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黄家驹30年 -- 达菲

共:💬179 🌺1759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黑豹长城上唱《无地自容》招来警察叔叔。
          • 家园 摇滚史就是社会发展史。

            西方战后的文化演进,跟经济社会发展脉络是一致的,摇滚是其中很重要一支。从战后婴儿潮直到新世纪的嘻哈崛起,摇滚的历史就是西方的当代史。

            中国摇滚也是一样,崔健,臧天朔算是一个辈分的摇滚“老炮儿”,黑豹唐朝紧随其后,超载略晚一些,郑钧许巍又晚一些。

            其实看一个文化火不火,很简单,就是看漂亮姑娘在哪儿。这方面中国摇滚跟西方一样,西方有专门追随摇滚乐队的女歌迷,并以跟乐队成员发生关系为荣。这些女乐迷被叫做“骨肉皮”,中国则是叫“果儿”。高旗当年说过,一个大款到他们排练室后眼睛都直了,立马跟朋友打电话,说我算知道全北京最漂亮的姑娘在哪呢,都在玩摇滚的这儿呢!

            那时候摇滚就是这么火,跟今天的说唱差不多。而像高旗这样又帅又有才的,更是“果儿”们争抢的对象,谁要是睡了高旗,那是值得吹一辈子的“丰功伟绩”。很多人不知道,上过乐夏的大乐迷周迅,包括王菲,姜盺等,其实当年都是“果儿”。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张炬意外去世后,摇滚圈子迅速衰落,加上没有成熟的商业体系,各种利益分配不均,还有何勇的“李素丽你漂亮吗?”激怒了上面,所以摇滚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

            但也不是不让你搞,只是那种氛围没了,汪峰的“鲍家街”前两张专辑当然是神专,但当时华纳找到汪峰签约的时候,明说了只要你一个,汪峰也没说啥,就这么散了,那时候的氛围就是这样。

            至于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是很个人的事情。有些人不喜欢崔健,主要是因为他“土”,“旧”。其实崔健今天的音乐跟当初已经变化太多了,而且他一点也不“守旧”。像唢呐,说唱等,都是他率先引入的。但没办法,在大多数人意识里,崔健就是《一无所有》,《花房姑娘》,《一块红布》、《新长征路上的摇滚》等。

            两千年后的音乐市场基本被周王陶林和华纳天后宫垄断,加上选秀的崛起,以至于摇滚和独立音乐只能在地下livehouse和音乐节延续生息,完全游离于主流视线之外,直到若干年后《乐队的夏天》这类综艺节目重新将其带出海面。

            通宝推:铁手,燕人,达菲,
            • 家园 你怎么知道台湾唱片公司把手伸进来目的不是干死你呢?

              比如魔岩三杰

              那个年代我根本是不知道中国有摇滚的,有了魔岩三杰,听了他们的专辑,我才知道中文歌能这样唱,确实吼的舒服,发泄的快乐。

              但是,你怎么知道台湾唱片公司把手伸进内地,目的不是干死你呢?这个套路就类似美帝减息的时候推高股价地产,然后等到美帝加息的时候就把股价地产全部割韭菜,白菜价来获得控制权。至少我看窦唯的访谈,他对台湾唱片公司就是有微词的,他自己感觉是受到了捧杀

              • 家园 你说的这些,

                我在其他帖子里已经说过了。

                从效果来说,确实是捧杀,魔岩三杰就此一蹶不振。至于是不是有意的,是不是阴谋,年代太久已不可靠,有可能是,有可能不是。

                那么你也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小粉红,大棋党,入关学泛滥,将中国人高高捧起,弄的血脉贲张;然后再用芯片禁运,佩洛西窜台这些事情重重摔下, 这是不是也是捧杀?

    • 家园 黄家驹去世早,知名度不高,未必及得上草蜢

      什么草蜢、小虎队,当年都红过一阵,黄家驹就偏门了。我举两个例子,一是梅艳芳,二是迈克尔杰克逊,这二位加在一起,国内知名度也及不上韦唯唱个亚洲雄风。

      当年国内的报纸,基本不报娱乐新闻,电台电视台多放正经节目,少放流行歌曲。出名的路子,要么是上春晚和其它重要节目,获得歌唱家头衔,要么就是大街小巷卖录音带的播放。那小贩肯定不会选择粤语或者外国歌曲,也不怎么放摇滚。

      要说艺术的话,摇滚恐怕离大雅之堂有点距离,估计跟电竞打游戏的差不多。

      • 家园 Beyond和黑豹以乐队出名

        黄家驹死了才出名,大家才把他和Beyond联系起来。

        窦唯出名是因为王菲,之前大家只知道黑豹。

        以上仅限于非发烧友,只听歌不过度关注八卦的一般群众。

      • 家园 有激情有张力有节奏感就是摇滚

        我不知道什么是摇滚,查了一下,说有激情有张力节奏感强的就是摇滚,照这么说那所有好听的歌曲都是摇滚了。

        红日、朋友、七友、讲不出再见是不是摇滚,孤勇者呢?

        崔健号称中国的“摇滚教父”,听了一下听不下去,为什么能成为教父呢?大概类似于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这个动作本身很重要,至于这个人枪法如何人品如何相对而言就不重要了。

        九十年代我还是旱冰场上的一名健将,那三年,beyond的歌曲都是循环播放的,大家腰部以上在摇,脚下的轮子在滚,荷尔蒙溢出来时刻准备打架,可能摇滚就是这么来的,呵呵

        通宝推:铁手,潜望镜,
        • 家园 哈哈,听崔健听不下去

          好像河里以前也有人吐槽过崔健,大概时代不同了,流行的音乐风格也不同了,我是对现在的摇滚一点儿不了解,现在流行歌曲里喜欢的也是已经被称为老歌的几年前流行的《把酒倒满》《滴答》《公子向北走》《带我到山顶》等

      • 家园 俺知道Beyond是和回到拉萨同一时期

        那时黄家驹已经没了,感觉当时热度也就是郑钧的水平,小火但算不上大火。郑钧的灰姑娘早就被他甩了,现在被新老婆折腾。。。

      • 家园 怎么我们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

        我们两人对目前的西欧的描述相差很大,这还可以说由于政治观点相差太大。但是对当年的上海印象也相差很大。

        我92-98年间在上海,上海当时很流行港台音乐,我在上海初期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在上海大街小巷传唱,Beyond乐队的歌曲也经常在广播里播放,黄家驹去世当时也是大新闻,陈百强也类似。尤其那时候刚刚开台的东方电台港台歌曲更多,阿彦方舟的节目里都有出现,阿彦甚至介绍美国乡村音乐,billboard版等,另外还有个节目定期介绍日本流行音乐。

        • 家园 上海电台的音乐节目很多

          港台欧美都有。不知道这位潜望镜同修当年在哪里混。

          Beyond算是非常流行的了,完全不能算小众。

          我记得深夜有个播蓝调与布鲁斯的节目,一个上海老爷叔慢慢地讲上海话,放着30年代到80年代各种老唱片,很有腔调。

          有个音乐杂志,是月刊,配一盘磁带。销量很高。我基本每月都买。里面大概率全是盗版的欧美摇滚,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只剩小红莓的zombie,zombie,ouou,owaowa~~,还有Nivrana啥的。其他欧美乐队只要是流行的应该基本都有。假日归客不知道能不能想起来那个杂志的名字?

          其他地方应该也不是很差了。 我同学当时很多在合肥那个大县城,假期回去聊聊音乐,发现我知道的也不必他们多。当然留在家乡小县城的,接触到的真得就少很多了。不过小县城生活里面一般就是吃喝打麻将加上飞短流长,音乐啥的真没人关心。

        • 家园 这个事我站潜望镜,beyond当时
          • 家园 beyond当时的知名度比小虎队草蜢低一个数量级

            我觉得这个差距的关键在于易唱度,小虎队草蜢的歌琅琅上口,beyond的歌,一般人唱得好很难。

            那个时候有一个歌手黄凯芹,名声不响,但他的晚秋,五音不全的普通人唱起来也不难听,所以也成了卡拉ok必唱歌。

            [LN][/LN]

            不知道为什么,原帖不全。

        • 家园 加上我,我们生活在三个世界。

          出国后,我才找回谭咏麟的“孩儿”

          才知道这是个菲律宾歌曲。

          有首《矿工的女儿》,我再也找不到了。

          网上最出名的那个,不是我要找的。

          -------

          和女同学比,我们算个屁啊,那时候人家就自称FANS了。

          追刘德华,追谭咏麟,追张国荣,追小虎队,同步进行时。

          -------

          那个时候,Beyond真就比不上草蜢。

          咱们都没错,错的是地域和时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