句“胡说八道”,甚至还给你发散出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结论,那么就不但达不到简明的目的,还要反复辩论有的没的浪费时间。

              所以从信息效率角度出发,能够展开自己逻辑路径的帖子,不论认知多么不起眼,对我来说都是开卷有益。否则直接给结论喊口号飙情怀,有的人可能还热衷,我自己肯定是过了那个年龄段了😂。换句话说,我个人上网比较在乎看一个发帖的思路,而不是结论,当然我也尽力做个表率,勉为其难吧😂。

              总体来说,西西河目前感觉整体智商水平比几年前提高了一块,这是很明显的,否则好多大V们甚至好多专业行家都也不会常回来了是不是😂。

    • 家园 利好,无忧。 -- 有补充

      首先我你有两点认识跟我是不一样的,我认为我对你错。

      第一个是你认为电动车是借环保的东风才搞的,担心“环保”会在中国成为一个政治正确。这个猜想不能说是无理,但是不务实。电动车这个事情,并不是“环保”之后才有,而是一直有,只是储电技术制约住。电动车,不单电动车,所有的机械设备,电动的相对石化驱动设备,都具有先进情,主要表现在精准控制和干净卫生。电动乘用车的出现,是科技进步的自然产物,这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庭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推动,而不是“环保”推动。

      第二个,我国上下不存在“无脑堆产能,打压品牌力”现象。不是现在,是建国以后一直不存在,堪至说自古一直就不存在,一直都努力打造品牌。不能以目前国内品牌不如果外品牌有品牌价值而说中国不注重品牌。

      上述两点我认为你错了。

      当初中国发展新能源车时,是有过相当长时间的争论的,争论的主要内容,是这个新能源的方式是氢燃料,混动,纯电,甚至似乎乙醇都有人建议,最后的结论是纯电。这个结论是中国相关业界的顶尖群体经过充分讨论后的结论,根底上就具有科学性,不是谁拍脑袋拍出来的,再以国家之力推动,不成功比成功更难。

      汽车也是概率生活资料,也是生产工具,基于新能源车相对传统燃燃气车的先进性,并且这个先进性并不单止体现在车辆本身,而是一个远远超出乘用车范畴的大系统,如果国外无法跟上,其社会运行效率,包括生产效率,必然会被中国进一步拉开。这是利好。

      至于担心美欧市场封锁,无需担忧,正面面对。美欧的市场封锁必然发生,远不止新能源车动车。而这个市场封锁,则是中国必然要去应对的事,与新能源车发展与否无关,概不始与新能源车,亦不终于新能源车。中国要发展,市场的自己掌控和拓展是必须的,而新能源车,则是目前的利器之一。

      能力在实践中增长。

      通宝推:老调重弹,史料推理,时间的影子,桥上,红军迷,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原来主贴是通稿 -- 补充帖

      刚刚看到个文章,敢情这个主贴的人家不玩中国就没得玩的调调,是一个通稿,就是不知道这里是首发还是跟发。

      中国的汽车之路,走错了吗?

      外国人不做电动车了,不要高兴得太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国的电动车产能优势不是什么科学决策的结果,而是摸石头摸出来

        人总是健忘的。

        上世纪中国就摸索过电动车,时任副总理邹家华还对钱老的建议做过具体回复。https://bbs.hupu.com/624755756.html

        我想有关的实际工作应该也是做了的,但是离形成真正工程能力,不要说工业能力了,肯定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然后,然后就放在那里了。不然中国的电动车产能优势至少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很明显了。

        什么乙醇汽油新能源https://www.yoojia.com/ask/18-11829442766266713435.html

        天然气新能源https://www.gov.cn/jrzg/2012-07/27/content_2193766.htm

        增程式新能源https://www.pcauto.com.cn/jxwd/3656/36569176.html

        都早就做过努力。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总体策略是不管是什么方向,反正我都跟,都投一点,走一步看一步。

        形成今天的局面的决定性因素不是什么高瞻远瞩,统筹规划,科学决策的一锤定音。钱老等人的技术眼光无疑是水平极高的,但是当时中国的工业能力远远配不上这样的高人远见。

        真正的路子就是跟随西方主导的技术路线和市场节奏,结合自己不断增长的基础工业能力,加上传统的政府补贴扶持套路,通过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烧掉大量的投资以后从死公司堆里杀出来的。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国内比较有前途的电动车企业,多数是从油车产能发展起来的,哪怕是电车第一的比亚迪也是如此。那些跳过这个阶段直接从电动车起家的所谓新势力车企,反而是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即将倒闭,活下来的几家也是战战兢兢。

        换句话说,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做到能独立主导关键行业的发展方向,但是一旦找准了方向,突破扩大产能优势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不敢当头自然也就当不了头。

        • 家园 你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漏了个重要环节。

          你漏了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2017年我在两个问题上是身边朋友中唯一反派,被评为老顽固老古董跟不上时代。一个是17年底房地产税落地,一个就是电动车起飞。

          当时媒体上面,造车新势力如日中天,特斯拉在日中天,大家都认为新能源车会井喷,2,3年内就能达到30%以上的占有率。我不认同,我认为要五六年后才能喷,理由就是电池。

          2012年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明确的把纯电动作为目标。搞新能源车的核心并不在整车厂,而是在三电:电机,电池,电控。电机是早无悬疑的,电控这个东西,基本的没问题,先进的,有就是锦上添花,没有也能搞,最大的障碍就是电池了。电池的阻碍在三个问题:技术,专利,原料。聚合理锂电池存在两个问题:安全性,技术被把控。

          而我也没猜准,2020年比亚迪就搞出了刀片电池,然后新能源车就一路扶遥直上了。比我预想的早,总体上还是跟我的预想吻合。

          所以你的说法总体上是对的,但忽略了2012年新能源车规划这个拉纲文件。而这个提纲文件,正是我说的经过长时间争论的结果。没有这个文件,就没有三电的突破性发展,就没有中国新能源车这样局面。

          为什么是纯电,一个纯电先进方向,二个纯电才有机会不受制于人。

    • 见前补充 4967007
      • 家园 你可能有点把产能给妖魔化了

        同时又有点忽悠品牌了。

        品牌这个事其实很简单,海外离不开亚马逊,谁只要在亚马逊经常买东西的,或者拼多多买过的,对品牌这个事基本上就心中有数了。没有,中国制造从来就没有在打品牌。说什么都是没用,抵不过直接从消费者去直观感受。

        不过华为的品牌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虽然很不幸这主要还是归功于美国贸易战😂。从海外屁民消费者视角,看不到华为,这是实话,未来寄希望于拼多多吧,不是玩笑。

        但是产能这个其实却是正经的量产灵丹妙药,这方面直接对接马斯克吧,废话就不多说了😂。简单的说,没有量产黑科技,利润率就是个屎,其他就不用想了😂。所以中国制造的产能与总体主义投入,还是不要轻视,这其实才是中国制造横行世界的真正武林秘诀,否则还要靠什么,从0到1还是儒家的信用😂?

        在商言商,咱么不玩忽悠的,河里这是最起码的,当然我也偶尔逗哏一把,那个算例外😂。

        • 家园 中国厂商在互联网品牌推广方面非常厉害

          西西河友年纪都比较大了,都是从短缺经济时代过来的,你以为的品牌,就是80-90年代,电视报纸杂志上经常做广告的那几个品牌。

          ------

          最新的互联网公民,生活在物质品种极大丰富的时代。有非常多的细分产品。比如运动健身类的,时尚电子类的,产品的品类极大的丰富。

          只不过因为品类的极大丰富,各种品牌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中国是网络营销的领先国家。网站推广,网红(social media influencer)带货,在社交媒体上种草,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亚马逊很多品类的头部卖家,大概电子类的,亚马逊前十,前二十,前百,估计70%以上都是中国卖家。家庭健身类的也都类似。

          你随便加入一个兴趣团体,基本上你就能感受到这种网络营销的影响力了。

          -----

          按照80-90年代传统的品牌概念,大概华为,联想,小米,MiniSo算是做得非常好的。

          通宝推:川普,
          • 家园 确实有这样的品牌空间

            我每个月亚马逊几千美刀的购买,对亚麻的品牌商家还是有点感知的不陌生。

            你说的这个情况确实存在,亚麻商家的品Π说白了都是中国制造商,比如Anker,确实有一定品牌效应。不过真正的百年老牌子是不去亚马逊的,而且95%的亚马逊销售商是不在乎品牌的,也没有品牌的。毕竟品牌的维护是一个重体力活,不是每家都愿意投入的。换个牌子重新打造人设不是更容易么😂。

            我上贴其实说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品牌,因为中国制造本身也是一个品牌。 而且确实受益与互联网市场推广,这是一大优势,基本上是毋庸置疑的。从早年的妖魔化中国制造,到今天基本上听不到有人在诟病中国产品,我认为进步与成就是明显且必须肯定的。

            但话回来,我本人对百年老牌子的商业操作是不以为然的。 我一直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版图,品牌不能超于半代人,不但潮流就是追求都会随着年龄的层级更新而更新换代。中国制造的现状,不说残酷面的话,其实是很符合适者生存的原则的,而且这其实是很难得的一个存在。

        • 家园 不不不不,中国企业一样搞品牌的

          品牌不单单是利润高的问题,也是产能变成产量销量的保证,也是企业的自我约束。谁认为中心企业不搞品牌,有两个可能:一是对中国产业不了解。二是只知道三来一补企业,并把三来一补企业当成中国企业的代表。

          你是否认为和说中国企没有“无脑堆产能”故而觉得我妖魔化部能?“无脑堆产能”才是妖魔化产能吧?合理的堆产能是能力。我没说中国搞产能不对,我是说中的搞产通总体上不存在“无脑”。如果引起你误解,这里说明一下。

      • 家园 钱学森肯定不是因为环保考虑建议发展电动车的
        • 家园 不是,七十年代很注重环保的,当年重视发展和开发环保技术

          是改开后追求利润才放弃了环保的。

          当年的环保技术水平不高,但是技术上得很多,限制也多,安全抓得也紧。

          是要主要领导现场负责的。

          先破坏再再发展是典型的邓政策。

          所以钱学森真有可能支持电车。

          我还记得八十年代有一个科幻故事小说,忘了名字了,说的是阿拉伯人和男主对着干就是怕新能源代替石油,减少阿拉伯的利益,他们也支持反面角色等等等。

          可见电车和油车之争在八十年代已经有了迹象。

          钱学森是个前瞻性很强的科学家,科学大师,可惜国内高知当时看不上他,嘿嘿嘿。

          所以他真有可能,我认为是一定的,他支持电车。

          这也符合中国的能力和基础,我们的石油肯定不够用。搞电车是对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