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认真与宽容】试为康师傅桶面”惨案“翻案 -- 方平

共:💬148 🌺921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宋朝五贯钱是什么概念

      是一个士兵好几个月的的薪俸,但是在黄泥岗上只能买一桶酒,你说真不真实?

    • 家园 3块5一桶的康师傅桶面是对的

      3块5一桶的康师傅桶面是对的,我记忆中大概也是这样,一箱,都是桶装。具体价格不好说,反正绝对不便宜,比你大街上去吃碗面要贵

      康师傅方便面刚出来是个新鲜玩意儿,新鲜就在桶上面,大家都没用过。但是时间我记忆中是1992年,93年的时候已经多了一大堆竞争小伙伴了

      其实最初的方便面,我记忆中是什么三鲜伊面这种,但都是袋装的,没有桶装。

      时间久了也记不大清楚了,纯粹路过支持方平

      • 家园 桶装方便面应对的是火车这种环境,盒饭10块或者15块

        有时候会卖不掉了偶尔降到8块5块,很多人选择停车时下站台去买站台上的盒饭,有5块的。

        这时候火车站的超市稍微贵一点的3块5的桶装方便面就有性价比了。

        大家在宿舍,中档价位都是吃1块2的营多方便面的。似乎还有1块或者8毛一包的某品牌,但是基本上只有盐包,油包极小或者没有,更别说肉丁包了。

    • 家园 我也来提供一些材料

      跟副将的观点和论证无关,纯粹提供材料论证一下“1993年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是什么样子”。

      首先,那个时代国内的方便面,基本都是1元以内,很少有超过1元的,因为第一,在百姓日常观念里,方便面不是个正经吃食。我印象很深刻,80年代一部电视剧里一个情节,某位男主人公中午偶然回到家里,因为妻子不在家,没有人做饭,冰箱里也没有吃的,于是跟邻居借方便面。邻居借面的时候还问了一句:干嘛呀?他很奇怪的说:吃啊?!这个情节我们现今很难理解——方便面不用来吃还能干吗?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还是国企时代,双职工包括事业单位基本中午都在厂区、单位和宿舍穿梭,中午回来做饭是很家常的事儿。那么一家之主“沦落”到吃方便面,一是说明这家人太懒,中午饭都不做,二是八十年代普遍生活好了,吃方便面除非是特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做的事情。

      至于康师傅,实际上是第一个把方便面做成奢侈品的品牌。那时候方便面基本五毛一包,便宜的三毛也买得到。而康师傅一是舍得打广告,二是从当时的市场来看,确实包装精美,那时候的康师傅桶面不是现在的那种看上去等边梯形一样的桶,而是扁一些,大一些,看上去很像以前食堂打饭的钵子,底部是泡沫的。分两种,一种叫“红烧牛肉面”,一种叫“台湾担仔面”。

      价格我印象中不止1.98,大概要卖到2.5,毕竟那时候营销网络没那么发达,零售时加价是很常见的事,那么火车站附近卖到3.5元也不是不可思议的事。

      至于味道,我第一次吃的时候确实惊到了,确实好吃,可能有所谓初恋情结,但老实讲,我吃方便面好多年头,刚上市的康师傅比后来走量之后的质量确实还要好一些,面饼的质量也不可同日而语。加上那时候其他品牌的方便面作料大多就是一包粉,第一次见到有两包调料的。所以那时候吃康师傅确实是个有点奢侈的行为(花几块钱完全可以吃一碗正常的面、粉或者馄饨,而其他方便面五毛钱就能搞定)。

      至于六十年代的方便面,我不了解,也不评论。在康师傅走红之后,统一很快来到大陆拓展市场,加上大陆本身一些企业也在升级制作,方便面很快又成了一种平价、休闲的零食类食品,部分具有替代主食的作用,作为奢侈品的康师傅只存在于当初在大陆火爆的那几年。

      通宝推:燕人,方平,
      • 家园 八五年

        华东某省会,散装方便面一包(块)二两粮票两毛多

      • 家园 方便面,康师傅确是玩了一把清水变鸡汤的营销经典套路

        我们做设计的一大帮哥们,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熬夜时分吃的可是"葛洲坝"牌鸡汁方便面,年代久远、记不清是"二角八还是三角二"一包

        • 家园 九十年代的营销基本都是跟康师傅学的

          那时候内地刚刚开始市场经济,那些正在崛起的小老板,大多是些土豹子(是真土,不含贬义),根本不知道现代营销是啥样。而康师傅走的是品牌宣传的高端路线(不夸张的说我们那时候光看那个在央视频繁播出的广告就馋的直流口水),以及在地面渠道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九十年代初一个台资企业要把渠道铺到中国县乡村镇一级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想想都可怕)。后来史玉柱以及马云拼多多等都算是康师傅的学生。

      • 家园 谢谢兄台的证据

        与主贴中那段“只因之前只找到一个非直接的孤证”一致。之所以没有引那个证据,是因为那是一个上海地区的人对90年代各种方便面的回忆,他提到的康师傅方便面价格有两种(袋装1块5、桶装2块)。

        您记忆得不错,当时市面上大把的方便面只卖3、5毛钱,就一个调味包。那时候的桶装康师傅确实属于奢侈品。

        • 家园 桶装袋装我都吃过

          不夸张的说,都比现在的康师傅好吃,袋装的我曾经直接当饼干吃,不放调料也比当今的很多方便面好吃,现在的康师傅平价版的面饼口感跟渣一样,比当初差远了。

    • 家园 下一篇是不是要为“印度苹果”翻案啊

      在河里混确实能涨姿势,比如印度苹果,俺就是第一次听说。小时候吃过这种青苹果,可不知道它叫“印度苹果”。

      副将说江青吃印度进口的苹果,俺是稍有吃惊——在印象中印度没啥好东西呀,没想到还能出口苹果到中国。

      当然,大伙已经指出是副将摆乌龙了。

      =======

      方便面的事我没啥印象,我有印象的是矿泉水。

      90年代中期,探亲回家途中,一瓶矿泉水没喝完带回了家。

      我妈拿起来尝了一口,说:这有啥好喝的嘛,一点都不甜。

      我哑然失笑:矿泉水就是这样的呀,不是甜的。

      我妈:我没喝过,我都喝白开水。

      • 家园 “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末琅琅上口的广告你都不知道。明显你老妈看电视比你多。

        话说我弟弟也算是高知了。有一次他很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矿泉水,你慢慢品,还真有点甜。

        • 家园 农夫山泉甜个毛

          中国的矿泉水,纯净水,我喝过,确认是甜的有这些品牌:娃哈哈,乐百氏,怡宝,羽田,全兴

          农夫山泉的味道实际上有点涩,我很不喜欢那种口感,平时从来不喝农夫山泉

          不过大部分人是喝不出来水的味道区别的,所以听听广告词就以为农夫山泉真是甜的

          • 家园 其他地方不知道,这边农夫山泉是千岛湖的水,

            千岛湖水质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这年代好水质的湖不多了。个人认的不是品牌,而是水源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