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于青贮饲料问题不宜过分炒作 -- 梓童

共:💬106 🌺762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曾经感叹

        改开前的制度,把农民锁死在农村,是阶级固化,结果有左派河友称那是制度如此,不算阶级固化。。。。。

        • 家园 农民锁死在农村,这也是事实。

          不过不完全是以改开作为时间界限的。

          按照公认的说法,78年开始改开。80年前后,我对周围的事情已经开始有明显的记忆了。

          在当时的农村,学生的入学率、升学率都极低。为什么,各类学校录取人数极少,而农村还没有通过考学进入大学从而脱离农业身份的意识,因为在此之前,当地极少数的一两个大学生,都是通过‘工农推荐’进入大学的工农工大学生,从推荐的背景、过程来看,对普通农民家庭根本不具有指导意义。况且,大多数的农户仍然维持在赤贫状态,1.5元的学费都够全家挠头的了。绝大多数的农家子弟,遵循的是入校、读几年小学识几个字、下学务农的过程。即便在我中学毕业的92年,本镇初中毕业生数量是120几个。我们当年小学毕业生,全镇是接近500个。120多个初中毕业生里面,考入重点高中的4个,中专的3-4个,师范学校的3个,普通高中的20几个。也就是当年近500的学生,最终进入高中、专科以上的,大约30多;获得初中毕业证的120几个,其他的就是小学毕业(当然还没算小学阶段就退学的,这个数量也很大)。

          记得我三四年级前后,大约87年前后,当时经常有到农村招工的。首先是招收‘吃商品粮’的,就是居住农村,但是是教师、乡镇干部等公职人员的子女,他们的特点是具有城镇户口 。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对不起,不会录取。所以当时农村‘吃商品粮’的年轻人一时风光无限,就业、婚嫁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这一波人总体数量少,很快就被消化掉了。

          第二波招工的是具有初高中毕业证,当然仍然是‘商品粮’人员优先。而这一波能够满足条件的人员也很快被消化掉。因为有硬性条件限制,催生了两个产业:1,倒卖毕业证。比如对于我这种初中毕业继续升学的学生,毕业前各路人马就开始委托学校老师等人物色目标,预定将来‘没大用处’的初中毕业证,当时这种毕业证很紧俏,一个毕业证能买上四五百元。2,买卖城镇户口。有些个别家境不错的农户,为了孩子能够顺利通过招工进入城市,为孩子办理城镇‘商品粮’户口。每个商品粮户口三四万,后来降到七八千。我们一个四五十户的小屯子,办理这类户口的有三四个。买卖户口一直延续到95年前后。要知道,那时候四五万元可以在我们地级市稍偏的地方买个四五十平的房子了。而实际上,买卖户籍的末期,商品粮户口已经基本失去了作用。

          感觉是从90年往后,除了前两波城市的正规招工(以上那些有户籍、学历条件的),普通农村子弟逐渐开始兴起出外打工了,这算是第三波外出务工了。从事的行业大多以建筑工地(男)、餐饮服务业(女)、工厂流水线等为主。这类外出务工对户籍以及学历基本没有要求了。

          在第三波进城务工潮之前,农村娃实质上是被锁定在农村的。因为1,联产承包之前,每个人(非学生)都要被大集体管着,你每天的任务都有生产队长计划着,你每天挣得的工分决定着你的收入,想到别出去,生产队、村政府不给你开介绍信,将寸步难行。2、联产承包之后,农民有了一定的自由,但即便如此,进城了也大概率没有人会用你,因为招工单位也没几个,大概率赤贫的你不会有闲钱闲时间到处找临时工作,况且还是到哪去都需要介绍信的。3、联产承包之后,村集体仍然要定期召集义务工,所谓‘大干’,主要是修路、植树、水利等集体劳动,每次连续多人、任务艰巨、分配到人,年轻人不在家,每年的任务完成不了,年终时罚单就会把全家当年收入填进去。

          进城务工潮,是伴随着各类私有企业、制造业产品线、服务业,以及后来的城乡基建项目等等的兴起,对劳动密集型资源的急剧需求而产生的。极少数通过考学走出农村的,那是另外一个范围了。

          通宝推:桥上,桥上,
          • 家园 你这个说明很客观,是对中国农民生活的客观描述

            我早就说过,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农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对通过自身的努力劳动从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的希望,他们被管得死死的。他们是一群被剥削和被压制的人群。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他们开始有了一点改善生活的机会,尽管这些机会要他们付出艰巨的劳动,但总算有了一些希望。

        • 家园 我想看看你什么时候感叹一下90和0几年职介如何吃人血。
        • 家园 改开前没有把农民锁在农村

          我父母出生的时候都是农民,后来在改开前进入到城市的。

          很多人有意无意忽略的是,改开前农民进入城市,是昂首挺胸进去的,不是当作二等公民(农民工、盲流)进去的。当然比例确实不高,但是是一个稳步加快的过程。北方平原村庄,远离县城,每年进城人口比例远高于人口出生比例(尚未计划生育时代)。主流是招工,一般是初中生划线,党员,生产积极分子,高中生,贫农出身,军烈属干部子女优先。少量是考学,转干,志愿兵等等。一个农村出身招工到城里的工人,和城里出身的工人没有任何待遇差别。如果保持工业化的速度(比如我家附近,几个不到五十人的轻工业小厂十年左右都发展到两千多人的重工企业),到今天未必城市人口比例会更少。这些企业更喜欢农村来的工人,干活能吃苦,经过选拔的人学习也比较快。当然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工厂的技术人员大部分来自于大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区。城里本地人反而更多去商店、粮站等服务行业(嘴溜、眼皮活、会来事),很多并不是正式的(编制?)。在择偶的时候,如果看中位数,进城外地人明显更有优势。现在则不然,一个北京本地大专生,由于住房原因,比外地硕士好找对象是大概率的。

          通宝推:大爆炸,铁狮子,不如安静,
        • 家园 你就得了吧!刚建国勒紧裤腰带支援工业建设,支援工人老大哥,那

          时候农村也是集体,跟工人老大哥的地位是联盟,建设新中国的苦,是全国上下大家一起吃的。

          而农民的尊严和荣誉感,政治地位都是和一线工人是同一条水平线的,可以拍着良心说,工人和农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国家的主人。

          并且,改开前什么时候把农民锁死在农村了?

          不算参军和上学。

          有没有千万农民进城支援工人老大哥的建设?

          有没有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不清楚这些历史可以翻翻河泥啊,懒厨河友,这方面的帖子挺多的。

          现在呢?

          改开后工人老大哥和农民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如何了?

          工人大下岗,农民是农民工,996工作制,在资本家之中长对比下确实是福报,因为还有更多更残酷的每天14小时,每月无休,(没错,我说的就是14连跳的富士康,一个普通台干就能睡一百多女工的台资厂和对老板下跪,工人扇自己耳光的韩资厂)

          他们不但被各种剥削压迫,还要被任意践踏人格尊严!

          好意思拉上改开前来说事吗?

          就不说一个是从一穷二白打基础建设工业体系时期,一个是站在轻重工业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国家和社会资源成长积累了三十年的基础上?

          有这个脸跟改开前比吗?

          是比一比政治地位,还是比一比赋予工人农民这些基层劳动者的尊严和荣誉呢?

          刚改开那几年的八十年代,媒体上还大讲工人阶级要发扬主人翁精神。

          哈哈了,

          我就想问,现在有哪个号称知识分子良心的媒体,有哪个改开与国际接轨派的官吏,敢腆着脸说一句:工人和农民是国家的主人翁?

          通宝推:审度,MaverickZ,冻雨,然后203,落木千山,白马河东,高地,张燕,八段锦,六铢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