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中国始终存在着市场经济? -- qq97

共:💬187 🌺1054 🌵5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为什么中国始终存在着市场经济?

    在这个帖子

    前30年的市场经济有两种

    跟河友的讨论中,我提到了新中国始终存在着市场经济:

    一种是本该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运作,结果产生了计划之外的运作或者易货交易。这种计划外的市场,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中央计划经济的编制和控制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直接原因是严重的物资短缺,使得即使计划部门编制了计划,计划内的物资有时仍然得不到保障。于是就产生了易货贸易,以手中有的物资,去找合适的买家换取自己急需的生产物资。但这种易货贸易一般规模较大,往往存在于地方与地方之间。这种易货贸易从建国初开始就存在,到一五计划结束时仍然存在,且长期存在。

    另一种市场经济则是长期存在的集体企业、个体商业,以及社队企业,这些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之外运行,是比较典型的市场经济。而且这部分经济比较分散,基本上都是货币贸易,而不是易货串货,而且是根据市场供需情况自发调节。

    这两种市场经济都长期存在,但有两个较大的发展高峰期,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期,也就是大跃进时期,另一个是60年代末-1975年前后,即文化大革命的中后期。

    第一种市场经济的存在,其直接原因当然是中央政府制定计划经济的能力不足,以及新中国工业化初期极度的物资缺乏,物资保障能力不足,但这却并不是其长期存在的原因,计划部门制定计划的能力可以逐步提高,物资保障能力也可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逐步改善。

    那么这两种市场经济,尤其是第二种,为何能在号称实施了计划经济的新中国长期存在甚至得到呢?

    其原因就在于主席是其背后的主要推手。

    1953年,中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全面移植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五计划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一五计划末期也出现了所有制结构趋向单一和中央集权过多,国家对企业管理得过死等弊端。中央部门直接管的企业,由1953年的2800个增加到1957年的9300个,中央支配的财力占75%,地方占25%,中央政府各项权力在大幅度扩大,而地方政府的权力被不断削减。工业生产计划,财政收支,劳动人事,物质分配,物价,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等权力,都集中到中央手中。地方和企业自主权过少,影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也影响了经济机制的运转。

    主席是最早认识到这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高度过度集权的弊端的领导人,他还认识到这种中央高度集权事实上演变为了中央各个行业部门的集权。

    主席对这一弊端的认识和持续改造,是他在此后20年持续探索改造中国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于是实现地方分权成为毛泽东改革苏联高度集权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切入点。从1956年开始,中央在主席的指示下开始着手研究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重点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向地方下放权力。综合起来看,50年代后期的这次地方分权改革包括了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即计划管理权、企业管辖权、物资分配权、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权、投资管理权和信贷管理权、财政权和税收权、劳动管理权。这些权力向地方的下放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苏联中央集权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所掌握的经济管理权力大大增加。经过这次权力下放,原中央各部所属的企业和事业单位,88% 下放到各级地方政府,中央直属企业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57年的39.7%下降到1958年的13.8%。

    然而,这场地方分权的改革尝试与当时的另一场运动—大跃进叠加在一起,并不成功。在大跃进的狂热氛围下,地方分权通过极其激进的方式得到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自己所获得的权力,在基建项目、经济指标、资源调拨等方面,大跃进地发展本地经济,最终导致了国家整体经济秩序的混乱。于是中央开始回收权力,60 年代初期负责具体工作的一线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等人批评了地方的分散主义,多次强调加强中央集权的决定性意义。在1962年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系统论证了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力图扭转全党的认识。刘少奇批评了分散主义对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危害,并系统论证了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经济的必要性。此后加强中央集权成为了政策取向。

    但主席并没有停止他对于地方分权改革的思考,他认为为克服经济困难所实行的中央集权改革只是特殊条件下的临时性举措。

    所以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主席又重启了地方分权的改革进程。

    60年代重启的分权改革比50年代末在程度和规模上大大加强,这一方面是因为对苏联模式的中央集权发展模式的弊端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60年代面临严峻的外部安全形势。空前的外部安全压力迫使中国调整经济管理模式和产业布局,因此地方分权不仅具有经济层面的意义,同样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战略安全。正是在上述的两方面动力作用下,主席决心对于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三五计划重点解决了国家产业战略安全布局的问题,同时也改善了5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地域布局严重不均衡的情况,另一方面,60年代末,大量的“条条”的权力和资源被下放到“块块”。

    到了70年代,地方分权改革扩展到更为广阔的领域。主席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管理权限的下放,这个时期他更强调地方经济的自给自足和自力更生,这些指导思想都地体现在“四五计划”的方案之中。

    四五期间,除了经济进一步分散到地方,还更进一步地广泛地深入到农村,社队企业在这个期间再次兴起。自从人民公社化以来,社队企业的潮起潮落与地方分权改革几乎是完全同步的,1958年兴起,然后调整收缩,到1964年再次起步,到69年开始进入第二次高潮。

    以浙江省为例,

    1973年底,全省已兴办社队企业3万多个,其中社办企业4600余个,大队企业2.6万余个,从业人员近60万人;

    1975年底,浙江已有83%的公社和47%以上的大队,办起了企业4.67万个,参加劳动力104.5万人;总收入12.8亿元,占全省人民公社三级总收入的比重为24.9%。

    1976年全省社队企业增加到5.1万多家,从业人员124万人,企业总收入16.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2.8亿元。

    1977年,企业总数为5.56万家,从业人员140万人,企业总收入21.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7.5亿元。

    1978年,全省社队企业总数达到7.4万家,从业人员190.14万人,企业总收入26.3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1.71亿元,分别比1975年增加58%、81.95%、106%和66.95%。

    块块型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队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和文革有着奇特的关系。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刚好与文化大革命时间重叠,文革在经济层面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在主席所倡导的各个地区自力更生和独立组织的经济建设理念指导下,中国的经济进一步分散化。文革削弱了中国的中央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放松了中央的计划控制,使得中国块块型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强化。这种各个地区之间自给自足政策的好处,有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管理的便利。从这个意义上,尽管文革所造成的政治冲击要远远高于大跃进运动,但是其对于经济的冲击则要小于大跃进。通过地方分权,在中央国家机关业已瘫痪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承担起了维护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实质性作用。

    文革对社队企业发展的奇特的推动作用还来源于文革N多罪状中的两个,一是文革高潮的两年城市经济受到较大冲击,原有的计划内经济体之间的协作关系被冲乱,社队企业于是趁虚而上,为城市经济部门配套服务,建立协作关系,另一个就是文革时期大量的城市人员下放农村,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才,更带来了持续深入的城乡信息交流,这使得很多的社队企业得以建立,并将视野和业务从本地农村延伸到城市。

    通宝推:llama,hwd99,死扛着,陈王奋起,桥上,patrouille,墨里荀,
    • 家园 市场经济成份,也就是他们说的所谓自由交易,只不过存在于小范围

      比如,某些农村集市,除了要证,而且很多还是口头允许的,基本国家是不干涉指令的,这是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不得不存在的东西,中国这么大,怎么可能一下子禁绝呢。

      只不过物质条件不足,确实难以更丰富,你总得是中国和本地有的东西。

      比如,新鲜海鲜,甚至部分水果无法像今天一样通过快捷的交通运到位,自然按照今天的标准感觉不行了。

      同时,为了照顾大多数,不可能把这些稀有货物从远方单独为特殊人群送过来。

      封建王朝可以一骑飞尘妃子笑,毛时代当然会坚决强烈抑制,所以显得很匮乏了。

      如果,单独为少数人服务,不是难事,这和社会主义是违背的,同时也证明了不是大锅饭了吗?!

      这些人总是自相矛盾的。呵呵。

      即便加上了集体经济,也确实是相对还要公平一些,国家确实控制了抑制了这种服务奢侈品的行为。

      实际上集体主义经济和国有是配合的,是补充。

      而不是集体经济要听国有安排,这是他们的臆想和污蔑之词。

      没办法,装傻。

    • 家园 有交易、有市场丶有地下市场丶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东西

      同理,马克思主义前的英国也有计划、也有调拨、也有指令生产

    • 家园 马三立的相声《买猴》里有很多这方面的描写

      关于毛时代的厂矿企业如何进行市场采购,各地、各企业和相关个人如何对应地进行生产和销售,建议大家听一听马三立的相声《买猴》。里面虽然有艺术性的夸张,表现了员工工作不认真造成的失误,把“今派你到东北角(天津地名)买猴牌肥皂五十箱”写成了“今派你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害得采购员跑到东北各地到处打听找人抓猴和买猴,但除了笑料以外,该相声也表现了很多当时时代的市场行为的细节。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各地的各大企业单位都有自己的供销科,对口其他企业的供销科,进行市场行为的采购和销售。国家的五年计划主要是关于加强特定门类产品的投资和生产计划,这在西方国家的大企业中也很普遍。一共和二共的主要区别是企业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比例,毛时代的企业都是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而邓时代有了大批的私有制企业,所以市场经济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了。

    • 家园 市场对应竞争、计划对应行政

      只是个概念,写报告有用。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买卖

    • 家园 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回应一下北纬等同学

      1,如果我们讨论的重心是在市场经济的准确定义上,那么首先要给出一个明确的市场经济的定义,让大家首先在概念上达成共识和了解观点差异。这个定义应该能帮助我们解答

      那么请准确定义一下什么是市场?

      中提出的问题。

      否则,连基本概念的出发点都没有,讨论没有意义。

      2,重复一次:我的观点始终是78年以前中国存在着非计划经济的部分(这点应该没有争议),进一步也存在着市场经济的成分,当我说XX是市场、市场行为、市场经济时,是说XX属于市场经济的成分,而不是说当时的中国是市场经济。

      3,这是我想说的重点,当我们谈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时,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什么。

      先抛个问题,苏联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为什么失败了,休克了?

      是因为当时苏联的市场经济定义得不准确、不规范吗?

      当然不是。

      是因为当时苏联找不到一个可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现实的可行的路径。

      纠结于市场经济是不是符合某方定义(如果有的话),而不重点探讨现实的、可行的实施路径的话,无异于孜孜不倦地告诉一个太监什么样的后代长大后才算是聪明漂亮,全然不管这个太监是不是有性能力。

      这样的讨论不可笑吗?

      回到1978年之前的中国,“市场经济”这个词虽然不怎么提,但它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空中楼阁一般的概念,而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系,有规模的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有大量的就业人口,有大量的也许未来可能死亡的企业,这些企业有着自己的产供销体系,有自己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有自己的定价和议价方式,有自己的经营意志和在复杂环境下生存智慧的企业经营者,各级政府有知道如何保护和支持企业发展的管理干部,它们会逐渐成长和规范起来,这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经济体,在整个70年代,它一直在以比计划经济部分更快的速度成长。

      这个快速成长、逐渐成熟的体系,就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现实的、可行的路径。

      除此之外,我没看到有其它的路径。

      我以为,这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写这些帖子的初衷。

      • 家园 说说我的关注

        重复一次:我的观点始终是78年以前中国存在着非计划经济的部分

        关键词:部分

        本楼模糊不清的辩论,就源自这个词,这个”部分“是什么东西?感觉怎么跟老中医说的”寒湿“一样,各自解读,各取所需?

        如果你本楼主贴的标题为:为什么中国始终存在着市场经济的制度(政策/法律),讨论起来的时候,大家就会根据制度/政策/法律去查资料,辩论起来就不会鸡同鸭讲了。

        我认为,真正值得关注的,就是当年的经济制度与政策,是如何演变的,是怎样制定的,是如何落实的,把这个说清楚,就知道当年政府有没有搞市场经济了。

    • 家园 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不就是市场经济的精髓么

      所以毛主席支持市场经济一点都不奇怪。

      市场经济还是“相信人民”与“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当然相信人民还包括了解人民,了解到人民会一窝蜂、会趋利避害等基本人性,市场之上需要计划。

      通宝推:qq97,
      • 家园 分权和非计划并不等于市场经济

        比如说,各层级领导批条子也是当时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既是非计划的又是分权的,莫非也算市场经济???

        • 家园 实操中有很多因素,如货币纸张质量

          当然最主要的因素是物资短缺,条件限制所以搞计划经济配给制。

          其次,人民手里没有钱能搞什么市场经济,例如人民币从1955年被印刷出来到到达云贵川的农民手上可能需要好几年。

          ————

          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1962年4月20日陆续发行,收回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50000元),而且单位价值较低,在流通中计算时,以万元为单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方便。另外,由于受当时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第一套人民币的纸张质量较差,券别种类繁多(62种),文字说明单一,票面破损较严重。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

          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 家园 只能说当时有大量非计划经济

            但非计划经济并不等于市场经济,很多情况下甚至市场都不存在,非说这是市场经济纯粹就是搞笑。。。

            • 家园 我也掺乎两个例子吧

              过去国营商场卖肉,不许挑,切到那里算那里。那人们又不傻,当然想办法,比如私下里认识一下卖肉的营业员,让她把好肉给自己切下来留着。一来二去人们意见很大,很多家里老人副食店一开门就去买结果也没有好肉。所以那里往往是天天打架。

              现在看解决这个问题简直是太容易了,把肥肉瘦肉分开,一个卖贵点,一个卖便宜点就完了。结果不行。 最后商场想出了一个非常绝的办法。你要买瘦肉,必须同时塔一点比如说肉皮或者其他不太好的地方。否则不卖。 没有办法改变价格,但是解决了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我亲身经历的。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开始要求定校服了。我们的体育老师负责去市里面领。回来之后非常得意的和我们班主任说:多亏了他。去的时候一样的校服其实是两个厂子做的。一个厂子水平高,一个低。他去了之后很识相的给负责分的人递了包烟,结果我们校就抢到了好的那个厂子。确实效果挺明显的,后来遇到好多别的学校的同学,穿一样的校服,衣服都变形的不成样子,但我们的还很好。

              都是因为不能决定价格,所以让问题变得有点复杂。

              • 家园 国营肉摊这个本质上是物资短缺

                正是因为物资短缺所以才实行这种计划管制,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可以挑,要求肥肉多或者反之

                当时油少,可以请售货员多割肥肉。

              • 家园 老兄上初中是八十年代改开以后了吧

                老兄上初中怎么也得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了吧,那之前就没有校服一说。

                现在深圳市的校服价格也是政府定的,起码在前些年我孩子上中小学的时候,这能说明什么呢?

                既不能说明深圳没有市场经济,也不能说明八十年代没有经济改革。

                但这个例子确实说明了政府强管制型计划经济的弊端,也许还是某些行政权力寻租的空间。

                如果你说的是后一点,我同意你的观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