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 -- 江上渔人

共:💬108 🌺99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更正一下,留园不是张大千画虎的地方

            网师园才是

          • 家园 一人之下的人物描写是最精彩的。
          • 家园 来自上海人的自我批评

            可比我们这些外埠人士的批评犀利多了。

            上海和香港作为西洋人进入中国大陆的超级中转站,作为西式现代化的样板,上海、香港当中介当得太成功,吃差价赚钱太容易,再干别的就不耐烦,打不起精神。路径依赖,难以摆脱。

            王家卫经历特殊,他既是上海人,也是香港人。他8岁移居香港,在两座超级暴发形成的城市生活过,见识过各种意识形态的剧烈交锋。这跟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很像,石黑6岁从日本移民英国,英、日在第一次工业化时代先后极速地由封转帝,于半封半帝中在1930、40年代由盛转衰。特殊经历带来更敏感的感受,和特别的观察世界的视角。

            网络上有文章介绍1949-50年刚解放的北京城,花半年时间清理了明清至民国几百年来积存的垃圾几十万吨。有形的物质垃圾容易清理,无形的精神垃圾不易发现,更难触动。

            盛恩颐打牌输掉整条街房产的逸事,电视剧《繁花》里也有表述,对白说盛大少爷输掉的正是黄河路,这么巧。

            盛恩颐这个阶层的人,大部分隐藏起来了,咱们大陆老百姓接触不到。偶然有一点蛛丝马迹,咱也看不出来。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杂志《海外星云》,有个文章讲香港某大学讲师顾植跟学校的谁谁谁打官司,争取著作权还是晋升机会我记不清了。我从这个文章知道,顾植是顾维钧的孙女。顾植嫁给了导演牟敦芾。牟生于山东,49年随家庭撤到台湾,他执导过《自古英雄出少年》和《黑太阳731》。在顾植之前,牟敦芾曾有一段婚姻,还跟胡因梦有过交往。胡后来选了李敖,俩人也没过到一起去。2019年牟敦芾在美国费城去世,顾植将他安葬于纽约的顾氏墓园。“顾氏墓园”这四个字意味深长。不由让人想起,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和温莎城堡里的圣乔治教堂,这都是安葬英国国王和王室成员的地方。

            网络信息看不出牟敦芾上辈家世。不过,解放前山东各地的牟氏似乎都颇有家学,随便一搜就搜出牟宗三、牟润孙这样的名人,他们生于山东,49年迁居港台著书立说。隐约可见,1949年之前盘踞中国大陆几千年的士族的轮廓。49年之后,他们要么留在大陆接受改造变成平民,要么逃到域外继续当士族。

            英国有个威斯敏斯特公爵,这个头衔跟卡文迪许家族的德文郡公爵可能差不多,意味着封建大地主,小国王。第七代威斯敏斯特公爵叫休格罗夫纳,他继承的家族企业格罗夫纳集团(Grosvenor Group)在世界各地经营房地产,据说拥有上海的长风景畔广场、瑞安广场。这个瑞安广场背后是香港人罗康瑞,他80年代进入上海干房地产,创办了瑞安集团并在港股上市。瑞安集团在上海最有名的项目是上海新天地,罗康瑞最有名的是娶了霍启刚先生的妈咪朱玲玲女士。汇总网络八卦,港商罗总80、90年代蓄力上海房地产,资金来源前有英国大地主格罗夫纳集团,后有加拿大资管巨头brookfield。我等老百姓隐约可见,英美殖民体系之下,资本诸侯的纵横捭阖。

            通宝推:葡萄,
          • 家园 时势造英雄,此一时彼一时而已

            说白了上海和香港都是渠道商的角色,在某些年代,这些渠道商能有效的分配社会资源,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他们多拿多占也是可以理解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雄。有些英雄眼观长远,身段柔软,能够风骚数代。但这样的英雄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被雨打风吹去,能做到急流勇退就已经很好了。关键是要保证系统的废物出清和能量升级,不能让老的经济和政治范式变成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反动派。《繁花》,剧如其名。繁花过后,必然落英缤纷。只希望化作花泥的落英能让下一季的繁花更加缤纷。

            • 家园 劳动人民才是大英雄大主角,《繁花》是大毒草

              说劳动人民才是大英雄,大主角,不是一句假大空的话,而是一句实在话。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不歌颂自己的形象,却去追捧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海派白相宁和港派白相宁,男观众都幻想一夜暴富,成为有爷叔相助的宝总,女观众都幻想灰姑娘捡水晶鞋,成为霸道总裁的最爱,这与现实生活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有情的人无钱,有钱的人无情,这才是多数的现实,但如果把有钱人按现实都描绘成冷酷无情,到处撒种的油腻死胖子,电视也就没人看了。但如果这么大规模制造幻境,欺骗观众,潜移默化时间长了,就会毒化社会空气,让劳动人民成为不劳而获人的精神俘虏,最后男人为奴,女人为娼,或者说连娼妓都不如。娼妓看透了腐化堕落的社会,有的还知道攒够钱,回老家找个老实人接盘,生儿育女,也算完成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而无数沉浸在总裁幻想中的都市少女,很多人都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单身,在春梦之中流尽花样年华,失去对社会的价值。

              劳动人民不歌颂自己的英雄,自己的主角,却去追捧有钱人,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那么有钱,或者傍着大款有钱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做有钱人的奴隶,跟王家卫生活的香港一样,沦为底层贱民。而跟有钱人打交道多了,就会明白,越是追捧他们,就被他们坑得越惨。爷叔这种人在现实中是凤毛麟角,而经济骗子,金融骗子却是一抓一大把,多如牛毛,多少人被他们坑得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当然,我不主张象过去那样把大毒草都禁播,那样人民就没免疫力了,而是留作反面教材,让一代一代的人来学习批判。

              在历史上,上海最为伟大的地方不是有白相宁,而是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无数实业企业,由此诞生了工人阶级的先锋队。1949年以后中国各地很多的工业基础都是上海人和上海企业过去帮助建造的。这是香港无法比拟的,也是香港人无法想象的。当然,有人说当年那些企业和工人也曾是靠金融资本来融资的,但既然中国后来创造了更加先进的生产关系和金融手段,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走回头路。

              上海的工人阶级有过三个辉煌时代,一次是大革命时代,一次是刚建国,一次是毛时代后期。但也因为毛时代的辉煌和群众组织的威力,改开后上海长期被压制,没有象南方那样最先改开,而是国企收税很重,政策很严,直到拖拉机清场以后,出了三个代表,上海才逐步放开,再次成为魔都的。而上海的成功,上海人的财富,主要得益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其实当年的电影《股疯》描写得更贴近现实,那时有很多股民没有爷叔相助,也都发财了,但后来能持久的不多,因为时代一变,方向也就变了,潮起潮落,变幻无常,只要没有大的关系和大的背景,一般人很难长期站在潮头,而有背景有关系就早晚成为人民公敌,反腐对象,就从商战片转反腐片了。

              总之,在中国,创造历史的只有人民,也只能是人民。

              元宝推荐:住在乡下, 通宝推:吃土的蚯蚓,崂山一道士,fumachu,紫梁,empire2007,海中山,qiuqiu,决不倒戈,雄阔天,胡辣汤,Swell,思罔学殆,
              • 家园 繁花看完了,聊两句

                顺你这贴就回了

                先说演员吧

                演的最差,我觉得是男主胡歌,老是那么几个表情,啥都不在意,怎么有情有义

                演的最好,应该是唐嫣,不过这个演的最好是和她自己比,是对比过去唐嫣的演技。在繁花里面唐嫣进步非常大。最初汪小姐时期甲亢式的演技,是山寨年轻版的郑裕玲,后来变成小汪,成立明珠公司之后,唐嫣把山寨郑裕玲的部分去掉了,直接变得柔和平易近人。这是这部繁花里面唯一一个演技有变化,能够让观众看的到成长的角色和演绎。唐嫣做的不错

                然后说董勇。董勇应该是这部片子里面剧情设计最出彩最给力的一个人,属于整部片子的核心人物。董勇演的也是挺好,从最初的跪舔资本家到出名之后的傲娇起来让资本家来跪舔自己,最后帮助汪小姐有情有义角色升华

                辛芷蕾大概是这部戏里面最装逼的一个角色,从头到尾就是装逼。她确实也装出了格调,看起来很美,但是这个人是空洞的,是不脚踏实地的。这个空洞,不是辛芷蕾的问题,反而更像是王家卫的问题,是导演的追求导致了这个算女主的辛芷蕾看起来很帅很飒很傲但是。。。不真实。不过说不定导演就是这么要求的,谁知道呢

                游本昌演的爷叔在这部片子里面很典型,很著名,特色化演的超好。但是这个爷叔角色本身更像是犹太人,或者说更像是白手套

                剧情我觉得很奇怪,90年代的背景+解放前上海的剧情+香港的各种桥段,从龙傲天宝总,演到宝总的女情人们,再到女情人们分崩离析自寻出路,最后宝总股市大战三百回合。感觉就是回忆改开往昔峥嵘岁月,长江黄河不会倒流的意思。看完也就完了,确实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回忆,反而是最初几集的霓虹灯光闪瞎了我的双眼,看的我眼睛很难受,这点给我留下了记忆。对了,还有各种场景丢帧,一卡一卡的。现在的视频剧集,随着技术进步已经不会因为码率过低而出现丢帧的情况了,这个丢帧极有可能是王家卫在故意装逼

                • 家园 这个就是所谓的抽帧,王家卫的电影里经常用

                  比如《重庆森林》里林青霞戴着大墨镜穿行在重庆大厦里的那些镜头

              • 家园 立论、论据、结论正确,但没看到其中的逻辑关系。

                第一句正确,第二句不认同。

                劳动使人光荣,人民是大英雄。这是毛主席认证过的,毋庸置疑。

                《繁花》是大毒草,不认同。

                在此剧中,宝总,阿宝算是霸道总裁了,从倒卖国库券到炒股、外贸到房地产,详写的是炒股、外贸的部分,从皮包公司到资产千万的皮包公司。没看到叙述阿宝如何官商勾结、坑蒙拐骗,反而促成了三羊及其高仿(换牌)的进军上海,上海服饰的上市,在其中受到竞争及不良国资的打压。

                4个灰姑娘。一个初恋公交车售票员,想润到香港踏入中产,结果香陨97之前;一个东京银座服务员,回到上海开个小饭店,上下求索抠抠索索最后攒了50w(90年代93年94年左右的上海),上香港开分店;一个外贸局(公司)曾掌管众外贸企业生死的准科长,下海后在霸道总裁的帮助下独立代理沃尔玛的牛仔裤订单,最后可能与霸道总裁喜结连理;一个炒股失败洗钱成功还债出家的大饭店老板(这个不算是灰姑娘)。这四位灰姑娘的奋斗或说努力过程剧中都有描写(好吧,第一位没具体展开),有一定的独立性。并没有一直依靠宝总(阿宝),喜结连理暗通款曲高富帅白富美踏上人间巅峰。这和国内这些年来的水剧泡沫剧神剧形成鲜明对比,一些细节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状况,还有一众小人物小角色,并没有因其小而匆匆带过,细细描写栩栩如生并发出了他们视角下的声音,咱从那个年代过来,懂的都懂。

                回到题目,此剧反映了当时乱象,英雄美人淘金上海滩,没有拳头枕头,有素描有特写,有来龙去脉有张力,好不容易出来个精品,大家喜欢看,作为一部戏已经可以了。有毒?批判再吸收啊。

                真正想要看歌颂劳动的戏,除非等到人大会议代表工农比例达到四届人大的水平。如果达不到,还是洗洗睡吧。

                通宝推:super97,真离,
              • 家园 和亮剑一样,来解构的
          • 家园 补充下盛和卢结局

            盛老四后来投了汪伪,45年被国民政府收拾,然后解放后混成乞丐,58年饿死街头。这种纨绔只能说是盛家家门不幸,教子无方,人渣一枚,啥都不是。

            卢小嘉吗,号称民国四大公子之一,不过他风光时候很短,24年他爸被人打败,他那点不可一世的东西就落花流水了,不过此人常年混女人堆,算个能混的,就跑北京去,然后搭上溥杰的妻子唐怡莹,唐可厉害人家是珍妃子的侄女,唐后来还是少帅情人,卢去北京时候正好唐和少帅闹别扭,卢乘虚而入抚慰美人的空虚内心,唐就跟卢跑了,唐还弄了大量醇王府的财产出来支持卢,卢后来又弄了两个名媛,卷了她们的钱混在法租界,49年后去台湾做进出口生意,吃老本混到60年代老死。就是一个脂粉堆里面打滚的纨绔而已。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确实一语中的!宝推之!

          我在抖音上看到,有上海老年观众评价《繁花》:讲过去白相宁的事体。啥是白相宁?就是不做事体光捞钞票的宁。

          还看到轻松兄更为深刻精辟的发言:复辟!

          一针见血!

          愈发觉得这段感论是对的:

          此言谬矣!

        • 家园 还有个局限性,官员涉及的不多;没有孩子 -- 有补充

          除了27号这几位经贸官员,别的官员,国营厂长?南国投?西国投?

          宝总的两条腿,一条做经贸,一条做股票。服饰公司的股票上市筹备,到现在就演了个评审会,各级官员在其中的作用,没看到。

          或许是王导的局限,或许是敏感,或许是与谈恋爱的主题关系不大。

          再一个事情哈,整部剧是恋爱剧哈,通篇没有出现一个孩子的形象,嗯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嘛,宝总要是和三位女猪脚生了6个娃,那就是爷叔再现了,再上演夺嫡之战,第二季、第三季的题材有了。

          大家都在揾钞票,哪有空生孩子,是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第二十九集,陶陶有孩子了 -- 补充帖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