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 -- 萨苏

共:💬359 🌺360 🌵1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谈大陆教科书中的国军抗战

    有一种说法好像大陆人对于国民党军在抗战中的功绩如同看月球,根本没概念,我说讲这话的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从月球来的。

    我上中学的时候,那是二十年前了,历史教科书课本里面对抗战中国民党军的作战描述就可以说相当精彩了,当然还是强调“中下级官兵的浴血奋战”,不过内容满翔实的。

    我记得教科书中提到的淞沪抗战,双方兵力和现在国民党方面提供的数字并无多大差别,好像还提到了日军血肉磨坊的说法。武汉会战更提到国民党动员了一百万军队参战,击杀日军四万五,还有国民党自己都没怎么提的冬季反攻。

    课本介绍的战役包括北平,淞沪,武汉,太原,徐州,南昌,随枣,宜昌,上高(?)豫湘桂。共产党自己的,只有百团,平型关和反扫荡而已。

    课本里面提到的国民党军殉国高级将领,我有印象的就包括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陈安宝(你问现在给国民党叫屈的,陈安宝是谁?他没准告诉你是演电影的,可当时我们都要考试考这些人名的哦),王铭章(?)等,而且有他们的番号。当时还有一个感觉,国军带“九”的军抗战很坚决,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乃至十九路军,都带九。

    台儿庄大家都很熟悉了,谈平型关的文章说大陆人不知道忻口会战,这纯粹是信口开河。我们上课讲忻口会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课本上说参战国民党军八万,消灭日军两万,我还提问了一下 -- 中国军队损失多少?老师说,这八万人也基本打完了。

    全班默然。

    大陆高考要考忻口会战的,台湾考不考?

    中国大陆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阿!我相信我的同龄人一定都背过郝梦龄,陈安宝这些名字,没办法,高考要考阿!

    承认,当时的大陆历史教科书有很强的倾向性,今天也有,文革的时候登峰造极,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对此颇有成见。比如讲法国大革命,讲罗伯斯庇尔的失败是因为镇压了记者阿贝尔领导的左派,连历史老师都耸耸肩膀,合上书,对我们说,其实许多的阴谋,暗杀都是这个阿贝尔的左派干的。。。 但是关于国民党抗战的部分,几千万中学生,每个人都可以给中学历史书抗战描写中国民党军作战部分作证阿,那要背的内容可还真不少呢。这咱不能胡说八道。

    这就是每个中学生收到和使用的历史课本,八十年代的。

    如果说教参,就更厉害了。我在北京海淀上学,附近就是海淀教师进修学校,买教参近水楼台。什么是教参?就是老师人手一本的教学参考资料阿,学生要有了这个上课老师可就惨了。

    记得当时的历史教参写的非常好,一看就是文化功底很高的历史学家写的,和地摊上的文字没法比,晚上我能打着电筒在被窝里看,可见其魅力。

    八十年代的教参里面,对国民党抗战部分的描写非常详细了。比如南昌会战,为什么南昌丢得这样快?原来是国民党军有反攻准备,一条战备公路没有破坏掉,被日军利用了!

    还有淞沪抗战中的几次反复,包括陈诚指挥的反攻。

    其实到大陆看看,卖抗战书的有几本和国民党无关?特别是武汉会战,万家岭,雪峰山,远征军,海军,空军,特务。。。反而是淞沪和台儿庄有点儿炒过了,再写不一定卖的出去。大陆的书商只看市场,好像北京对这个也没什么控制。

    你说成龙鼻子大可以,你说成龙鼻子和大象差不多也是你自己的看法,你硬要说成龙的鼻子有一米半长那就不对了,这不符合事实么。

    看到说大陆人不知道忻口会战,不仅慨叹 – 几十年后还在闭着眼睛说话,当年国民党怎能不败?!

    几年前去灵谷寺,僧人告诉我这里原来叫“灵骨寺”,走进去,一块一块的碑文,都是国民党军战死者的名字,从中将到上士,分番号刻的,肃穆的很。和尚说以前国民党刻的,共产党也没动,都在这儿,只是把寺的名字改了改。

    [完]

    元宝推荐:一直在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历史教科书上还是有些春秋笔法的!

      既然萨大谈到这个问题,我就要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高中的时候感觉上kmt在抗战的时候一直很废材的,但是这种原因确实让我无法理解

      某一天仔细一想,忽然发现了原因所在,其实很简单。书上正面描写抗战的地方,当时统治者的称呼往往是“国民政府”,“中国政府”等等。按理说,与之相对应的,共产党方面也应该被称作“延安政权”之类的才比较合适,但实际上历史书上写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某某某 (游击队,八路军之类)

      同样的,紧接着抗战后面的解放战争部分,当时统治者的称呼就变成了“国民党反动派”,“国民党当局”

      我认为这是确确实实的春秋笔法

      我手里没有历史教科书的电子版,诸位有的朋友不妨贴上来供大家一看

      • 家园 称呼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当时的称国民党政府为

        “国民政府”、“中国政府”本身就表示了国民党的正统地位,一旦这么使用,“延安政权”这种称呼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又不是要分裂国家。国共合作,当然只有一个“中国政府”。抗战本身要表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诚团结,就算事实上没那么团结;那也不能在课本这么露骨地说,中国人其实都是一帮热衷于内斗、外人欺侮到头上还在勾心斗角的家伙。

        整个抗战,其实真正有全局意义的亮点,我看到的就两个:一个是敌后战场,一个是印缅战场。印缅战场是一个美国人领导的,也不是中国独立的作战方向。抗战要表现的是中华民族怎样、怎样,史料必然就是这么截取的。敌后战场不多写,写正面战场,然后再配上一个印缅战场,再跟太平洋战场一对照,那简直就是在表现中国人有多么无能。就算洋鬼子这么说,我们也不能认,不是?

      • 家园 要贬低国民党,哪用得着春秋笔法啊

        书上没写所谓“黄金十年”的钢铁产量还不如清政府时期吧?没写淞沪抗战失败后,上海至南京的吴福线、锡澄线、乍嘉线等防线几乎一点作用也没发挥吧?没写国民党抓了上千万壮丁吧?没写炸开花园口,制造黄泛区造成河南百姓受灾死亡的具体人数吧?没写蒋光头在抗战前崇拜过希特勒、墨索里尼以及纳粹思想,且直到美国对日宣战后后才对日宣战吧?

      • 家园 确实有春秋笔法,不过是用来给国民党遮饰

        如果据实直书,国民党(无论中央军还是地方实力派)实在留不下多少脸面。

      • 家园 国民党抗日的确很“废材”

        和缺枪少弹的土八路比起来,这个绩效根本就没法比

        具体到一些个体的国军官兵,他们是英雄是勇士,但把当时的国民政府和军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大批军队倒戈投敌花园口水旱蝗汤一直到小鬼子日薄西山全世界反西斯阵营都在反攻的情况还还弄出个豫湘桂大溃败......这个表现实在不值得夸耀。

    • 家园 仔细回想了一下,历史课本上还是有点问题的

      我读的是90年代的初高中课本。我记得对于国军的抗战的重点在于淞沪,忻口和徐州会战,都发生在抗战初期。而且是造成日军相当损失,有一定战果的。武汉会战似乎比较失败,好像也没怎么提,只是说武汉失守,从此进入相持阶段,照应了主席的抗日三段论。

      后来似乎就提到积极反共消极抗日了,再加上皖南事变,然后抗日中后期的国军就没什么笔墨了,我对于桂南战役,长沙会战,远征军,长衡会战,芷江保卫战都印象很浅,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印象。对于这段历史,是用北方tg领导下抗战填充的,有百团大战,延安,到敌人后方去,还有反攻占领了多少县城之类。我觉得这样的抗战史似乎更好看些:我们在每个阶段都有值得一书的地方;但是对于导致抗战不利的内容和分析很不足。

      附带炫耀一下,我当时极喜欢历史,课本读的很仔细,成绩也很好。

      所以我的印象里,开始国军还和日寇很干了几仗,后来就垮掉了,一直是共军在撑着。虽然,最后的结论是很肯定正面战场的作用的,但是内容的支持上相对不足。给学生的感觉是国共平分秋色,甚至tg是全国抗日的精神支柱。这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我国南方,尤其长江沿线,以及西南方向上军民做出的牺牲,以及他们的爱国热情。

      毕竟国统区的面积,人口以及军队占当时中国的大部,对于国统区军民抗日热情的肯定才是对中华民族抗日的最大肯定。历史课本中对于当时国民政府组织不利,指挥不当的批评更像是意识形态上的攻击(gmd腐败无能,gmd就是不如gcd搞得好,其实换了gcd就一定能搞得好吗?),而缺乏客观的原因上的剖析。而国统区军民的抗日功绩也受此连累了。

      • 家园 TG 在50年,抗战结束后5年,

        内战结束后1年时间,就跟10几个国家在朝鲜狠狠磕了一下。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不说别人,GMD自己能想象这样一个战争吗,或者说敢想象吗?

        不错TG有苏联军援,可是GMD当初是有苏美两边的军援的。在我看来,如果朝鲜战争发生在二战之前(只是比方,不谈逻辑),那么以TG在朝鲜的表现,倭人根本就不敢有动中国的念头,也就不会有什么抗日战争了。

        • 家园 这个实在不好假设

          tg兴起于抗日战争,强大于解放战争。没有这两次战争的锻炼的tg不可能成为后来敢于对抗美国兵的tg。抗日战争之前,tg完成长征不到两年,(组织,战斗)力量之弱小,实在没什么资本。抗日战争结束之前,tg没有战役级的正面战场经验。

          其实当初国共两党都是穷孩子。两党其实算是共同建军(黄埔军校)。为什么后来蒋介石有了百万军队,而tg被迫长征?因为初期的tg犯了很多错误。tg也是喝着血水慢慢长大的。1936年的东哥也不是1950年的东哥。

          • 家园 八七会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八七会议是在四一二之后的.

          • 家园 老兄此言有点倾向性了

            我的回帖其实是针对老兄这句话的。

            gmd腐败无能,gmd就是不如gcd搞得好,其实换了gcd就一定能搞得好吗?

            我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把GCD置换到GMD的位置上,来比较两者的差别。要这样比,就要猜测如果辛亥革命是GCD上台,经历20年的发展,中国能成为什么样,后来的抗日战争中国的表现能是什么样。而不是说把37年的GMD直接替换成37年的GCD,否则的话,至少GCD把全国组织起来还要不少时间。就像我们推测如果比尔盖茨当通用汽车的总裁,是不是通用的结果能比现在好些一样。我们当然说的是盖茨从头开始干,而不是通用接近崩盘的时候介入,否则盖茨就是神仙估计也无力回天了。当然这种讨论都是空对空,要有很多前提假设,毕竟历史不可重来。

            另外,要说国共是同时建军,未免太高估那时的GCD了。412的时候,是GMD在掌握着国家机器的力量。GMD再穷,也不是那时的GCD能比的。TG南昌起义之前,有自己的军队吗?那时老蒋的军队是多少?如果拿老蒋的百万军队和TG的被迫长征相比较,未免过于不公了。初期的TG是犯了很多错误,但是这些错误都是险中求生的境况下犯的。GMD的错误要比TG多得多,但是老蒋掌握着大部分国家资源和力量,所以才能在初期的斗争中占优。GMD最后的失败才是奇迹。有外敌入侵本是凝聚民众力量的机会,除非对手与外敌勾结。而抗战中与外敌勾结的偏偏是GMD自己,这段历史不吹也罢。

            • 家园 gmd和gcd前面都要加个中国

              为了避免歪楼太多,我打了很多字又删了。总起来说,我认为抗日失利的原因更多的在于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国力,而不在于那个政党的领导。当然,积贫积弱的国力也有国民党的一份功劳。

              • 家园 这可能就是我们最大的分歧所在了

                按一般正统教育,TG是不讲天才论,而说人民创造历史的。这种说法固然积极,但是有时还真的不那么明显。抗战时中国固然积贫积弱,但是1950年的中国我不知道比37年的能富强了多少。区区13年,TG掌权不到1年,中国在对待外敌的态度和能力上有了如此之大的不同,真不知道除了天才论,还能有什么解释。固然打仗和建设都靠人民群众,但是37年到50年,人民群众能有多少改变?即使有改变,原因是什么?

                说起来,把TG和GMD在抗战中来个角色对换,当然是一种思考方式。我们也不妨反过来看看,把GMD和TG在朝鲜战争中来个角色对换。GMD领导下的志愿军跟联合国军磕一下。呵呵,没法想象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