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对经济的讨论 -- 曾自洲

共:💬37 🌺161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耐心一点

          富人这个绊脚石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从根上看看有没有办法,有没有可能找到方法,发现目标,最终彻底解决。

          • 家园 没有简单的办法

            只有靠政府做出很大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是推翻谁就能解决,某些想要的一劳永逸的办法结果只能是战乱或者放弃工业。

    • 家园

      总需求和总供给是人创造出来的,人都是有私心的,才会产生经济危机。高尚的人太少,大多数的人都太平庸。比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所有的公司都是有计划的,根本不可能无计划。鼓吹市场经济,是方便统治阶级上下其手,剥削而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不变。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经济危机其实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这是我个人的对社会运行的观察,所以经济学总强调要在封闭的社会,或假设理性的人,才会计算精准。

    • 家园 这个问题我也曾仔细思考过。

      看你的论述,感觉对经济这个系统的思考,你把产品和货币两个结构的认识,混合交织在一起了。这样不容易分析的清晰。

      说下我对此问题的逻辑结构:

      设定一个简单环境是正确的。就像物理学假设真空状态一下。

      1、把这个环境中分为两种流动状态。货币流动和产品流动。

      2、生产活动包含在产品流动之中。

      比如,可以把铁矿石生产成为钢铁这个产品的整个过程,看作相应的多次流动状态。同理,从地下开采出铁矿石这个产品也是多次流动过程。

      3、这个环境的央行发行货币和政府回收货币的行为包括在货币流动之中。

      4、这个环境的经济正常状态就是货币流动和产品流动的正常状态。

      这时就能建立一个循环逻辑链。并且宏观和微观都可以找到同样的循环。

      央行发行货币(推动生产)——货币流入生产组织者手中——生产组织者利用货币组织各种素材(包括人)进行生产——生产出产品——产品投入市场成为商品——消费者获得商品来使用。

      这时循环就有三个主体,1.环境(国家) 2.生产者 3.消费者

      (虽然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身份会互相变化,但是循环常在。)

      主体有了,循环链有了。然后就可以分析这一个个宏观到微观的货币流动和产品流动状态了。

      最后是,这两个流动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样的分析不仅能够看清很多新的经济理论问题,也能够找到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那些不良现状的根源。

      普通的问题,比如,富人为何越来越富,穷人为何越来越穷。

      比如,前段时间土耳其疯狂贬值货币,本国经济为何没有出现大问题。

      比如,只要一种国家货币成为美元那样的全球交换货币,那这个国家就一定会丧失和放弃生产能力。不是因为该国贪婪,而是为了维持整个环境的货币流动和产品流动,该国不得不放弃生产能力。

      高级些的问题,比如,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的其实是在劳动产品和货币之间放置的一个防火墙。因为,一旦产品和货币结合,那就会成为商品。当物质成为商品,那就存在着剥削价值。剥削价值的存在就会强化社会的剥削行为,反过来就推着着更多社会物质和产品成为商品。(想想,主张卖淫合法化是多么荒谬。)

      当然后面的问题太大了,涉及到的哲学逻辑的更高层。

      有多少高的层,不知道。

      但是最高层,就是存在论。也就是世界(包括人)是怎么存在。而在现实又是怎样一种存在。人们挖掘和寻找各种存在理论,不过是为自己的存在找到合理的理由。

      简单说,脑子想什么结论、屁股坐在哪边,都是来自自身对存在的合理理由的认知。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我现在的储蓄是产品的储蓄

        或者说是产品的库存。

        我的原文中特意写了通货不与特别考虑。只是交换的中介。

        也许我写到不是很清楚。

        因为储蓄本质上是商品的储蓄,现在货币的储蓄,是因为现在的管理手段不足,货币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若管理手段足够强,商品的交换足够方便,货币应该没有储蓄的价值和需要。

        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有三个去处:被投资了,被消费了,被储蓄了。

        • 家园 理论上讲

          储蓄也是投资的一种。

          若管理手段足够强,商品的交换足够方便,货币应该没有储蓄的价值和需要。

          只要有货币交换,货币有个重大功能,价值存贮即化零为整,贵重商品的价格不是单独一次性能支出的,个体只有储蓄才能消费

        • 家园 我明白你的逻辑

          我解释一下,你看对不对。

          首先,你想破解的是一个论点逻辑,也就是“总生产大于总需求,于是埋下了各种经济危机的种子。”

          (这里放弃该论点的对错。什么时候对、什么时候错。)

          然后根据推理你总结出一个公式:总产出(总供给)= 总需求 + 总储蓄 = 总投资 + 总消费 + 总储蓄

          你认为,理想经济状态下,产出和消耗是趋于平衡的。

          而要解决不平衡问题,可以从公式中的“储蓄”这个因素来入手解决。

          接下来猜测下你所想的:

          1、你思维中认为,可以通过构建一种合理、适应的“储蓄”状态(这里储蓄是广义概念,你明白。)去维持你那个等式趋于动态平衡,于是来维护经济运行的稳定,从而避免激发出(你定义的)经济危机。

          2、最后一句话显示出你清楚,各种影响因素太多了,导致构建适合的“储蓄”状态异常艰难。

          ==========================

          你现在走过的这些思维方向,我走过。这里斗胆、简单的提个建议,

          你要自己定义词汇概念,每个关键词汇一定要精准。不要怕跟教科书上的定义不同,只要你认为自己理解的对并概括的精准,就用自己所理解的那个词来构建你的逻辑。

          比如,你文章中,通货和货币,产品和商品,需求和消费等词,使用的异常混乱。关于这些词汇,你有自己定义出他们的区别吗?

          我是在思考中发现了关于词汇定义的问题。于是我开始重新寻找定义这些常用词汇的含义。用自己的研究和理解来定义。

          在研究这些词汇的过程中,最大的意外收获就是寻找到一种新的分析方式。因为通过重新分析、定义词汇这个过程,发现之前自己所写的内容错误是如此之多、没有切入的新方向和新逻辑连接更是数不胜数,于是自己一下子整个思维空间就被打开了。

          学习和分析过程就变为,重新定义重要词汇,继而通过探寻解释词汇之路发现新的视角方向和逻辑观点,然后不停归纳、搭建整体认知体系。

          重新定义词汇,也会让人找到新学习方法。因为定义一个词汇,很不容易,查找的资料内容都是跨学科、跨时间,然后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总结出自己理解的词汇含义。

          对词汇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否则无法准确的分析世界。

          劳动、货币、阶级、国家、社会、商品、产品、科学、民族、宗教、生产…………

          思考是让人痴迷的活动。

          通宝推:曾自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