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陈毅和饶漱石到底怎么回事? -- 真历啊

共:💬109 🌺379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主要就是针对黄伯韬和徐州,实际上这个也是重点

                    你要给大家提供中野进兵徐蚌线的日期和动作来证明你的观点。

                    所谓你的说法,因为进军了徐蚌线才有大淮海并不成立,实际上,打了黄伯韬,就等于第二个济南了,围绕着徐州做文章。

                    主动性还是在华野,不是嘛?

                    毛是一直在催促中野出兵徐蚌线,以解除华野打黄伯韬和徐州的南边的主要的后顾之忧。

    • 家园 虽然说是东方红啊,其实看了这些节目,你们能感觉到毛主席嘛

      没有吧,感觉没有毛主席也行嘛,不是毛主席挽救了党嘛。长征组歌和东方红都很好啊。巴拉巴拉。

      是党挽救了中国嘛,也是大历史叙事嘛。

      这对嘛?当然不对啊,我对这群人的能力现在质疑越来越大,我很担心他们闯不过从1945年到1992年这个窗口期啊。

      如果重庆谈判彻底听从蒋介石的安排,虽然我党先进,虽然我党确实也有苏联的支持,但是很难说他们就不是印度啊。

      要记住,中共的底线不是苏联选择的,只是对中国的关系才是苏联选择的。

      比如就像苏联支持印度一样,也可以是国民党,只要部分满足苏联的利益。

      当然美国要撤出,是事实,但是很大的可能是美国也不撤出,苏联进入中国依靠周等来搅和中国。

      靠蒋介石维持中国的统一,在那个时代,可能嘛?现实嘛?不可能的啊。

    • 家园 建国后,由于和平,军事斗争没那么重要啊,很少面对生死存亡

      的危险了。

      所以他们试图把毛主席虚化,作为一个领袖和符号,当然这个过程不是立刻的,他们也需要毛主席的巨大的威望和能力。

      我个人认为,那时的毛主席除了所谓总揽,主要是外交中的对苏,其实就是针对斯大林,然后是国家间军事斗争,比如朝战、越战、剿匪等等;然后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建设,包括基层组织大跃进、工业化大跃进;初期还有一些内政的方向既定;军事建设(实际上,军事建设也是周总再管,刘少奇反而没有)等等。

      所谓毛主席说:邓小平书记处为副帅,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其实就是让这块业务邓小平一手遮天,邓小平、李先念打电话给李井泉要四川在三年期间出粮食保北京,这事毛主席绝对不可能赞成和操作。

      然而中央把书记处交给邓小平一手遮天绝对不可能是毛个人的选择。

      这是政治局的决定,作为毛主席,这么聪明能力高超的人怎么能不知道邓的二啊。

      这事在豫东战役、淮海战役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啊。刘邓没有拦住敌军,让敌军威胁粟裕,提前结束了豫东战役,原因很明显啊,许世友是一个二,刘邓就是第二个啊。

      淮海战役,中野磨磨唧唧不出马,等淮海战役初期打了好几天才同意,不就是二嘛?

      然后吹牛比只要几天干下黄维,最后吃不动了,只好耍赖,又要陈士榘打黄维,还要陈士榘留下战利品,要不要脸啊!这就是邓啊,刘伯承有这么孙子嘛?从来没这么大的脸啊。

      其实陈士榘当时就真没看上这点战利品啊,只是,你刘邓能不能别吹牛啊,靠洗澡打淮海战役,这也不知道是夸还是黑啊。

      你邓小平洗澡,粟裕晕倒,磕碜不?

    • 家园 有很多观念应该改改了,西方对待中国人绝对不可能像孔子那样

      的!!!

      这点,大家一定要深刻理解,尤其是国际变动的今天,这个矛盾不是咱们中国引起的,而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的。

      所以,中国人待西方人为孔子,而西方人必定不会这么做,这就是阿拉斯加美国的宣誓,我要优先考虑美国人的利益,这不是玩笑,这是日常和心里话。

      要记得,当年的公知是把美国塑造为正义的世界警察的,这才是根本。美国是为了民主正义人权才当世界警察维持世界秩序的,美国的这个做法比朝鲜靠谱,所以,朝鲜拥核不合理,不安全。所以我们要敌视朝鲜。

      这是这样一套话语体系、话术下的必然结果。

      然而这个说法并不合理。

      同样的,邓小平是能人,王洪文是个工人大老粗、张春桥只是一个意识形态宣传者,当然啊,已经让步了哦,承认张春桥是对的,然而这是不够的。

      张春桥除了政治能力稍差之外,综合素质是很强的,因为大家只了解被迫害的上海,那些被下放的,迁移的,到基层的上海人眼里的上海,而不是真正的上海。

      真正的上海是在1973年就有王洪文和张春桥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的经济发达稳定均衡的上海。毛时代从来不是平均主义,文革也是如此,只是在那个时候,这些发达城市会付出极大的努力,牺牲一点自己的物质享受来帮助落后地区,促进国家均衡发展。

      当然人口确实没有之后那么多,那么疯狂。

      那个时期,在我个人看来可以说是国家均衡平稳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了,否则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总会导致问题的。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今天已经很难接受当时的做法了,最简单的,就是毛时代的八万六千多座水库,恢复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比红旗河、东水西调要大得多,所以要知道,这些年我们浪费了什么机会。

      如果机会也可以被严厉批评的话,今天并不那么光彩。三峡工程这种大水利能解决东北春旱嘛?

      怎么办,补裤裆呗,至于在这个过程的损失,可以算GDP嘛!

      一个简单的事实,十年时期的上海的经济是相当稳定平稳发展的。这其中就有王洪文精确把握造反的功绩。

      就全国而言,毛提携和支持王洪文进中央,是很正常的,事实上王洪文倒了中央也很收敛。

      所谓批评的他的那些劣迹,除了他不断告密反对老干之外,都是上海的奢侈,而他在上海的奢侈都是因为上海本身的发达。

    • 家园 长征组歌是毛周争锋怎么具体解释?
      • 家园 长征组歌树立了集体智慧啊,同时不说长征之前是错误的

        组歌谁写的,肖华,肖华当然歌颂周总,同时,周也最喜欢长征组歌,而不是东方红啊。

        当然,长征组歌也确实相当的好,水平没得说。

        四渡赤水出奇兵,当然是毛主席的功劳,但是他周老总也不差啊。

        以前我没发现啊,现在才有点品过味来。

        你没觉得东方红和长征组歌地位差不多嘛?

        • 家园 没看明白你这一段

          东方红是周出访归来后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组织人排演的,在排演期间多次莅临现场指导,还专门给演职人员讲解遵义会议的意义,当众承认自己犯了错误。后来许多演职人员回忆,说周恩来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红》总导演。你怎么会认为周不喜欢东方红?

          • 家园 这些还不能说周就是喜欢吧,只能说周掌控了全面的演出

            解释遵义,怎么解释的呢?是摘了自己还是承认了全部错误?

            这话都得仔细听啊。

            周解释遵义会议是啥意义?

            而大家看到的东方红和长征组歌的遵义会议又是啥意义。

            我认为周是全面掌握东方红的创作和演出,肯定不如他喜欢长征组歌。

            你可以查查长征组歌的周的参与度。

        • 家园 江青批肖华,但也不欣赏东方红

          比如认为舞蹈编排比较初级简单,就是一群人蹦蹦跳跳,所以文革时期二者都不是当时的流行音乐。八大样板戏好像也没有专门批过长征初期是错误的,也没有非常突出毛的领袖形象,而是突出广大底层工农兵的革命斗争形象。这是毛派在试图教育培养广大人民走自己的人民民主之路。

    • 家园 人啊,有时候就是命

      邓各方面不如罗荣桓,俩人都是1902年出生的。

      要不是罗荣桓身体不好,60年代就去世了。不要说邓,就是林都没资格上去。

      毛主席最好的学生,就是罗荣桓元帅。

      通宝推:老阿,
      • 家园 罗帅是很可惜

        秋收起义上井冈第一条,盘活山东、创造最大最强战略区第二条,配合林彪打东北是第三条。

        建国后给罗帅安排的职位是第一任最高检察长,说明毛主席有意冲淡他的军队色彩,让他向党政界发展。可惜就是谭政太废,萧华立不住,才迫不得已让他回总政暂代,这一代就代到去世了。

        国有疑难可问谁,毛主席对罗的看重是不一样的。毕竟秋收起义元从,而且是很罕见的正牌大学生,文化上和主席有更多共同语言。林彪对罗也很依靠,有种说法,本来林彪在政治上没把握的事就听罗的意见,罗去世后林就完全被老婆操纵了,以至昏招连连。

        当然对邓,毛主席也是看重的。不过意义不一样,邓毛谢古牺牲三个,毛主席对邓更多是一种感情上的寄托,然后才慢慢看到邓的能力,渊源上跟罗不能比。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