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人民日报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谈起 -- chuchong

共:💬82 🌺520 🌵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人民日报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 谈起

    一直想讨论下 【数字化】 在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自己才疏学浅,很多信息了解有限,不太敢开主题帖。

    正好最近看到这个新闻,感觉这个 【数字化】 这个事情,确实在国内的很多政策实施中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奇怪的在于,国内相关的分析、解读文章非常少,我关注的各种论坛也是如此。希望此贴能抛砖引玉,吸引有想法的人多谈谈现实中的进展,及潜在的未来景象。

    废话少说,新闻来源于 2023.10-13的人民日报

    以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人民观察)

    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突破口作用(观察者说)

    赋能自主学习 推动全民学习 服务终身学习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势所必然)

    具体内容很长,请感兴趣的朋友上网页查看。

    在【编者按】中,编者做了总论发言: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机遇,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教育数字化的方法路径,助力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跨越,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先罗列我个人感兴趣的内容,后面再展开讨论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我们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数字化可以提供个性化、系统化学习方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需要。同时,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教育新基建逐步推进,积极布局教育专网建设,推动5G、IPv6等网络技术落地应用。各地加快建设智能交互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加强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衔接融合,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实现迭代升级。

    优质资源实现普惠共享。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丰富优质资源供给,积极拓展功能应用,加强教育领域重要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目前,平台汇聚了超4.4万条中小学资源、1300多个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2.7万门优质大学慕课,上线“树人课堂”等专题资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教育,推动“大规模的标准化教育”转向“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这意味着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将高度统一,因材施教的千年梦想将变成普遍现实,大教育、终身化等教育理念也将得到真正确立。

    重塑教育体系。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将向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家庭和社会共同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景。对于学习者来说,可以根据个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设计更具弹性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同时,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将统筹推进,产教互动、科教融汇成为普遍态势,各类教育对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会更加凸显。

      变革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数字化,我们的学习将融合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数字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场景,培育跨班级、跨年级、跨学科、跨时空的学习共同体,形成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学新范式。

    数字技术具有跨领域、跨时空、跨层级、跨系统等特征,可以在育人体系纵向打通、横向协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北京为例,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中,可以通过打造一体化教学市级资源库,既让市、区、学校等各级纵向统筹推进,实现系统化体系化建设各学段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又能横向联合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协同推进,融合各类特色主题资源,共同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体系。这样就可以有组织地推进市、区、学校、学科组和年级组、班级等育人单元的统一联动,充分发挥学区集团、教育联盟以及教育共同体等新型育人载体的突出优势,不断增强育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更好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教育,不能靠一味投入资源搞“大水漫灌”,还要讲求资源利用效率。特别是在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背景下,要突破“一亩三分地”传统思维,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作共赢。从宏观上讲,要改变以往以要空间、要投入、要编制、要指标为主要特征的资源聚集模式,通过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从微观上讲,要减少低效的课堂、重复的作业、过多的考试,努力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用这些“减量发展”的手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加快形成教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具有促进要素流动、共享共用数据的优势,可以更好把握“减”的力度,提高“加”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构建全方位、更具韧性的教育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切实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助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更加多元的合作组织和共同体内共享共用。

    点看全图

    通宝推:青青的蓝,不远攸高,广宽,北纬42度,秦波仁者,履虎,
    • 家园 本质也许是打破教育的门槛,消减教育产业化的负面效应

      国内的情况不知道,说点在美国的。

      wikipedia 有很多相对比较完整的知识,因为有很多人参与,有错误的地方就很容易被纠正,而且经过长时间众多参与者的积累,内容会非常翔实,大部分的个体基本没有可能了解某个词条的所有内容。

      以上是主要是事实性的词条。有可能导致作为有争议观点依据的,相对来说,词条编辑争执可能性大些。

      以上是英文版,中文版我不是很欣赏,主要是因为其口号表现的过于政治化,而不是纯粹的基于知识积累的目的。

      英文版的一半的重点强调为:免费百科全书。

      wiki 之外,我相信很多在美的家里有小孩的,大概都知道 Khan Academy 这个网站。前些时候河内有讨论课后家教的话题。 Khan Academy 可以被当作是极好的网上家教,小学、初中、高中都有,还有大学,但是完全免费。它里面的很多内容讲解的非常清楚。小孩哪个地方有不懂的,可以随时自己去找到相应的课程去自学。

      以上两个例子,是说明数字化,可以极大程度打破教育门槛。

      以前中国有话说“穷文富武”。说白了,就是你再穷,也能有机会学习。寒窗苦读,虽然辛苦,但是也可以极少的经济投入就可以实现。

      原因在于,大部分的知识,并不因为时间、老师而变化。一旦积累完成就可以让后人学习借鉴,比如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等。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的整理成书和现在的 Wikepedia, Khan Academy 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就是知识、经验这些人类智慧应该是供大家所有,而不是用来赚钱。

      怎么去实现这个目标?目前来看,我可能比较偏激一些,我不认为目前有足够的公益心来自发组织的实现,如同英文WIKI那样的来实现。西西河的状况算是一个佐证。只能是通过国家层面从长远立足有意识来实现。就象以前的雷锋,只能通过国家层面上的认可,才能带动相应的价值观。

      比如,可以照 Khan Academy 的模式,找一些特教老师、专家,对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进行视频讲解录像。自然科学里的内容,再过几十年恐怕都不需要有大的改变。我相信一定会有人有意愿哪怕是免费的录像讲解,更何况如果赋予国家荣誉呢。

      我本来是有心尝试,可惜是有心无力。遗憾。

      通宝推:梓童,
    • 家园 【整理】既然提教育发展,那么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先说明一下

      不然的话,西河的人群,一说教育,估计大多数映入脑海的就是《小欢喜》中体现的内卷。

      毕竟诸位大多生活在一线或二线城市,以及各种海外的。对于基层教育,三四线县城,乃至于农村教育什么状况,估计都说不上话了。本人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导致在国内几个偏远地级市里面上山下乡,跑了不少地方,看到的有点不一样。不过我缺乏一手数据,又实在不是研究这一块的,所以还是借助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来描述。

      县二中的孩子:不会“做题”,只能被剩下?

      来源 新周刊 作者:斯通纳,编辑:晏非 2023.8.6

      点看全图

      这张配图能说明很多问题。当然,我去到的一些小学中学,哪怕在深山沟里,其实条件都比配图好。而且就在这两三年,很多学校新配了大屏幕、通了互联网或者教育部免费给装了5G,这种变化让我很有感触。

      请有兴趣的同学看看上面的文章,它基本说了很多我想说的话了。以下是文章摘要

      1. 中国的县二中学校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导致学生和教师流失严重

      2. 城市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垄断使得县二中的生源和师资质量下降

      3. 城市学校通过跨区招生进一步削弱了县二中的生源。

      4. 城市学校和县二中之间的差距导致县二中的孩子面临升学困难和资源匮乏

      5. 县二中的孩子多数来自家庭困难、经济困难、路途遥远、需要照顾的家庭。

      6. 县二中的教师流失严重,很多优秀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市学校

      7. 县二中的教育模式需要回归常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质。

      8. 县二中需要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帮助学生打好人生基础。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我们提【教育公平】,首先并不是在说城市里面学生的内卷问题,也不是在说【高考分流】、【职业化教育】问题。这些当然也是问题,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城里的孩子成为教育的主流人群,但是乡下的孩子仍然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他们的现状更难堪,理应得到国家级别的战略关注。

      在【数字化教育】提出前,要解决这些问题,会遇到各种相互矛盾的困难:

      1、增加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怎么增加,优秀的师资资源天然会流向到更高待遇的地方(非贫困地区)。

      2、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怎么投入,贫困地区本身就投入紧张。而且随着生源不断减少,一些学校未来是否还有必要存在都是个问题。但是一旦撤销学校,又有新的问题。

      …………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https://www.smartedu.cn/)上线。对于中小学教育这一块,它主要瞄准的就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

        据了解,2020年底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出口带宽100兆以上的学校比例达99.92%。98.35%的中小学拥有多媒体教室,数量达429万间,其中83.16%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全面改善。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6.4万个教学点实现了设备配备、资源配送、教学应用的“三到位”,惠及400多万偏远地区孩子。2022年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其中包括19个版本、452册次教材的课程教学资源共19508条,可供广大师生自主免费使用。

      通宝推:大道至简,时间的影子,zwx650,天狼星,梓童,黄序,桥上,宏寺,自由呼吸F0,newbird,
      • 家园 你这么一说,我更狐疑

        先说说数字化。数字化就是信息传输的问题,本质上跟电报电话,无线电视有线电视是一样的,只是传输能力和传送途径发生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从本质上来看,网络视频教学(非实时)跟以前的电视教学是一样的。什么大屏幕什么5G,就是当年的卫星电视或有线电视电教室。从视频教学角度看,不见得有有效的提高。当然,其他方面还是有差异的。这是我从视频教学(非实时远程教学)角度对这个数字教学在学校教学应用的定性。

        回到这个贴子,不要说县二中,县一中都不行,这个问题我比你悲观。你主贴的引文有这么一句话

        重塑教育体系。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将向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家庭和社会共同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景。

        我们有一句骂人的话,挺恶毒的:有爷生冇乸教。县域学校的学生,很多(我说得较保守)是字面意义上的“有爷生冇乸教”的留守儿童。就算是父母身边的,又有几个父母有能力分担学校的教学职能?

        从主贴引的几篇文章来看,着力宣扬点在“个性”,这个更适合成人自我提升吧?吹嘘的是网络硬件,问题是装了5G,5G它自己不会教学呀。

        目前,平台汇聚了超4.4万条中小学资源、1300多个职教专业教学资源库、2.7万门优质大学慕课,上线“树人课堂”等专题资源,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

        第一我倒不怀疑,中共搞教育的诚意还是蛮足的(防杠:错误归错误。)不过目前这个数量还是偏少。

        无论怎么说,数字化教育这条路道理上可以对国民教育起到正面作用,可以是巨大颠复性的。前提1必须国家抓在手,前提2文科宣系统必须整顿,说难听的就是要清除,起码限制殖人,资本代言人。

        我为什么狐疑?我担心教育系统那些帮鸟人以数字化教学为画饼,不切实搞好落实好教育工作。

        开个玩笑哈:现在一个老师编制的指标十多二十万,把一名北上广深的特级教师派到云贵川陕甘宁去教三五年书,我不信有几个老师能飞天。

        至于学校生员问题,城里人为了虚无缥缈的提高成绩去教培,农村人为了实实在在的教育质量把孩子接出来读书,其实农村人的代价更大。(农村并校也是个问题,不在这说。)在贵州随便找个乡村办个小学,全部由北京的特级教师任教,怕是得挤破头。

        农民工带孩子进城读书,代价很大的,外省农民工,代价更大。相对来说,城里人教培的代价,都不是事。

        继续观察吧。反正最烂的日子似乎过去了,也急不来。

        • 家园 尽管农村人口已经大大减少

          但是,城乡教育差距仍然需要关心关注,也比较大。

          教培进农村还差不多!!!什么叫平衡教育?今天的政策肯定不是,也不够平衡!!

    • 家园 目前感觉很不好

      这几年,我应学校要求装十多个相关APK,装得我都麻了。基本上没啥用,主要是卖东西做广告。还有两个是用来公布成绩。说是有用的是一个练习英语的,但是还是有个VIP选项,老师每次布置作业,都有一句话:XXX题是VIP才能做的——摆明了引诱良家妇女。

      教育的问题,不要凑热闹搞概念,踏踏实实把工夫做好:先保障在校时间,15:15分放学这么离谱的事就别来了。第二把教材搞好,十多年来我一个本科生都组织不起教材里面的逻辑。第三,公布成绩和排名吧,起码公布一部分。一边到处吹要快乐要赞美,画面弹琴是本领,读书做题难道不是本领。这一二三是从教学角度。第四则从社会角度:保护好学校和老师,这是一个很综合的,展开的话很多,走个偏锋就算了:大家觉得多数,7成吧,学生喜欢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老师,还是喜欢一个流里流气带学生吃喝玩乐开房打炮的老师?很遗憾,后者——不认同的可以不认同。

      线上也好,线下也好,教育不能社会化资本化。我目前倾向于认为这个教育数字化,是教培的替代物,相当不乐观。

      另外引申的一个问题是:购买社会服务正在把政府的行政和其他职能的业务能力削弱,我看直到废掉,变成了只会填表和盖章。不知道chuchong河友实践中有没有这个感觉,还有 @菜根谭 @从来 河友。

      通宝推:青青的蓝,宏寺,亮子,
      • 家园 说句得罪人的话

        老师自己都不会,怎么教会学生呢。不会,是指教学技能和学科知识储备都不足。中小学老师中的大多数,读书时候不是学霸(甚至不是单科高手),可以说很多人不能完成【传道】【解惑】的任务。编写教材的老师,也多数比较边缘,经典教材教辅少之又少。

        我们小时候,很多老师都是真有学问,有风骨的人,几十年过去了还会被津津乐道的。现在,能用心在教学上的,还有几个人呢?并非一棒子打s,只是风气使然。

        记得十几年前看过香港一个新闻,是实况录像,某大灵道问一个小学生学习怎样,红领巾说都挺好就是数学(奥数)好难,大灵道说是啊我小时候也不喜欢数学。玛德我要呕了。看过的应该知道这人是谁,他后来变成了更大的灵道。

        • 家园 过去老师知识多扎实,学的教材是老师自己写的书。

          老师也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开卷考试 但书上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答需写自己的理解感悟。技术专业课程考核综合知识、思考的逻辑,步骤细节上扣分很细。我们物理有个传统 一道题50分能把一本书的知识点全贯串起来。

        • 家园 得啥罪,这个是目前的共识

          读师范的罕有学霸,也就是说大多数师范生在本科之前并没有对学习有自己的较深入的理解,更不用说能形成自的学习范式。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道理上,后面他们还接受专业的培训,工作后是专业的团队。师范生不是学霸,也差距不大的,工作一定时间后,业务水平不应该差。

          而实践上,表观上业务水平差的教师,还是有一定比例,为什么呢?教材我都说了十多年了,没啥办法的话,直接拿回八十年代后期的吧,特别是数理化政治生物。

          快乐教育应该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而非不学习为快乐。优美的文章,奇妙的数学,有趣的生物,恍然大悟的物化,俯瞰众生的唯物主义,都能很有趣的。而这个有趣不单不影响学习和考试,反而有助于学习和考试。实践中,则无论舆论,还是部门政策,都以不学习快乐。

          二三十年,追求大学校,追求硬件,多人,场地好,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不过我能观察到校长主任专业化官僚化,运动场地器材空置化。华丽高标准但不能用的场地教材器械,不如一片烂泥地对孩子有益。

          通宝推:冬晓,
      • 家园 政权是买来的购买社会服务理所当然

        问题是政权是打来的,百姓如果能用钱买服务还要你这政权过一遍手干嘛。市场化都走到邪路上了。美国制裁提醒大家世界上就有市场化

      • 家园 从道法术的角度而言,数字化教育只是“术”的层面 -- 有补充

        如何运用数字化,来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教育由于【地域】、【空间】的局限造成的不公平,是“法”的层面。

        而以数字化为载体,尝试去解决一些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高校要为世界培养怎样的人?这就上升到了“道”的层面。

        数字化只是教改的一个局部,这个方法也不是一试就灵,但这个方向肯定不会错。

        促进教育公平不是削峰填谷,关键在补齐短板、提高质量。教育数字化可以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教育资源聚合起来,在突破时空限制的基础上实现跨学校、跨区域、跨国家的传播分享,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数字鸿沟。比如,数字化线上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让我国城乡学生共享全国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我们要通过教育数字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

        现在一提【数字化教育】或者说【教改】,大家就默认要说的是基础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中考、高考】。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啊,【数字化教育】对于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来说,意味着一定程度上【消除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数字鸿沟】,大家没啥异议。

        教育部一直在推进的高等教育慕课,这些年来一直在建设的各高校名师课堂(数字化教案),由教育部牵头联合院士、知名院校专家的新的教材编制等,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只要你有心,这些资源举手可得。

        至于说回基础教育,【数字化教育】或许对于小孩子来说还是难了点:他们自制力有限,疫情网课就是个大规模数字化教育实验嘛。

         调查显示,80.3%的教师对线上教学效果较为认可,84.07%的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感觉较为良好。但如果将在线学习与在校学习对比,43.32%的中小学生认为疫情期间的学习效果较在校学习差一些。

         王欢认为,这从侧面说明了传统线下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够,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监督下,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就会比线下差一些。在线教学的启示就是,学校育人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为学生服务的大平台,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支持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

        数字化教育本身,对于应试教育下的中小学教育作用有限,但是,对于提升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水平却很有效。

        [URL=www.smartedu.cn]国家智慧教育平台[/URL]

        我认识的几个老师朋友,就强烈给我安利过这个平台。他们现在备课、复课,往往都会参考该平台。用他们的理解:边远地区的师资如果水平有限,老师完全可以作为该平台的线下督导员,起到维持学习纪律、批改并讲解作业的作用即可。

        平台给广大农村地区免费送去了优质教育资源,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许多农村边远地区利用平台资源实施“双师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3月1日以来,广西的浏览量超过5000万,陕西、甘肃浏览量超过2100万,内蒙古、云南的浏览量超过1000万,这些省份日均浏览量是3月1日改版前的3倍。中西部农村地区更加充分地利用了这些资源。

        以上摘自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 2022.3.29

        估计很多人第一次接触与了解这个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分了好几个板块,如果家里有娃的,可以上去好好逛逛,寒暑假安排一些【特色教育】板块(譬如什么宇航员部分,数字化部分)是没有问题的。

        通宝推:青青的蓝,zwx650,自由呼吸F0,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补充发帖有字数限制 -- 补充帖

        1、有一个娃学校要求安装的APP,要下载【高清照片】,必须要充值成VIP才行,这……不知道这种APP跟老师有没有分成协议,如果有,无孔不入啊无孔不入啊……

        2、认识的几个老师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非常推崇,同时戒心很大。既积极拥抱使用该平台,同时又忧心忡忡。

        3、购买社会服务必然导致某部分政府职能弱化,但好处也很多。我的感觉,只要政府基层组织权威在,收回这些职能其实是分分钟的事情:可随时将第三方购买组织临时事业制化……

        • 家园 不光是这个道法术的问题

          像教改医改这类负责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指望某一种体系或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医改教改都已经很多年了,成果有,问题和副作用也不少。但退回二三十年前,甚至四五十年前的状态一是不可能,二是有谁真的觉得现在医疗教育的水平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会比二三十年前,四五十年前更差?

          感谢chuchong河友在这两方面,尤其是医改方面的普及和总结,宝推收藏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