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七: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彭德怀(二) -- 孤星

共:💬257 🌺3287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另外,58-59粮食年度实际征购量比57-58年度还少点

              56-57粮食年度(56年7月1日-57年6月30日),粮食产量3855亿斤,征收和收购合计994亿斤,占比25.8%;

              57-58粮食年度,粮食产量3898.2亿斤,征购合计1038.3亿斤,占比26.6%;

              58-59粮食年度,计划征购1050亿斤,实际征购入库992亿斤,仅完成计划数的85.16%;

              59-60粮食年度,59.3上海会议计划征购1155亿斤,7月庐山会议调整为1100亿斤贸易粮(贸易粮和原粮,不同品种有不同换算比例),实际征购量在1350 亿斤左右,占59年实际产量的 39.6 %。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 《陈云文选(1949—1956)》《农村集体化重要汇编》、《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粮食产销的几个问题》(罗平汉,中共党史研究 2006 年第 1 期)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粮食年度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计算粮食的购、销、调、存所使用的全国

                粮食年度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计算粮食的购、销、调、存所使用的全国统一的年度,最初规定的粮食年度是从本年7月1日起到下年6月底止,后改为从本年4月1日起到下年3月底止。

              • 家园 为啥是59年秋城市的单位食堂先有反应?

                很简单,58-59年度征购实际入库并不理想(58·7·1-59·6·30),而59年度粮食出口415.55万吨,较58年的265.99万吨增长近60%。而59年秋粮征购还没开始,换一句话说,粮食部门手里供应城市市场的库存紧了,这就反映到对单位食堂等大用户供应上。

                而农村出问题则是59年秋粮征购后,粮食部门并不掌握当年的真实产量,为填库存,征了过头粮,农村留粮不足,加上食堂等浪费,几个月后青黄不接,就出了大问题。

            • 家园 庐山会议批左,主要还是全民大炼钢铁的浪费、挤占农业和轻工业的

              人力、瞎放卫星与浮夸……,直接说农村饥荒的不多。

            • 家园 农村暴露问题也是59年秋后的事了

              59年粮食较上年减产15%,总产量降到53/54年水平,人均产量退到51年水平。

              较56-58年,确实紧了很多,但仅此的话,后面不会那么严重的。

              59粮食年度是以58年虚报数做征购基数的(55开始,粮食征购三年一调整,正好到了调整的时候了),但征购行为主要是发生在秋收以后(粮食产量大头是秋粮),而且,再怎么征过头粮,口粮、种粮、饲料粮啥的,总要留一些的,就算吃掉种粮,饥荒发生一般也是在秋收几个月后。

              整个三年困难,农村而言,最难的时候是60年春,青黄不接,中央层面不清楚状况,基层一面瞒报另一面又拿不出救济资源,农村留粮基本吃光了。

        • 家园 其实我一直有个问题,彭的信是不是在毛看到前已经出现了扩散。

          如果彭的信在毛分发前已经出现泄露会造成什么影响?

          • 家园 彭信在交给主席前没有人看过

            他的作战参谋除外,信是他的参谋缮写的。

            信中提到的一些内容彭在小组会发言讲过,但会议的基调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彭认为需要系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因此写了这封信。

            此前周小舟向彭谈过湖南的情况,彭也和张闻天有过关于经济形势的讨论。但他们没有参加信件的起草,算知情者。

            周小舟是主席秘书出身,五十年代已经做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主席是看重他的,最后还想挽救他。周感觉很痛苦,周向彭讲了湖南的情况,他认为他自己份量不够,请彭出来说话,所以他觉得他坑了彭,最后还是和彭一起倒了,彭黄张周,黄是事后上山的。

        • 家园 我记得彭大将军后来似乎说过”给主席造成了干扰"

          一时找不到,等我找到了,再跟这位朋友分享,探讨。

          单纯看信的内容,我也觉着没多大问题。但是,我们都不在那个政治局面,很难只是从信就推论出彭在投机。从后来的激烈发展来看,这封信只是个开头。

          彭对五号的谩骂,我不置评他骂的内容,可能都对,五号可能更甚,汤师爷嘛!问题是他骂的方式,当面不骂背后骂。

          你说彭打算找主席谈,问题是主席在庐山上不是主动找彭谈吗,结果呢,当着那么多的面,大将军说“谈什么谈,有什么好谈的,。。。。”拂袖而去,根本不给主席一点面子!

          即使如此,主席还是让叶帅等再找他谈,主席是多么大的度量!

          但是主席的苦衷,彭大将军了解吗?

          都是造成了伤害,他才意识到给主席造成了困扰。

          • 家园 “老奸巨猾”就是当面的批评

            不仅周总理在场,还有其他人在场,周还做了回答说:这是工作方法,是吸取以前反冒进的教训。

            这显然是当面骂的。如果彭当面不敢批评,还是那个臭名远扬爱骂人的彭吗?那他一定是学过“共产党员的修养”了。

            彭想找毛主席谈话是给主席写信之前,后来彭信已经被定性为向党进攻。在政治局会议上上下几十年陈谷子烂芝麻对彭一通猛批,却基本和彭信没大关系, 彭会心服吗?

            会后主席要留彭谈谈是给彭机会,主要是希望彭认错。彭的脾气和修为显然达不到。

            后来主席派叶帅和聂帅去和彭谈,叶聂劝彭撇开信件本身,即使不符合事实,不要去看细节,只要对党和人民利益有利,就要任劳任怨。彭感谢二位的帮助,决心从严检讨,要什么给什么,三人洒泪而别。彭此后认了错,做了检讨。当然他罪行也就落实了,自己都认错了嘛。

            通宝推:青青的蓝,
            • 家园 别的谩骂呢?也是当面吗?还有骂的那么难听

              而且为什么连林伯渠也要背后议论?这可是德高望重之人,也没挡了谁的道。

              我记得黄克诚是劝彭不要写信的,知道后,直跺脚,因为一旦写了信,事情就不一样了。另外,庐山会议是主席领导的第五次揪左了,彭的信也没什么新内容。

              主席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让步的,这个是研究那段历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 家园 彭总当得上“真好汉”三个字

      太祖麾下名将如云、谋士如雨,个人感觉只有他当得上“真好汉”三个字,虽然骂过人,但没有阴过人。

    • 家园 彭帅!彭帅!

      我个人一直对彭帅评价不高,特别是他批判刘帅、粟大将,觉得他不大重视军事正规化建设,打仗勇猛有余但谋略不足,代价太大,而且涉足政治太深不像个纯粹的军人;但就一点,他的功绩,打赢立国之战,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仅次与我军的缔造者朱德第二元帅;虽然我是林帅的老乡,但去朝鲜的不是林帅呀!

      • 家园 92年张震出任军委副主席后

        专门到档案馆找出彭德怀1956年《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一文,找中办主任曾庆红谈了一次,请曾呈送该文供江主席参考,研究新时期的军事战略。

        彭对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国防建设及初期核武器启动都有积极的推动和贡献,不过被某些有心人士扭曲了。

        张震作为彭粟矛盾时期的总参谋部作战部长和前三野参谋长,是粟总的得力助手,他的立场至少是公允的。

        点看全图

      • 家园 关于反教条主义

        林彪在1959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所说,“去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我记得很清楚。训总四级干部会议开了个把月,这时候彭德怀同志究竟站在什么立场上是很含糊的。……在军委扩大会议以前,彭德怀同志的态度也是不明确的。……我刚回京时,×××同志找到我那里去,无意中谈到萧克有教条主义倾向,我才开始接触到这个问题,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我得到这个材料以后,认为应该以这个为主题,军委扩大会议应该有这个思想内容,把情况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会议是毛主席决定的,材料是×××提供的,这才有去年以反教条主义为中心的军委扩大会议……”

        这位XXX给会议主席团写信,列举了军队建设中的教条主义的表现,建议这次军委扩大会议以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纲,检查军队各方面的工作。

          毛泽东看过此信后批示:“此件写得很好,提出了问题”,“我暂时不宜于讲话,先要让他们把问题放出来”。他在信上还批注:“一方面有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就整个历史说来不占全军统治地位的另一个恶劣传统是存在着,即非马克思主义的、有时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例如教条主义,军阀主义”;“有些同志对会议的开法感到不满。此事容易,调整一下就好了。振起生气,大有可为”。

        会议期间,林总指出:“有人一提起学习就想到外国,专学外国的东西,以为只有外国的东西才是好的。这就是迷信,一定要打破迷信观点,”“不要一说到外国的东西就津津有味,把本国的东西看作是‘土包子’”,“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不能把黄金当作黄土甩掉了”。“有的单位不把毛泽东军事著作作为军事基本教材,只作为参考材料,是不对的。有的单位连参考也没有列上,就更不应该。”

        毛主席也讲了:“现在学校奇怪得很,中国革命战争经验不讲,专门讲‘十大打击’,而我们几十个打击也有,却不讲……不知道军事学院、训总到底有多少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本来是行动的指南,而他们当作死条条来啃,马克思、列宁的话,一定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 “伯承身上的旧军阀习气就完全没有了吗?当着他的面我也要说,我看还是有的。他一到苏区,就和‘洋大人’搞在一块儿,军事上完全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那一套。抗战时期,好一点。解放战争初期,特别是进了大别山,也不行。办了军事学院,好为人师,搞起了老本行——教条主义,莫误人子弟哟。”

        简言之,在反教条主义上毛彭林是一致的,却被某些搞饭圈捧爱豆的人用来炒作私人恩怨,一众以毛派自居的同学也纷纷摩拳擦掌。

        • 家园 条是要教的,也是要反的

          条不教,不成规矩方圆,干什么都是一盘散沙。而条也是要反的,不反不能破旧立新,开创先河。所以刘帅教教条,毛彭林反教条都没有错,就是时机掌握的问题,太早反教条,条还没教就反,学员不明就里,还是一盘散沙,游击作风。太晚反教条,教条主义已经根深蒂固,就挥之不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