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别在上套路的当了(一) -- 五磊山

共:💬13 🌺6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别在上套路的当了(一)

    中华拳术值得去提倡,是因为练习得法的人普遍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传武健身祛病的效果可以延续到任何年龄,特别是祛病效果,有别于其他体育锻炼的,一则因为传武的生理基础是建于中医上的,一举一动都有医学意义,是专门的医学运动。正确的训练方法必须从先做一些必要的诊断开始,而不是照抄照搬。其次主张抗暴训练不能损害健康来加强能力。实际上发展到了内家拳,健康和能力是一会事,军品一定比民品更耐操,武体武德充沛才是健康正道,内家拳术不撸铁,不打沙包,皮肤细嫩,特别值得中老年人拥有。当然先哲主张衣褐怀玉、守拙藏锋,用武德争多余的名利,非道也哉!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传武用练习套路作为主要的训练手段,不但有动手能力的人屈指可数,健身效果也参差不一,没有可靠的结论。这是我们可以普遍感受的到的现象。打破套路锻炼的统治地位,是传武得以恢复本来面目并可能重新复兴的第一步。。。

    通宝推:金台夕照,freesong,
    • 家园 【原创】为套路桩法正名(五,结语)

      真实的世界,变化是主题,游泳比赛,可以比自由泳、蛙泳单纯的竞速技术,但是要去抓一只鸭子或摸一条鱼,那就不单要速度,可能还需各种的泳姿还要会踩水会潜水。老鹰抓蛇也是寻蛇、俯冲、出爪、抓起。。。成套而连绵动作完成鹰之大业。

      打拳也一样,技术组合训练也是必要的一环,组合的系统性、配合性,前后的逻辑关系便是“套路”产生的前题和要点。这样的套路一定主题明确,一定不会很长。最典范当属心意拳的四把拳,二四十把中,抽那么个三四把,组成一个成套技术,内家拳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是连绵,四把实际要连绵成一拳,一气呵成,更具体的说是一口稳定内气周期内完成四把,四把称为一拳,这在太极拳就叫长拳,长周期的拳,这才是套路的含义。先贤认为能四把连成一拳就已经足够足够了,实际上对太极拳来说连上三招就算是高手了。而民国太极宗师,却编造出多达一百多的招式,这很难有多好的系统性和配套性,所以只能是各种单式的串子,既没有单动作反复体验深入的专注性,也没有连绵成套的系统性变化性,浪费练习者的时间。。。区别于四把拳,太极拳的套路处处体现“摸鱼”特性,我们摸鱼的时候,并不知道鱼在哪里,所以每个方向每个可能都要照顾到,精气神非常的均匀、全面、又高度的统一,连手指该是什么形状都要照顾到,非常细腻。难度很大,更不可能让一个初学者一开始就学习这种锻炼方式。正是这种细腻、均匀、全面、高度统一,当一条鱼冷不丁显身要动作的时候,总能以不是预设的却又非常合理的动作抓到这条鱼,体现了“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思想,所以和那些这招捧,那招捶。。。具体的招法锻炼思路完全异样。

      细腻、均匀、全面、高度统一用一个词概括叫“圆”,这时候各向同性,方向自由同时意味这没有方向性,人站立,要往那个方向动倒不容易了,站桩或打坐这类静定锻炼就会被非常自然的采纳。天青地黑,万籁俱寂,直流充电的妙处就出现了,更深入更细致,充满了,圆满,功德圆满。。。心意拳也是在这个阶段推荐练习三盘落地桩,当然更多的人选择打坐,全看自己喜欢。。。

      内家拳是知觉运动,知觉不仅难以传授教学,演示起来也是外行热闹也看不到,内行不看也知道,文字描述更是“鬼划符”,不当处但请一笑。。。

      通宝推:驿寄梅花,和平共处,freesong,
    • 家园 【原创】溜达、游身-从入门到登堂(四,下)

      先贤教导说:先在心、后在身、最后才是手脚四肢外形。劈拳打夯,贯通中心脊柱,有初步的”水平“,也落实了先在心,然后可以打其他四行拳。把五行或四行当具体的拳来打那就偏了,把他当做象中医"抓方"一样,通过运动方向来补充身体某个方向的不足,以实现方向自由,才是正道。比如崩拳,如果只注重在出脚出拳外形要领,那么先在身这教导就没有遵守,拳谚崩拳属于木。那么木的方向是大脚内侧(大墩穴),沿着厥阴肝经过腹股沟上到躯体侧面,崩拳就要以这个水平方向为主方向,对身体进行补泄,最后能够鼓荡出来弹力。。。这样哪个方向有缺陷,就运用五行拳,把他补足。。。现代练崩拳的鲜少有练到大足趾腹股沟的,说明身上没有。水平各个方向都差不多了,就会有更强烈全身浸入在水中的体感---全浸入,这个非常重要,不仅体现了中等层次的水平能力,也体现了知己知彼中的”知己“,这个阶段完全可以脱离师尊,可以“法自修”,当然心意拳还有二十四大把,更加细致的开发自己,深度的完善自己的健康。一般劈拳打夯功成之后、弥补了几乎所有人都有的上下缺陷,健康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但如果人有深层次的病根病因,后面的五行拳和二十四大把就有必要深入研究,象心脏问题比较严重到有脚气等等症状,这种往往医药外科不易弄好的,但是练习丹凤朝阳什么的,让左手腕神门穴,左手腋下极泉穴放空吸收营养意味。。。循环往复的锻炼。要领到位、体验真实,上述心脏问题就可能得到解决。。。精通二十四把或其中仅有的几把,顶级的内家攻击力也可在这个阶段练就,所以说心意拳最可能出少年英雄。。。

      当然心意拳是否当真如此,不得而知,因为以上其实都是从太极体验去解读的,太极拳在获得初步立如平准后,最重要的训练就是”游“,游身,全浸入的沿一根虚在的直线或弧线溜达,太极先贤说初练如在水中,八卦掌说趟泥步,扩展到趟泥身,说的就是这种情形,练习起来也是哪个方向不足,那个方向就多游游,比如那种医药难愈合腰酸痛,如果是右腰背不适适,那么就以右腰背为主动方向,沿虚在的直线,退步游,配合呼吸补泄,加以时日就能得到彻底解决,沿着虚在的直线或弧线运动非常重要,这是硬打硬进无遮拦的来源,而游或溜达,则是打人如走入的来源。当年形意拳名家尚云祥常说他溜达一圈就把功练了,后世西洋拳或MMA学习者以此来嘲笑传武异想天开,实际他那个溜达就是内部带意、身体全浸入、似乎在吸收营养的走或游,是得法的内家练习。“溜达---陆地游泳”是内家入门到登堂入室的阶梯,一个人可以从来不打一拳不踢一脚,学会游身,得游法精髓,就不虚一般普通练家了。。。现代闻名于传武界的大成意拳,把陆地游泳当做健舞而排除在七妙法门之外,其实一游起码顶他的五妙法门。。。游极而飞,练成空军,太极拳的“雀蛇斗”大剧也就完成了。

      民国写的太极拳书,常开头说祖师爷因观“蛇雀斗而悟太极,”然后面介绍几十一百多的招式,却看不到一丁点和蛇雀斗有关的内容,这样的书按现在技术书籍的标准,是垃圾文章。。。

    • 家园 【原创】方法是关键(四,中) -- 有补充

      有了明确的目标,方法就出来了,值得推崇的是《心意拳》的锻炼体系,最抠题,最了解人之脾性,故而效率最高,最容易出少年英雄。心意拳的母拳叫劈拳,谱说劈拳属金,象斧。后世习拳者对象斧头这句话很敏感,因为容易模仿,所以大部分急着去练拳而练成了外家拳,这是对祖师爷属金这句话不了解,要知道,金主气主沉降,所以劈拳是练垂直于地面沉降的,很象现代锻炼上的深蹲,当然撸铁深蹲用负重来提醒人体需要了解地球的重力,并与之对抗平衡。而《心意拳》用的是恨天无把,恨地无环之意理,在沉降上升中把自己捋正直同时,取得作用于自己身上重力和地面支撑的平衡,所谓的“平”就是地球径向,上下作用力平衡得到的状态,历来说“上下是奥秘“,奥秘在物理学面前一目了然。。。练平的感觉就像平这个汉字一样,上面一划似乎天从头部,下面一划似乎地面从屁股,把中间的一竖即使脊柱(夹)压紧,一竖出头即是第三只脚深入地心。。。

      如此专心练习,则会有空气阻力感,全身浸入感,这些是全身达平的必要条件,由此水平能力得到提升,母拳已经初具形态,才可以着手“子拳”。。。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打夯 -- 补充帖

      劈拳沉降,非常形象说法叫“打夯”,把自己的脊梁骨及其延伸入地的第三只脚,用震脚的办法,打入地下千尺厚土,现代内家拳一看震脚什么的就怕的不行,实际心意拳的震脚非常讲究,术业有专攻,入门引路需口授,其中细节就是全讲出来,自学者也是难以掌握的,传说心意拳祖师爷岳飞有一支背巍军,战力惊人。强大战斗力必须有精良训练,我猜想,劈拳打夯一定是日常必修科目。一个象岳王爷一样的少年人,每日两三小时,旁若无人,无比专注的打夯一年,已经非常人可比了。。。

    • 见前补充 4963861
      • 家园 请教

        所谓“空气阻力感”,是不是 类似于 刚睡醒浑身懒洋洋,想动又使不上劲的感觉?

        • 请教
          家园 请教不敢当

          "空气阻力感”实质是人体流体介质所处的受力状态,这个状态普通时候感受不到,是因为被习惯性的肌肉(切向)伸缩的强信号掩盖了,所以要抑制这种信号,也就是肌肉伸缩要减弱,这种减弱的确是象懒洋洋的,不想迈步抬手,不敢用力。。。。这在现在流行说法叫做放松不用力,但是即便体会到了阻力感,对此如何处理就不知道了,零输出也零输入,所以绝大多数放松派到此都进步不大。少数发展出松而不懈的理论,发现了陆地游泳法。。。故而也能成功。还有一派比如我们自称敛气派,同样外在好像懒洋洋,使不出力气来,但是内部是有坚定的输入输出的,按照流体介质的力学特性和环境进行交流(可参考《内家拳的器械》)。极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水平能力。

          • 家园 受教了

            可惜我没正经练过,不是特别理解... 唉

            不过目前倒是不太担心松懈的问题,感觉这种“懒洋洋”主要还是心态镇定主导的,而且是一个过程,不是像鬼压床那样的深度抑制,而是有点类似于猫从楼上掉下来时自然会四脚着地,身体好像知道该怎么动,脑子一想反而生硬了。我现在有一个歪招,就是颠球,感觉身体像个弹簧一样,不特地的抬腿抬脚,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提高

            • 家园 你找到了秘诀

              就是颠球,感觉身体像个弹簧一样

              感觉身体像个弹簧一样,符合先贤“内家拳是知觉运动”的教导,如果把关注球的注意力全部都投入到身体象弹簧中,深度发现那些不弹簧的地方,至少已经掌握了内家拳的基础练法精髓。

              其次这个颠字符合“稳定而交变的”入门之道,可以叫颠夯,找到自己颠动中比较稳定的中心,这个中心和身体连接、和地平面连接。。。那就是内家拳。

    • 家园 【原创】理法觉,方法要紧扣原理和目标(四,上) -- 有补充

      套路发散,站桩低效,那么怎么样才好呢?要思索答案,先思索拳法的原理和目标,外家拳,铁腿钢膝死锁跳跃步什么的。。。。很具体,基本看得见摸得着。花样也很多。内家拳按照代表拳种心意八卦太极传世谱论,总结出共同的说法是“返先天”,这种反现代的词语当然不易被受西化教育的人所接受。但实际古人特别崇拜自然界,所有的言语都可以从自然界找到答案。古人说天一生水,”返先天“基本上等同于“象水一样”,回到水的状态,水是什么状态呢?“无流动性障碍”,这一点大家基本都能接收也理解,李小龙说水变化无形的那段话,普遍被人引用,被一般老外当做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一个剪影,其实他们忽略了水的另一个从“无流动性障碍”推导出来的特性----"平“,地球的上的无流动性障碍的物质具有水平的特性。中医的健康人模型叫”平人“,平人无流动性障碍,就是健康的。太极拳明确说要立如平准,平准现在说法就是水平仪,其他内家拳也无不要求立身中正,中正的目的就是水平。内家拳的人体状态和中医一样,也是”平人“,产生无流动障碍的力量,所以说内家拳健康和防护力是一样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平”是和“中”一样重要的传统文化符号 -- 补充帖

      前人说有本事的人叫“有水平”,没有战争的世界叫“和平,太平”,天下得治理叫”平天下“扫平”。了却纠纷叫“摆平,公平”。还有平缓,平静,心平气和。。。几乎好事都和平有关,来源都是道法自然的“水之平”,于锻炼也是一样。

    • 见前补充 4963577
    • 家园 【原创】站桩是少则多嘛?(三)

      站在求学者的角度,理解了套路锻炼的人造性,非武术性,会不会投入到另一个陷阱中呢?那就是站桩,站桩过去主要是蹲低,用来练习腿部力量的如马步、钳羊马,蹲鸡步。到了近代,出现三体式、混元桩、无极桩什么的求放松无力的一大桩功学,声称入门先站三年桩。大有不讲桩法就会从传武中开除出去一样。。。。从大的来说《功夫无息法自修》,任何方法都不能简单否定,但是我们却可以简单想一想,站着不动,就像直流电充电,虽然相对交流充电损耗少,有效值高的优点,但如果内阻很大的话,充电效率是非常低的,人体发生变化非常缓慢,这就是为何现代教站桩的都会让你站几个小时、甚至半天一天,而初学者是内阻很大的,给内阻很大的物体充电补充能量,交变电源、循环往复的动态练习更好,这是自然规律。静是一种功夫,初学者没有功夫,并不适合静态的练习。所以先练站桩也和套路一样,太难。从效率上讲也是不合适的,也不是古内家拳所提倡的锻炼程序。。。。

      通宝推:林三,freesong,
    • 家园 【原创】一句话证明套路锻炼的不妥当(二)

      常识来讲,能成功能出成果的事或业,需要稳定、专注而有特定的量的积累,套路锻炼特别是象太极拳这样一百来甚至一百多式的练习,即便里面存在大量的重复动作,但是一会儿野马一会玉女,一会猴又一会儿鹤,变化太多了,还没找到状态就要想着变招,同时要捧要捋还要肘靠,想要这想要哪。所求甚多,结果必是所得甚少(浅),简言之“多即是少,少即是多”,这也是常识。但是我们受什么正宗、传人加一些奇技淫巧的忽悠,居然接受了,连常识也不顾了。实际上教人几十一百多的打套路一定是不懂拳的。一定在职业练家面前提不起来,抗两下也不行。大把在崇拜者眼里的大宗师、特别是民国太极宗师,实际都是忽悠。。。

      通宝推:freesong,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