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血腥的美国与华人快枪手 -- 空中吴钩

共:💬276 🌺2938 🌵4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举一个例子?

                        世界上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屈指可数。说大白话,就是不超过十个。

                      • 家园 毛在世的时候中国已经基本工业化

                        72年还通过了四三计划,从欧美引进技术,为下一次工业化开了一个头。在他去世的时候,中国自己研制的大飞机已经飞了上百次,西藏高原都去过。邓掌权十几年,有什么成就?

                        嗯,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科学的春天变成了科学的冬天。

                        相反,这么多国家搞市场经济,有几个像中国一样实现了工业化?

                        通宝推:尖石,楚天,北庄,
                        • 家园 挑个错,运十首飞是80年。

                          在他去世的时候,中国自己研制的大飞机已经飞了上百次,西藏高原都去过。

                        • 家园 70年代开展了很多大项目,包括载人航天、反导、大飞机,光刻机

                          其实开展项目暴多, 不说核潜艇,反导都有,载人航天都有人搞, 民用的也有运十,还有光刻机......,但这些现在都被黑没了,除了运十,其他没几个人知道?

                          80年代就 没事做 不如茶叶蛋了,项目马放南山。

                          70年代中国科研投入占GDP的2.32%,与当时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相当(2003年世界平均值也仅有2.2%)。1980年代科研经费占GDP比值骤然降到0.6%以下。

                          1979年,我国上映了过一部纪录片——《向宇宙进军》。在纪录片中,实景展现了70年代科学家们发展载人航天的整个过程。最值得一提的是,拍摄组进驻航天员训练基地,https://www.sohu.com/a/382888119_411416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7099192/

                          通宝推:hwd99,楚天,
                        • 家园 对对对,工业化就是单行线跟骑车一样

                          会骑了就终身会,能骑自行车就会骑摩托骑火箭,玩儿似的

                          有个基础就谁都能工业化成制造业大国,像阿根廷、乌克兰这样工业化水平曾经高过后来抽抽的,那是人家更先进更厉害

                          总之就是毛以后随随便便中国人就能成功,谁当老大根本无所谓……

                          吃了七个馒头中国人民富起来了,都是前3个和最后一个的功劳……

                          • 家园 科学的春天vs科学的冬天

                            造不如买,马放南山,对科技影响甚大,很多项目队伍一解散,再起头就难了!邓的这种造不如买的趋势,直到被美国炸馆,在江的手里得以扭转,开始重新加强研发!和西方接轨,并不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条件(否则菲律宾早发达了),高强度自主研发才是正途,而这个在邓时代完全是放弃的。

                            科学的冬天:

                            1977年,光刻机技术座谈会在江苏吴县召开

                            http://img.top81cn.cn/attachment/forum/202007/18/111906h95ppc1zhj191pes.jpg

                            1977年5月14~19日,受四机部委托,上海大规模集成电路会战组主持召开本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光刻机研制、使用的42家单位代表共67人。

                            背景小资料:

                            1974年《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基础材料攻关大会战》的那些事--

                            1974年9月,第一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工业会议召开,国家计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基础材料攻关大会战会议》,拟定的目标是【1974~1976年期间,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装备、基础材料等方面关键技术】

                            四机部组织京沪电子工业会战,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材料、装备研发,突破超微粒干板、光刻胶、超纯净试剂、高纯度气体,磁场偏转电子束镀膜机等材料、装备。

                            1975年12月,第二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上海召开。

                            1977年1月,第三次全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会议在贵州召开。 

                            于是才有了80年前后,中科院系统、电子部系统、地方各研发单位光刻机成果的第一次大爆发。

                            清华那个光刻机卖了几百台出去,赚了不少钱给学校,84年整个项目组砍了

                            -----------------------

                            科学的春天:

                            龙芯物理设计师黄令仪:回望50年

                            http://info.ec.hc360.com/2009/04/200937124015-3.shtml

                            在84年末,科技处周洁来问我:计算所要不要研究大规模集成电路?令我大吃一惊!立即斩钉截铁的回答:计算所若不进行芯片研究,今后做计算机设计的人只知道用芯片,里面是什么都不知道了,怎么能设计一台好的计算机呢?然而不久,所领导正式把我们召去说:“所里经费太紧张,拿不出钱支持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我知道他的意思了,一走出北楼门口,忍不住失声痛哭了,难道我们呕心沥血十几年创建的研究室就这样结束?计算所今后设计计算机的人真的只能看到黑匣子,而里面是什么都不懂了?难道计算所今后真的走向了“无芯”的未来?在万般无奈中,我把一个个同事安排好工作岗位后,毅然到微电子中心报到了,此时已是86年年底。87年3月6号,计算所正式撤消了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室,结束了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

                            通宝推:hwd99,盲人摸象,楚天,
                            • 家园 黄令仪的看法不一定全面

                              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的成立是科学院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开发,生产的资源整合,并不是集成电路研究收摊,是当时科学院的重点工作。

                              中国集成电路研究开发主要是半导体所,黄所在的计算技术研究所也有一个室,如果说早期和国外差距不太大,主要也是半导体所科技人员的工作。成立微电子中心,黄被整合了进去,对她来讲,在计算所她是骨干,到了微电子中心可能不太受重视,黄感觉不好也有情可原。

                              黄本人后来被派到美国访问进修,归国后在别人快退休的年纪开创出新的局面是很了不起的。黄的工作主要是芯片设计,也解决不了现在的困难。

                              • 家园 即便是微电子所,也没有搞集成电路研发。

                                在龙芯出来之前,中国的集成电路研发就是一片荒漠。

                                • 家园 微电子所/中心一直在做集成电路研发

                                  如果说微电子所一直在跟,没有什么明显突破,那是没错,但是它的使命就是做集成电路研发的,这是它80年代中期成立到90年代初的获奖项目:

                                  http://www.ime.cas.cn/kygz/kjjl/index_4.html

                                  都是关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光刻,设计的。

                                  龙芯的成功,得益于集成电路的代工模式,就是自己做芯片设计,交代工厂家制造流片。

                                  目前国内芯片的困难主要不在于设计,而在于设备,制造和工艺。从这个意义讲微电子所是正经研究芯片的,只是限于当时国家投资,财力,市场等等原因,没有跟上国际水平。

                                  • 家园 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半导体和计算机的产业链被打散拆碎了。

                                    中科院成立了微电子所研究半导体,清华的电子系(这时已改名无线电系)也成立了微电子所,国家拨款建了新的实验室,占地面积还不小,就在精仪系9003大楼后面,而9003大楼,就是清华大学研制、生产中国半导体产业初代光刻机的地方,从1969-1979,国内半导体产业几乎所有的光刻机都是在9003大楼生产的。而在此前稍早一点,精仪系放弃了已经延续10年的光刻机研制方向,转向激光光盘技术的研究。

                                    科学的"春天"之所以后面没有跟着丰收的“秋天”,是因为在“春天”的同时,产业链被打散拆碎了。

                                    此前整个60-70年代,国内的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都是自主发展自主配套的,国防、科教行业需要的计算机,由国内的科研所、计算机研发、生产,国内生产的计算机的芯片由国内的半导体厂、集成电路厂开发、生产,而国内半导体厂集成电路厂生产集成电路的工艺、设备也由国内的院所、高校研制开发生产。中国的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就是这样从0开始,一点一点成长起来,如同一个婴儿出生、成长,它只是稚嫩、单薄,整体比美国落后6-9年,但是五脏六腑齐全,血脉经络互通,完整、健康,可以自主成长。而且中国是除美国之外另一个整个产业链完整、独立的国家。

                                    但是,从春天开始,这个产业链被有意无意地彻底地打断、解散了,计算机的使用单位开始大量使用进口计算机,计算机、电子设备厂使用进口的集成电路,半导体厂和集成电路厂引进使用国外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工艺。总的来说,就是生产单位使用进口产品,研制单位或者转向,或者转为纯粹的“科研”单位,比如中科院,比如清华,在外行看来,他们还在研究着计算机、半导体技术,但实际上,他们所研究的与产业界、与国民经济主战场,已经没有产业联系,已经没有实质影响,而此前他们是深度融入、与产业界相互促动发展的。他们从此就走上了找钱找课题,写论文,评奖的道路,另外就是捎带手地给美国培养人才。从此,产业界深度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科教界自娱自乐,刷论文水论文,为美国培养人。今天人们所诟病的中国科研体制(个别行业如国防科工除外)的一切弊端,基本上都起源于那个时期。以至于几年后,几位战略级的科学家无奈地提出863计划,跟踪国外技术发展,跟踪?国内的产业发展,就脱钩不管了。我一直认为,863计划,就是科学春天耻辱性的标志。

                                    当然,我也不认为当初电子产业的发展是阴谋论的结果(但航空工业的运十我认为是,里应外合),只是人们当初的短视,但如果很多行业都是如此,那就不得不说是当时的总的发展道路出了问题。

                                    八十年代走的是买办型市场经济道路,计算机和半导体产业就是一个例子,其遗祸至今。

                                    通宝推:赵美成,hwd99,瓷航惊涛,阴霾信仰,西安笨老虎,天空不空,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毛时代还研制成功预警机了呢,不还是没实战价值

                              王小谟几十年后还得重新搞起

                              拔苗助长没有用,最后还得重新弄

                              你让坦桑尼亚今天开始研究歼星舰,三十年后就能宇宙制造业第一了?做梦!!

                              新时代的优先夺取中心城市论,

                              我们都农村包围城市成功了,1949了,你说:看,当年早听我的打下中心城市,早解放了……

                              谁不想今天造歼7明天就造歼20?四处撒胡椒面啥都搞哪那么多钱?

                              • 家园 那个预警机是雷达有问题,不是飞机的原因

                                这正是积累不够的结果,但是中间断代了十几年,和所谓科学的春天里不投入有很大关系,这不是一行一业的问题,是整体不投入了。光刻机下马了,离子注入机下马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下马了,空军大飞机下马了,海军十年里没有新军舰下水,我记得看局座的视频他有一次提到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还哭了。最绝的是居然把核潜艇都下马了,从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下水到后来开始战略值班居然用了40年。

                                这些“走资派”一不懂科学技术,二不懂工业化,只会圈地收租子,居然还有脸提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令人不齿。

                                通宝推:qq97,然后203,独立寒秋HK,hwd99,潜望镜,阴霾信仰,
                              • 家园 快别提王小谟了

                                几十年后,王小谟还在为运十下马惋惜,认为应该坚持做下来。

                                九十年代,空军上预警机时就面临无合适的母机平台可用的问题,王小谟对运十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九十年代空军对运十的看法:

                                在开发预警机的过程中,我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选择飞机,只能用外国人的。但你用哪个飞机,哪个飞机就卡我们。现在俄罗斯看我们做出预警机了,他不想卖伊尔-76了。这不卖不要紧,“逼”得我们在小一些并且是我们自己生产的飞机上面也能做到这种性能。

                                被逼无奈,空军只好用小一些的螺旋桨飞机运八做预警机。

                                2006年,中国空军一架由运八改装的空警200在安徽失事,损失惨重,四十人遇难,绝大部分是我军的雷达专家。

                                有过为预警机选飞机平台的痛苦,王小谟才会为运十扼腕叹息。

                                通宝推:独立寒秋HK,阴霾信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