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跨越千年时空看人民军队:中国军事革命杂谈 -- 冷如

共:💬63 🌺645 🌵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跨越千年时空看人民军队:中国军事革命杂谈

    跨越千年时空看人民军队:中国军事革命杂谈

    ——解析解放军的战斗力源泉

    在中国革命史引论中,我批判了对中国革命的各种错误认知。今天我谈谈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革命,其历史定位问题。我们的学者秉持“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长期漠视中国军事革命对世界军事的贡献。某些学者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评价仍然低于其真正的历史地位,对于这支颠覆性的军事力量缺乏清醒的认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革命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集人类建军思想的大成者。人民解放军的出现,将人类的军事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直接表现就是我们拥有现代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轻步兵。但是解放军到底革新了那些军事领域,为什么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本文就尝试对此做一个破解。

    一、向左还是向右,困扰人类的军事魔咒

    (一)对孙武的灵魂拷问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这里简单要介绍一下战争的基本常识。战争可以说是一场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比赛,这是所有战争的共同点,战争是考验人类智慧上限和道德下限的一种人类活动。也就是兵者,诡道也。战争的双方为了胜利或者达成战争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打仗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是一项高科技高智慧的产业,一个技术含量极高的事情。对手不是傻瓜,没有规则限制对方会有层出不穷的各种手段,设伏、打冷枪、水攻、火攻、断粮道、佯攻、诈败、草木为兵、骚扰等等,这要求军事人员掌握大量复杂的军事技能。

    其次,就是战争不是一个简单的1+1=2的游戏,不是人数多就一定可以获胜的。战争是多人PK,即使是冷兵器作战也需要多兵种配合行动,不同兵种必须在合理的时间空间中展开,进攻或者防守才能发挥出更大效果。在古代战争中,一旦一方的阵型被打乱,几乎等同于失败。因为一旦这套攻击体系被打乱,士兵就会变成一个个散兵游勇,被敌人逐个吃掉。因此一支军队的组织能力,也是战斗力的指标。

    第三,就是执行力。要知道打仗是会死人的,逃避危险是人类的生物学本能,要让普通人完成向士兵的转变是非常难的。只有士兵明知危险,还能坚决的执行上级命令,指挥部队才能如臂使指。

    那么一支理想的军队是什么样子?孙武总结为: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但是儒家对兵家的这种说法是非常不屑的,反驳的理由也很简单——仁者无敌。兵家当然也进行了反讽——腐儒!

    (二)儒家真的错了么?

    孙武的设想军队历史上多次出现过,通过不断强化军队技战术、组织、执行等多个方面能力,大汉的狼骑、大唐的玄甲军、岳家军、戚家军等等都曾经是同时代军队的佼佼者。可是这些军队都昙花一现,往往战争结束就烟消云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这些军队基本都是将领的“私兵”,往往是凭借主帅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起来的,跟政权是两张皮。当外部的威胁解除后,朝廷是不可能再允许这支军队存在的。于是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要么上演风波亭的悲剧,要么上演黄袍加身的闹剧。儒家正是看到这支军队的软肋,没有灵魂的巨人。

    那么有没有办法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对军队的精神控制?历史上,欧洲和伊斯兰世界都用宗教作为统一军队思想的武器,希望能够通过宗教力量来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控制力。冷兵器时代这种办法能迅速得到大量不畏死的战士,可是并没有阻止枪指挥党的事情发生。奥斯曼土耳其可不管你哈里发是帝国正统,该下手时可一点没有手软。近代宗教的副作用越来越明显,宗教这种落后的意识形态和现代科学技术有根本性的矛盾,阻碍了官兵掌握军事技术的能力。冷兵器时代还能靠宗教维持士气,热兵器时代就只能送人头了。事实上一支狂热的宗教部队,在冷兵器时代也不一定打得过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如十字军东征。

    (三)赵匡胤的悲剧

    提起宋朝,几乎国内外对其评价是两重天。中国人基本认为这是一个积贫积弱朝代,相反以剑桥中国史为代表的西方汉学却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原因是视角不同。那么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中学历史的内容,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掌军权及军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战时再由皇帝任命将领带兵出征。看着是不是有些眼熟,对了这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军政、军令系统,也是现代西方国家广泛采用的军队体制。

    宋朝的悲剧在于这套系统全是文官,而宋朝的文官基本不愿意从军(范仲淹是例外)。明朝有所改变,明朝一开始就把文官送去军旅历练,所以你能看到明朝很多文官都能带兵打仗。这套系统在于,军队的日常训练和战时指挥是两套系统,美军就这个制度的典型形态。美军的军令和军政系统几乎彻底分开,美军的日常训练和管理是由军士长来实施,而军官只负责指挥作战,铁打的军士长流水的军官。

    好家伙,赵匡胤只是把这个制度执行到高级军官,就被批评为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现在美帝可是彻底脱钩,直接执行到连一级,最小的官是少尉,最大的兵是各军总军士长,我都不知道为啥还有人为美帝的军政军令系统洗地。这种制度的优点和缺点都如此鲜明,优点不用说防止军队造反做到极致。缺点嘛,不论你怎么分开,事实上军政和军令的底层逻辑没有改变,全部都是最基本的士兵。指挥和训练名义上是两件事情,但是实质上是一件事情,指挥就是战时的训练,训练就是平时的指挥。你军官平时训练都不跟士兵在一起,战时你怎么发挥士兵的最大作用,怎么让士兵信任你的指挥?这样的军队就如曾国藩说的,只能结硬寨、打呆仗。所以按照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军队,战斗力跟火力成正比例关系,志愿军的战例充分说明这一点。

    (四)苏联失败的政委制度

    每当我看到那个(伪)军迷中流传的梗,蓝星最强三种兵之一——苏联政委,我就觉得这是宣传口的巨大失败。可惜我们国家还有这多人信以为真,以为带队自杀性冲锋就是勇敢。一支真正有信仰有灵魂的军队,会带着两只手表在柏林议会大厦上挥舞着红旗?会让1946年出生的德国婴儿中,有4%拥有斯拉夫人的血脉?

    对苏联军队而言,在控制军队方面走了另一条道路,就是政委制度。可惜这个制度在苏联仅仅断断续续实行了不到10年。苏联得国太易,创立之初80%的士兵和100%的军官来自旧军队。在当时,政治委员是作为监控军队的代表来到军队的,从来就没有跟这个军队有机的融合过。也许有人较真,苏联一直有政委啊,对不起从1942年开始慈父就取消政委,政工干部仅仅作为部队的副职兼任。苏联政委制度的失败,在于他们从来没有从最初的定位——监军的角色中走出来过。他们就是亚美利亚军队中的东正教牧师,甚至还不如这些牧师,牧师至少知道安守本分,他们却喜欢不懂装懂。

    二、天下没有完美事情

    讲军事,不可能离开兵役制度,兵役制度决定了你能够建立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毕竟军队是由一个个的士兵组成。古今中外到目前为止人类只发明了三种兵役制度,分别是:征兵制、募兵制和府兵制。这三种制度各有所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征兵制

    征兵制就是每个符合条件的男性都必须服兵役,国家需要士兵时,就拿着户口本挨个点名。点到的参军,没有点到的回家备用。当然也有一些变种,比如中国古代是按照户为单位摊派兵役的。这个制度有个前提,是国家必须建立完善的户籍制度,否则征兵就会变成乱摊派。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古代男人也是一家的顶梁柱,最重要的劳动力,你如果把别人家男丁全抽走了,那么生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原则上是男丁多的人家多出,男丁少的人家少出,不能搞简单粗暴的平均分配。

    征兵制下士兵是强迫服役,其战斗意志是存疑的,逃兵役的事件在征兵制下是必然发生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韩国和泰国的逃兵役,这就是两个实施全民征兵制的国家。为了减少征兵制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防止逃兵,除了严刑峻法而外,胡萝卜也不可少。比如被征兵的家庭可以免除一些赋税,对去当兵的给予精神上的各种奖励等等。我国传统的里正裹头,就是这种荣耀的仪式化。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以色列,平时加强危机教育,全民树立当兵光荣的思想,谁说资本主义国家就不讲思想政治工作。总之,征兵制非常依赖一个国家的整体动员能力,否则你征来兵容易出现士气低落,很难训练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

    (二)募兵制

    募兵制就是跟公司招聘一样,向全社会召唤有志青年来为国家效力。马克思非常推崇募兵制,但是马克思的募兵制是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组建的志愿兵。马克思认为这种以共同理想形成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理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鉴于马列本人就没有指挥战斗,所谓马列主义军事思想毫不客气的说就是空谈,谁要是照此操作坟头草三尺。当然,这也是本文后面的重点,马列当年吹的牛,结果被中国共产党给实现了。

    事实上,募兵制最重要的核心就是经济能力,没有强大的经济能力,靠理想来组建一支军队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完全依赖经济能力来组建军队,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几何?历史上大宋的禁卫军、蒋介石的反动军队都证明,用钱是买不来一支真正的革命军队的。类似的例子历史上还有很多,所以募兵制必须是以理想和物质双重感召才能实现。如戚继光的兵源,大多数在倭寇肆虐的地区。

    (三)府兵制

    府兵制在世界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主流的兵役方式。募兵制和征兵制成为世界主流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府兵制就是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群人,他们生下来的职业就是当兵,在中国叫他们军户,在欧洲他们叫骑士。为啥人类长期采用这个方式呢,因为这个方式征兵成本低。要知道征兵过程也是有成本的,动员、宣传、分配名额、把新兵集中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资源的,在全国范围内不管是募兵还是征兵这个成本都远远高于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进行征兵。尤其是对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果把兵役指标分散到全国,在古代仅仅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中国古代一般在经常发生战争的边境地区设立军户,这些军户平时有税收优惠,同时需要进行军事训练,战时直接从这个地区征兵。由于平时这些军户就在训练,所以战时基本通过简单的组织就可以直接上战场,节约了大量的训练成本,也节约了养兵的成本。同时政府也禁止军户迁移或者转籍为普通农民,确保兵源稳定。世界其他古代国家也有类似的制度。古代国家军事能力下降,往往和府兵制受到破坏有关。典型就是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允许胡人当兵。为啥要募兵,是因为国家允许军户用钱粮来免兵役。这里面问题就大了,唐初的唐军来源是府兵,所谓关陇良家子才能参军,这些兵大多数来自大唐的中产阶级(军户由于免税一般富裕超过普通家庭),也是大唐最忠心的臣民,多年的宣传当兵不仅对这些人是义务而且是一种家族荣誉。武则天时期突厥入侵,武则天派李显挂帅狄仁杰协助,很短时间就能在突厥入侵的地方组织十多万人的军队,然后迅速击败侵略者。安史之乱前,从河北到关中几十万军户,因为能用钱粮免兵役,早就不进行军事训练了,结果叛军很快就打到长安城。试想府兵制没有破坏的话,仅仅当地军户自发的反抗,就够叛军喝一壶的了。

    府兵制的问题是兵源过窄,无法让更多的人口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同时也容易产生阶层固化,形成军事利益集团。但是其低成本优势,仍然受到各国的青睐。

    三、中国军事革命对世界军事发展的贡献

    对比军事发展史,我们在来看人民子弟兵就会很容易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军队。这是一支颠覆了历史上所有政治家军事家认知的军队,未来必将对人类军事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破解建军密码的钥匙

    党指挥枪,这是每个政治家和军事家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如此的难,军队战斗力和控制力的矛盾始终无法解决。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以前军事家的思维盲区,把人当成了组成军队的原材料。在这种建军思想下,士兵是组织和细胞,各级军官、士官是神经,将领才是大脑,而建造这支军队的人则成为高高在上的造物主。在这种思想下,军队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必须抹杀个性,成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成功的垫脚石。

    破解这个难题的根本在于,毛主席察觉到了历朝的军队只有从上到下的被动执行体系,而没有自下而上的主动反馈机制。让士兵参与到整个军事决策中来,由听得到枪炮的人来决定怎么打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颠覆性军事革命——解放军的军事民主制度。这种制度的执行,让最基层的士兵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激发,作战从执行命令转变为完成任务。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切建军的手段,都是围绕这如何发挥最基层的士兵主观能动性而设立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这种颠覆性的理念,使得他超越了之前的军事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构建的人民军队和历史上所有军队有了本质的不同,我军不仅有自上而下的军令军政体系,更有其他军队不具备的横向的战友支援系统。作战起来,每个战士都是其他战士的支撑点,进攻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防守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强大政工系统的执行者——解放军的政委

    我说过别给我吹苏联政委,那是一个失败的产品。而真正强大的是我军的政工系统。我们非常幸运,我军政工系统的创立者——毛泽东同志,同时也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正是由于毛主席的创举才使得政委找到了正确的定位,政工系统成为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同时也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力。枪指挥党的事情,在我们的军队中永远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我军的政委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委有根本的不同,在于我军政委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去监督控制军队诞生的。我军的政委是为了改变旧军队的等级压迫制度,建立全新的军事民主制度而诞生的,党对军队的控制只是这个过程的副产品。三湾改编三个主要内容:支部建在连上;军队实行民主主义;宣布三大纪律。政工干部正是通过在部队推广军事民主,建立士兵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等基层的民主组织,从而在部队中确立了听党指挥、官兵平等、军民一体的三大作风(法宝)。

    有关我军的基层民主制度,这里不是专门介绍文章,不做太多的阐述。对比一下加勒万河谷我军和印军的表现就知道,两种不同的军队的差别。这次事件可以说印军蓄谋已久。但是我军战地最高指挥官团长祁发宝却敢于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后我军并没有出现群龙无首,阵型散漫的情况,而是继续有组织的抵抗。反观印军,一旦战地主将失去指挥能力则很快溃败,创下了冷兵器战斗5倍以上的战损比。

    (三)人民军队的兵源保障——复合的兵役制度

    前面讲了各自兵役制度的对比,那么我们国家是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呢?这里直接说结论,征兵制名义下对府兵制地区的募兵制。听着有些拗口,其实就是结合三种兵役制度的机制。我国是名义上的征兵制,因为宪法规定每一个适龄的男性都有服兵役的义务,简单的说就是每个男人一生中都必须当兵。如果严格的执行宪法,军队的规模就不是现在这点了,那得是上千万军队。为了不违反宪法的规定,又不会造成军队数量太多影响生产,所以义务教育阶段都至少有一次军训。军训后把每个人编制成预备役(这个过程大家都不知道,但是国家一直在做),然后大家就算“参军”啦,别笑预备役也是我国军事力量的一部分。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想不出那个国家不想活了,把我国逼得开启全民皆兵模式。当然这个强制性的法律措施是底线,是必须要有的事情。

    兵源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兵源是军队建设的第一步。我们实际实行的是募兵制,虽然是募兵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当兵,这就是我们的政审制度。当然绝大多数人家庭都不可能有啥政审不过的情况,虽然小时候熊孩儿的事情都干过不少,毕竟大家都是良家子弟。当然这是现在,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我军要在一个地方征兵,一定要在当地搞土地革命,最低限度也要干点铲除恶霸乡绅的事情。而对反动部队的收编,在收编之前一定要搞诉苦、翻身等运动。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践,在我国军人的社会地位一直较高,这都是针对募兵制弱点进行的社会改造。

    那么府兵制真的消失了么?其实不是消失,而是府兵的范围极大的扩大了。以前解放区就是府兵,这在解放战争特别明显,宁愿从老区招募军队,也不会从刚解放还没有实行土改的地区募兵。为啥现在有双拥模范县,其实这就是新时代的府兵。军人绝大部分都是回原籍复原,如果当地双拥工作不好,复原军人生活困难,试想还有谁愿意当兵?另一个就是遍布全国的部队大院和军工单位,这些地方长期受到军队熏陶,也是每年参军最踊跃的地方。我们国家的征兵名额,一直是对这些地方倾斜的。

    (四)箪食壶浆——人民军队真正的靠山

    抢险救灾,全世界也只有解放军有这个传统。军民鱼水情,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事实。解放前是人民军队帮老百姓搞土地革命,这直接导致土改地区的老百姓踊跃参军。解放后,每次大灾面前,人民军队总是冲锋在前。每次救灾后,受灾的地区往往成为军队坚实的兵源。

    汶川大地震,黄继光所在空降部队纵身一跳,感动了全国也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一位因为翘课去游泳,而逃过一劫的熊孩儿,在送行军队的时候高举一幅标语——长大我当空降兵。这位熊孩儿(程强),多年后果然当上空降兵,而且还成为黄继光班的班长!这绝不是巧合!

    国庆70周年的时候,走过天安门的部队,每一个人的脸上有显露出无限的骄傲和自豪。有些东西是无法假装出来的,当部队的士兵是真心爱戴这个国家的时候,旁人是能够感受到的。我们的国家也许当兵的最初愿望不一定真的高大上,也许就是因为找不到好点的工作而被家人安排去当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老百姓会把当兵当成一个出路。同样大家可以去看看泰国抽签当兵的名场面,中签者鬼哭狼嚎一万个不愿意。因为中国老百姓心中,真的是把军队当成依靠,真心认为军队不会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复员回来的士兵,绝大多数都还是能有不错的生活(很多人还学会了一技之长),对此老百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里讲一个我身边同龄人的故事。他本是军工厂的大院子弟,家境不错,但是学习极差。到了青春期,那个叛逆劲上来了,打架鬼混是大院里面出名的混世魔王。老爹一看,这样下去早晚得出大事,自家是管不了了,赶紧去找组织送去当兵吧。兵工厂的特权,自家子弟当兵基本不会有啥难题,顺利进部队还当了特种兵。复员回来,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良民。一次跟他喝酒,他感慨道如果不是部队,他那个性格迟早得进去,说不定就被枪毙了。其实这样的故事,我想想读者周围都有,熊孩儿送军队变良民的事情,在我们国家每天都在发生。

    (五)为什么三三制只有中国军队能用——神奇的自组织现象

    长期以来我们错误的宣传策略,导致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普通人都对解放军战术有错误的认识。我们的各种影视作品不知道是处于保密还是其他原因,统统表现的是我军的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场面。典型的镜头就是,冲锋号角一响,战士就一跃而出掩体,向着敌人的阵地发起冲锋。也许他们觉得不这样,就不足以表现我军的气概,事实上这是对我军的极大侮辱。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观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有极大的提高,而我们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必须与时俱进。

    前面我讲过,战争不仅是勇气的较量,更是双方智力的比拼。事实上,从鸦片战争以来,我国之所以在对外战争中一再失利,并不是我们的军队缺乏勇气,而是我们的军队缺乏最基本的战术能力。二次鸦片战争时候,八里桥战役英法联军在桥头设立阵地,清军的骑兵居然试图通过桥面去冲锋对方阵地,结果3万骑兵一战损失殆尽,敌人仅仅伤亡50余人(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清军损失超过1200人。)。熟悉军事史的人都知道,当时骑兵对枪兵并不是没有威胁。当时的骑兵对枪兵的主流战术,是通过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让步兵在频繁转换阵型中出现弱点,然后针对性冲锋打乱步兵阵型来取得胜利。但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因为所谓的3万骑兵有相当部分是临时征召的蒙古牧民,根本无法执行如此复杂的战术。同样,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通常要用3-5个人的牺牲,才能消灭一个日本士兵。而我们的历史书往往把这些都解释为武器不如人。

    随着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节节胜利,世界开始重新审视这支军队。长久以来我们受到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这场战争虽然胜利告终,但是我军付出的伤亡代价远远高于对方。事实上,这是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故意玩弄的数据游戏,其核心很简单就有统计对方伤亡时只强调美军伤亡,而对其他国家军队伤亡人数避而不谈。事实上志愿军战斗伤亡36万,非战斗伤亡41万。朝军作战伤亡26万人,中朝共损失103万;我军统计中朝军队共歼敌109万余人(美军39万余人,韩军66万余人,其他仆从军2万余人);同时美国公布的数据是:美军伤亡失踪被俘总计142091人,美军和联合国军共计伤亡1474269人。可见双方的战损是差不多的。

    志愿军用差一代的武器,将先进一代装备的联合国军给打回了三八线。这绝不是用不怕牺牲能解释得了的。七十多年来,各国军事家、历史学家都试图破解的谜团。现在的研究的结论认为,当时我军的组织力、执行力和战术技巧高于美军,而美军在力量投送(包括后勤保障和火力水平)占据绝对优势,我军是以领先一个时代的军事组织能力来填平了物质水平的巨大代差。问题是这种组织力、执行力和战术技巧从何而来。为此笔者思考了很久,也看了不少的分析文章,但是始终觉得有层窗户纸没有捅破。终于有一天,我想起了四个字——知行合一。毛泽东军事思想里面的很多东西,绝大多数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但是却是人类第一次付诸实施。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是理论,更是实践,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可贵之处——知行合一。历史上的军队,知和行是截然分开的,军队的指挥系统负责知的部分,负责形势判断、组织安排、计划制定等等,而执行却是另一套系统,中下级指挥官和普通士兵对整个战事的目标、意义等是完全被动接受的,甚至有时候高级军官会对执行部队有意隐瞒重要的信息。在这种状态下,一旦部队陷入困难甚至绝境,作为执行的士兵会陷入巨大的失望中,从而迅速丧失战斗意志而溃败。

    回顾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其实最初都是针对具体的问题而产生的解决方法,然后事后总结提炼成理论,然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广实施完善,再总结再完善,周而复始形成现在的军事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有伟人的高瞻远瞩,更有普通革命者的辛勤和智慧。领袖成就了人民,人民也成就了领袖,所以主席才说人民伟大。比如我军的灵魂,政治工作制度的建立,为啥苏联就失败了,我军就成功了。原因就是,我军政治制度是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党员扎根到最基层,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向每个指战员讲解革命的目的、战役的意义、牺牲的荣耀,尽可能多的帮助每一个战士解决具体的问题。而苏联的政工干部,一开始就是作为监工的方式给派驻到部队里面,天然成为骑在军官和士兵头上的太上皇,这种制度对军队战斗力完全是副作用。而当这种制度执行不下去,苏联高层又不愿意去总结研究,而是一刀切的取消这种制度,最终酿成亡党亡国之祸。

    毛泽东军事思想反对将士兵作为战争工具,而是相信群众、教育群众最后依靠群众。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行”的力量被灌注进指挥系统, “知”的力量被武装进执行系统。事实上,我们的指战员并不是不怕牺牲的超人,恰恰相反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每次我们的战役,通过政工系统、军事民主、官兵平等等机制,将战斗的目标、意义和困难让每个指战员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战士表现出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历史上的军事家都不敢想不敢做的。这也是西方的历史学家困惑的地方,当一个人明知道危险还如此奋不顾身,而这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在朝鲜战场上,如杨根思、黄继光这样的战士数不胜数,这种知行合一的力量,是西方文明没有见过的。如果他们还把军队的指挥和执行分开,那么他们永远也不会洞察这中间的秘密。

    这正是中国军事革命的伟大,相信我们的战士是可以被教育和自觉执行战斗目标的,这才是中国军事对世界军事发展的最卓越的贡献。正是因为知行合一,我们的战术才能超越敌人的算计。松骨岭如此,长津湖如此,上甘岭如此,铁原也是如此。抗美援朝并不是敌人有多么的不堪,相反敌人是异常的强大,从事后的复盘看,对方是非常合格的对手。我们的军事行动,目标和方向,基本没有超过美军的判断,但是就是在双方都知道该怎么打的情况下,硬是没有达成目标。大家都知道的松骨岭,其实我军仅仅比美军快了15分钟到达高地,可见美军的指挥官也非蠢材,事实上这点差异对有优势装备的美军并不算啥。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无数次的冲锋,硬是没能攻下。

    这几十年,无数的国家想要复制我军的战术体系,但是无一例外均失败了。原因很简单,迄今除了我国,他们的执行和指挥仍然是两套系统,知行不能合一怎么能够成功。三三制的精髓,不在于其战术的组织,而在于军队的组织改造。没有从上到下认识到普通指战员的力量,顶多只能学会一点穿插的技巧。三三制在于指战员之间的高度信任,而这种信任绝不是在训练中获得的,而是通过平时大量的其他工作,平时的生活交流中一点一滴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军队从上到下,从最高统帅到普通士兵,身体力行的去践行我军的传统。很多事情看似很简单,但是要让几百万人都共同认可,并且都这样去做,那就不是简单而是伟大。对我军而言,伟大的不仅仅是领袖,更是普普通通的指战员,是全民族的每一个人的骄傲。

    四、不是结尾的结尾

    我们的军事思想,事实上影响完全不限于军事领域,在我国的各个行业其实都能看到军事思想的运用。如行政上,我们长期实行双首长制度,一个地方既有行政长官也有党的领导,大家分工合作相互监督。如我们的很多龙头企业,在开放市场后,并不是一味的留在大城市,在国内就是上山下乡占领农村市场,在国外则是广泛开拓亚非拉市场。事实上,中国的建军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对很多行业都有借鉴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份遗产更加弥足珍贵。

    关键词(Tags): #中国革命史#军事#军事史#人民史观通宝推:方恨少,青青的蓝,大眼,anne2607,pseudo,尚儒,方平,钱六,天堂,gschen,土地革命,rentg,掉毛的天使,田昭明,shyukyo,千里不留行,红山,赵美成,朴石,黄序,李根,acton,陈王奋起,梓童,知其何休,nettman,审度,呆头呆脑,老阿,楚天,青菜园子,曲道自然,empire2007,西电鲁丁,澹泊敬诚,高地,愣头兔,醉寺,起于青萍之末,夜郎国主,mhymark,尖石,桥上,东海后学,行走的考拉,玉米菜,唐家山,任爱杰,菜根谭,拿不准,呦唔,杜撰,surfxu,北庄,
    • 家园 其实是中国的整体文化特点决定的,西方学不会是因为底层架构不同

      中国文化来源于整体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世界的结构是一种空间包含关系。

      人类社会存在等级制度,等级会形成类似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分层空间。越是底层的人志向越小,知识越少,能力越差,可以调用的资源越少,他能够成就的就是最小的套娃。套娃的壳形成了壁垒,如果他可以破壁,就可以进入稍微大一些的空间中,会有更大的成就,同样上一级也有壁垒。如果他可以一路解锁,进到最大的套娃空间,那么,他就可以做最大的成就。

      毛泽东把人类的套娃做到了最大的空间,又与他的伙伴一起建立制度,制定方法,手把手一级一级提升所有人的层级。所有这个体系里的人,都在帮助身边的人提升层级扩大空间。这是中国最大的实力,用西方的说法算软实力,叫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到什么程度?----“六亿神州尽舜尧”。

      西方对人进行了职业定位,人被物化了。人一旦被物化,他可以运作的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基本限制在职业范围以内了。

      ------以上是我之前在别的帖子的回答,想链接,但是我不会搞,只有直接复制再贴一遍了。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文化,天然就具有自组织性,这是刻在文化基因里的,并不是谁都可以复制的。而这种文化基因要求个体具有高度自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随时爆发随时补位。任何时候都是以集体利益为最高,而这个集体利益也是存在空间包含关系的,会自动排序,任何时候都是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最高选择标准。这对中国人几乎是一种本能反应。而这种集体的归属感也会让人在做事时抛掉很多顾虑,往往可以获得更高阶的突破与成就。

      中国的古代国家的概念比较淡薄,组织的凝聚往往依靠个人的号召力比如皇帝或者某个将军的x家军,这个优势其实还没很好的发挥出来。到毛泽东时代,与共产主义相结合,国家、民族、党,人民这些代表集体的概念明确化之后,这种整体文化的优势就很容易发挥出来了。

      • 家园 所见略同

        1

        自己也是用空间说明的,把秩序等同于空间秩序,天地立心是确立空间边界,天人合一可以成为并扩展边界。这些本质上都是在说政治秩序,因为实际思考和行动,其边界都是由人心,都是由应然确立的。每一个应然背后都有无数事实,每一个应然都会带来或者消减另一个应然。

        最早是用来说天人合一,但是让人看不懂。也就是自身扩展为天地。实际上用人心秩序来说明就容易得多。那就是所谓天地,不只是物理上的天地,是人的心理空间,是人的发展空间,是人的过去与未来,是人的无限可能所构筑的空间。

        所以「天」就是人的心,进而要「为天地立心」。

        2

        一直觉得,古代国家感单薄是因为在“天下”或者“郡县”的认识下生活和行动,乱世除外。或者说,中国从未有过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又或者“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而整体思维,由仁和天下体现。他们要求从全天下,即承载人类社会的疆域(时空),也就是全人类的角度去考虑。但在乱世,这没有任何号召力可言。直到全球革命的时代。天的超越性和空间性在近现代革命中没有被革掉,反而很好的继承下来。

    • 家园 好文章,把问题说的很通透了

      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这个军队和这个国家真正的根基。当这个国家的管理者抛弃为人民服务信念的时候,就是国家衰败的开始。

      冥冥之中似有上天眷顾这片古老的土地,我们似乎总能推出计较适合当时国际国内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领导人,邓江胡应该说也是各自完成了历史使命,这恐怕就是国运吧。

      大争之世,轮到习大大了,让政权回归“为人民服务”是保持自身战斗力的根本。

    • 家园 官兵平等,军事民主和支部建在连队上是解放军战斗力的源泉

      主席另外赋予了解放军宣传的任务,他史无前例地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队”,把宣传作为了解放军除了战胜敌人这一第一任务之外的第二任务。战斗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因此宣传实际上占据解放军的时间远长于战斗。

      他亲自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充满了夸张的形式主义,但这个夸张具备划时代的意义:红军超越70年,成为时代的网红,获取了广大底层民众的注意,让红军有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但注意,实际上仅仅在中央红军严格执行,其他红军或多或少违反,就是因为同时代的其他领导人仅仅把纪律严明作为一种正确的作风,而不是事关命运的宣传。

      到了今天,解放军其实已经丢失了大部分主席创建 初期的初心,不过根骨犹存。过去解放军官兵的用法很少,更多的是指战员,现在官兵已经是标配。没有了官兵平等,没有了军事民主,只有支部建在连队上,不过是监军下沉,意义不大。

      希望早点把台湾拿下来吧,夜长梦多。

      通宝推:acton,
      • 家园 陈王,官兵这个词,主席也经常用

        比如官兵平等,官长骑马,比如《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我刚开始看毛选的时候,还不太习惯官长这个词,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 家园 【原创】阁下说的可能有误,我小时候还为此问过我的一个朋友

        我的那位朋友,家里亲戚从事各行各业。

        我那朋友有次家庭聚会时就问过这个问题。

        解放军“指战员”;

        武警“官兵”;

        消防“指战员”;

        警察“指战员”;

        公安“干警”。

        问:为什么这些称呼都不同?

        答:这些都是公文中的固定搭配。

        一是跟描述对象的隶属有关;

        例:公安“干警”,公安是吃地方财政饭的。说“干”也有反映出其编制的意思在里头。

        二是跟描述对象的工作性质有关:

        例,战争有关的就是“指战员”。有人问,警察不打仗啊?可警察是部队专业的,这就牵扯到第三点。

        三是跟历史上形成的习惯有关。

        例:这个我就不举例了,没必要。

        强调一点:凡是说“解放军官兵”的,都不是正式公文。正式公文如果说“解放军官兵”,那是要被主任笑着批评的(错误太低级)。

        凡是说“解放军官兵”的,都不是正式公文。

        凡是说“解放军官兵”的,都不是正式公文。

        凡是说“解放军官兵”的,都不是正式公文。

        插句题外话:

        美国“大兵”(而不是“美国军队”/“美国军人”(这个很少听到吧),用到“美国军队”时一般简称“美军”),这就是典型的历史习惯。

        【混个脸熟】

        【氨基酸浓汤】

        【大家快给我这个资深段子手上点花吧】

      • 家园 之前听到的都是指战员

        猛然改成官兵,感觉很突兀好像是90年代后期改的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