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忠诚不绝对 -- 胡里糊涂

共:💬54 🌺266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印度基建是脑残但是突然想到印度很松散

      也许真的在下大棋啊,具体要看在那个邦,执政党是谁,非常需要调查研究,感觉几十亿的项目不至于让上头昏头

      • 家园 大棋

        没那么厉害。很多事不要想复杂了。

        中国对外投资啥的,亏本的很多的。反正钱是公家的,亏了无所谓,赚了都是自己的。

        其实很多中国商人也不行,对内只会残酷压榨,一到海外就抓瞎,都是只能在国内,有党撑腰才能赚钱的。你看看温铁军的三国研究,他就讲了故事,他去调研就劝说某公司,三国赚不到钱的,那些公司都不听,最后亏了。

        中国官僚并不傻,但是对外都是无知得很,很多都是公知思维,认为世界上就中国人坏,外国人都是白莲花。对内隋炀帝,对外宋襄公。

    • 家园 海林看得很透

      替换在力量对比因素和环境制约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对印策略呈现出更加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国既对中印互动具有更强的包容心理—中国不在乎相对收益、对印度的威胁认知呈现变动态势; 也更关注中印关系的成本收益问题,特别是关心中印互动的周边和国际溢出效应。中国的风险厌恶心理给了印度施展积极主动甚至具有压迫性的进攻战术的空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需要在稳健处理中印双边关系存在的问题和展开对等博弈遏制印度进攻性意图二者之间做出选择时,会对印度的要求做出一定让步,以避免争端升级。类似情景在中印过去几十年的互动过程中并不鲜见。成功经验的累积导致印度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国和自身的心理认知偏差,更加看重国际环境给印度带来的加权和对中国施加的制约,从而使得印度在对华关系上呈现出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强硬的特征。不过,也有学者不赞成这种判断,认为印度对华政策调整并非一味趋向强硬,“印度在安全领域的对华竞争与防范难以根本改变,但两国关系的积极面的发展也不容忽视”。然而,这种强调印度对华政策平衡性的观点,往往存在一种看上去不那么平衡的关联性判断,那就是更多强调中国维护中印关系稳定性或曰大局的责任,同时更多主张中国应该包容印度的机会主义政策。正如有学者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在美国推进 ‘印太战略’的背景下,印度将根据自身利益,继续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并扩展其经济与战略利益。对中国而言,妥善处理中印关系将成为缓和 ‘印太战略’压力的关键”。作者似乎认为美国的 “印太战略”概念给了印度 “扩展”利益的机会,而对中国却意味着要 “缓和压力”的责任。

        

         类似的观点和逻辑在中国学术界并不罕见。这种观点往往将维护中印关系的稳定或者建设性状态作为中国对印政策默认的出发点,如主张 “中印对和平与发展的需求目标是相同的,且双方在地区和全球层面拥有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印关系不仅对双边,也对地区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中印两国必须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和摩擦,携手前行”。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主张很适合在对外传播中使用,但在学术上人们仍然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印度不按照中国的意愿和中国相向而行,中国是更愿意调整政策,释放清晰的战略信号、展示以及在必要的时候实际使用力量优势让印度认识到 “此路不通”,还是愿意支付更大的成本以争取印度和中国保持近似的建设性心态呢?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对中印关系发展前景的判断。

        

         4对中印关系的最优及次优前景期待

        

         国际关系从本质上来说遵循的是现实主义逻辑,大国竞争尤其如此,实力和实力的运用方式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互动过程和结果。当然,国家运用实力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具体的地缘环境和国际格局所处阶段影响。以现实主义逻辑考察中印关系上,不难做出判断,印度能够凭借有利的国际与地区环境,在一定时间段内掌握战术主动权,但就互动的长期结果而言,中国才是能决定最终状态的一方。

        

         虽然学术界对中印互动过程中战略主导地位和战术主动地位之间的倒置现象研究有限,但很多学者都体会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会有相当数量的学者讨论中国应该如何引领和塑造中印关系,只不过学者们往往将精力放在中国应该如何吸引印度更加合作、争取印度更加采取建设性态度而已。这种表面上更强调中国 “责任”的主张,实际上也体现了观点提出者对中印关系谁才是真正掌控基本和长期局面一方的看法。假如印度是中印关系状态的塑造者,那么研究中国应该在什么方向做出怎样的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也有学者越来越强调中印关系的交互作用,并对印度对华行为习惯的潜在危险提出了警告。有学者提醒,“印度外交极具现实主义传统,常常为追求眼前利益而罔顾中印关系大局。中国既要对印度积极调整对华政策作出恰当回应,又要对其反复无常、‘小动作’频频的另一手做好防备”。这种观点触及了中国处理中印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在面对印度两面下注、机会主义以及讲究现实利益而不在乎长期回报的对华外交策略时,中国所期待的中印关系最优状态和次优状态到底应该是什么。

        

         对中国而言,中印关系最优状态是中印双边结构性问题得到令中方满意的解决、印度接纳中国在南亚以及其他印度的利益攸关地区推动 “一带一路”建设以提高中国影响力、印度和中国携手反对美国的霸凌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情景,无论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扩展中国的战略空间和国家利益,还是从理想主义入手推动中国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文明价值,都是中国所乐于见到的。

        

      不过,展望未来的中印关系发展趋势,仅仅期待双边关系的最优状态显然是不够理性的。对中印关系的前景期待,必须建立在对当前双方互动结构的客观认知基础上,接受现行国际格局下中印并不处在同等状态和位置,以及差异性的状态和位置会决定国家对外基本战略选择的现实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我觉得老兄这是事后诸葛,有些教条了

      以你的逻辑,川总说前任总统们拉拢中国也是理想主义大笨蛋了。虽然从结果上说,确实是这样的

      一带一路既然是中帝走出去的战略,那么实施过程中拉拢沿途的国家本身也没有错。如果这些国家愿意投靠我们,那就欢迎。如果反对我们,则再回之以猎枪就是。共产主义者最重要的优点是实事求是,知错能改,与时俱进。不决策当然不会犯错,但是也会损失机会。中印当时若能联手,亚洲共荣,确实美帝就更没希望了。当然最后三哥犯贱,证明了狼子野心,吸取经验,以后就会多防着它,或者换个手段对付它。大国的成长不必拘泥于一策一地的得失。如果为这点失误,废掉带路,恐怕就因小失大了。当然,如果你的论点是连一带一路战略也是错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通宝推:审度,
      • 家园 说的对,一路一带就是对外投资。

        换句话就是资本输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实力增强,资本输出是必然的过程。

        之前我们资本输出哪里?美国国债,及西方国家。总想投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资本取得先进技术及高消费市场,这个梦想被美国无情粉碎了,前有08年危机想趁机进入美国金融领域的失败,后有贸易战华为被围剿。那我们还要不要输出资本了?当然要,这是国际化发展必由之路。

        那就只有重回亚非拉的老路。头破血流之后认识到西方不会给我们出路,剩下的就只有穷兄弟了。

        这是资本输出的大方向大战略的转变。

        具体执行,资本输出到哪些领域,资源开采、农牧业、还是商业金融?当然首选并重点投资基础设施,当年德国刚起步就规划铁路直通中东,英雄所见略同。

        基础设施投资大见效慢,要长时间忍受亏损等经济风险,更关键的还有政局变动等政治风险,但一旦成功,则得利千秋,中国人干事情,就干大事情。

      • 家园 一带一路很可能是上了战略间谍的当了

        我总觉得那个郑永年不像好人。

        而一带一路,只要人家掐掉你

        一个节点就垮了。这种干成极难

        而对手破坏极易的事情,老毛老

        邓都是不会干的。

        • 家园 想多了

          一条一路起始原点就是输出国能过剩产能,但现实是歪打正着点中了西方列强的资本主义命穴,敌人反对的肯定是好事,而且我们现在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战略上步步为营,战术上大胆前出,攻城掠地,对落后和发展中国家输出点基础工业,抉殖点基础建设能让他速度提升国力,将来都会成为中国的好朋又是潜在市场。

        • 家园 一带一路是在“市场经济”下的资本正常运作方式

          只不过它正好配合了目前国家战略层面的思路而已。

          即使没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正常来说,作为资本,它还是需要寻找出路,需要创造剩余价值。

          所以,作为河里有名的“中帝国”分子,反对一带一路太奇怪了。

          我是无所谓支持或者反对一带一路,因为它本身是个消弭阶级观念的一个概念。

        • 家园 京汉铁路能否延伸成京广铁路?

          富庶的广东,北京表达了想跟你联通的意愿,做出了努力,能不能联通还得看你方的意愿与能力了,你方意愿不够决心不够的话,我暂时就跟湖北人民多处处。

          一带一路也是如此,欧洲人是做不成事情的,尽管他们有一点意愿有一点能力有一点决心,然并卵,所以咱们暂时只能跟穆斯林世界握握手做朋友。

          所以,概不赊账的话,欧洲的生意并不比印度的生意高大上,都是个生意而已,瑞典人、波兰人、澳洲人、法国人并不比印度人善良,看招标文件再考虑是否投标。

          最后,全球化已是强弩之末,中国深化开放合作逆流而上做中流砥柱的大旗扛不下去了,时间不会太长,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意愿表达出去了,下个阶段有用。

          • 家园 你不能只盯着有钱没钱这一个维度

            把把欧洲类比成广东,中东类比成中原是不正确的,因为你只看了有钱没钱,没看到现代化这个维度。

            穆斯林世界是我最不喜欢的,排在美日、欧洲、印度之后。人家还想着杀光异教徒建立政教合一的东方神国呢。

        • 匿名 一带一路没错,错的是没有持剑行商。

          郑和下西洋带了多少军队?

          军队到不了地方,还讲什么道理。

          其实也不能推卸责任到外国人头上。

          中国古代除了城墙内,被保护也被收税的集市,还有自发形成的野外集市,草市。

          这些草市再兴旺,有地头蛇保护,看上去安全,当也是无法避免大股土匪突袭的劫掠。然后循环。

          光看经济利益,不是天真,就是有投机心理。

          怪郑永年,与陈立夫骂冀朝铸,没啥区别,都是装天真。

        • 家园 只要往外走,哪条路不存在风险?

          中国即使不走出去,难道还能再“韬光养晦”二十年?

          郑永年和一带一路是什么关系?难道他是首倡者?

          再说,别忘了还有“郑国渠”。

          通宝推:ziyun201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