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聊新冠,乱七八糟的瞎扯 -- 普鲁托

共:💬222 🌺786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医疗集团呀,“手术室里都是钱”!

      我先全文引一个。

      国家卫生健康委15日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简称《方案》),涉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调整解除隔离标准等若干事项的重点修订。多名专家15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方案》代表了在更加科学、精准、常态化要求下,防疫政策逐渐调整的一次探索,并且有的放矢地为各地如何更好地分配医疗资源、避免医疗挤兑提供了指引。

      国家卫健委表示,《方案》是在认真研究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深入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相比第八版,新《方案》优化了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与此同时,根据各地反映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会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意见,《方案》要求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对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

      《方案》还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的核酸CT值从40降至35,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国内一名传染病学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方案》调整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为适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轻症病例较多、病死率相对较低的特点;第二,让医疗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应用。香港大学生物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则评价称,《方案》从实际出发,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更加常态化。

      《方案》的调整与当前国内的疫情态势直接相关。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15日介绍称,3月1日至14日,本土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经超过1.5万例,波及28个省份。当前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防控难度加大。兰州大学西部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预测团队14日预测称,本轮疫情预计累计感染约3.50万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已经出现紧缺情况。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3000例的吉林省是目前形势最严峻的省份,此前已出现个别地区面对疫情快速上升,医疗资源扩容能力不足,导致短时间内集中收治受限的情况。截至14日,来自多个省份的近1000名医护和核酸检测人员已经前往吉林支援抗疫。

      专家认为,《方案》考虑到部分地区面临的挑战,建立了一套更加科学的分层管理模式,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旨在避免个别地区的医疗系统因为感染者迅速增加而不堪重负,甚至出现医疗挤兑现象。

      深圳市抗疫专家组组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方案》调整最大的作用是释放出医疗资源,例如调整了出院标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且满足出院标准后不需要再集中隔离,这些都有助于医疗资源的科学分配。金冬雁则表示,奥密克戎感染者大部分都是轻症病例,尤其在接种疫苗后,症状更轻,为这些病例安排过多的医疗照护可能会出现资源浪费。分类收治的目的是将风险分开,才能把资源用来救治真正需要的患者。

      此外,内地老年人目前面临着疫苗接种率偏低的情况,增加了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15日介绍称,老年人,特别是同时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疫情当中的高风险人群,罹患重症风险非常高。根据现在的统计,重症患者当中大概有65%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分型为重型的老年人当中,65%没有接种疫苗。

      包括陈希在内的专家同时强调,虽然国内的防疫政策处在调整期,但仍需要坚持“动态清零”,尚不具备大规模放松甚至“躺平”的条件。

      卢洪洲表示,《方案》是结合目前中国抗疫的现实情况来实行“动态清零”的一个体现,未来可能还会调整,这是不断进步地科学认识疫情的表现。

      链接为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调整意味着什么?专家这样解读

      《方案》还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的核酸CT值从40降至35,并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

      国内一名传染病学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此次《方案》调整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为适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染性强、轻症病例较多、病死率相对较低的特点;第二,让医疗资源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与应用。香港大学生物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则评价称,《方案》从实际出发,更加精准、更加科学、更加常态化。

      这个方案最大的诡异之处,是打算减轻医疗压力的旗号增加感染机率。疫情初期,隔离时间是7天,然后发现要14天才算稳当。目前的奥,被认为5天达到最大传染性,其传染能力比概往病毒类型更强,那么7天隔离,扩散传染机率变大,从而导致感染基数扩大,也许重症率会降低,但重症量是否变少?也许相反。奥病毒攻入我国时间并不长,按香港的情况看,死的人可不少。CT值降低,同样也是扩大了复阳机率。

      另外,试剂检测盒这个看来要推,这事我昨天还提过,特效药也要推,有多特呢?

      防和冶是有密切关联的。

      现官不如现管,古人诚不我欺。

      中医部分 @乾道学派 河友,有什么说法?

      • 家园 7天说的是出院后或解除隔离后

        不是说密接只隔离7天

        复阳的报了好几例,把大家吓够呛,但被复阳者感染的,似乎没有见报道吧?

        别一惊一乍的……

      • 家园 先把中医局从卫健委独立出来,召集高水平的真中医组成专家委员会

        (进入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终身不得服用西药),让中医局专家委员会来负责出中医防疫方案。

        体制内中医虽然合法,但真懂中医的很少。张伯礼连自己的胆都医不了,不能作为中医的代表。

      • 家园 我也先干为敬……不,先引为敬

        包括陈希在内的专家同时强调,虽然国内的防疫政策处在调整期,但仍需要坚持“动态清零”,尚不具备大规模放松甚至“躺平”的条件。

        这个叫陈希的,耶鲁大学副教授,对中国的抗疫的话语权值得怀疑。

        不过,大家看出来了,从医疗的调整,必然会延及政策的调整。我还打算瞎扯两个,留在那儿说吧。

        先问个事,老审你们这些制造业的,到底疫情防控政策对中国实业界有多大影响,不妨从你看到的说说。

        • 家园 疫情有影响。疫情防控影响不大

          疫情导致全球消费萎缩,需求减少,购销不畅,所以一般消费品生产销售受影响。同时由于疫情以来原料价格变幻,对资金安排利用带来困难——这个其实就是金融资本力量对生产力量的剥削和打击。

          防疫做得好的一般影响十天半月,无非就是放个长假,生意压后做而已,如果防控做不好,影响时间长,对生意的影响更加大。如果躺平,会导致人员工作状态不正常,感冒发烧进行生产活动的话,生产效率会降低,生产事故率,比如废品率,员工纠纷,工伤工亡,交通事故等会上升,相比对生产运营的影响更大更恶劣。不确定因素比确定的因素影响更坏。这一段话也是我今天跟深莞广佛几个朋友的共识。

          躺平了疫情消失人人健康,那当然躺平。但躺平了病毒不消失,人还是会得病,那么患者的生产活动能力和消费活动能力必然下降,(这里当然不把花钱治病当成消费。),那么对生产和消费都是负面影响。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什么高深的问题,躺平可能看着生活正常,但是一个生产经营不正常的社会,生活真的能正常吗?

          通宝推:黑传说,愣头兔,呆头呆脑,唐家山,桥上,普鲁托,
      • 家园 说一千道一万,手里没钱,资源不够维持高标准了

        本来,有100个床位,每天能生产200份药,每天确诊的人数3、5个到7、80个不等,这还能坚持。现在情况严峻了,床位、药物还是那么多,每天确诊的人100多、200多甚至奔着500去,这就不好办了。经过判研,眼下能想出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菜吃饭量入为出,有多少资源办多少事。适当降低标准,原来规定要继续治疗的,重新甄别一下,指标没那么厉害的就放出去了。这样一来,有限的资源用在真正病得厉害的人身上,也算物尽其用。至于放出去的人,好在也治得差不多了,就算有事也不会惹出太大的事来。心有余力不足,只得从权。这也不是直接撒手不管,还得说是且战且退,也算是尽了最大的力,没啥好指责的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