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疫情防控的终点在哪里? -- 冷口关

共:💬154 🌺1040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要全面看待新冠,为何只算死亡人数

      全面看待新冠的影响,至少看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死亡,在打疫苗之后,死亡率的确降低了;

      2、新冠后遗症,美国的海量新冠感染有了丰富的案例,美国CDC的结论是:五分之一的新冠感染者有新冠后遗症,就是long COVID,不可恢复的疲劳、脑袋麻木无法思考等各种情况;关于long COVID的情况,谷歌上大把,为何不去看;

      美国退伍军人健康署的百万人口级别的实际健康数据,已经得出结论:多次感染会大幅提高心脏病、血管栓塞、肾病的发生率;(看附录,PubMed医疗文献网站上有文献的原文)

      3、疫情期间,大量患者对医院的冲击;英国NHS已经堆积了700万病人的看病请求,癌症病人也要排队3个月以上才能看病,普通病人能去看病么?上个医院染一次新冠回来,他们乐意不?

      4、新冠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美国大量劳动年龄段人口退出了就业市场,按美国人自己的估计是有400万人不再工作;微观上,是一个公司里总有人发病,连人都凑不齐;

      综合以上,不全面考虑新冠的危害就考虑政策,是

      点看全图盲目的行为。

      ---------------------------------------------------------------

      再提一个误区,就是靠医院和病床来扛。但这一定扛不住新冠的攻击;香港实际已经验证了,人均GDP6万美刀的富裕地区,内科ICU是250病床,新冠一来,800万人口死了近万人,香港的医疗系统是跟着英国搞的类NHS体系,瞬间被压垮,所以就不用想了。

      附录:

      -----------------------------------------------------------------------------------------

      美国569万人研究:每次新冠重复感染,死亡、疾病风险都会陡增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贺梨萍

      来源:澎湃新闻

      已有研究显示,首次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会增加患者的疾病、死亡以及后遗症风险。然而,再次感染新冠是否会进一步增加风险,尚未有系统研究。随着全球至少已有5亿人感染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BA.4/5拥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再感染能力,对再感染问题进行研究迫在眉睫。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圣路易斯退伍军人健康看护系统联合发布重磅研究:Outcomes of SARS-CoV-2 Reinfection。

      通过对569万人的大样本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与首次感染新冠者相比,再感染者表现出全因死亡率、住院和诸多疾病风险的增加。无论是未接种疫苗,还是在第二次感染前打过1针或2次或更多针的人,风险都显著增加。

      重复感染带来的风险在急性期最为明显,但在再感染的急性期后仍然持续存在,大多数后遗症的风险在6个月时仍然很明显。与未感染的对照组相比,对重复感染累积风险的评估表明,全因死亡的风险和超额负担以及其他疾病的风险随着感染数的增加陡增。也就是说,风险在1次感染者中最低,在2次感染者中增加,在3例或3次以上感染者中最高。

      该研究结果强调了再感染的严重后果以及预防再次感染的重要性。

      通宝推:审度,mhymark,
      • 家园 当然可以考虑任何标准

        我拿死亡人数举例,当然也可以扩展增加其他的指标。把标准定出来,我们才能够评估可不可以放开。

        我希望放开,我不愿意继续过防控的日子。我希望能够讨论一个标准,而不是说放开这件事情不可讨论。

        本世纪初每年挖煤死亡人数就有万八千,车祸死完能超10万,抽烟导致的肺癌,今年有70多万。死这么多人也没说,不允许挖煤,不允许开车,不允许抽烟。重复感染有后遗症,那又怎样?如果我愿意承担这个后果,那是否可以放开?就像我明知道抽烟可能会导致肺癌,但是我还会继续抽。你不能因为抽烟可能会导致肺癌,就不让我抽吧。中国每年因为猫挠狗咬,也得死十几百吧,也是传染病,也没说不让养猫养狗啊。

        我也没说一定要放开。我的意思放不放开得有个标准。而且这个标准的出来应该有个时间线。而不是大家把嘴巴一闭就要封控到死。

        疫情以来,因为防控,无法及时就诊,死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的了。因为防控无法及时就医,导致提前死亡,也时有发生,因为转移死亡一车的,也就在之前不远。这些人也是人。

        总之我希望政府能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以请各行各业专家,可以请全国老百姓一块参与。

        • 家园 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润,要么听政府的话

          你想放开,不想过防控的日子,那润就是你的最好选择

          如果不想润,由于你现在只能是少数,所以你没有决策权,只有听国家的。

          至于你想开展大讨论,纯属想多了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国家听谁的?

            第一、怎么确定我就是少数?

            第二、就算我是少数,难道少数人连话都不能说了吗?

            就算犯罪分子,法庭上也得有辩护的权利吧。

            你说话的语气,感觉中国是你一个人的,或者说是跟你意见一样的人的。跟你意见不一样的,就不配在国内待着了。

            • 家园 很简单

              因为现在的动态清零政策就能证明你想开放,想共存的想法就是少数

              你可以说话,但不会有人在意,没用。你大可以在论坛上激扬文字,但无用。

              你当然可以在中国待着,但你没法按照你的想法待着,觉得不舒服,可以润。

              • 家园 国家不改政策,那我就会严格遵守

                但是我想,我还是有权利表达的。

                另外我想说一下感受,我感觉您对我个人的敌意很大。似乎我提出讨论是否可以放开,在您看来是大逆不道的,提出开放的人几乎就等于汉奸卖国贼。

                这样不好的。

    • 家园 与唯物主义新冠病毒相争

      现阶段长期高效手段很少,只能指望它开恩。

      社会制度无法跳出自身的各种局限,能努力做到多少是个尺度,但大方向看病毒的思路。

      各地很多已经在看中央,等放弃令。

    • 家园 如果把比作一场战争

      前两年中国防守的很好,上半年爱丁堡的叛乱虽然后来平息了,接着内鬼又出台7+3,现在国内疫情根源就是这个7+3。现在又是增加国际航班又是放开对来华人员管控,估计内鬼最后一博。其实动态清零很科学前提是守紧国门,应该改成14+7。另外既然是战争就应该用运霹雳手段严惩内鬼

    • 家园 不用搞那么复杂

      今年春节,提前放假。直接宣布全面放开。

      • 家园 春节不是个好时机

        如果今年5,6月份能逐步放开,那才是效果比较好的,但是为了大会没有做出这个选择。春节则不是个好时机,2003和2020,都是在年初春节附近出了事。只能等明年初夏再说了。

        • 家园 卫健委对疫苗似乎是毫无信心了

          拜登已经打第5针了好像,但我们第3针打完早的有1年了,也没有下文怎么弄。变异速度又快,现在还只能每次做3期,完全是跟不上

          特效口服药只批了国内国外各一款,效果也是聊胜于无

          所以现在只有等,看过了这个冬天啥情况。扩大护士规模平战两用,似乎是稳赚不赔,但也没见动作。也许20大开完,新领导愿拍板了会有动作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