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听来的德国笑谈 -- 燕人

共:💬28 🌺1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听来的德国笑谈

    老婆刚从德国法兰克福参加展会归来,给我讲了许多德国趣事。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去德国了。

    她说下飞机进入大厅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幅大尺寸广告是国内当红某女明星为某企业站台的美照。在边检,只听机场雇员在大声喊,“非欧盟旅客,还有不列颠旅客,请走这边。”她同事有点调皮,故意说他是英国人。德国人一脸严肃,“对不起,你就在这边排着,”指着我老婆这边。我老婆他们三人组中有一个波兰同事,早就从欧盟通道出去了。

    法兰克福的酒店业经常接待国际参展客,员工应该有相当的英文水平,然而并非如此。我老婆他们在酒店前台等了很久,听前台说着节节巴巴的英语,态度倒是很好,就是一个慢腾腾。这家酒店是Accor集团的Mercure,四星。我老婆说她告诉酒店前台门锁坏了。前台说会安排一个te,te,结巴着说不出。“technician?” “啊对的。” 她等待的时候门一动人就走进来,把我老婆吓了一跳。英国人习惯了敲门后再进。

    晚上出去吃饭,需要打出租。酒店前台说给安排好了。问具体是什么车,前台说出去等就好。结果门口一堆德国人在等。好不容易来一辆车,大伙儿一拥而上,还有两伙人争执起来,把英国人看呆。看到有德国人跑到大街上举手拦车也行,我老婆组里一个英国人也走到大街上乱挥手。结果真有一辆车停下。

    德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的。自己估计安全程度决定是否过。我老婆他们马上就入乡随俗了。结果一个女同事腿有问题走不快,说她可不敢闯红灯。德国人行道灯比英国的先进,是手感应,不需接触,令英国人大开眼界。

    在展会大厅,大字的“欢迎”用各种文字列出,第一种当然是德语。第二种就是国语。我老婆说从未感到如此自豪的时候。德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从入海关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到底是钱话事。

    德国人另有一样和英国人不同。在英国室内如酒店展厅等公共场所,人的目光如有接触,哪怕是陌生人,基本上会致意。记忆里以前德国人也是如此。如今是目中无人。在展会中人挨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难免有身体接触。英国人马上说对不起,再看德国人,早就走远了😂。

    @假日归客 求证中国在德国存在的各种迹象和德国人的反应。

    通宝推:为什么不可以,方恨少,桥上,我还有机会吗,川普,普鲁托,达雅,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过一个段子

      某人公务出差,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有个德国便衣警察查证件。

      警察说:police ,结果发音太怪,被这位听成了:please

      这位就以为是要饭的,觉得你要饭还这么横,就摆了个架势,让这个便衣滚蛋。便衣看着,觉得应该是中国功夫,肯定打不过,立刻就呼叫支援……

      最后这位被8个德国警察包围了,最后是领事馆出面解释才放出来……

    • 家园 这个德国和我认识的德国有点差距啊

      如果有欧盟长居,即使不是欧盟国籍,也可以走欧盟快速通道,刷证件过关,不用走人工通道排队。有人亲测有效。英国人嘛,那只能怪他们自己,只能去排非欧盟人工通道了。

      很久没在法兰住店了,我印象里大城市酒店前台简单的英语肯定是会的。如果想说英语来柏林吧,我曾经在柏林市中心酒店办理入住,前台直接说英语,我说你能说德语么,她说不好意思我不会说德语,如果你想说德语请等我的同事为你办理,那算了,还是说英语吧。又曾经在柏林市中心的咖啡店,我用德语说来杯卡布奇诺,店员听懂了,我又说再来瓶气泡矿泉水,他表示听不懂德语,需要求助同事,我只好用英语又说一遍。再曾经在柏林非常火的一家中式面馆,跑堂都是老外,我们想用德语点餐,对方表示不说德语,扔给我们一张菜单自己看吧,一看菜单也是英语的。都是这两年的事,感觉在德国(柏林)只会说德语要寸步难行了啊。

      个人经验,在德国大街上,德国人看见你是外国人,特别喜欢跟你说英语,比如问个路啥的,经常是我跟德国人说德语,德国人跟我说英语,那英语比我的德语还烂,我就坚持说德语,直到对方英语说不明白了,换回德语。工作中德国人的英语还是可以的,尤其是年轻人,很多大公司国际化了,官方语言的都快成英语了,跟他们说英语的好处是德国人说英语的语速和复杂度比说德语好的多,反而好理解。

      工作人员未经允许就进入旅客房间我没经历过,可能是工作人员理解错了前台的意思,以为这件房门坏了,所以旅客没有入住,以为里面没人直接就进来了。这种情况可以投诉,不过也没什么用。当然,德国有些酒店服务质量极差,态度极差,不只是德国,欧洲都够呛。不知英国如何。

      出行建议用Uber,大城市很方便,就是贵,出差嘛单位出钱随便叫。或者跟酒店前台要当地出租车公司的号码,自己打电话叫车,酒店前台可能同时叫了好多车,确实会乱七八糟的,可能为你叫的车早就被别人截胡了。可能你们从英国来开不惯左舵右道,要不最方便的出行方式还是在机场直接租车自己开。

      德国人还是非常遵守交通规则的,你老婆她们说的是法兰火车站一带吧,那地方确实没人看红绿灯,一般只有大城市脏乱差地区这样,其他绝大多数地方绝大多数人都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在德国骑车违反交通规则,都是要扣驾照分的。

      德国人还是很讲虚情假意的礼貌的,比如在公司办公楼里,在公园里,哪怕是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相向而过的时候都会点头微笑致意,或问候你好。办公室里每个人来了会跟所有同事握手致意表示我来上班了,疫情之后这个礼节取消了。展会里嘛,可能是大家太忙了。

      现在德国很多展会里中国展商都快占到一半了,都是组团来的,一大客车一大客车的,所以难免到处是汉语标识和广告,毕竟是金主爸爸啊。今年夏天的德国欧洲杯比亚迪也是官方赞助商之一,想必也会看到很多中国元素。

      通宝推:落木千山,缆绳,达雅,秦波仁者,燕人,
    • 家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学里的德国同事很多,也都很有礼貌,除了英语里的德国口音,估计都英国化了。我好多年前从欧洲搬回英国之前,专门开车在欧洲游了一圈。感觉还好,德国人论粗鲁可跟他们的荷兰兄弟一比,不过感觉还是比当时的东欧人要好多了。

      哈哈,地图炮永远是一个受欢迎的话题,每个国家概莫能外。

    • 家园 德国人一直就比较rude吧

      一直不懂的是英国人文明如何进化的这么讲规矩讲礼貌,德国人的粗俗按说只能排在斯拉夫之后那种😂,而且完全不懂irony的幽默感,这个目测全世界还真是只有昂撒才有,也是奇了怪了😂。

      德语区的人只有一点让我佩服,英语刚刚的,真的是没得说,随便揪一个,秒杀其他国家人。话说你们见识过日本人的英语么,让人崩溃那种😂。

      在展会中人挨人,擦肩而过的时候难免有身体接触。英国人马上说对不起,再看德国人,早就走远了

      • 家园 我们以前不理解英国人多么有礼貌

        或者多么“虚伪”。

        有一次我老婆坐北欧航空的飞机回国,在哥本哈根转机,对丹麦人的粗鲁大表惊异。丹麦人和别人身体接触后也不说话,直接走开。这次德国遭遇让我们确信英国人确实比较特殊😜。

        • 家园 感觉英国人有点受儒家文化影响啊
          • 家园 可以与儒家作比,但不是受儒家影响

            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产生了普及教育的需求,这个过程与春秋时期中国社会转型产生儒家的过程非常相似。

            我们知道孔子当时所做的是将当时为贵族培养接班人的教育向社会面公开传授了,就是我们现今所知的《论语》。论语里面动不动就是“君子”如何如何,这里的“君子”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君主的儿子”。

            类似地,英国在维多利亚时期新生的资产阶级被称为gentlemen,可以看作“君子”的对应物,追求的是“体面”。

            什么是体面?

            在英国的gentleman那里就是“贵族范儿”:respectable,honourable,presentable,dignity,decency。而在儒家这里,就是礼制,《论语》通篇都在教人怎么“体面”。

            所以对“体面”的追求,注定了一个gentleman或者君子是含蓄的,因为“君子恶居下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等等,这样才可以“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而丧失体面后可以预见必然会丧失权威,也就丧失了统治者眼中安身立命的根本,“焉可等闲视之”。

            所以礼貌也好,推而广之的道德也好,不过人类在社会中抱团取暖时脱不下的带刺的外衣,是获得一定收益的最低成本罢了。

            • 家园 中国自古以来是弘扬真善美的社会

              才能出海瑞那样的人。中国人论事的时候是情理法一起论,而英美基本上只论法,看过一些英美法庭上的片段,给我的感觉就是,情绪激动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下等人”行为,情绪外露等于不体面?是不是有这个倾向呢?从小就学会隐藏情绪,飙话术滴水不漏,这也算是一项强技能啊。

              • 家园 儒家也有“喜怒不形于色”的价值取向

                “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生死不从于天”。

                刘伯承是考过前清秀才的,跟他爹一起考中。发榜那天爷俩欣喜若狂,隔天回家的时候刘伯承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当中,却看他爹神色如常,以为他爹有什么心事不开心,一问之下他爹说:“成大事的人要喜怒不形于色”。

                刘伯承的儿子刘蒙说这件事对刘伯承影响很大。刘伯承成年后性格沉稳厚重,甚而至于被蒋介石“夸”为“老奸巨猾”,应该是他在儒家的影响下刻意养成的缘故。

                这在普通人只是个人修养的一部分,对于统治者,在下属眼中高深莫测则是不可或缺的统治术,所谓的“天威难测”。

                情绪外露之所以“不体面”,究其原因还是这是弱者最后的底线。但凡讲道理能够解决的事情没人愿意被肾上腺素支配,而什么是道理是强者定义的,讲道理的技巧更是强者才具备的。只有情感,作为心灵的归宿,才是不分贵贱,人人共通的。

                我国曾有一段时期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这样的外交语言。每每听到这样的言辞我总是感到气沮,认为太过软弱,屁用没有——我那时还太年轻。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跟你没什么道理好讲了”,“我不打算跟你讲道理了”。我那时候年轻,总觉得这样讲既不理智也太软弱,听不懂这潜台词背后的潜台词是“你突破了我的底线,我将没有底线”。

                我们现在不怎么讲这话了,有小二十年了吧?为什么?

                三岁小孩不讲道理,顶多不过撒泼打滚;中国这样坐二望一的体量如果不打算跟你讲道理,嘿嘿……

                毕竟讲道理能赢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撒泼打滚呢。

                所以只有强者才配“体面”。没人不想成为强者,所以没人不想体面。中外概莫能外。

                我记得《权力的游戏》有一集“血色婚礼”,情节很惊悚。史塔克家为了借路,不得不与一家不体面的贵族联姻——我忘了这家姓什么了——结果在婚礼上惨遭灭门。事后,史塔克家远在天边的小儿子——那个瘫子——知道了这件事,说了一句话:吃了他家的面包和盐,就是他家的客人了,他们这样做不对。

                对了,小瘫子说这话的时候,“悲怒不溢于面”。

                这就是那家不体面的贵族最大的不体面——没有底线。

                这一集场面惊悚血腥,看完后心里很堵。但转念一想便很快释怀:这场面我们中国人难道见得少吗?且不说《三国演义》里面“帐下埋伏刀斧手”、“摔杯为号”这样的描写数不胜数,历史上赵襄子无恤请姐夫喝酒灭其国家,项羽摆鸿门宴欲杀刘邦,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

                所以看过这一集“血色婚礼”后,我重新审视了历史上的鸿门宴,联想起了一些过去我没有重视的细节,比如项羽他楚国贵族的出身。

                “吃了我家的酒席,就是我的客人”——这也许就是项羽作为一个体面的贵族所坚守的底线。

                而赵襄子则为“礼崩乐坏”做了一个注解。他并不是罗伯史塔克那样的天生领袖,出身倒更接近于bastard琼斯诺——没有底线的新生代。

                韩信曾经评价过项羽“妇人之仁”,过去领会不深,加之过去批判“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以为“仁”是腐朽落后的反动道德。作为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落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一言难尽。项羽那旧式贵族的体面,终究支撑不起一个王者应有的胸怀。贵族胸中怀有的是家,有家而无国。刘邦与项羽的王霸之争,在嬴政巡游天下的时候,便已胜负分明。

                霸者道:“彼可取而代之!”

                而王者袖手喟叹:“大丈夫当如是”。

                中美之争亦如是。

                通宝推:翼德,qiuqiu,贼不走空,
          • 家园 英国估计反儒第一名

            当然他们估计不懂儒家是什么

            我当年英国同事很多。他们思维上,绝对是儒家的敌人。父母家庭孩子,英国人应该是看的最淡的。意大利人倒是和中国很像,家庭重要。美国人都比英国强不少。连家庭都不在乎,儒家的那套中庸,很多其他国家的人虽然不懂,但是多少都有点。英国人那是全民较真。有时候你说:我虽然知道这事情不是这样,但是这么做是善意的。人家马上给你一个通往地狱的道路充满善意的英国传统谚语。

            老牌帝国主义,咱们现在玩的各种骗术,骗贷骗保都被人家玩了几个遍。老百姓早就麻了。

            英国这套估计是贵族礼仪平民化之后的结果。平民一旦有钱了,第一件事就是模仿贵族,喝茶啊,看剧啊,穿燕尾服啊。人均都是sir啊。于是这套贵族礼让就成为全民习惯了。乍一看还好,看多了有点滑稽的:成年人一本正经的装嘛。 其他贵族传统不强,或者贵族也没这么多规矩的地方就正常一点。

          • 家园 这个应该没有

            和中国人与儒家文化没有关系。

            我觉得还是英国历史上生活状态普遍高于其他地方。如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也。

            我对这点有感触是第一次出国时,在巴黎满眼都是巍峨的白色石材建筑,伦敦普遍是红砖房。当时的直接想法是能够理解法国出现大革命而英国保留了王室。现在看我这点小念头还是过于简单,但不能否认英国统治阶层还是很明智的。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与其说儒家倒不如说更像康雍乾

              比较励精图治,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白了还是不如法国发家的早,昂撒一直不在乎奢华,还是没底气吧😂。亚欧大陆岛之外偏远一隅,比较没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传统上一直以番邦自居,玩不走正统的路子,跟罗马以降的大陆上各种比拼高大上文明们不一样。其实说海盗不如西班牙,说正统都不一定比得上东正教,其他神罗法兰西等就差更远了,连殖民地都是后来者。

              感觉英国本质上对维京的逻辑继承的最多,各种文明中比较刀头舔血的元素最多,却不是反映的个体舍命上,而是文明本身的脚踏实地上。 记得007daneil Craig有一集好像是某非洲原油的故事,其搭档的一句评价让我警醒,说007说话办事哪怕是闲聊都自带效率感,仔细一品还真是英国人的特点,或者也可以说是商业社会的特点吧,那种一步到位缺不失鲁莽,温文尔雅却不浪费丝毫情绪价值,这火候还真是昂撒系统的独特人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