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血祭特拉法尔加 -- 纳尔逊传奇 -- 萨苏

共:💬52 🌺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三.威名远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都说猛虎和鲨鱼永不相逢,但1798年的夏天,地中海上,陆地的战神拿破仑却和海上的雄狮纳尔逊有了第一次交锋。担任法国东方远征军司令官的拿破仑,以布里埃斯中将为海军指挥官,率领法军横穿地中海,奇袭埃及,英军负责截击他的,正是纳尔逊。

      这一战,从实力来说英军占优,大英帝国的海军当时天下无敌。交锋的结果双方可谓一胜一负。

      从战略角度上,拿破仑不愧战神之名,面对法国海军虽然他不通海战,但他在地中海上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动,让人目眩神迷。

      纳尔逊则显得略逊一筹,他到达法军出发的土伦港时已经太晚,拿破仑的运输船队已经跑得不知去向。这还可以算作天公作梗,可是他接下来的判断离了谱,法国一直宣传土伦的部队是登陆英国的左翼兵团,纳尔逊信以为真,全军转舵向西,扑向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咽喉 ?C 直布罗陀。天,这时候拿破仑正破浪向南走呢。等到纳尔逊从几个美国商人那里知道拿破仑已经拿下马耳他,他才赶紧掉头往回赶,这时候拿破仑慢腾腾的船队已经赢得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他所面临的问题就是。

      法国人在哪里?

      纳尔逊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他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一番法军的行动路线后,认定拿破仑这次的目的地是埃及。但是,他也有些怀疑,这个荒凉的沙漠国家,法国人去干嘛呢?纳尔逊不是政治家,所以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些离奇,为了能够确认情况,他决定派出跟随舰队的最后一条巡航舰前往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去侦查拿破仑的动向。

      几乎在同时,布里埃斯也派出一条巡航舰前往亚历山大,去拜会当地的法国领事,它的任务也是了解纳尔逊在哪里。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是动作快有的时候也误事。英国人的航海技术果然出色,比法国人提前一天到达了亚历山大,当地人不要说拿破仑,连一个法国兵都没有见过。英国舰长看看岸上的一片和平景象,耸耸肩膀回去向纳尔逊报告了。

      纳尔逊完全被这个报告搞糊涂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法国人这些行动都是声东击西,他们真实的目的是欧亚交界的君士坦丁堡,闹不好是要掉头去打俄国… 无论他对自己的怀疑有多少信心,反正纳尔逊的舰队转过身来,又向东方开始了武装大游行。

      六月二十九日,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在亚历山大港马拉布特村登陆,七月二十九日,大败埃及马木留克骑兵军团,金字塔向法国人低头。

      纳尔逊没能截住拿破仑,输了第一个回合,这大概也和拿破仑运气好有关系。事实上,英国舰队在拿破仑的航渡中两次都和他擦肩而过,法国水手甚至听到了英国军舰上开饭的钟声,幸运的是英国人的了望哨只长了两只眼睛,他没有办法象蜻蜓一样同时看到各个方面 -- 而拿破仑这一面,恰好没有人注意。

      而且事实上,英国舰队在拿破仑的航渡中两次都和他擦肩而过,法国水手甚至听到了英国军舰上开饭的钟声,幸运的是英国人的了望哨只长了两只眼睛,他没有办法象蜻蜓一样同时看到各个方面 -- 而拿破仑这一面,恰好没有人注意。

      然而,第二个回合,纳尔逊却赢得干净漂亮,那就是阿布基尔海战的胜利。

      受尽戏弄的纳尔逊中将在去君士坦丁堡的路上得知拿破仑在埃及的登陆,他深深的后悔自己犯了一个难以原谅的错误,让这个科西嘉魔王登上海岸就象放猛狮出笼一样可怕,现在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打掉拿破仑的护航舰队,让埃及的法军象砍断秧的瓜一样枯死。

      他费尽心机在寻找着布里埃斯的舰队,终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纳尔逊勋爵的舰队于8月1日出现在阿布基尔港外,截住了锚泊在这里的法国舰队。

      法国舰队的统帅布里埃斯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见势不妙,立刻摆出了一个准备死守的一字长蛇阵,封锁湾口,准备抛锚大战。

      这种老虎不出洞的谨慎阵型,十有八九可以让对手知难而退。

      不幸布里埃斯碰上的是纳尔逊。此人是海战的天才,他特别善于利用敌指挥官微小的一个失误就造成敌军的崩盘。

      法军的铁桶阵正面的确火力强大,但是纳尔逊注意到为了必要的时候实施机动,法军抛的是单锚,也就是说它们的船身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随着风向以锚位为原点或者飘向东方,或者飘向西方。现在是西风,把法舰吹向东侧,因此,在它最西边的居维叶号以西,就露出了一个船身长的空隙,否则刮东风的时候居维叶号就要撞礁了。这个空隙并不起眼,现在,却成了法军铁桶阵的阿咖硫斯之踵,纳尔逊命令托马斯.弗雷少将率领一个分队从这里钻到法军铁桶阵的背后,发起了夹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在强劲的西风下,英舰动作迅速,不等法军反应过来,它的队列前部五艘战舰已经在英舰的两面夹击之下,而由于抛锚迎战,法军维尔纳夫的后卫部队却根本无法投入战斗,只能眼看着英舰把法舰一艘艘打成燃烧的火炬。

      法军虽然情况危殆,但并不乏勇气,一发炮弹击中布里埃斯将军,把将军的双腿都打断。血泊中的布里埃斯将军拒绝下舱急救,高喊道:“法国将军只死在自己的战位上!”命令军医扶着他继续在主甲板上激励战士。由于流血太多,7时45分,布里埃斯将军死在了东方号的指挥台上。但是,英军在纳尔逊的督率下,排除法军的顽强抵抗步步进逼。激战中,纳尔逊也面部负伤,额头上的皮肤被撕破,垂下来盖住了眼睛。他不肯比普通士兵优先治疗,同时以为自己负了致命伤,他倒在卫士怀里,喃喃的对部下说道:“请转告我的妻子。。。”听到这样的嘱托,他的这位部下不禁耸耸肩,因为和所有爱闹桃色新闻的老水手一样,将军此时正和一位埃玛.哈密尔顿夫人打得火热,绯闻传遍英伦,和自己的老婆芬尼夫人则大闹冷战,他是想让自己转告哪位女士呢?

      最终,情况查明,纳尔逊只负了轻伤,法军则最终全军覆没,被纳尔逊打掉了包括东方号旗舰的十一艘战列舰,法国的东方远征就此化为泡影。第二年,拿破仑从埃及偷偷溜回大陆,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阿非利加的土地。

      应该说,在海战中,纳尔逊无愧于他百战百胜的威名。阿布基尔海战,使纳尔逊成为英国海军众望所归的统帅。

      阿布基尔海战中法军只有两艘战舰得以逃脱,其中之一的舰长名叫维尔纳夫,五年后,他成了法国-西班牙舰队的统帅,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迎战纳尔逊。

      元宝推荐:今昔,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 家园 "从此他再也没有踏上阿非利加的土地"

        阿非利加说的是africa吧?

    • 家园 二.少年侠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纳尔逊,1758年出生,英国诺福克人,父亲是个穷牧师,母亲虽然是贵族,到这一代也已经没落。这位未来的海军上将身材瘦弱,终生有着一张英俊的姑娘一般的面孔。如果从运气来说,他可以说既生得不是时候,又不是地方。

      说他生错了时候,因为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任何一个富有野心的将军的苦命时代,拿破仑夺去了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军人的光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面对这样一个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大多数将领只能自叹命苦。

      说他生错了地方,因为纳尔逊出身贫寒,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C 听起来好像我们老奶奶讲故事的开头 ?C 所以,对于一位未来的军事统帅,他的路比那些生在将帅之门的簪缨后代难走得多。

      然而,纳尔逊的词典中,大概找不到“生不逢时”这样的词语,贫寒的生活造就了他刚烈无畏的性格,即便拿破仑,也无法夺去他的光荣 ?C 那个时代,在陆地上拿破仑横扫四方,在海上则是纳尔逊雄霸天下。

      纳尔逊的人生转折发生在十二岁,那时他的舅舅成为了皇家海军的一名舰长,通过他走走后门,小纳尔逊十二岁就得到机会加入了海军,成了他老舅军舰上的一名学徒。他发现大海和战舰正是最适合自己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待在船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在陆地上,和历史上所有的海军名将一样,纳尔逊为大海和战争而生,平静单调的和平生活让他烦躁郁闷,

      他很快依靠那种天生的海狼般的本能脱颖而出。

      十五岁,是小纳尔逊第一次在皇家海军中令人刮目相看的时间,这一年,他自告奋勇参加一个北极探险队,小队在冰原上和一头北极熊狭路相逢,众人纷纷逃走,唯独纳尔逊不知畏惧为何物,挺身向前,和北极熊搏斗,纳尔逊用枪托猛砸熊头,最终使其受伤逃跑,一时传为佳话。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依然无畏的向敌冲杀,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个传统,称为“见敌必杀”,这个传统的创始人正是纳尔逊 ?C 只是很难想到,这个传统的第一次实践,是北极冰原上的一次人熊大战。

      纳尔逊的勇敢是他获得了荣誉,而他更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够轻易的和身边的水手们打成一片而深受拥戴,于是,二十岁,他就成为亨廷布鲁克号战舰的舰长,同时受到胡德海军上将和杰维斯海军中将的青睐。

      1797年,他指挥“舰长(Captain)”号战列舰在名将杰维斯中将麾下参加了英西圣文森特海战。战斗中,他违抗杰维斯中将的命令,率舰独自冲出战列,勇猛的插入敌舰编队,将其斩为两段,这一突然的攻击,首先使他的座舰阿迦门农号遭到前后两艘西班牙战舰的夹击,随后,为了打掉这个插入自己编队的“楔子”,其他五艘西班牙战舰也纷纷赶来围攻,激烈的战斗中“舰长”号连连中弹,死伤累累,但他的攻击使西班牙舰队队形大乱,而且前后两段再也未能会合,英国舰队乘机猛攻,迫使西班牙舰队降旗投降。激战中纳尔逊亲率陆战队跳帮强攻有112门炮的西班牙战舰“圣约瑟夫号”,抵挡不住的西班牙舰长乖乖交出佩剑投降了。这种不顾敌我兵力“见敌必杀”的主动攻击精神成为了后人所说的纳尔逊精神。

      纳尔逊表现出的优秀之处,不仅在于他那狮子般的攻击精神,更在对于海战战术的创造性革新。

      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海军作战特点。当时的海战沿袭自英荷十七世纪的一系列海上争霸战,战术颇为僵硬。当时的战舰火炮大部分部署在船舷两侧,交战双方把战舰排成一线长列,像两道活动壁垒一样用舷侧的火炮互相轰击。这样的作战对适航性和火力的要求压倒一切,只有大型的盖仑型风帆战舰可以长时间可靠的保持在队列中,因此,这种装备二到四层甲板,七十门以上火炮的战舰被称为战列舰,这也是这个舰种名称的由来。而比较小而快速,用于侦察和袭击的战舰,则被称为巡航舰。到十八世纪后期,木质风帆战列舰的建造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排水量四千吨,装备一百三十门火炮的巨无霸战舰,即便传说中的郑和宝船巨舰,也不过如此。

      当时的炮弹还是实心的球形炮弹,面对这样坚固的海上堡垒多少有些力不从心,这时的战斗往往长时间难分胜负,大多数情况下战斗力比较强的一方会把对方击退,从而赢得海战的胜利。因为球形炮弹形成的破口比较小,而军舰上普遍带有木匠,一旦出现漏水就会立即进行修补,除非是正中弹药库或者幸运的在迎风面的敌舰水线处凿开大窟窿,一次大海战,击沉对方的机会如同中彩票,这样倒霉的战舰一百艘里大概也只有一艘吧。

      于是当时的海战颇为绅士,把对手赶回港湾就大功告成。

      然而纳尔逊决不肯满足于击退敌人。虽然没有多少理论指导,纳尔逊他丰富的经验使他在战斗中总是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他海战观念也与其他人不同,纳尔逊认为击退对手不能算海战的胜利,因为虽然那样可以达到战术目的,说到底是把海军当作陆军的附庸看待,如果把海军当成独立兵种,这种击退战并没有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只有歼灭敌舰,将其打沉或者俘虏,才算真正完成任务,因此,他的作战指挥永远坚决果断,以歼灭敌人为目的,如果火炮无法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要跳帮和撞击,总之决不半途而废,这种打法令当时流行“点到为止”的传统海军将领大为头痛。一般来说,离经叛道总会付出学费和代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在此后的大多数海战中,纳尔逊凭借他的经验和对海战的敏锐感觉,总能找到把对方打得全军覆没的办法。

      此战以后,纳尔逊受封爵士,并晋升为海军少将,有了指挥舰队作战的独立指挥权。战后,有人指责纳尔逊违反命令,贾维斯中将回答说:“我能原谅他 ?C 如果你擅自行动能够获得这样的战果,我也能原谅你。”

      此后,在阿布基尔,加的斯,特拉法尔加等一系列海战中,纳尔逊留下了一连串的传奇。

      元宝推荐:今昔, 通宝推:为中华之崛起,
      • 家园 没办法,天生豪勇,学不来,想往一下,感染感染,呵呵。
      • 家园 这两天在看窦文涛的中国远征军:二战的英国陆军印缅军简直

        [RM=320,240]

        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依然无畏的向敌冲杀,是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个传统,称为“见敌必杀”,

        和纳尔逊时代的皇家海军简直没有办法比,太窝囊了,可以称为"见敌必撤"[/RM]

      • 家园 萨兄,好文!但是有个地方没看明白。

        1797年,他指挥“舰长(Captain)”号战列舰在名将杰维斯中将麾下参加了英西圣文森特海战。战斗中,他违抗杰维斯中将的命令,率舰独自冲出战列,勇猛的插入敌舰编队,将其斩为两段,这一突然的攻击,首先使他的座舰阿迦门农号遭到前后两艘西班牙战舰的夹击,随后,为了打掉这个插入自己编队的“楔子”,其他五艘西班牙战舰也纷纷赶来围攻,激烈的战斗中“舰长”号连连中弹,死伤累累

        纳尔逊指挥的是舰长号,这个阿迦门农号是怎么回事?

    • 家园 一.引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英国皇家海军名将辈出,如同璀璨的群星,然而作为英王麾下群星中最亮的一颗,纳尔逊勋爵的威名无人可与争锋。这位以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胜利拯救英格兰于危亡的海军上将,在英国海军中,属于战神一类的人物,那个时代,可以说无论法国人还是西班牙人,海上碰到这位独眼独手的老家伙都只能望风而逃,他的一生就是一连串辉煌的海战纪录。

      无论是“英格兰要求每个人恪尽职守”体现的忠诚,还是“见敌必杀”的无畏精神,还是出神入化的为将之道,都使纳尔逊勋爵成为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军魂的象征。

      然而走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位为英国绅士最为敬仰的一代名将,自己却并非彬彬有礼的绅士,而更象一个粗鲁且略带莽撞的老水手。如果战斗中站在纳尔逊的身边,大概很容易发现,这家伙天生就是个亡命之徒,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喜欢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

      历史上名将中敢于身先士卒的亡命之徒车载斗量,这之中纳尔逊颇有独到之处,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虽然也喜欢在枪林弹雨下走来走去,但无论巴丹还是科雷吉多尔,从来没有一个日本兵打中过这个目标明显的大个子,他只有运气没有教训。我们要说的这位纳尔逊老兄几乎每次作战都要付出血的代价,1793年,在科西嘉的围攻战中,他丢掉了一只眼睛,1797年的加那里群岛战役,他又丢掉了一只手臂。1798年,在阿布基尔海战中,炮弹把他的前额击伤,一块撕开的皮肤垂下来遮住了视线。无论负多重的伤,这家伙只休息几个月,就又生龙活虎的出现在战场上,而且照旧冲到第一线,乐此不疲。这也不奇怪,那个时代的优秀海军统帅,最后的命运往往是葬身大海,荷兰海军上将“老爸爸”特朗普是这样,纳尔逊的偶像布莱克海军上将也是这样,在滑膛炮和狙击手面前,海军上将和当兵的没什么区别。这一点,更赢得了包括敌人在内的水兵们的尊敬和爱戴,只要一声令下,水手们愿意为纳尔逊勋爵赴汤蹈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待续]

      元宝推荐:今昔,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