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知识分子真是先天跪拜欧美 -- 陈王奋起

共:💬218 🌺2612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知识分子真是先天跪拜欧美

    昨天晚上参加一个饭局,一个985双一流的大学老师和我说,他们被选中参与顶级工作母床的攻关,我当然献上我的膝盖,然后他又说中国现在的机床水平落后欧美30年都不止,他们准备花8年到达今天的最好水平。

    一听这话,我的内心突然燃起了一股无名之火,借着酒劲,干脆装酒疯,我就说了,你们就不要搞了,搞也会失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0年前的机床数控能力多强?数控精度多高?今天的中等机床就秒杀30年前的顶级机床了。这种没有搞之前就先跪的态度,注定会失败。

    他又辩解,说控制系统不行,大轴加工不行,blabla。我说那是如何分解子系统,逐个攻破的问题,不是我们需要8年才赶上今天水平的理由。工程上没有8年不能攻克的难关,加班加点4年就行,钱管够2年就行,遇到天才或者偶然的突破,1年半也有可能。一开始就想着8年攻克,还不如说装死投降,等敌人特赦。因为8年后那些机床甚至技术,都是可以转让的。

    中国科研的问题,真是官本位太重,尽是蝇营狗苟之徒,豪杰有志难申。

    通宝推:花大熊,柴门夜归,莫言2024,海陵笑笑生,侧翼,大漠老兔,独立寒秋HK,潜望镜,dongdream,别看我矮,hattie,东海后学,云山,鱼与渔语,梓童,冻雨,一着,胖儿们的爹,jhjdylj,夜雨行歌,朴石,于同飞,anne2607,钱六,脑袋,longpath,pendagun,cheer,empire2007,达济,寂灭,踢细胞,青青的蓝,林子东,真理,海中山,审度,
    • 家园 中国知识分子是天然的自强派

      “我”之外,皆蛮夷。不是说说而已,这是隐藏在文化基因中的意识。

      全世界有哪种文化强调自律、自强、自省的。能够对内改造,自我重塑的才是强者,只能对外,不能对内的,皆蛮夷。

      所谓近现代近180年来对西方文化的吹捧、膜拜,表面上的自轻自贱,实质上卧薪尝胆而已。既有文化上的需求,又有政治上的安排,还有军事、外交斗争中的苦果。这一历史时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尘归尘、土归土,各归本源。

      通宝推:心有戚戚,
    • 家园 【整理】要是完全不引进,自己走到60万千瓦,能不能?

      从理论上说,能!就是非常漫长,你无法预料多漫长,

      你假如,泡在中国工业的大缸里面,许多东西就明白了,6000千瓦是从捷克引进的,全套无保留引进,给煤矿用啊!到55年从弄出来,非常不简单,而鸟(美)1920年代,就12万了,鸟上6000,是太后‘西狩’的同年,太后在逃亡,人家上汽轮发电机,完全同步,

      后来发展出12万,20万,是引进了许多熊(苏)的机组,能参考,到1972年四三方案毛给大引进的时候,同时进口法国,意大利,倭国机组,这才看见了30万机组,

      因为纯国产机组的煤耗比熊还多好多,你想,你蒸发量比熊还大,同样功率,通流面积大啊!末级叶片也大,鸟是800左右,熊稍大,中国要1000叶片,那时是‘纯手算’,做靠板儿,上铣床,最好的铣工轮班一台床子,一年出一台机组的叶片,就是你啥都行,你产量也不行,何况你这么玩,效率,煤耗,尤其寿命,寿命保10年就很厉害,而鸟的类似机组,转60多年,中国引进鸟的机组国产化,30年也强制报废,自己都明白,没有傻子,

      如此,靠‘人拉肩扛’冲60万千瓦,再能开口的,也不说了,最后全盘引进,现在中国是超超100多万,但700℃的那个台阶把你卡住了,下一个世界,还是红毛的,人家把权利收回去了,你继续引进吧!

      中国的问题,是需要一个人懂,从头到尾,可时间来不及,因为里面东西多,而现在,完全进入计算机化了,所有东西是软件了,再没有中国技术了,而‘手算叶片’那一代人,是阿拉父辈,早就滚滚长江东逝水,没有意义了

    • 家园 盖个厂房,地基沉降都要多少年?

      蒙村飞机公司的厂房,为了精度。。。好多年才能用呢,这都是实打实的利息开支。

      现在做,8年搬进去已经不错了。

    • 家园 陈王同志何其幼稚

      就我接触到的教授而言,技术落后与否,在他们那里都是向国家要钱的借口而已。他们的功名富贵,都在这个“差距”里呢,“差距”越大,他们越容易要钱。

      他们两张嘴皮子一碰:目前落后xx年,我们预计采用yy方法,经过zz年的努力可以赶上人家aa年前的水平。这么一说,有司好意思不批钱让他做研究?

      反正,国家立项了,钱到手了,这事对他们而言就算是成功了,他们的功名富贵就来了。如果zz年之后,真的做出来了,那自然是他们水平高,技术牛逼,他们立功受奖评院士当学阀搞女学生;如果万一没搞出来,自然有业内专家开个会,就说我们本来就落后么,基础本来就差么,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虽说没完全达到预期,还是基本达到预期了么,同行评议,哪有不通过的纵向课题?说难听点,反正钱我是花了,就算是没达到指标你能把我怎么样?

      如果想要达到预期、或者超过预期,那么对不起,国家您接着砸钱给我做研究吧,再来一个循环。

      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地位,至于这个技术掌握与否,不重要,能让他们因此当官、当学阀就行。

      您这么耿直,就约等于是指着他们鼻子骂闲街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自己水平下三滥,碰到的都是些不入流的教授,有可能全中国就这么几个烂教授,就被我这个烂人碰上了,其他教授都是好的。

    • 家园 要做强中国工业,需要从教育做起。

      北京李爷:”人家问,怎么鸟一天就瞎琢磨啊!阿拉说,他们闲啊!鸟国小学,围一圈坐,你爱怎么坐随你了,你突发奇想想出去看什么,站起来,好好说话,说你想法,想法合理,就能出去玩,哈哈,真的啊!

      汉民族,5%的家伙是‘考试精’,阿拉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不考试怎么行啊!可阿拉还玩无线电,玩各种小车,在北京市少年宫专门训练,玩许多东西,当然了,最终还得考试,阿拉怎么狂妄,也必须考试,

      鸟不考试?扯蛋,我见过鸟的‘考试精’,那种严格训练之苦,汉人也未必行,比如在哈佛,YALE,斯坦福,是汉人考第一吗?不是的,

      最终什么样?人家需要一个东西,是一个概念,需要啊!汉人就落荒而逃了,因为‘没见过’,汉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没见过’,哈哈,阿拉要这样,早已哏屁了,

      阿拉玩的许多东西,玩出来之前,都‘没见过’,假如有地方去见,轮不到阿拉玩了“

    • 家园 ‘李爷’说,中国工业非常落后。

      ”你想,阿拉能随便各个行业之间跑着玩,中国现在该是多落后,阿拉在鸟国能在各个大公司直接跑吗?会被人家揍死的“

    • 家园 石明松,两系法

      春节,在武汉打工的石新华回到仙桃老家,他在给父亲石明松上坟时说:“爸爸,我能为你做的,都已经做了!”

      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找到石新华时,他说这是父亲去世后20多年来第一个来找他的记者,紧接着就拿出了一个装满厚厚一撰材料的大信封。在1988年石明松意外身亡之后,他对杂交水稻做出的贡献,也逐渐被世人所淡忘。如果不是最近偶然发生的一件事,石新华也很少再触及这段令他揪心的往事。

      2011年,一个朋友告诉石新华,他在网上看到国家科技奖的申报名单正在公示,袁隆平领衔的湖南省杂交稻研究中心,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申报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在申报的获奖者里面,却没有石明松的名字。

      石新华赶忙找到这个网页,按照上面公布的地址给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写了一封信,大意是:石明松最早开始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并在去世前已获初步成果,因此,他才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人。

      石明松与“两系法”杂交稻的发现要追溯到1973年。当时还是湖北省沔阳县(今仙桃市)沙湖原种场技术员的他,在4000可育的。围绕这个有趣的发现,他又做了大量的试验,而唯一可以给他帮上忙的,只有自己的妻子和3个未成年的儿子。

      1980年初春,湖北省农牧厅的春耕生产检查组来沙湖原种场,石明松趁人少的时候,把他的研究报告悄悄塞到了检查组一位负责人手里。数天后,湖北省农牧厅的几个人就专程给石明松送来了3000元钱、一架海鸥牌照相机和一个计算器。

      这是石明松研究杂交水稻7年以来,获得的第一次资助。

      随后,湖北省专门成立了“两系法”杂交稻协作组,联合省内的7家单位进行研究,并确定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武汉大学也参与其中。

      日后的研究证明,石明松开辟了一条新路。

      与“三系法”的“一妻二夫”制不同,“两系法”实行的是“一妻一夫制”:“妻子”对光照和温度敏感,在夏季的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这时,用恢复系和它杂交,生产用于大田里的种子。到了秋季,在短日照、低温下,“妻子”又变成了正常的水稻,自交结实,生产用于下年作为母本的种子。

      “三系法”杂交水稻需要寻找特定的恢复系,而“两系法”的优势就在于恢复系广泛,形象地说,就是能和“妻子”配得了一系列认可:通过省级鉴定,被正式命名为“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与国家“七五”攻关课题。

      这年12月,石明松获得了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同年,国家启动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

      为寻找农业领域的863项目,当时的国家计委、科委与教育部联合来湖北调研石明松的“两系法”水稻研究。此时已经成为杂交水稻学界权威的袁隆平,也应三部委邀请来到湖北。袁隆平一看到“两系法”水稻,当即就大加赞赏,并认为“三系”杂交稻要被清仓查库了,“两系”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他做出了一个看起来更宏远的判断:杂交水稻要从“三系”转向“两系”,最终走向无融合生殖的“一系”。

      1987年,“两系法”水稻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863计划的第一个项目,编号101,袁隆平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的联合攻关。石明松与朱英国也在专家组成员之列。但不幸的是,在项目刚刚开展之际,石明松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

      863项目一直持续到2005年,朱英国说,“两系法”水稻的研究中心一开始一直在湖北,随着项目的推动,其他单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其中,东北的杨振玉和袁隆平的湖南杂交稻中心都育成了优良品种,也在实际中推广较多。但石新华说,从目前推广的组合来看,仍以石明松当年发现的“农垦58S"为背景的不育系所配的组合推广面积最大。

      2011年底,石新华忽然接到湖南杂交稻中心打来的电话,请他去长沙开一个协调会。对方告诉他,国家奖励办收到他的来信后,就搁置了“两系稻”的评奖,并将他的意见转给了湖南。此次开会,就是要商量如何将他父亲的名字加进获奖人的名单里。

      在协调会上,石新华提出来要将父亲的名字与袁隆平并列第一,与会人员皆不认同。石新华还记得,会上,袁隆平表态说:“我个人得到的荣誉已经很多了,我不一定非要得这个奖。”商议的结果,排名次序为:袁隆平、邓华凤、石明松。

      其中,邓是袁隆平的学生,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英国是国家科技进步奖遗传育种组的评审专家组组长。他说,就他个人的意见,石明松在获奖人里面应该排第二。实际上,早在1993年,湖北省就将“两系稻”报过奖,当时得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已经去世的石明松是第一获奖人。所以这一次存在着重复报奖的嫌疑,但鉴于“两系法”杂交水稻成果重大,再予以重奖也在情理之中。

      单就技术而言,颜龙安并不认为“两系法”就能完全替代“三系法”。他指出,“两系法”杂交稻的母本是受温度和光照控制的,由于自然因素不可控,“两系法”水稻的制种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制于天气,这就存在较大风险。

      “超级稻”冲击纪录

      根据《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和程式华提供的数据,杂交水稻的亩产,用了12年时间,从1976年的316公斤增长到1988年的443公斤,增长了127公斤。

      但又过了20年,到2011年,杂交水稻的亩产达550公斤,只增长了110公斤不到。

      人们不禁会问:杂交水稻产量是否接近“天花板”?杂交水稻这一技术是否将会被淘汰?

      上世纪70年代直到1983年之前,石明松独自搞科研时,条件异常艰苦。

        今年2月,记者来到仙桃市,找到了石明松的长子石新华、次子石水华。他们将保存完好的父亲手稿、照片、奖状等生前遗物搬出来给记者瞧。

        对于他们,这些带着父亲印痕的物件,分量并不逊于父亲新获得的国家特等奖。那些父亲的亲笔手迹和沾满汗渍的发黄纸张,勾起了他们尘封的记忆。

        “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放暑假,父亲就让我们哥俩到田里‘打工’。白天,插秧、授粉、赶麻雀,晚上还将竹床搬到稻田里看护。”石水华说,他的母亲郭金兰也是县农科所的职工,帮父亲“搞这搞那”,总之,一家人都围着父亲的科研转。

        那时候,生活还很艰苦,遇到青黄不接时只能喝稀饭。有一天,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指着囤在家里的稻种问:“爸爸,这么多谷,为什么不拿去碾米做干饭?”

        “那是谷种,是爸爸的命根子!”做父亲的安慰孩子们,等他的杂交水稻搞成功,稻谷产量提高了,大家就都能吃上干饭了。

        石明松是县里的农技员,本职工作只是技术推广。当他开始搞水稻杂交育种时,有人表示不理解。

        “一个基层农技员,工作就是推广技术。谁叫他去搞研究的,真是自不量力。”

        “一个助理农艺师搞科研能有什么作为?鸭子都能捉鱼的话,还要鹭鸶做么事?”

        这些,石明松并不在乎。唯一让他苦恼的是经费拮据和条件艰难。

        没有钱买实验用品,他因陋就简,“土法上马”。

        有一阵,阴雨绵绵。再下几天雨,稻种就要霉烂报废了。有个烘烤箱该有多好!可他一个月工资并不高,哪里还有钱买这种设备?

        他想到家里炒菜的锅——只好用锅来“温”稻种了,于是叫起了正在发烧的妻子。妻子支持他的工作,默默无语地做起了“细活”,用小火慢慢地烘起种子来。

        没有实验用的去雄夹,就自己做;没有杂交袋,就用信封代替;没有遮光室,就用煤油桶遮光;没有种子储藏间,就一家人挤到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去,把卧室腾出来;原种场里老鼠多,石明松将种子分成小包吊在铁丝上……

        1980年初春,省农牧厅春耕生产检查组来到沙湖原种场,石明松趁人少时,将他的研究报告塞到了检查组负责人手中。

      “1981年,我高中一毕业就给父亲当助手了。父亲出事时,我还在千里之外的海南……”石新华的思绪,回到了随父亲南下育稻种的7年。

        舍近求远去海南,石明松是要“追光”。

        晚粳自然不育株的育性转换,到底受什么因素控制?是气温、肥料还是光照?这种既能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的两用核不育系,其遗传机理是怎样的?石明松要解开这个水稻自然之谜。

        经过反复试验,他排除了气温、肥料等因素,把注意力紧紧盯在光照上。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他带着大儿子远赴海南。

        那时的列车不像今天这么快,去海南,路途漫长。石新华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坚决不许买卧铺,而是坐硬座,为的是节约公家的每一分钱。

        海南地处热带,骄阳似火,特别是正午,气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上。石新华说,那里育种条件十分艰苦,他和父亲每隔五天插一次秧,以验证光照对雄性不育株形成育性转换的影响。田里的蚂蟥和蚊子将身体和脚咬烂了,父子俩也全然不顾。好几次,由于过度劳累,石明松晕倒在田边。

        丈夫想念妻子,儿子思念母亲。春节,别人一家乐乐呵呵吃团圆饭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寂寞地留守海南。为不打乱育种进程,一家人天各一方。

        石新华说,他有整整七年没有回家过年,父亲比他好不了多少。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余胜伟回忆,1982年,他刚分配到省农业厅(原省农牧厅)科教处工作时注意到,石明松提出了光敏感核不育系概念,手写、打印了很多论文材料。不过,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省科技厅(原省科委)慧眼识才,当年就拍板,将该课题列入全省科技重点项目,随后与省农业厅共同组织全省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

        在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和华中农学院育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3年,积累了一万多个数据、上千份材料和数十个组合实验,石明松终于找到了水稻遗传机理的“钥匙”: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既能育性转换,且具有杂交广谱性,可与其他常规品种杂交,又可利用其可育特性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1985年10月,原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外50多位专家鉴定该项目,一致认为,这是我国水稻史上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两系法自此彻底淘汰三系法,树立起水稻杂交史上一个新的丰碑。随后,石明松接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起初,石明松将这种雄性不育系命名为“晚粳日照两用系”,1985年,在中国农科院邓景扬博士建议下,改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邓景扬认为,这种水稻是湖北的特产,是生理遗传的典型例子,可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后的事实验证了他的先见之明,1996年12月,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更是被列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

      1988年1月中旬,春节前不久,他在武昌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因招待所电热水器电线接反,在洗澡时意外触电身亡,年仅50岁。

      7年没回家过年的石新华,一路流着泪从海南赶回湖北。这年的除夕,依旧鞭炮震天,但石家期待多年的团聚,已成了永远的遗憾。

        令人唏嘘的是,石明松意外身故后,其家人又遭遇一连串坎坷。妻子郭金兰因身体原因,次年即退休。他们的小儿子(老三)不久患病早逝,老三的妻子现靠打工度日,儿子在北方上大学,靠助学金维持学业。

       郭金兰今年75岁,前不久患病住院,大小便失禁,躺在床上由兄弟俩轮流照顾。郭金兰还住在几十年前石明松住过的大楼格子房里,这栋楼破旧不堪,几成危房。

      发端于石明松的这一技术,在“八五”期末就已累计种植20多万公顷。目前更被大规模生产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选育出超级杂交稻。

        湖北不仅是“两系法”的发源地,也是有力的推动者、应用者。此次获奖的50名个人中,湖北占9人,除石明松列第二,卢兴桂列第四,牟同敏、游艾青、曾汉来、冯云庆、朱英国、袁潜华、朱仁山亦上榜。获奖18家单位,有3家在湖北,分别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第五、第六。“石明松是两系法的开创者;袁隆平引领科学研究,提出了杂交水稻科研技术路径;湖北省农科院卢兴桂从事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和应用。三人侧重点不同,各有千秋。”业内专家评价,卢兴桂有非凡的科研组织能力,上世纪90年代与袁隆平并列为责任专家,为两系法杂交水稻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到处奔走;1998年10月,建议国家科委提前启动超级杂交稻研究。他1982年开始将农垦58不育株光敏基因导入籼稻,育成了我国第一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W6154S,最早攻克、掌握了两系法核心技术。

        石明松提出,选育新的粳型光敏不育系,与一般粳稻品种杂交。将这一设想变为现实,筛选出强优组合鄂粳杂1号的人,是当时在省农科院工作的冯云庆研究员。“两系法杂交水稻进入生产推广,冯云庆做得最早。1995年我国向世界宣布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就是以他选出的粳稻杂交组合作为基础的。”同为获奖人的牟同敏说。

      湖北粳稻,石明松贡献很大。

      1973年,湖北石明松在沔阳县(仙桃)沙湖原种场单季晚粳品种“农垦58”大田中,发现3株自然不育株,后经研究,确定为“光敏感核雄性不育系水稻”。

      通宝推:桥上,alane,审度,
      • 家园 颜龙安,现在一查协作组都是袁老,这个体系却没有多少资料

        不应该多介绍这两个研究体系吗?

        农业科技大协作,医疗科技大协作。

        这么大的全国性协作动作,为什么没有各种资料详细分析介绍呢?

        1971年2月,颜龙安与来自全国的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到海南岛基地——南红农场跟班学习,参与全国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攻关。在南红农场得到珍贵的“野败”资源后,为尽可能保证研究的全面、准确,颜龙安加大了试验的难度,选择了籼稻、粳稻等不同纬度的7个品种与“野败”杂交。

        一个月后,他们收获了48粒种子及10万字的学习笔记。

        科研发现来源于不断地思考和科学的总结。经过不懈钻研,颜龙安发现带有野生亲缘的杂交后代种子可能休眠期较长。为打破种子的休眠期,颜龙安和他的科研团队想了许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只得用土办法:把种子洗净,用湿药棉裹紧,再用塑料布包好,放进贴身的内衣口袋里。7天7夜后,48粒种子全部发芽!但新问题随之出现:禾苗高矮不一,参差不齐,“发育期”有先有后,很不稳定。为解决这个难题,颜龙安遍访名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要使杂交水稻后代成长稳定,在选育时务必选择穗型、粒型、株型都像父本的不育株进行回交。

        之后,他带着助手,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采集了30多个野生稻种进行培育试验, 1972年冬最终选育出了“珍汕97A”和“二九矮”等“野败”保持系。

        1972年冬,为寻求突破,颜龙安一改传统的研究方法,将“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经过南繁北育连续四代回交,不育株率达100%,不育度也在99.5%以上。

        至此,我国首批“野败”不育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宣告选育成功。“野败”籼型不育系为我国实现水稻“三系”配套及以后的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继江西之后,湖南、福建也宣告育出了不育系和保持系。

        但恢复系仍然没有找到,“三系”还无法配套。迈过这道坎,杂交水稻才算培育成功了。

        吸收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颜龙安和李汝广、文友生等人一起,兵分几路,到中国农科院、广东农科院、福建的外引试验场等地,广泛收集不同纬度、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环境的水稻品种,他们的目标是在最大范围内选择最优良的杂交后代。

        当时,全国杂交水稻大协作中,有1万多名育种人员在研究着同一个课题。

        颜龙安和他的同事争分夺秒,像一列全速前进的火车,朝着既定的方向疾驰。他们用自己育出的“珍汕97A”和“二九矮4号A”不育系,与593个来自中外的不同品种(株系)进行测交,试验的规模和繁琐、复杂程度在全国均属最大。一行行地扫视,一株株地观察,日复一日,禾苗开了花、结了实,他们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筛选出我国第一批强恢复系,宣告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3年10月,全国水稻科研生产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颜龙安在《利用“野败”选育水稻“三系”的进展情况汇报》一文中,宣布“三系”配套成功,好消息鼓舞着全体与会人员。

        而他则被另一个信息鼓舞着。

        中国农科院的鲍文奎教授告诉他,刚刚在日本闭幕的国际遗传学会议上,有人提出一个大胆的思路:以栽培稻作母本,以野生稻作父本,反向杂交,目的是改变细胞质,创新育种途径。

        1978年,反向杂交到了第四代。一天,他和助手朱成像往常一样下田。25亩试验田,有50多万株杂交后代。要寻找新质源,他们不得不一兜兜地找,碰到捉迷藏式地躲在下面的,还要用手拨开看。因为50万株的花期先后不一,相差有半个月,且水稻每天有固定的开花的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3点,急没有用,他们要根据作物的习性,安排工作时间,平均一丘田得看三四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难的寻找,第七天,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株90厘米高、开着白花的植株。花粉为白色可是不育水稻的特性!怀着兴奋的心情,在周边拉网式搜索,不久又找到一株!直到整个花期结束,只找到两株!但这两株已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这是一种育种新质源,在世界属首次发现,1987年,它被命名为“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

        1980年,颜龙安又开始了超高产杂交稻的研究。他提出以增大库容量为突破口的全新育种思路,即选育大穗大粒型的不育系和恢复系,创造强优势的后代。“新露A”“献改A”“早恢102”“科恢752”就是他精心选育的“父母”,而“献优63”则是用这一全新思路育出的后代,1989年在江苏试种,最高亩产达900公斤。

        1985年,我国粮食基本实现自给。颜龙安又在思考如何让百姓吃得好,把育种方向由产量高、抗病虫害转为兼顾米质好。“752”系列组合陆续问世,其中“中优752”达到国标二级米质。为了解决杂交早稻不好吃的难题,提高农民种植双季稻的积极性,颜龙安历时近10年选育出“汕优102”,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

        从1969年开始,颜龙安每年都要过两个夏天,一个在江西,一个在海南,为的是利用海南冬季气温高的特点,加代繁育。那时,海南还属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走的是砂子路,吃的是椰子饭,住的是茅草屋,睡的是棍子床,白天下田与蛇和蚂蟥作战,晚上睡觉有老鼠、蚊子捣蛋,还要时常提防台风、海啸的侵袭。这样的日子,他一过就是十多年。“现在条件好多了。”吃过苦的颜龙安非常知足。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关键是极度缺乏真正懂底层技术的人。

      “ 你真玩东西,发现中国缺的东西忒多了,真要,啥啥都没有,并且很容易被人家掐死,人家使劲一掐,连油气开采都能掐死的”

      “工业,现在按钮(工具软件),你一旦失去了钮,钮被人家锁了,谁会画图(设计)?是个问题吧,

      而有些工艺,比如焊接工艺,都是引进的,包括工艺本身,焊接设备,焊丝,都是引进的,你想,有问题的时候,手工焊不利索了,还有啥?”

      ——一位悲观派对脱钩的看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