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智者邓小平 (1) 从稻公之称说起 -- 响水湾

共:💬254 🌺2834 🌵23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智者邓小平 (3) 政治化与世俗化

      罗列下毛时代的现象:

      阶级斗争为纲。

      禁止私营经济,理发店包子店也要集体化......

      反美,反苏(除前期),输出革命。对苏联,仅仅少量的政治分歧,就视为仇敌。

      禁止文艺毒草,仅剩几个样板戏。记得我没书看到什么程度?把我父亲讲嫁接的农技书和一册不知怎么来的唐史(讲安史之乱的)都啃完了,那时不懂文言文。

      批白专,批爱因斯坦,网上流传爱因斯坦学生周培源的检讨,如果是真的,那真是把科学家欺负成什么样子了。

      接吻就是流氓,打扮就是资产阶级......

      ......

      这就是毛路线,总体的,经济的,外交的,文艺的,科学的,生活的......政治化。

      政治本是社会的寄生,得为社会服务。其时却主宰社会,让社会为他服务。

      邓路线让我们的生活回到了世俗化,可以办厂开店,可以打扮,可以看书,可以钻研,可以出国旅行......

      不要以为这些是天经地义的!那些天天骂邓小平的人,那些批莫言只写阴暗面的人,那些豪言与整个西方战斗的人,那些要第二次公有化的人......你们在自作其茧要搞文艺,外交,经济......的政治化,真的重回政治化,你们可以受?民众可以忍?

      欧洲搞难民政治化,美国搞性取向政治化,台湾搞疫苗政治化,更显邓小平世俗化的可贵。

      • 家园 所谓“政治化”是当时的客观需要

        毛主席当年搞的那些事情,也就是所谓的“政治化”,是当时的客观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美帝时刻准备来打你,你当然要搞一元化领导,当然要锄奸反特,当然要压制小知识分子的牢骚怪话。但是这些事一搞过头,就成了人间悲剧。

        但是不要忘了,当时不是中国一家在搞政治化。海峡的对面,李敖、柏杨也在坐牢,《射雕英雄传》也被禁止出版。甚至在美国,卓别林也在被监视,奥本海默也被冤枉。

        考虑到战争危险度和社会、技术条件的因素,毛主席当时的“政治化”程度其实是很低的,毛主席大声疾呼“要文斗不要武斗”,“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敌我矛盾人民内部处理”,他老人家是尽到努力了。而且按比例算,台湾岛上的冤假错案比例更高,而且至今没有平反。

        老邓结束了上述状态。这不是他比毛主席高明,而是他利用了毛主席的成果。由于毛主席带领下中国人民的努力,中国已经不怕美帝来打了,已经逼得尼克松登门求和了。老邓在这种情况下建交访美,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于是大陆不用“政治化”了。

        但是,毛主席如果活得足够长,自己也是会结束敌对状态的,而且条件会比老邓更好。

        通宝推:唐斩非,赤之忤逆,盲人摸象,薄荷糖家族,方平,桥上,偶卖糕的,
        • 家园 毛泽东最担心的是出现赫鲁晓夫式人物

          当时的中国面临的政治危机是紧迫而且现实的。

          苏联方面,1956年赫鲁晓夫做二十大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剧烈振动,当时会场上就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当场晕倒。

          然后匈牙利波兰发生反社会主义动乱。

          与此同时杜勒斯公开宣称,要利用中国的第二代第三代人进行和平演变。

          鉴于匈牙利波兰的动乱来自于读书人,毛泽东在1957年决定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目的是为了将读书人对政治的不满宣泄掉避免发生类似动乱。

          但事物走向反面,国内真的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动乱苗头,因此毛泽东决定由百花齐放转变为反右运动。

          以后中国经济政策发生了震荡

          经济过热——周恩来提出反冒进——毛泽东提出反反冒进,大跃进——毛泽东发现问题开始纠左——庐山会议批彭德怀又反右——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相当数量群众饿死,党的威信受到空前打击——苏联和中国就社会主义发生公开争论——苏中关系决裂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政治制度变色的危险是一直存在的,苏联变修,匈牙利,捷克,波兰持续发生反社会主义动乱,昧国又直言不讳要引诱中国制度变色。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把握住政治原则肯定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纲?

          问题还在于中国经济为什么发生60年前后的大震荡,经济制度有哪些问题?

          改变那些经济制度是不是会导致社会主义原则被改变,成为修正主义?

          与此同时刘少奇对毛泽东的权威发起挑战……

          以上几点使得毛泽东决定发动文革,让青年们通过大辩论来决定。

          最后是各种错误的观点轮番登场,各派野心家喊着动听口号轮番登场,最后是邓小平出来做出结论。

          以经济建设为纲而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但阶级斗争也很重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拖经济发展的制度不管书上怎么说,坚决改。

          以后中国也就有了发展的大好局面。

        • 家园 一部分是客观需要,但大部分不是。比如文革这种做法,

          就没有必要。而且一部分的客观需要,是政治化引起的,如中苏决裂。

          毛也许不想搞得极端,但他发起这些运动,却不能预测并阻止这些极端,帐还算他头上。我论述智者时会详述。

          你的解释很和谐。我也不想说这些陈年旧事,但看到有些人想回到毛时代,我就说说去了会怎样,也是个善意提醒。

          • 家园 不不不,WG非常有必要

            我现在年纪大了变反动了,很害怕搞WG。但是讲道理,我还是承认WG非常有必要的。

            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类社会,你想搞个理想的“中庸”是不可能的,只能像骑自行车一样,一会左一会右,才能总体上走在中间。原因在于,任何社会总要有个政治正确才能维持,但是无论你把左还是右作为政治正确,总会有人会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走到荒谬的程度去。例如,你把“教育平等”作为政治正确,那就会有人不断要求平等,最后平等到取消高考。你把“致富光荣”作为政治正确,就一定会有人为富不仁。人家是要打鬼借助钟馗,用你政治正确的旗子实现他自己的利益嘛。

            毛主席搞WG,其实就是把“造反有理”“人人平等”作为政治正确。这没必要吗?太有必要了,尤其考虑到我们离开办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才十七年。但是,一旦把“造反有理”“人人平等”搞成了政治正确,那就会有人组织起来造反,例如造江青的反、康生的反。

            改革也一样。

            甚至今天都一样。

            通宝推:唐斩非,
        • 家园 关于最后一句

          但是,毛主席如果活得足够长,自己也是会结束敌对状态的,而且条件会比老邓更好。

          这个只是假设,历史无法假设。。。。。

          其他的我都同意

      • 家园 邓也是高度讲政治的,他是破除迷信而不是不讲政治世俗化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讲政治,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早在1979年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不能设想,离开政治的大局,不研究政治的大局,不估计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随后他又强调,改善党的领导,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5页)。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又明确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在这次谈话中,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6页)

        邓主要是破除了原有政治思想中的一些迷信一些错误,因为马克思是一百多年前的人物,他的很多观点一百多年以后看就是错的,但是人们不敢反对马克思这样就构成了迷信。

        如果仅仅将邓小平理解为世俗化,那么他与戈尔巴乔夫有什么区别?

      • 家园 笔记:原来强调公有和自主 就是政治化,就是文革了!

        推墙改旗派的一向腔调就是:你们是文革余孽,你们走回头路,他们做的才是改开。这种烂到头的话术,已经被B站笑了几年了,后来疫情时期方方又引发了举国群嘲。没想到,还有人在西西河到处叫卖。

      • 家园 没书看也怪老毛啊?

        老毛时代,只是书籍的品种单调,但数量可不少。革命文学家一大批,他们可不是只吃饭不干活的。

        我知道鲁迅全集一直有卖,其他茅盾、巴金等作家的书也没听说过禁止。

        我农民家庭出身,父辈有一点喜欢文学,我小时候读的小说基本都是七十年代买的,一大堆书籍,只记得除了毛泽东选集,有好些小说,比如《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林海雪原》、《三国演义》,其他的忘记了。如果在城市里,应该可以买的书比农村多得多。

        • 家园 院士校长不认识“鸿鹄”二字也怨文哥

          可是我分明记得当初语文课上有陈胜起义,内容就是史记的《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些所谓高级“知识分子”现在不缺头衔、不缺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就是缺是非,缺耻辱感。

        • 家园 《林海雪原》、《三国演义》这些应该文革前出版

          《林海雪原》是毒草,《三国演义》是封建,在文革后的一段时间不会出版的。但民间有留存,借是很大面子了。

          • 家园 说说我还有映像的小说

            《艳阳天》(第二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3月

            《海岛女民兵》,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4月1版,1972年2月再版

            《艳阳天》(第三卷),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5月

            《欧阳海之歌》,金敬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7月

            《虹南作战史》,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2月,没看过小说,但看过同名小人书,还以为是打仗的,颇有上标题党的当的感觉

            《激战无名川》,郑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2月,真正的描述志愿军铁道兵保护铁路桥的故事,有同名彩色故事片;

            《沸腾的群山》,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月

            《金光大道》(第一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月

            《桐柏英雄》,集体创作,前渉执笔,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11月,电影小花用的IP

            《沸腾的群山》(第二部),李云徳,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月

            《征途》,郭先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有同名电影,郭凯敏的处女作;

            《难忘的战斗》,孙景瑞,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有同名电影,达式常男一号,据说主席晚年看这部电影解放军进城的场面大哭;

            《彝族之鹰》,杨大群,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俺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志愿军空军的,原型是空投氢弹的空军少将杨国祥

            《剑》,杨佩瑾,江西人民出版社,1973年10月,写志愿军侦察兵的

            《金光大道》(第二部),浩然,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5月

            《剑河浪》,汪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9月

            《铁旋风》(第一部),王士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6月,知识青年在内蒙古

            《大刀记》(第一卷、第二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7月

            《大刀记》(第三卷),郭澄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

            《红石口》,龚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12月

            《三探鲤鱼洞》,程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我看的第一部少儿探险小说

            《战火催春》,孙家玉,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年1月

            《万山红遍》(上),黎汝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3月

            《沸腾的群山》(第三部),李云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9月

            《西沙儿女》奇志篇和正气篇,浩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写西沙海战

            《闪闪的红星》,有同名电影

            另外俺还看过一本讲上海工人的小说《较量》,百度了一下没找到,作者是上海XXX创作组,也算是那个年代的特色,

            文革时出的比较多的是小人书,绘制水平很高,很多是大师级的,比如二十响的驳壳枪

            通宝推:棋人鲁大耍,
            • 家园 你这个书目容易误导人

              我说下体会

              比如三国演义最好版本是什么,是集中全国顶流那些大师各自领任务绘图作画。至少我看到的古典文学部分,比如我购置的老版本三国演义和三言二拍,注释部分篇章是正文五六倍长。为啥,因为各家学派大家谁也不服谁,都列上。这在今天叫什么,叫各家秘传的传承。学阀安身立命的根本。这好比大家都没钱的时代,读书人比较什么,不就是口袋插几个钢笔,谁能在书上多几条注释。我小时候多病,看任何古典文学最爱看各家注释对比。注释里不认识的字,不熟悉的典故,各种字典词典,注释甚至有几页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同一问题,不同资料交叉对比的习惯。对单一材料的采信往往存而不论。而这个是很多人尤其现在年轻人不熟悉或者难以通过一本书哪怕是网络资料都难以简单找全的。不就是各家真传都明码标价了么。(一会补充其他读书心得,现在在地铁信号不稳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