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星驰与金庸的心灵之约-2004年电影《功夫》 -- 燕人

共:💬103 🌺167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普,求同存异。星爷陪伴我度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

            顺便不要忘记,那几个给星爷、达叔、叻哥配音的演员,真是绝。赞一万个。

            对了,不要忘记那个“风华绝代”的石榴姐哦。。😄😄

      • 家园 星驰电影的巅峰应当是大话西游,达到哲学片的高度
        • 家园 就是认真的搞笑片,没到哲学高度。值得一看,比金庸的强。

          我现在基本上不看金庸,有了阅历后,他的小说根本看不下去。

          但是周星驰的电影还是没事就找来看看,也是一乐,周星驰的不少电影,拍得很认真的。

        • 家园 当年看大话西游时候一脸懵逼

          这拍的什么鬼?咋看不懂呢?

          提到西游记,河里以前也有相关的另类解毒帖子,写得很不错,就是找不到了。。。

          最近的作品,我倒是对于《一人之下》中那种道家,从易经出发的解读更能起到共鸣。

        • 家园 哲学高度是拔高了吧

          那时周星驰自己都不知道他有这样被推崇。他受邀去北大还是清华演讲,被学生要求背诵《大话西游》中“爱你一万年”那段台词,把他将住了。

          《大话西游》的哲学是啥,珍惜当下还是啥,我觉得整部电影乱糟糟的。远不如《功夫》。

          • 家园 高乎哉,不高不高,猪拱鸡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我对大话西游非常推崇,功夫则没有摸到感觉。

            功夫给我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这还有王法吗”和紧接着横尸街头的快节奏。大话西游则让我反复思考和回味,很多场景让我笑过之后深思,然后就笑不出来了,点点头:这个真不错。特别是“他好象一条狗哎”。

          • 家园 串珠一样的情境,给了解释的自由,很容易达到哲学高度。

            其实我也不知道哲学高度是什么。就作品来说,只要反映了人类的生活和境遇,那基本就是哲学了。但这很难与商业作品区分开来。所以问题的核心还是,什么是商业作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保守而难有突破。同时讲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由于好莱坞传统是建置一个理念,我们可以从理念出发,判断这个电影的“哲学”水平。但对港台电影,就很难说。只能说,是每个人从中选择的东西。就自己而言,还停留在前分析状态。以功夫为例,虽然阿星带来了猪笼城寨的毁灭,但冲突是否迟早发生?比如明明自成一体,随便一个烟花,却能把斧头帮的人炸出来?比如没有这样的意外,这些高手是否还会隐姓埋名?比如片尾是否证明之前只是一个梦?决定份额的,或许是那些看起来清晰明了的主线。但决定高度的,全是这样的细节,推敲之下,故事成立,有什么样的背景?自认为是没有能力去解读并传达这些的。不过,还是可以说,大话西游其实更像是一种大众心理,而非作品自身的水平。结尾的高潮,重点在于情感,在于那样一个局面,能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思考?会影响你做出什么选择?

            有人说,做哲学是为了再现实在。就这点而言,大话西游是成功的。它有能力让你无限回溯到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回到自己最初的情感。也许这就是所谓哲学高度吧。

            • 家园 所以是致敬金庸啊,忽然出现的高手,密籍,金手指成就主角

              网文,连载都是一个套路,新地图,主角被人追杀,(发现密籍,被高人指点,武学机缘巧合,天才临阵觉悟突破),武功一夜突破,反杀,救得美人归。 后面韦小宝索性就走全幸运和说客路线,不点武力值了。

          • 家园 给留了广阔的拔高的空间。这样的好作品真不多。

            好的作品都是作者,观众和时间共同完成的。

        • 家园 《大话西游》的化妆、特效、音乐都差了很多

          化妆、特效简直就是粗糙.......

          音乐方面也借鉴了中国民乐,但过多的使用《小刀会序曲》。倒是片尾曲《一生所爱》略胜《功夫》一筹

          《功夫》是周星驰成熟掌控电影的最高作品。当然,要从哲学高度说,《功夫》确实没什么,定位的就是商业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