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渐渐带歪的380医保 -- 审度

共:💬57 🌺1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要更多年轻人参与

          奥巴马医保对不参保的(年轻)人罚款。

        • 家园 我一直说价格取决于购买者愿意出多少钱

          商品价格跟成本无关,跟购买者愿出多少钱有关。

          如Swell河友你说的,命值多少钱?健康值多少钱?有人总结过制造粮荒的办法,就是控制粮食供应产生制口即可,不需要真的粮食不够。医疗我看也是在玩这个手段。

          Swell河友关于保险的说法我也是认可的,故而某大领导说要靠商业保险解决大病问题时,我是再次对其鄙视的。

      • 家园 担责任是小问题。解决才是核心问题。

        不然跟美欧一样,换个人上台继续甚至变本加厉,那就没意思了。坦率说,当初10块钱其实是白送,也不是每个人都交;现在380国家全免也不是免不起,但是这样能不能解决问题?实质性的解决问题。

        我们当初都批评南美左派上台滥发福利不可持续。90年代时认为美国的低福利才是正途,北欧的高福利会碍阻经济发展。怎么到时中国,就大有什么都共产党包了的气势?又包又好。不符合客观条件嘛。

        380问题的提出是有意义的。但不要跑偏了。

        至于医保不省钱的说法,可能对,也可能不对,这个涉及到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你说的对。但是二极管解决不了问题。

          你说的对。担责任是小问题,解决问题才重要。

          但是二极管解决不了问题,而台上的只会二极管。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医疗卫生这个领域,市场经济的适用性很成问题。因为大部分人是健康的,治疗容易饱和。没人会觉得没事吃点抗生素或者降压药是好事。而且,一个城市的医院医生设置,基本上就是“让大家有病都看得上”。但是这样一来,肯定是有些水平高的医院排长队看不上,水平差的没病人。因为病人生病的时候他也不知道哪个医生就能看好自己,当然找水平高的医院去。这样水平差病人少的医院要生存,肯定要想办法从医保里面搞油水。

          如果承认市场经济的适用性有问题,那就至少得搞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但是这种计划和市场的混合,该怎么搞,又没有现成的办法。要是老邓执政,那倒好办,搞点试点看看,好的就推广。但是现在执政的又没有试点这种概念,就好二极管,那就难办了。

          • 家园 大牙什么话题都离不开你的恩公邓

            可惜现实是邓时期别说农民就是城市工人医保都困难,怎么说吧特色本质就是资本主义,但是邓时期是封建+原始资本主义,对底层工人农民就是压榨剥削,工人农民有个P福利。工人看病先自己交钱然后去单位报销,碰上央企自然不是问题,但是一般国企报销遥遥无期,我就知道有的工人直到被下岗看病钱都没有报销。从江开始才逐步向现代资本主义过度

            • 家园 老邓一是没工业二是没钱

              老邓那时候,一是没工业,B超是先进设备,青霉素得省着用。大医院的主任,一天的配额是800万单位的青霉素,而一个成年病人就是160万单位。去晚了,主任手一摊,我没药了呀。二是财政没钱。

              老邓要是有2012的工业和财政基础,很可能会把低端抗生素和常用药免费。

              • 家园 青霉素缺乏,应该是比较短的时间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太小了,不确定是哪几年。我一个亲戚得了肺结核,是另一个亲人到隔壁省买到的青霉素救的命。而且我怀疑是流通问题,而不是生产问题。隔壁省有个矿山基地,那里有个医院药比较充足(国企福利?)。

                就这两年,也有隔壁省来我们这里医院拿药的,就是普通的药,他们那里医院不够。和医改有关,大概就是不赚钱导致医院故意不进货。我们这里可能医院效益好一点,不那么斤斤计较。低科技常用药,不会有生产能力问题。

                • 家园 应该是计划和市场转换的阶段性问题

                  当时是处在计划和市场的转换阶段。所以大城市里大医院的病人迅速增多了,周边的人,非本系统的人,都来看病。而青霉素产能还没有提上来,也没地方买,于是不够用了。

                  而好些的国企,第一它的病人是流出的,会去好的地方医院看,第二它的药品采购渠道是畅通的,所以它反而会有青霉素这种中端药物的富裕。

                  到九十年代初,青霉素这种药物就不紧缺了。这其实就是经济学上市场的信号传导功能。

                  通宝推:我还有机会吗,
              • 家园 青霉素我有不同的认知

                达雅兄你信不信我五六岁就开始用注射器?我累计肌注次数不下万次你又信不信?我可以双手同时推针你又信不信?我还没上学就帮着给家里的鸡打针。我们卫生站就能买到青霉素。八十年代初药店也能随便买到青霉素。当时我除了新城疫苗(鸡瘟)禽出败疾苗(霍乱),这两个要到兽医站买,还要冷藏,其他的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用得多,药店无限量供应。性激素都买过,好像叫睾酮素注射液,意图让母鸡多生蛋。

                • 家园 80年代初什么类型的药店?

                  我们那里80-81年左右还都是乡卫生院和村卫生站。然后个体医生出现了,我父亲就是我们县第一批个体医生之一。他获得行医执照的时候,同时获得县卫生局药政科开的买药资格,只能从县医药公司进药。由于我家离温州市区近而远离县城,他花了很大精力和口舌才让他们许可直接从市医药公司进药。总结起来,我们那里80年代初期只有专供医院,卫生站和有买药证明的个体医生的市,县医药公司,私人或个体的药店要在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出现的。

                  • 家园 个体私营

                    我父亲的一个师傅就在另一个镇上的药店坐诊。八十年代初就有个体药店了。我大表姐夫妻俩83年双双被县人医开除,是当时县计生第一大案,其家公家婆就在家乡镇子上已开了几年药店,家公是中医,家婆善长小儿艾灸,很有名的。

                    • 家园 这里有两个疑问

                      个体户出现没那么早。全国最早的个体户执照是1980.12.11日由温州工商局发给章华妹的。

                      第一个疑问是,这和你大表姐的例子时间上有点冲突,她家83年的时候开了好几年的个体药店可能性较低。

                      第二个疑问是她家卖中药还是西药。我个人相信她家可能开中药铺,因为可以从民间进中药,她家翁家婆刚好也从事中医业务。但是那时候西药的进药渠道限制较多,还是国营医药公司的天下。

                      我大表姐夫妻俩83年双双被县人医开除,是当时县计生第一大案,其家公家婆就在家乡镇子上已开了几年药店,家公是中医,家婆善长小儿艾灸,很有名的。

                      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最早个体药店的信息,其中一个红网转的湖南频道的报道"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平价药店、中医诊所走近千家万户"有点意思。

                      它提到两点支持我的关于个体药店出现的时间点的看法和达雅网友有关青霉素供应的看法。这是引文和链接。

                      1985年,长沙郊区畜牧兽医联站成立长沙市郊区马王堆药店,在畜牧兽医联站工作的张庆云,被单位分配到长沙市郊区马王堆药店,成为药店负责人。“80、90年代基本上都是集体药店、国营药店,私营药店很少,长沙药店真正开始发展,数量增加,是2003年以前后的事情。” 张庆云说,药店成立之初,西药由长沙市医药公司提供,中药由长沙九芝堂制药厂提供,两家药品供应单位均为国营企业。但是到了90年代中后期,很多药厂或药品供应商开始直接向药店售药,管理一度很混乱,药品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而这种情况,也在2003年得到了有效改善。

                        “2000年以前药店经营很不好。”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周慎道出其中缘由,曾就读于湖南省中医药大学,1982年毕业以后进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附属医院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周慎,对于老百姓的购药习惯,无疑很有发言权。“主要是药品的种类很少,大家的选择余地很少,在我81年实习的时候,抗生素只有青霉素,而且好多地方都没有,甚至在一些医院里面还买不到青霉素,更不用说药店了。再加上那个时候药店是不能报销的,在医院买药可以公费医疗,能够报销,人家肯定到医院买。我还记得80年代只有溁湾镇那里有个药店,独此一家。”

                      https://hn.rednet.cn/c/2018/08/13/829192.htm

                      • 家园 北方中等城市,九十年代肯定很多药店

                        当然经营好不好我不好说。每个医院门口都有几家。我因为鼻子有问题,经常堵,有时要去药店买那种滴剂。有西医的(麻黄合剂),也有中医的(薄荷油)。同一个店里青霉素、阿莫西林之类应该也有。

                        八十年代私营西药店应该很罕见。有印象的都是国营医药公司的门店。

                      • 家园 各施各法

                        中国有很多个社会,我一直说的。2003年?90年代就药铺多过米店了,2003年是连锁年代了。还有,现在药店管得严了,其他商铺小超市,无牌无证的还是多得很。有点请注意我并没有说 @达雅 河友不对。

                        按很多人的说法,前27年特别是文革年代一切计划化,曹德旺不知哪来的。还有年广久,他的炒瓜子凭空冒出来的?

                        对了,没有纯中药的药店。开药店的,中药哪有西药赚钱多且干净利落。只不过,不卖中药会没人来罢了。

                • 家园 请说出您的故事,为何不学医?

                  这么好的基础为何不学医啊?

                  这是说学习兽医为了多出鸡蛋了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