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漫长的季节》(2023,中国)——一个时代的回首 -- 普鲁托

共:💬79 🌺568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时代的农民有多惨你知道吗?

        你写这么多,快赶上伤痕文学了,一群城市青年体验了几年农民从生到死的生活,就能抱怨一辈子。

        • 家园 下岗工人是由奢入俭农民是俭俭俭

          幼儿园是什么,我小时候都没见过。这里东北人比例这么高,说明虽然下岗工人也入俭了,但是其俭的曲线还是在农民的俭的曲线之上。

          • 家园 工人下岗是工业化退步,当然和农业社会不一样,然而,新中国

            建立,农民生活没提高吗?

            河里的右派回应一下,你们认为农村应该如何?

            新中国成立,一共5.5亿人口,5亿农民,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奢侈生活?

        • 家园 这种批发来的观点在中文论坛有年头了

          一提下岗时期就是农民有多惨。

          那你倒是再往前追一追谈谈分田时候你给过人工人一分地没有啊?

          挣钱时候都是你的,吃亏时候大家都别想好?你这原生家庭真出色。社会很宽容啊,你看你不也这么混了很多年么?

          而且我们东北农民从来对东北工人都是寄予深深同情,看不得别人好这种念头我们没有过,我们也没吃绝户的传统。我们从不支持自诩农民代言人的小资产阶级的观点。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东北农村和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不同。

          第一没有因为超生普遍被罚款。当然超生该不该罚那是另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但大多数哪怕受过教育极少的东北农民也认同儿女没区别。这恐怕是出生环境为了抢水要全村协斗热衷吃绝户到了2000年变成全村一堆亲戚去要遇难矿工赔偿款几近大凉山地区普遍观念的人物没法理解的。

          第二,得益于东北人均耕地尚可,无论产量收入生活水平基本能维持。

          你是不是又要说东北农民也是既得利益凭啥那么多耕地了?那不如你问问自己,当年八千湘女上天山如今是以兵团职工身份退休,你家祖上当年为啥不去呢?别跟我扯什么户籍制度,八十年代山东还有规模移民东北的。

          建国前四十年的分配制度是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不过你这种人的观念、知识积累和原生家庭给你的价值观,只能使你比大凉山地区民风强不到哪去。

          多刷刷短视频就好了,你还是比较适合的。

          通宝推:死扛着,卡路里,真离,
        • 家园 是谁造成的您声讨谁去!来声讨我干什么?

          内容你写这么多,快赶上伤痕文学了,一群城市青年体验了几年农民从生到死的生活,就能抱怨一辈子。

          是工人阶级造成的还是我造成的?您要不直接我扣顶“新时代伤痕文学”的帽子,或者直接说“你不是人,漠视农民苦难”,这样不是更好?😅😅😅

          “包产到户”谁提出来的?“要吃米找万里”没听说吗?“甩开包袱向前进”谁喊出来的?农业税怎么一朝免去的?“像我这样的还有17家”是谁的大公子喊出来的?😅😅😅

          是谁造成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苦难的您就去声讨谁,不要在这里声讨我这个“低端人口”,更不要制造工农对立,谢谢。😅😅😅

          通宝推:卡路里,真离,
        • 家园 农民和工人不是互为敌人,而是有共同敌人

          1. 农民是很苦,但是不是工人造成的。事实上,很多工人,如果不是全部工人的话,就是优秀的农民里选拔来的。在邓小平掌权之前,所谓“接班”是极其罕见的,河里应该有史料,虽然我一时找不到。

          2. 如果校长无端让高校教师去刷厕所,公正吗?然后说很多人刷一辈子厕所,哪怕这个高校教师的亲生父亲就刷了一辈子厕所,能说明这种处置正义吗?

          3. 大下岗期间和之后,农民比之前更苦了。打白条,三提五统,农民工欠薪基本上都是那个阶段。没有发生普遍性的成规模造反,只能说那届人民不行。要是有毛主席时代安源工农一半血性,现在早实现社会主义了。

          通宝推:布隆施泰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