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的部下们:挑战 -- 宝特勤

共:💬73 🌺37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希望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分享,对此特别关注!

      想法来之不易;详细可行性分析,见过的少。

    • 家园 你的想法怎么样没说呀
      • 家园 因为我需要考虑

        主要是那些可能信任我跟我做的人。

        比如那个法国人。他就是我弟弟,离开我不行那种。真的不行。澳大利亚女孩也这么看。创业半途那啥我不要紧,他怎么办?

        澳大利亚女孩无论相貌还是智慧都是上天创造的美好事物。一样,有事的话,事业上如 @胶州大白菜 和 @审度 河友所说我和美女们厮混够了,经济上我可以回家吃积蓄,她怎么办?

        不过我不一定身能由己。如果我不倾向于做,凭澳大利亚女孩的个性,她搞不好真会再政变一次。见 @普鲁托 河友的帖子。 普鲁托: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推他一把

        • 家园 你不需要为任何人考虑

          每个都是成年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与败,都是自己负责,有没有你,都能走下去。相反,当你总是想着他们,这事已经坏了。这是我的经验总结。某些问题上,你跟我有相同点,如果你这样想,有机会重复我的错误。

          被点名了,就不好当不见了。说起来,你是一个骨子里骄傲的人,到了四十来岁最迟五十岁左右,未必受得住咄咄逼人的后浪。所以,合适的话,干。但是有有心里准备:A,预想投入资源,数算到1,起码要有能力投入1.5,否则就是赢面不大的赌博。B,预想的回收时间不能过于迫切。主要有两个原因:客户认证时间,客户故意利用新供应商急于打开局面而利用拖延获得额外收益。C,一定要有一个人能一锤定音。A和B其实可以合一。就几点,依我所见,往往是所有问题的考虑计算得很好的项目,最后失败的原因。不是说他们没能力考虑这些问题,而是这些问题在他们能力范围内,不值得考虑。

          班门弄斧,不过是自己所得,供一笑。

          通宝推:月之回忆,大眼,宝特勤,
          • 家园 我觉得可以想,只是要适度

            大家都是成年人,权责都是很清楚的。但是于情,应该为大家考虑。于理,也要能够稳定军心。所以无论如何都会考虑。

            只是不能想的太多,超出应该管的范围。既然已经决定要做,就不可能无限承担,否则最后惹一身麻烦。 所以沟通时要明确界限在哪里,最后的选择当然是他们个人承担。

            我觉得这反倒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自己没多少经验,见过的、听过的也都是基层项目。在这些项目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流程)培训和心里没底。

            想,主要是给个底。只不过不能全然是承诺,大部分只能是建议。

            ---

            或者说,是避免人家多想。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成功靠“尽心尽责”

              宝河友有自知之明,敬佩,也聊聊吧。

              你的挑战,就是那些靠你的“个人魅力”来领导的战友们,如果他们离开你就不转,或者换一种转法了的话,正资产就变成了负资产。

              河友们聚焦现实,争论不休的,差不多都是这些问题。

              忙总与自己,多次讨论“项目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处理方法,就是围观着“人”与“流程”来展开的,这是双刃剑。

              任何创业,都是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过程,是改“规矩”和“习惯”的过程。只有规模大小之分,没有可有可无之别。私企也是如此。

              我能全身而退,不单是讲“人品”,也是讲“责任”,讲“习以为常”的结果。

              那个与自己针尖对麦芒过的新“老板”在走投无路时,请我再缓期离职时,我也答应了。我没有写的是,实际上,他还比我先离场呢!

              直说了吧,这次他发电邮,是转着弯子的“邀请”,但是我有心无力了。

              我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不是为了任何人,是因为前有榜样,后有“学生”,尽心尽职而已。

              本来要写的题目是“从幼儿起培养责任心”,想在你的另一个楼里谈谈的。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关于“个人魅力”

                匆忙中写的上面的话,现在觉得意犹未尽,补上:

                聊聊对“个人魅力”的追求

                由于家风,可以不惭愧地说,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我从小叛逆(常“代人受过”),就特别“感觉敏锐”和“遇事果断”,这让我一直是容易被上司发现和使用的缘由。但因为自己仗义,能结交狐群狗党,也时时被误解为“原则性不够”,而被多次的反反复复地“考验”过。这一点,我反倒觉得是优点和长处,所以从来不改。

                出国后,自己的见识和舞台与过去国内的反差很大,既是个缺陷,也是个有益的“再教育”,能让自己更清醒和稳重。

                “负责任”和“顾大局”是我后半辈子追求的个人魅力。我觉得,对于一个领导,或者管理人员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个人魅力。因为这既关系到你自己的事业的成败,更关系到那些相信你和跟随你拼搏的部下的命运。

                “顾大局”包括不仅往上看,也要向下看,都要照顾到(我的知交里平民多于精英)。“负责任”也是同样的道理。

                能力和人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辈子积累出来的。

                就是我提到的那个成功的“个体户”,他也是一辈子追求“负责任”和“顾大局”的人。

                何时何地,都应该“负责任”和“顾大局”。人数和规模的大小,长期和临时的伙伴,发展或危机的情况等等,都不是忽视和推卸的理由。

                • 家园 请教前辈恨晚

                  前辈提到前辈的前老板。足见前辈处理过很艰难的事情。前辈游刃有余,是前辈家风和多年积淀。后生拜服。

                  我提到我给澳大利亚女孩传递命令被拒。其实这里面事情复杂。大老板为啥要通过我去命令,女孩为啥会而且为啥敢拒绝,而且至于拥抱吗。

                  那是一场高层恶性内斗。如此丑陋,必须解决。大老板想要女孩以小甜甜的形象出面。高层没有人能公开和一个低阶小甜甜生气。但是不管表面怎么样这种所有方面吵红眼的内斗谁去谁没好。大老板知道。所以要我去说服女孩。我知道女孩去的话少说褪一层皮,而且能不能完成任务两说。所以没有坚持。

                  局势很明显女孩不去我会去。我去大家会各使十八般武艺该怎么斗怎么斗而我在交叉火力下。女孩知道,所以有拥抱一举。

                  我参与前很萎靡地问大老板,我真的要上吗?这会和内战没有区别。

                  老板说,我知道。

                  解决了。

                  当时能够请教前辈的话,会处理好得多。

                  • 家园 做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你应该做“一把手”,不要重蹈我的复辙。

                    伤及无辜的事情看得太多了的话,如果自己也卷入过,极易让人们向“极端”发展,一是“弃良”,二是“无望”。不但是影响自己,而且会影响几代人。

                    下面影响上面非常困难,但是上面影响下面就容易不少。

                    忙总的母亲教导他:“不想被人管,就去管人”。他的直接导师建议他转行。而那个身体力行地把他带出来闯天下的,临终才认可他的能力,觉得欣慰的。这也是一个为国为民做了大贡献的,带出了无数学生的伟大女性。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打工与当老板

                      去挖了一下河泥,才知道宝河友也已游河多年了。你自幼就“接地气”了,家教也很明显。你走南闯北过,既有“孤胆”,也能“群斗”,高校里和社会上都拼搏过。见识过的人与事,贵贱兼顾,巨细齐全。家里又有具有国际家教与视野的美妻知己。老夫实际上是远远不如的。

                      我们之间来来往往的片纸数语,不过是聊些风花雪月,抛砖引玉而已。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闲暇留个笔录。借铁手这块宝地,请知音与高手指点罢了,无它求也。

                      俗话说,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没杀过猪,还没有见过猪跑吗?

                      同你聊那些沟沟坎坎里的细节,好像不太过瘾。还是从“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来探索“自己打天下”的意义吧。

                      楼里的一位河友说得在理:“自己当老板不过是换个职业罢了”。位置换了,角色差别不大。

                      举些例子。有一次,我一个人被派去兼并了的公司“打前站”时,因为是集团间的买卖,因此有相当一个时期,全部旧班子是照常运作的。那个原来的老总也和我建立了私交,聊起来也是天南海北,从识风看浪和驶帆驾舵,一会儿就转到职场浮沉和接人待物上去了。他离开时,是在新老总的感谢,和许多员工的一一送别下。后来再见面时,他是一个政府授权的高级管理人员证书的培训机构的创始人之一。相见甚欢,还再三叮嘱我如果不想干了,就投奔他去。后来,听说,他就职一个经过他们培训的公司的老总了。我估计,一定是钱赚得更容易和更多了。不过自己感觉有些失落感:人家活得多潇洒啊!

                      就拿那个集团的老二来说,人老了,心脏常出问题。退休了也没有闲着,又鼓捣了个公司,为欲涉手亚太地区业务的人出谋划策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病情和家庭,我一直都也蠢蠢欲动呢。

                      再聊个相关的话题吧。

                      实际上,如果单从个人物质享受或者薪资的角度来看,“打工”和“老板”的区别,并不是媒体宣传得那么大。

                      举例来说,高管们的年薪超过投资者的分红的例子并不少。他们的日常挥霍,与那些真正的公司主人的生活低调的相互映衬,我不够这个资格,但是自己是确实地见识过的。

                      中小企业就更是如此了。许多有本事的人一直在两边来来去去,一会儿开业了,一会儿高就了,热闹得很。听说,国内最时兴了。

                      看开了,想开了,干什么都是一样的,都可以享受人生。

                      再举些例子。

                      国内喜欢进包厢,不仅为了富丽和派头,而且是适应大家都能畅谈,而不影响别人的需要。

                      国外的高级餐馆大多是不设包厢的,但一般白天会看到水景或者街景,晚上桌上只有个烛光等。如果是少数人的喃喃私语时,周围都是差不多的人的环境来衬托的话,也是个挺不错的享受。

                      还有一种接“地气”的享受,我个人特别喜欢,那就是不管环境如何,只要菜肴对自己的胃口。在苍蝇小馆或者是火锅大厅里,都是如此。可以一边吃一边看一边听,周围的形形色色,天南海北,潇潇洒洒,那是最吸引人的时刻。我太太常会怪我吃得“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我回答是“此中三昧,高人独享”。

                      我与那位“个体户”,两对夫妇一起去冰川时,是附近城市的一个朋友陪同的,她就感觉我们比较独特。这个美妇在当地是“路路通”,非常精干。在我们的执意要求下,她才肯带我们去尝“地道的”本地菜,去时那个小饭店人满为患,我们没时间等,就上了阁楼去吃。上面是临时放的桌子,旁边的地方人都站不直,我个子高,还被房梁碰了两回头。但是我们吃得开怀,赞声与笑语交替不绝。

                      后来我们从冰川回来时,觉得一路上消耗太大,需要休整了。也同样地婉拒了去住她在另一个城市的屋子的安排(那里原来一直空关着,她这样只需要整理自己的房间就行了),自己另选了住处(补充:原来都是她安排的旅馆)。

                      经过这一切,后来在旅途中她就改以“大哥们”来称呼了。

                      扯远了,肯定有些自己显摆的地方,请给砖时下手轻一点,谢了。

                      通宝推:宝特勤,
                      • 家园 谢谢前辈经常不吝赐教

                        说句不夸张的话,前辈走过的桥的确比我走过的路多。

                        铁手提供的这个能够遇见前辈和其他河友的地方,是无价宝藏。

                    • 家园 不要放弃“主动权”

                      抽空再聊几句。

                      我觉得,搭伙创业的第一步,是分清“位置”。许多朋友起步时,都会先淡化这件事情,大多是暧于情面和还没有把握造成的。其实,要保证情谊长久和合作愉快,这才是生存的关键之一。只有把位置分好了,才能各尽其责,平衡“权责利”,才能应对难关和挫折,才能在职位和金钱上维护“平等”。

                      我自己有一个大例子,也有一个小例子。因为时间敏感,这里只谈小例子:

                      一个我初抵海外时的工友,因为资金和技术问题,邀我入伙,创业“发财”。我那时在学校兼职,本来是无暇参加的,但觉得这件事是靠谱的,助人也是利己,就成为了大股东,但并不介入运营,实际上只是个顾问。

                      起步非常顺利,工厂能出产品,客户也没有问题,名气也打开了,不久就开始有积存的盈利。然后,他们没有告诉我,就在富人区繁华处开了个“展销店”。应该说,道理上并没有错,因为有大客户因此来接触了,也不断地有顾客登门。但是那里的租金太贵了,造成净利的下滑。主要的问题出现在重新的分工上,现在必须有一个人守店了,那可是非常“体面”和轻松的工作。本来就是以“朋友”拉进来补资金的那位就去干了。时间久了,负责工厂实际运作的另一个很自然地就“心理不平衡了”。当时所有的盈余,大部分都是投入发展的。他们两个因为直接出力,是平等地拿薪酬的。我本来就不是发起者,而且还有自己的固定收入,也觉得来日方长,就主动提出等分红时再议了。

                      事情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他们两个先开始是轮流地看店和看厂子了,而且一个是两边都能干,另一个则是两边都够呛。经济危机的周期也慢慢地来临了。紧接着,那个不能干的推掉了一个量大利薄的大定单,而另一个也因为怕苦怕累而答应了。等我得知后,已经是无法弥补了。

                      情况急转直下,不久就要面临“展销店”续租的问题了,那必须是一签就是五年。而失掉的那个定单,可以保证在经济危机期间的三年的生存。由我提议大家商量后,就决定分家产散伙了。应该说大家都没有大损失,我没有获利,但也有一点儿收获。他们两个过了一阵子自己“当家做主”的瘾,还有吃有喝有工资拿,也挺满足的。我们好散好了,至今都是朋友。

                      再扯几句。我个人的总结是:

                      “知情权”才真正是权中之权,如果那时我没有放弃知情权的话,事情就不会那样发展的。我本来可以有十几个方案,预先来处理好那个问题的。

                      简述“知情权”,挂一漏万:

                      什么是“知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知情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发掘,推断,讨论,验证等手段或者过程来得到,另一种则是来自上下左右的别人的“分享”。

                      有些别人的“分享”自己是可以主宰的,如下属的汇报。有些则是需要交换的,例如同自己的左右同事。更有些则是需要“授权”的。特别是上级那里来的“知情”分享,是需要绝对的“信任”打底子的,那是功劳和苦劳,加上岁月的积累换来的。

                      在一些情况下,我的上司会在向上级汇报前,征集我的意见,还会暗示地让我来“修正”。我心知肚明,这是为了保证“口径一致”。

                      是因为集团老二在一些问题上,不时会和我有私人的交流,底子是从搞本国的工厂的兼并改造开始的,发展则是从开拓中国和亚洲的局面而建立的。

                      我们的话题会广泛而深入,因为我们已经是平等相待的朋友。

                      我的“三剑客”里的达唐利昂的“拙号”不是个虚名。

                      见笑大方了。

                      通宝推:strain2,月之回忆,宝特勤,
                      • 家园 胡诌几句

                        关键是方向。就像开车,坐在副驾就不想管驾驶了。

                        我见过的书,只要沾点创业和管理,都会提到这个问题。最早是《More Joel on Software》,他的“认同法”,实际上就是价值观+知情权。

                        但是没几个人能做好,似乎这种事情会无限继续下去……责权不明、股权纷争,闹剧一遍又一遍上演。具体如何把握,也从来没人说清。

                        我的感觉是,“说清了”也没什么意义……有时候真的需要人家自己敏感一些,多想一些。经验永远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理论上的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大家能自己把握方向,知道该做什么,知道要做什么。或者说,四个各: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各安其位。

                        但不管发展还是变化,总会让人始料未及。该如何预防和把握?

                        然后就明白,这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你必须把自己当鸭子,永远赶着自己上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不是说经验不重要,而是说经验是发展认识的基础,不能局限于此。就像G兄的经验,是点名方向,让大家自己把握。但最关键的还是逼自己“主动”。从自在到自为,寻找出路。

                      • 家园 创业之初,责权利一定搞清楚
                        • 家园 最常见的合伙,就是结婚,这权利责任一分清楚,婚就结不成了

                          而且这是个新问题,以往的婚姻,实质上是家族联合,婚姻双方就是个大使,维护友好关系就行,出矛盾了有上级指导,个人感情是次要的。譬如现在的美俄大使,开会互相骂娘,下了班哥俩好去喝酒,都是工作么。

                          现在的小家庭,就是正儿八经合伙开公司了,起码是个子公司而不是分公司,决策财务都自理,这矛盾可就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