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改开以来的政府欠账(社会福利)何时补上? -- 树袋熊毛毛熊

共:💬186 🌺1041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补充一下上文,兼谈一下懒厨先生的“特权”折现。 -- 补充帖

                          前三十年的最低最高收入比上千倍不是信口开河,其实还是高估了。我们将当时的“特权”折现一下,假设一个人月工资是380,一家6口住国家分配的300平米四合院按当时市价约为4000元,有一辆国家分配的小轿车按市价约3000元(上述两个算固定资产),有警卫班秘书厨师共20人为他服务,人均工资40合计800,他还天天上养蜂夹道喝茅台,一个月喝30瓶合计1800,餐费也是1800.那么除固定资产外,他的“特权”折现连同工资合计380+800+1800+1800=4780,按当时农民最低月收入6-8元计算,不到1000倍。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呸!
            家园 我就“呸”向所有河友道歉

            “呸”实在是不礼貌,污了各位眼睛,违反了河规,着实不该。真诚道歉。

            虽然不大合适,我还是就本贴的内容说明一下:我不恨东东山计生方面和我不同意见,但是我恼他把我们前三十年的生活描述得那么好,教育我一向说是中共第一公德,但在农村,缀学十分常见,至于免费医疗,虽然有伟大的赤脚医生制度,农村免费医疗相当于没有,住房分配更是不用提。他把当时的一些可以说是特有情况描述成普通状情况,无视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相当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中发展,虽然取得伟大成就,但依然处于物质水平相当低下的客观实际。我对他个人没意见,对他描述的方式很不满。

            到目前来说,诅咒计生,诅咒邓的河友,没有任何关于目前人口状况将怎么演变的有说服力的描述,只是大喊不行了,要崩了,危害几百年。这不是有效的讨论。

            通宝推:宏寺,
            • 家园 你不能理解不了人口结构的危险,就说别人诅咒。

              先给你送花,尽快解封。

              看到你说别人说计生后果严重,人口结构危险的,就说别人式诅咒,好像别人是来破坏中国的一样,居心叵测。 人口结构对经济的危害,好好研究下养老金怎么来的,看一看经济学的消费和再生产理论,财政和会计学的平衡理论。都不难得出结论,相关论文汗牛充栋,西方国家为此焦虑多年,难道这个议题都是西方在好玩吗。更不要说民族结构(新生儿 民族比例是多少?),引进移民。对中国影响甚巨。

              当然,你可以对这些无感,别人只是嘴炮。但是人分百样,对同一件事务感受都不一样,有的人为此焦虑,有的人处之泰然,凭什么说别人是居心叵测诅咒呢? 崇祯在位的时候,灾民遍地,民生潦倒,报上去也认为是诅咒,还是要加饷。但是,事务有他必然的发展规律,你杀了报信人,就没有噩运了?

              其实,我和你聊这么多,谁也说服不了谁,对我来说是浪费时间,还是要跟进来和你讲几句,是因为看到诛心之论辣眼睛,我没有对你扣帽子吧?别人就是破坏分子?报信人把厄运带来了?过了! 暂时理解不了不要紧,国家鼓励生育,政策转向,必然有很多对低生育率的危害宣传和警示。你到时候自然会理解的。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见前补充 4670321
              • 家园 我花宝

                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包括你反复引用的梁中堂的文章,他引用的数据,恰恰证明了宋健计算的准确性。

                花宝一个是吵两句累你被封,过意不去。第二是认为你还是想讲道理,没有去举报我。当然,那个“呸”也是现在被举报了。如果被判违规,我不就贴子里面的内容向你道歉,因为我真的感觉你没有把民生问题考虑进去。当然,的会向包括你在内的其他河友就“呸”字致歉,的确不礼貌。现在有机会先说明一下,迟点不知道啥时候能冒泡。跑我是不会跑的。自己的责任自己背。

            • 家园 70年代的农民生活远不如当今

              就你讲的任何一条,现在的农村都远胜于70年代,你不能把成亿的农民排除在外来对比。其实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怀念70年代,那是一个有城镇户口就可以混吃等死的好时代,城市户口的弱智都可以娶到农村户口的漂亮姑娘,我要不是农民我也会怀念。

              通宝推:假日归客,
              • 家园 城镇也就那样

                改开前我外婆虽说在城市,房子都是泥地的,后来自己弄水泥来铺了一层。每年还需要弄油麻毡来重整房顶,要不然就会漏雨漏得厉害。6口人住40平米左右吧。厕所是公厕。

                以前的单位是分等级的,全民最好,大集体次之。

                大多数单位其实不分房,最多给个宿舍。

              • 家园 对这个观点我不大认可

                如果你要是拿华西村做比喻,我无话可说。如今大部分农村论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胜于70年代,但今天大部分农村还有人气吗?种田依然还是40年前的看天吃饭,你说这40多年改变了啥?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拆了,如今你享受的各种便利对农村来说依然是奢侈。原来有的基本都给你剥夺了,至于当年所谓的户口地摊文学看多了吧,别的地方不清楚,大部分农村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个进城务工或者参军名额。今天就算你体制内,每天混吃等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吧。

              • 家园 总体上农村80也远好于70

                起码吃饭不是问题。为什么?管他为什么?吃饱饭是真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