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六:死里逃生靠什么(六) -- 孤星

共:💬12 🌺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读革命回忆录漫谈之六:死里逃生靠什么(六)

    廖汉生中将在回忆录中提到,他是在红3军最困难的时期由游击队调到红3军军部当文书的。到了之后,看到军部特务班押了三个人,不禁大吃一惊。三个人中,他认识两个。一个是他的同乡同学、当过红8师政委的谷志标,一个是他的小伙伴、后来长期和他搭班子的贺炳炎。另一个人他不认识,是红9师政委宋盘铭。

    看到谷志标、贺炳炎,廖汉生想跟他们打个招呼,可因为之前听说,如果他们看你一眼、说上一句话,被别人看见,恐怕就得被抓起来,就没敢吭声。

    当天晚上,谷志标被押到鹤峰城处决,贺龙听说了急忙派人去追,不准杀,这才保住他一条命。上文中提到,贺龙1961年跟参与编写红二方面军战史的同志讲,捕杀师团干部,他和夏曦争,从来争不赢。谷志标算是个例外吧。或许,贺龙没当面跟夏曦抗议,只是悄悄派人把他救下来,夏曦事后知道也就算了。

    1937年7月,由于战局不利,贺、关与夏曦分兵,各带一部分队伍。贺龙跟关向应商量,就把谷志标、贺炳炎、宋盘铭三人放了出来,谷到军部当参谋,贺到管理科当管理员,宋级别高,贺龙无权给他安排职务,廖汉生经常看到贺龙、关向应与宋盘铭一起行军、吃饭、睡觉,有时还下棋、聊天。好景不长,当年12月会师后,夏曦又下令把宋盘铭抓起来,很快就处决了。

    1984年,廖汉生到洪湖参加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仪式。一些老战士提起当年的肃反,怨愤难平。有的同志指着纪念馆中夏曦的照片,火气十足,数落不休。

    许建国是中共保卫和公安情报工作的创建者与卓越领导者。这样的人,也差点在肃反中被自己人干掉。未来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在回忆录中提到,1930年11月,红3军团渡过赣江,准备与红1军团并肩作战,进行第一次反围剿。部队一边休整,一边进行肃反。各师都成立了肃反委员会,杀人权在师里,基本上是凭口供杀人,申诉辩护是没有用的。江华当时是红5军1师3团政委,师政委吴溉之担任肃反委员会主任。3团的主任副官杜理卿差点被杀。江华是师肃反委员会委员,向吴溉之担保杜理卿除了好吃,没有别的问题。团长周彩薪有点害怕因此受到牵连,但江华坚持保杜理卿,后来还与周彩薪重新介绍他入党。杜理卿后来改名许建国,建国后当过公安部副部长。

    许建国是幸运的,既碰上了江华这样敢于直言的好领导,更碰上了吴溉之这样能听得进不同意见的更高一级领导。如果换一个头脑发热的领导,没准把江华一起干掉了。吴溉之是张震上将的入党介绍人之一(张震等10几个人的入党宣誓仪式是江华主持的),平江人,黄埔四期,参加过南昌起义。

    《黄克诚自述》中提到:“前次我因为反对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已经使某些领导同志对我产生了极不好的印象,这次我又不肯执行审判处理掉队者的指令,更引起了他们的反感。一位领导同志曾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吴溉之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听了这个评语,我便不敢再讲什么话了,只得小心翼翼地跟着部队行军,生怕掉队而遭到处理。”被人与一贯“右倾”的黄克诚相提并论,吴溉之应该是个厚道人。

    与贺龙一样,徐向前也出面保了一批人。当然,高级干部他是保不了的。1990年,徐帅病危,陈锡联闻讯匆忙赶到病床,见他最后一面,徐帅当时已经昏迷。陈锡联不禁想起了战争年代徐帅救他一命的往事。

    苏家埠战役时,陈锡联担任团政治处班长。政治处主任、代理主任的政治处秘书先后被抓,陈锡联是党员,又是班长,就开始管事了。有一天,陈锡联突然被叫去谈话,说他是“吃喝委员会”成员。上边要他老实交代问题,还要抓他。徐帅听说后发了火,几个孩子家里穷,出来闹革命,肚子饿了在一起吃点东西算什么!陈锡联就这样得救了。

    陈锡联后来才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部队打下光山县城,他在街上遇到了老班长孙玉清(后来当了九军军长,西路军兵败后被俘牺牲,年仅28岁),孙玉清这时当连长了,两人很高兴。孙玉清还有几个铜板,约定第二天早上请陈锡联等吃东西。次日早上,陈锡联带上班里的十几个小伙伴一起碰头,孙玉清拿了点钱,陈锡联他们也凑了点,一起买了几根油条和一晚鸡血汤,每个人都吃了点。按照张国焘的肃反政策,这就成“吃喝委员会”了。陈锡联是班长,不抓他抓谁?

    周希汉中将1931年被人揭发是混进队伍的富农,被开除回乡生产。他拿着一张路条回家,费劲周折,找麻城苏维埃开了一张他是贫农的证明。回部队后,暂时没事干,临时在厨房帮忙,结果遇到了前来找锅巴吃的徐向前,于是到军部当了书记员(秘书),实际上干参谋的事。

    第二年,周希汉私下里议论张国焘瞎指挥,有人告密,并揭发他在苏家埠战役后丢了一些战利品子弹(警卫排长拿走子弹没打招呼)。保卫局报告了张国焘,周希汉被严酷拷打,灌辣椒水。徐向前听说后,出面找张国焘把他保了出来。

    后来有一次,周希汉在选择方面军总部机关宿营地时,由于缴获的地图有问题,选错了宿营地,耽误了时间,只好临时找了一个宿营地。按照惯例,自然要把最好的房子安排给张国焘住。但张国焘看这房子孤零零的,容易遭到空袭,以为是周希汉存心害他,说他是漏网的“改组派”,并反复逼问他是谁指使的。

    周希汉耐心解释,张国焘不听,周希汉火了,开始与张国焘顶牛,张国焘就下令处决他。周希汉被押到河边,马上就要行刑,他喊了几声共产党万岁,又开始问候张国焘的先人,惊动了在河边散步的徐向前和陈昌浩。徐向前问清了原由,就下令把他放了,然后自己去找张国焘解释。于是,周希汉得救了。

    欢迎关注公众号 云在西湖(与这里同时首发)。

    通宝推:mobilesaga,普鲁托,胡一刀,
    • 家园 看得人发毛,对自己人这么狠
    • 家园 挑个小毛刺

      1937年7月,由于战局不利,贺、关与夏曦分兵,各带一部分队伍。

      时间不对吧,这个时间都该成立八路军120师了,夏曦还活着吗?

    • 家园 批评黄克诚大将的领导是谁呀?

      一位领导同志曾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吴溉之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连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

      还不能实名,那该是个伟光正路数的,是谁呀?

      黄老还是有本事,上上下下那么多次,眼睛还不好使,也没耽误金子发光

      • 家园 三个要点

        比黄年轻,地位比黄高,最重要的此人处理掉队士兵和黄冲突过,黄甚至担心自己掉队被处理。所以他是执法的,不是高层党的领导。

        如此就呼之欲出了:长征后期的罗大将军。

        • 家园 处理的人主要是张纯清

          军团保卫局长。但刘亚楼和罗瑞卿也都比较左。王平回忆录中专门提到,有人说罗瑞卿有很大责任,错杀了几个人,实际不是那么回事,刘亚楼在二支队政治部把握政策基本平稳。

          • 家园 从黄克诚回忆录看还是罗瑞卿可能性大

            黄大将有关回忆有两段:

            “部队开始整编时,上级拟派我担任第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因当时有位领导同志说我反对整顿纪律,历史上一贯右倾,不适合作领导工作,因而作罢。说我反对整顿纪律,确有其事。那时在红军出了草地之后,中央派红一军团的几位领导干部到红三军团工作。红三军团在彭德怀同志的言传身教下,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尤其是在长征途中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上下一致,官兵平等,领导的伙食和士兵一样,共同过着艰苦的生活。从红一军团过来的领导干部,有时在一块改善改善伙食。三军团有些同志就对他们这种作风看不惯,有些反感,下边的干部战士有时填不饱肚皮,就常常发点牢骚,讲些怪话;还有的同志饿得受不住了,偶尔违反群众纪律,偷吃群众的东西,也是有的。部队中发生的这类情况,本来是属于教育问题,有些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从红一军团来的领导同志却把这类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认为这是对革命丧失信心的表现,因而提出来要在红三军团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对那些被认为问题严重的人甚至要采取处死的办法予以惩罚。我当时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我说,某些干部战士表现得情绪不高,发牢骚,这与领导者平时教育不够有关系,同时有些领导同志脱离群众,不能以身作则,对下面有影响,不能够完全责怪下边的同志。个别同志偶尔违反群众纪律,固然是不对的,但还是应以教育为主,不能采取处死的办法来对待。我们刚刚走出草地,大家已经被拖得精疲力竭,目前的情况仍然十分困难,马上进行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的工作,是很不适宜的。由于我提了上述意见,领导就认为我不可靠,不适宜担任领导工作,更不能带兵,所以,部队整编后,就让我担任军事裁判所所长。 ”

            此领导是一军团来的政治部领导。

            第二段包括你引用的那句话:

            “我当时任军事裁判所所长,上级机关把那些掉队的人抓起来交给我审判处理。我实在不忍心下手处理这些同志。记得当时有一位姓周的管理科长,以前在战斗中被敌人打掉了一只胳膊,因为在过草地时丢掉了几名伤兵,这时也被抓起来交付审判。我去找纵队司令员彭雪枫讲情。恰巧碰到政治部门的两位领导同志,他们见我替被交付审判的人讲情,就把我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说:“你还当过师政治委员呢,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了,真不中用!”这样一来,我这个裁判所长自然就不起作用了,以后有关审判处刑的事情就不找我了。前次我因为反对整顿纪律和审查干部,已经使某些领导同志对我产生了极不好的印象,这次我又不愿意执行审判处理掉队者的指令,更引起了他们的反感。一位领导同志曾经毫不客气地说:“像黄克诚、吴溉之这样的人,年龄大了,干不了什么工作了,当个红军战士也不够格。”听了这个评语,我便不敢再讲什么话了,只得小心翼翼地随着队伍行军,生怕掉队而遭到处理。 ”

            还是政治部领导,不是保卫局长张纯清。和上一段说的一军团来的政治部领导应为同一人。应该就是时任政治部主任的罗瑞卿。

            另一个证据,罗大将批彭时,说黄造谣他杀害三军团掉队的兵,钟伟即当场作证他亲眼所见罗下令杀人。

            通宝推:汉字汉子,
      • 家园 罗长子
      • 家园 为尊者讳,批评批判黄克诚的人多了

        中央苏区和长征期间,能猜出来的,大致包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贺昌、袁国平,保卫局长张纯清等。可能还有修养。但贺昌和黄克诚吵归吵,关系比较融洽。黄克诚跟老彭还经常吵呢。黄克诚自述中专门谈到与老彭、贺昌的关系。哈达铺整编后,编成陕甘支队,从原一军团部队调了一些干部到原三军团部队,三军团的一些干部受到不公正待遇,包括张爱萍等人。相看两厌,原一军团的干部到任之后,嫌原三军团的邋遢(穿得差)、军纪不齐整,原三军团的人嫌原一军团来的几个干部经常搞吃的吃小灶(老彭以上率下,三军团官兵一致,艰苦朴素)。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