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陈永贵,应该为这种探索自豪吧 -- 真离

共:💬197 🌺964 🌵5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兄台面对材料怎么不会分析了呢?

                        有些事情很好理解的呀!吴敬琏所说的很多“黑料”其实是夸赞陈永贵的嘛!毛主席当时对农业工作有指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但是某些极左的官员的宣传往往只强调前者,而忽略后者,认为后者掌握不好容易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帐算不到大寨的头上啊!大寨搞运输赚钱的做法,分明是抵制极左的正确做法嘛。

                        我们需要承认这一事实:在全国范围内如何宣传大寨,不是大寨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大寨只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记者发现了大寨的搞运输发财的“秘密”,为什么不广泛宣传?如果不让宣传,应该把板子打到负责宣传工作的所谓“四人帮”头上,而不是打到大寨和陈永贵头上。

                        至于记者被怀疑搜集大寨黑材料被驱逐,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山西有一批官员(包括老红军出身的69军军长谢振华)是陈永贵的反对派,对他的脱颖而出不服气,向中央告陈永贵的各种状,从给日伪军负责过维持会一直到解放后的种种毛病......中央旗帜鲜明的支持陈永贵,某些记者质疑大寨的调查被大寨怀疑是反对派派来砍旗的,采取驱逐之的做法不对,但不是不可以理解。

                        很多官员、学者对工人农民最后跃居上层建筑的上层不服气,屡屡挖掘各种可以调笑的材料,放大他们某些缺点和毛病。这些读书人忘记了自己也深陷当时的环境,身上不是黑的,也是斑斑点点。比如举语录牌,谁没有举过呢?当年有一位高级官员,老一辈革命家(我就不说他的姓名了)到广西作报告,也许是为了活跃气氛,讲了许多文哥中提拔上来的年轻干部的种种笑料轶事,比如,出国访问,服装都是公家统一做的,姚文元和吴桂贤(记忆中说的是她)互相拿错了大衣等等。还不到三十年,这些当年的解放军就忘记了自己刚进城时对着灯泡点烟被资产阶级嘲笑的囧事,开始嘲笑工农干部的土气了。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当年的报纸就在那里,就不敢承认自己的割资本主义的理解完全错

                          你的理解根本就是瞎扯淡。

                          还说我不知道,呵呵,这个事情网上都烂大街了。

                        • 家园 两件事情不要混为一谈

                          一个是政策是否允许公社多种经营,第二个是你这里说的宣传。从你这句话来看:

                          我们需要承认这一事实:在全国范围内如何宣传大寨,不是大寨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大寨只是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事情。

                          似乎是说政策默许大寨多种经营,但是按照我的理解,当年盛行所谓的割资本主义尾巴,多种经营应该是受到限制的。

                          作为杠精,为了能够继续杠,我不妨让一步,就当政策允许好了,但是,为啥要立一个这样的典型呢?

                          要知道,立典型,正是要全国其他公社复制大寨模式,别人学大寨,你在这里宣传光靠种粮就能大发展,其他公社岂不全都学错了!

                          好吧,我再退一步,搞宣传是四人帮的锅,但是陈永贵已经官至副总理,个中要害,他肯定清楚,那么,他是不是应该实事求是,把大寨真实的发展办法说出来,防止其他公社学歪了呢?

                          • 家园 你没看过《龙江颂》吗?

                            《龙江颂》里面有一段很典型的台词:

                            李志田:我们可以堤外损失堤内补嘛!

                            阿根:堤内补?我们小队没事干。

                            李志田:那你就不会农业损失副业补?

                            阿根:副业补?怎么补?

                            李志田:烧窑!

                            阿根:(兴奋地)对呀!烧一窑砖就是两千块钱啊!

                            .....

                            不避讳为集体赚钱,不避讳搞副业,样板戏都肯定的事情,怎么能说中央政策不允许呢?至于地方政策嘛,那确实说不准。

                            某些干部对政策理解很差!比如我有个同学老家黑龙江桦南县,他说他们那里基本是松嫩大平原,学大寨运动时,公社干部非要在大的起伏地势上学大寨修梯田,劳民伤财。80年以后,就把自己工作失误推到农业学大寨运动上;对永贵大叔来说,这就是欲加之罪,让人无语。

                            通宝推:qq97,
                            • 家园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

                              搞副业就一定能挣钱吗?亏了钱,要怎么算?

                              你这么一说,我又有个想法,可以猜一下为啥大寨不宣传他们搞副业:他们搞运输,肯定有其他单位支付费用,对吧?

                              一宣传出去,如果大家都搞,原本给钱给大寨的单位,是继续给大寨呢,还是给新入场的公社?

                              还有一个猜想,既然要树典型,肯定不能让大寨吃亏,一年这么多人来参观,招待费用肯定也不少,那就关照一下,似乎也挺合理。

                              这个猜想,应该还算说得过去吧?

                              • 家园 计划经济下,很少有亏损的情况

                                所谓企业亏损,大多是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质量问题另算),在当时各种物质短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亏损的事情很少听说。比如养殖业,当时哪怕遇上猪瘟与鸡瘟,也很少采用现在所采取的集体灭杀手段处理。

                                • 家园 也对,计划经济确实无所谓盈亏

                                  但是,既然是计划经济,自然是自上而下的计划,那么龙江颂里面的砖窑,岂是想办就办的?

                                  公社想办砖窑,要先申请吧?毕竟做出来的砖,要有人收购吧?计划经济里面,谁收购都是计划好的,这个公社申请,那个公社申请,上面要批谁呢?审批的时间要多久呢?

                                  哪有那么容易啊。。。。

                                  • 家园 因地制宜搞副业

                                    烧窑是有技术门槛和地理地质条件制约的。砖窑要结实,不能垒塌了,火候要掌握好,砖坯不能烧夹生了。黏土土质要合适,最好靠着土山挖土,不然取土最后挖成鱼塘。挖土时还要防止取土塌方伤人,当地还要有足够的燃料来源........诸多条件制约,根本不可能发生各生产队蜂拥而上争抢烧窑的现象。

                                    不适合烧窑的地方搞什么副业?还是要因地制宜。可以考虑搞养殖,你可能又要提割资本主义尾巴了,但我记忆中那是指自留地里的产品(是针对部分农民对集体生产敷衍了事,热衷于在自留地里忙活的情况),不是指集体养殖业。当然,养殖业也是有技术门槛的,都需要因地制宜嘛!

                                    通宝推:qq97,
                                    • 家园 因地制宜当然是对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决策是自上而下,由上面拍板,上面负责盈亏,还是下面自己决策,自己负责盈亏。

                                      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 家园 不一定采用不同制度就换来结果截然不同

                                        同样采用三人团制度负责指挥红军,博古李德就是失败,换了毛主席搞三人团,就取得胜利了。而在遵义会议之后新三人团之前,曾经很多人认为红军失败是因为三人团搞一言堂,于是换成政治局讨论决策重大战役方针,结果民主讨论一致认为应该打打鼓新场。制度换了,依然是犯错误。因为主席说得对: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路线和政策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

                                        采用集体经济模式,陈永贵、史来贺他们就能带领群众走集体富裕道路。而黑龙江桦南县的干部就会平原修梯田瞎折腾。说到底,还是带头人是否有水平的问题。

                                        • 家园 三人团,就是周负责

                                          有意思的是周还把大印放在博古处。

                                        • 家园 修正一下我的说法

                                          不同的经济制度安排,只要影响了分配,效果会截然不同。

                                          PS:大寨那种成功,并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复制获得成功吧?

                                          • 家园 这其实是你核心意图,大寨完全可以复制

                                            这是常识,关键看各地村子领导,而你不愿意承认自己村子不好好学大寨。

                                            但是,国家管得不够严格,所以你们村才自己浪得飞起。

                                            这点已经很明显,你只是强拗而已。

                                            几十岁了,爱惜羽毛吧,你确认你今日和十年前,二十年前对毛看法一样么,那么改变为何?

                                            不承认这种改变,你的拥毛来自口嗨?

                                            • 家园 有没有存在另一个可能

                                              大寨的经验与制度不具备可复制性?

                                              如果容易复制,而且有效,是不是应该不用怎么管都能全国开花?

                                              • 家园 当时各地各级都制定了学大寨的目标

                                                比如各省设置达到大寨县的建设目标,每年递进若干。各县设置达到大寨社队的建设目标,每年递进若干。记得评价指标里有粮食产量要跨黄河(可能是亩产400斤)过长江(亩产800斤)。

                                                我在76年刚过完元旦,就随我们年级(初三学生)师生去我们校定点互助的大寨式社队驻队学农修水利一周,听他们书记(记不得是大队书记还是公社书记了)介绍自己社队的成绩:已经有拖拉机若干、插秧机抽水机若干,公社还准备过两年买一台解放牌大卡车(还记得当时价格是两万多一辆)。那次学农抬石头修水柜(一个高出地面的蓄水池),把我的肩膀压肿了,我一直开玩笑说要不是那次压的太狠,我个子还能长得更高一些。

                                                这就好比像学雷锋,当上了学雷锋标兵也并不意味着就变成了雷锋,而是倡导学习他的精神。总不能说没人能变成雷锋就别学了,咱树立一个俗人做榜样来学习吧?!我觉得把小岗村竖为农村学习典型就是如此,做俗人是不需要倡导的。其实党的政策调整只要不阻止分田单干就可以了,没必要强制已经尝到集体经济甜头的那部分先进农民效仿落后的那部分农民。否则老百姓不就会误认为GCD五十年代集体化运动就是瞎折腾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