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公安局长的历程】 -- 方平

共:💬223 🌺2212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到这个问题,我一下子想到 两碗凉粉了。。。。

        姜文骂人真是深刻。。。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有可能是曲笔

        不愿意向这种现象低头、妥协

        后面不是说了嘛,低头、妥协的那个最后被抓了。向丑恶妥协的,大概率出事,反腐无时限。

        ===

        另外,不在北京,在武汉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审度,
        • 家园 不是曲笔。方平父亲去世的时候遗产只有13万人民币, -- 有补充

          虽然够10万块择校费,但是小学择校了,初中择不择?高中择不择?如果初高中不择,只择小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一个配套问题。

          比如说,宝特勤河友的孩子,从小家教+私校,我当时就说:娃这个养法,养大起步要2个米(不计通货膨胀因素)。素质不错的娃,从小家教+私校的话,肯定是奔着爬藤去的。因为如果不爬藤的话,父母用心+好学区公校,足以保证孩子上不错的大学、容易就业的专业,而且如果娃的素质不错、父母又用心的话,上公校也不是没有爬藤的机会。

          如果预算不够家教+私校+爬藤的话,把钱花在家教+私校上,结果最后没钱爬藤,这钱就没花在刀刃上。

          所以我们穷人的普遍做法是送孩子上好学区公校,另外给每个孩子预算一笔上藤校的学费,如果孩子能上藤校更好,不能上藤校,省下的学费留给孩子做启动资金(主要作用是买房做首付)。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这种帖也有人投草。这是对方平河友不满,还是对宝特勤河友不满, -- 补充帖

          抑或是对海华中的穷人不满?

        • 见前补充 4761542
        • 家园 我也觉的是

          不愿意向这种风气低头。这笔钱在2017年不是个多大的数目。

      • 家园 现款呗,很多都压房子上面了

        一般家庭,没这些流动款很正常吧。

        北京上海深圳房子是贵,但是,不能立刻兑换啊?老人家又不想求人借款。

        太可以理解了,挺可惜,但是那个小学也许现在,真的没啥意思吧。这样搞贵族小学不是好事。

      • 家园 花钱有轻重缓急的区分,每个人的优先度评估也不一样

        不是拿不出来10万块,但择校费毕竟是一个不那么急用的钱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没事学学本嘉明同学,锻炼身体。千万别想这些事

      你想来想去的,慢慢就会不知道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因为你原来以为很不错的人,突然被抓起来了,一直被你认为是不怎么样的人,却一路高升。还有一种可能是大家都疯传口碑很好的人,忽然被爆受贿多少多少被抓。这年头,别说我们一般人,就是连组织这么强大的机构,都分不清哪些人是好的,哪些人是坏的。如果组织都分清,习总都上台十年了,还怎么会有这十年内提拔的人落马呢。所以这些事还是不去想的好,昏着头过吧。跟大井故事网友说的那样,搞好家族亲情,尽可能多地搞好自己的朋友圈,这也是组织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了这样的组织,将来就多了很多种选择。

    • 家园 老爷子的坚持实在是需要钢铁意志的

      上周,到美国一位老大哥家小住。老大哥叫了几个朋友一起喝酒,都是名校毕业的60后前辈。

      几位前辈都至少俩孩子,而且上的都是非常花钱的大学(不仅有藤校,还有文理学院),不免感叹生活艰难,有一位太太接连抱怨了好几次一点钱都攒不下来。

      思完苦开始忆甜。

      老A是90级博士,读博士的时候一个硕士师弟是xx系统子弟,拉了一个项目,老A独立设计单片机解决,2万块的经费,他和师弟一人分了一万。

      老B以前在xx银行总部做IT,95年离开前,一年的奖金就30万。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大约就是令堂下岗的时候,也是我之前说过的农村最黑暗、农民最绝望的时候。

      撑的撑死、饿的饿死,那样的大环境下,老爷子的坚守何其不易。更何况,老爷子不仅是坚守者,同时也是社会不公的承受者。

      就说那10万块钱的择校费吧,一位坚持不用公权力谋私的前公安厅长,被用公共资源为小集团谋私利(姑且不说是为个人)的公立学校拒之门外,想必心中会有一些无奈、甚至悲凉吧。

      所以,我一直真心希望方兄活得比我们绝大多数人好。不为别的,就为了让老爷子的在天之灵,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坚守。

      ======

      父亲节我太太给岳父打电话,岳父又一次抱怨起退休工资问题。我岳父母都是60级本科毕业生,高级工程师,然而由于他们都是从市属企业单位退休,退休金比市政府退休的烧锅炉的工人还要低。他们的同学,一样为国工作、一样50多块钱的工资拿了20年,从政府部门退休的退休金是从国企退休的2~3倍。我一个朋友的父母都是军校退休的教授,老两口的退休金加起来每月5万。上述这些都是与体制沾边的人,差距已经如此之大,更不要说那些一个月拿百八十块的农村老人了。

      窃以为,方兄所叹,根源在于分配。分配问题不解决,不论民还是官,都会缺乏安全感,一旦掌握资源就免不了急于把资源变现(就算不为自己,也要为了儿孙)。

      然而,这种体制内外、乃至体制内部的差距,在过去这些年越拉越大。以方兄熟悉的公安系统为例,现在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就能有20几个警监,10年前一个地级市的公安局才能有几个警监?体制内级别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不同城市、体制内不同部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前几年河里不就有人为蔡府尹给北京的公务员涨30%的工资歌功颂德吗。

      这个问题不解决,反腐只能治标不治本。

      通宝推:方恨少,拿不准,为什么不可以,死扛着,ccceee,西安笨老虎,liy41,strain2,青青的蓝,阴霾信仰,方平,老老狐狸,
      • 家园 我老娘也时常跟我念叨退休金的事情

        老家坐标苏北农村。

        80年代中期我老娘在苏北老家当民办教师,彼时正式教师30多圆一个月工资,民办教师20圆一个月。还不是全额发放,具体视乡政府的财政情况而定。

        我老头子不甘于在老家做一个木匠,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江南讨生活,辗转到了一个采石场拉平板车,运一车石料给8分钱。后来又来到一个小家具厂,一个月能挣100块。

        我老娘看着眼红,也就不当民办教师,跟着老头子来江南打工,俩人一个月能挣200块。

        后来到了90年代,苏北地区的财政后来逐步好转,跟我老娘同一批头的民办教师后来陆续转编,现在退休了一个月也是七八千块的退休金。我老娘只有农村基本的养老金,大概是一百多块钱一个月。

        每次谈到这个,她老人家就要感叹人生的岔路口一念之差走错了云云。

      • 家园 老人这真是守得初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