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重温“美国发对美国”一书 -- GWA

共:💬63 🌺49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恭喜自己第一次得囧啊

          不过还是要说,即便这波人大部分自己从洋媚外,出去后跪着不起来,出不去的还要拼命送自己的子女出去,也还是这波人。反倒是特别年纪大的和一些小年轻出去后对国外感觉寥寥。

      • 中央
        家园 我最不喜欢陈平

        当年反对建社保,如今远距离支持996。一以贯之的反动派。而且这么大岁数还起了“眉山剑客”这么中二的名字,感觉脑子有点问题。

        温铁军老爷子算是一向尊重,但是他的观点有些太老了。而且他还支持乡贤治村这种东西,大概是老糊涂了。

        金灿荣算不好不坏,惯于跟在网民后面发声。至于水平嘛,2016年他看好希婆,2020年他看好川蝗……

        翟东升是大神,应该膜拜。沈逸有学问,但感觉不像翟东升那样擅于预判。

        马督工则是老河友,资深杠精了,他的东西大家都看过,不用多说了。乌合麒麟专精画画,不是一类人。别的就不知道了。

        • 家园 2020我也看好特大爷~规则内玩游戏,特大爷战斗力还是爆

          表的,只是没想到中外士大夫都是一个鸟样,不要起脸来,真的敢当众脱得一丝不挂~

        • 家园 马前卒下过西河?
        • 家园 我就挺喜欢陈平

          陈平在大的视角角度,很有点意思。但是具体到事例,就不行了,感觉是不沾地气那种。但是方向是对的

          温铁军就是体制内那种感觉,自己懂,也知道会怎么操作,说话只说一半,但是方向不大对头。毕竟经济要发展肯定是城市化,要打仗备战备荒就是乡村,但如果是备战备荒的乡村,肯定不会是他说的那种样子

          沈逸像是学痞,翟东升我只听了他一个视频,有点新潮,不敢评论

          • 家园 温铁军下了功夫调研,确实掌握情况比较细致

            这一点是很让人尊敬的。因为第一线拿到的实际情况是一切的基础。但是如你所说,他的解释和开的药方未必对头。

            国内问题敏感就不说了。他最近讲了不少印度,因为他确实是亲自去过印度十多次,和当地人员有比较多的合作。我比较相信他的描述。那就是,印度农村和大量城市贫民窟内有着相对局部封闭的经济循环,很多是自然经济形态根本都是不通过货币交换的。比如今天张三做了几个陶瓷瓦罐送给邻居,明天邻居帮忙张三修了屋顶等等。所以GDP以及GDP的增长率根本不反应整体情况。这个确实很可信。但是他却推导出印度不可能成为中国竞争对手的结论就有点不对头了。他的理由就是印度主要人口不参与资本主义经济循环所以不会形成大市场,而印度民主造成无法像中国一样牺牲一部分人和地域的利益完成积累形成资本。但是回到80年代初,中国和现在印度其实非常类似,精英一门心思出国,老百姓还当社会主义过,工人敢跟厂长吹毛扎刺,农村大部分经济也是内循环。可是弹指一挥间,中国成了发达的资本主义。我们不能假定印度就不能发生这样的巨变。

            • 家园 关于印度,温铁军的分析还是扎实可靠的。。。

              从现实分析上看,说印度会成长为世界强国和中国对手,可能真是一个幻象。

              当年世界看衰中国,是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没有“民主自由”,缺乏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发展是一种变态,长不了,表现出了西方强国的傲慢。

              中国看衰印度,也是同样的傲慢吗?我看,至少温铁军不是。

              温是从他的“现代化成本转移”理论来看印度产业资本发展的,他认为,现代化必然会因成本高昂而引发危机,危机成本要么像列强转移到国家外部的世界边缘地区,要么转移到国家内部,通过二元社会结构来承担。而印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多元冲突以及殖民时期的上层法律治理结构,承接不了现代化的成本,根本挡不住现代产业发展因成本无法外移带来社会危机。它的人工成本不能保证人口的基本再生产,它的人口红利是无效的,因此,它的实体经济在全球大国里是没有竞争力的。

              印度能不能通过金融资本的发展来实现现代化呢?温也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基本不可能,我认为他的分析是可靠的。

              如果看印度走眼,除非是基本论点出错,就像当年西方看中国,认为“多党制,票选政治、独立工会、自由媒体”是现代化的前题,而事实上不是一样。

              说白了,印度的现代化前题极端看是要“土改”。学术地说,就是要把国内社会文化结构的内在多元冲突消弥掉,在此任务完成之前,印度的现代化都是幻象。

              • 家园 不能一成不变看问题

                而印度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多元冲突以及殖民时期的上层法律治理结构,承接不了现代化的成本

                有些东西是死的,比如人口数量,要有变动需要几代人。有些东西是活的,一晚上就可以了,比如社会制度。

                • 家园 一夜之变是前面上千万人头,没有这个代价不可能彻底变革

                  另外说下,B站观网系,包括观视频,各个学者自己的账号,我最喜欢的是余亮,真的谈得上理客中,而且娓娓道来不乏感情,立场鲜明,逻辑自洽。最爽的还是山高县的对北美奴隶主反人类匪帮的剖析,尤其这位入关学首座已经突破民族主义的局限开始对人类政治历史的共性阐述,其实说美国像大明,那肯定避不开大明,大明就避不开讲中国历史,那也避不开当下历史。

                  陈平的大学大佬花重金请到三四线城市建立大学中心城市化这一点我很欣赏,其他的说实话除了大家都说的那些我听不懂。

                  金政委:作为军迷没啥新意也没啥突破

                  张维为:改开分子,五毛属性大

                  温铁军:调查研究做的客观细致,乡村建设也是可贵的一家之言

                  郑若麟:法国专家,特别说下算是老知识分子家庭真正全面转为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了,本身对理论也足够功底,到现在对共产党应该是深入理解了并接受了,他的家世和傅聪类似,可惜各自走了各自的路子。

                  其他年轻学者毛克疾,潘妮妮,宁南山在各自专业结合经历都做得不错。

                  翟东升,还没有深入了解,就知道他在年终秀上说了个犹太老太太故事貌似引起挺大波澜。

                  还有离开观网的,有比较红的王骁,还有更早咱们西西河河友科大胡不归-袁岚峰。

                  最后说下马前卒,本来嘛是有些成绩的,可惜黑历史比较严重加上这几年可能主要精力是搞媒体没时间调研,就在看文章当调研逐渐的有些脱离实际了,说的东西乍一看不错,但是实际操作性就不说了,有些理论概念确实有点不把人当人了,还觉得是工业党理性,把无情当理性把,用金钱买人性,当作一种优越感,这种趋势很不好。尤其的超级城市化把落后地区的发展当作累赘这个观点更是要好好商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