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吸金胡

共:💬1268 🌺14852 🌵46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下定决心由二野来歼灭黄维兵团就体现了邓的“决心硬”的特点

                  黄维兵团,由胡琏的整编11师为骨干的兵团本来就很不好打的。

                  历史上胡琏兵团四次抵御住了我军四倍于敌的围攻

                  第一次是龙凤集,面对着刘伯承指挥的解放军的围攻,胡琏沉着的化解了刘伯承的围攻

                  第二次在宿北战役,粟裕指挥山东野战军在消灭了整编69师以后,胡琏迅速退守

                  第三次在南麻

                  第四次在土山集

                  南麻战役失利以及土山集战役失利给华东野战军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此后部队非常疲劳,减员很大,内线外线都失利,国民党军甚至于一个团就敢追击解放军,最后毛泽东派粟裕出击外线,打了沙土集战役才稳定了局势。

                  豫东战役中,如果不是胡琏兵团突破中野所设置的防线,华东野战军的战果会大得多。

                  华东野战军的战力在当时远远强于中野,中野因为挺进大别山,并且以后遭到白崇禧重兵围剿,重火力严重不足,整个野战军的炮弹都不足一个基数,这个时候下定决心由中野来歼灭攻坚能力强大得多的华东野战军几次兵力对比更大的围歼都失利的黄维兵团,你以为决心那么容易下的?

                  邓的手下因此动摇了,结果邓小平说,即使中野打光了,其他的野战军依然继续解放全中国。

                  这是什么样的决心?

                  如果没有这样的决心,让黄维兵团冲到宿县和徐州兵团会合,那么淮海战役和虎头蛇尾的豫东战役有多大区别呢?

                  当时有四路敌人,黄伯韬,李延年,黄维,邱清泉,二野勇于以瘦弱的肩头挑起黄维兵团的这个重担,是不是最重要的一步呢?

              • 家园 作为一个下岗工人子弟,投个草

                城里大下岗就不多说了,是个读书看报的人都知道当年的国企冰棍论,三年卖光国企,按指标卖国企,靓女先嫁背后的猫腻。

                农村为啥衰败?三提五统和乡镇政府怎么来的?还不是包产到户搞砸了以后重新搞乡镇政府搞出来的。

                和过去的人民公社比,乡镇政府可以说是人民公社换了一个马甲,但是没有公社那样的直接调节基层的能力了,又养了一堆脱产干部。负担自然全压农民头上了。三提五统公社时代也有,不过90年代收的可以公社年代多N倍。

                90年代一面拆公社,还拆农村合作医疗,还把农民自己集资搞合作医疗当成非法集资来打击。

                真是反毛反魔怔了。

                至于给边疆投钱,投钱建设边疆大家当然没意见。不过把老百姓辛辛苦苦的钱去给边疆养天龙人,养寺院,养各种独立组织,还不敢重拳打击疆独,藏独,逼地基层官兵大喊:我也是藏族,给我挺机枪,老子自己开枪。当年差点连新疆建设兵团也裁撤了。。。

                这钱真是扔水里去了,既然90年代那么困难,还这么维稳浪费钱,难道不该骂路线错误?

              • 家园 邓搞经济5年内必出事情

                80年代,不搞攻关积累,项目下马,发钱消费,搞赎买政策,全国人民happy没几年,通货膨胀,引发事件。

                92年南巡,全国大放水,94年紧缩银根,进入经济危机,由于以前不攻关,技术上也大量落后。城市农村风雨飘摇, 农村暴动不少,江西几万人围攻乡政府,活埋乡干部。 城市大量下岗,黑社会横行。

                在邓手上,中国差点两次69了。中国起飞,是加入世贸之后,是前30年打下的教育基础和产业体系,土地公有,开始发挥综合效应!

                至于产业攻关,邓的改开大量下马项目,马放南山,国家基础研发都快了,科研投入差70年代都远。不是没钱,进口配各级干部的轿车就花了几十亿美元。

                通宝推:履虎,ziyun2015,俺本懒人,newbird,陈王奋起,
              • 家园 战略短视战术极端,严打和反右定指标,计生和大跃进搞扩大化

                战略短视,战术极端,比如反右和严打,就知道划指标, 比如计生和大跃进,就知道扩大化。

                艾迪埋了很多雷将来还要炸, 比如计生,民宗事务,一国两制! 军队经商这个雷被拆了,项目马放南山,科学冬天,这个雷现在还没有拆,现在还有很多产业短板,半导体芯片就是80年代放弃治疗的。

              • 家园 泉大师不要把绝大部分中国人不当人啊。

                咱泉大师又口中吐莲花:大部分中国人的收入即使在90年代也是在增长的,......

                90年代的大下岗,对很多人和家庭是灾难。但我们客观说,站在整个中国10亿人角度说,这总体是几千万人上人失去人上人垄断地位,掉入和他们下边8,9亿人一样生活水平的过程。

                》》》咱们看看九十年代农民的人均收入,1990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686元,1997年,中国农民人均收入2090,是1991年的约三倍,但91年到97年这段时期的恶性通胀大家都有印象吧,物价涨了何止三倍啊?到199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收入为2210元,较97年增长了可怜巴巴的120,两年增长了百分之五还不计通胀,好看,真好看啊。

                至于生活消费支出呢, 中国农民1997年生活消费支出1617元,98,99年反而跌得连1600元都不到,是新中国绝无仅有的消费支出绝对值都下降的两年。 这就是当时中国八亿农民的悲惨状况。

                而四亿城镇居民中仅下岗职工人数就高达数千万,直接,间接影响的总人口当以亿计。

                十二亿中国总人口中八亿农民,上亿的工人家庭遭遇如此悲惨的收入下跌,泉大却叫”大部分中国人的收入即使在90年代也是在增长“,想必泉大根本没把”八亿农民,上亿的工人“当人算吧?

                至于改开近二十年,作到的居然不是”让八九亿农民的生活变得像几千万工人一样生活好“,而是”让几千万原先生活相对好的工人变得和八九亿农民一样穷“,泉大居然还以此为政绩得意洋洋?

                呵呵,华家本来是三个孩子吃细粮,十个孩子吃粗粮,然后老邓头上来管家,管了十来年,十三个孩子统统吃粗粮去了,然后泉大大喜过望”看看原来居然有人吃好有人吃差,太不公平,咱老邓一管家就统统吃得差,太公平了“。泉大你真的好逻辑啊。

              • 家园 “大下岗是社会再公平过程”

                毫无良心

                泉大师编造汉军打败罗马等等段子,表面上是极端民族主义带师,骨子里是帝国主义吹鼓手,对普通劳动人民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专等着吃人血馒头。

                这种人吹邓,那真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儿了。

                • 家园 大下岗的另一面是私有化,结果就是

                  一部分企业家的后代生下来就在食物链顶端,另一部分下岗工人的后代一生注定只能在社会最底层,八十年代的时候,干部家庭也就是吃穿好一点,但还是要督促孩子好好学习,考大学,因为那个时候,领导干部自己也清楚,自己留下的财产没办法保证孩子留在食物链顶端,孩子要想过得好,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 家园 1980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381亿美元

                对外贸易依存度(%)12.4%。即使是全球化的今天,2019年美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只有20%。

                说明什么呢?说明1980年中国的进销两旺,基本平衡,人民币没有低估也没有高估。

                扯稻公的功绩,始终都是拿稻公死了之后的业绩,羞不羞啊?

                • 家园 进销两旺,基本平衡,我真呵呵了。

                  陈王,你年纪应该不小了,应该见过外汇券或者至少知道吧。不要说1980,1990随便做生意还有可能是投机倒把罪的。

                  你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的常识去套那个双轨制的时代,要么是你不了解,要么就是故意误导人了。双轨制下,很多名义价格很好,包括汇率。但是,就像名义价格很低的粮食,你想买都必须有粮票一样,你有外汇券才有可能去按这个价格交易。

                  1994年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实际整个80年代,最主要的就是价格闯关,就是把凭各种票供应的东西开始逐步变成用钱买。凭票供应时代,实际是配给制。一个人一个月多少米面油盐布,基本都是凭票配给。中国一度出生率极高,实际也有小孩也能增加配给额度(小孩子消耗远不如配给增加的多)原因。一斤鸡蛋官方价2毛,你拿2毛钱去人家卖你吗?你想得美,鸡蛋票那。如果是80年,普通人家给孩子买几块糖吃,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得有出差去上海的同事给你捎才有可能。(80存疑,八几年肯定是这样的,你有糖票也买不到大白兔的)

                  而农村实际基本是自给自足为主。从计划配给到市场化,大部分国家没有不翻车的。当时中国实际货币不是核心购买力。八几年换鸡蛋,换大米,这种原始的以物易物贸易还很流行。

                  换大米

                  郭达的成名小品,大家现在都叫它换大米,1991年元旦晚会节目。不了解那个时代的人,看一下这个小品也能了解一点。100斤标准粉换51斤2两大米,达康书记最后推着破自行车帮郭达去换大米。能火的节目,一定是因为贴近生活。

                  在1991年,换大米小品还能大火引起群众共鸣,100斤标准粉换51斤2两大米你这乱涨价。在这个体制下,你说1980进出口是进销两旺,基本平衡,我真只能呵呵了。

                  • 家园 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

                    再说80年代谁当政啊?谁啊?

                  • 家园 对80年代的认知,你差的太远

                    80年代初上小学,全家4个孩子,只有父亲一人工作,小学老师,算是县城里条件很差的。糖,冰棍等可以随便买。为什么记得这个,我自己就有拿2分钱去商店买糖的经历,冰棍1分一根,2分钱给我两块糖。

                  • 家园 这是洋跃进计划带来的

                    1977年7月开始酝酿的庞大发展计划,很快变成进口规模高达800亿美元的疯狂计划,后人称之为洋跃进。仅在1978年就签订22个项目合同,进口78亿美元设备。到1979年初,就遭遇外汇不足的困境,难以继续执行,不得不进行调整。当时人民币还是我国对外贸易主要结算货币,加上从国外借贷高达16%利率的外债,筹集了51亿美元外汇用于进口。即使1979年就开始调整计划,很多项目已经开工,进口额从1977年72亿美元猛增到1980年196亿美元,1979和1980年贸易逆差分别高达20.1和19.0亿美元,外汇储备变成-13亿美元。

                    财政部财税体制改革司编《财税改革十年》介绍,1978-1980进口设备120亿美元,除少部分买方信贷,大部分现汇支付。1980年贷款22.5亿美元,归还了外贸欠款。

                    参考:

                    “洋跃进”与再调整:国有经济徘徊在改革前夜

                    http://m.kdnet.net/share-13329145.html

                    中国文革后刮起“洋跃进”风潮 邓小平:别提了-搜狐

                    https://history.sohu.com/20150519/n413340068.s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