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欧美人真是不怕死吗?诸位河友欢迎赐教 -- 田昭明

共:💬135 🌺952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欧美是不怕别人死。川普让库什纳主管白宫防疫,自己怕死的很
    • 家园 我遇到的欧美人,绝大多数,和中国人一样怕死。

      你谈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美国人是不是怕死。

      人性是相通的。没有不怕死的人,除了脑子有问题的人。

      你告诉一个人,如何做可以避免死亡。人一定会按照你告诉他的方法去做事。特朗普开记者招待会说喝鱼缸清洁剂可以治疗肺炎。居然有人真的喝了。他们如果不怕死,为什么要喝毒药?

      现在的问题是,解决目前西方疫情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单个个人的努力可以完成的。不是一个人,烧多少柱香,做多少个仰卧起坐就可以避免死亡。

      现在的解决问题方法,需要社会协同。问题的症结,是社会协同解决问题的方案无法达成共识。这是社会组织失调的体现。不论单个个人如何怕死,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西方的失败,在于其社会组织结构的失败,在于其理论的失败。或者说,西方制度的优势,不体现在应对大规模社会危机。

      你谈的第二个问题,美国的低人权优势问题的假设。我认为这是不成立的。

      人做出牺牲是为了获得回报。

      比如说,我牺牲自己,救全家,这个代价我愿意付。

      不代表说,没有目的,证明我不怕死,去跳楼。天下没有这样的人。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疫情,不能因为自杀就获得缓解。这和打仗冲锋陷阵是不同的。举个例子,二战犹太人被德国人屠杀过程中,你可以看到,犹太人排队走到万人坑口受刑,井然有序。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不可改变的事情,所以放弃努力,接受死亡命运。

      不怕死红利,应该体现在,当犹太人通过秘密渠道获得武器后,看到了希望,拼死突围,这才是你谈的那种情况。

      所以我认为,你看到的美国人的麻木,更多的是,对现实的无奈。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做,也改变不了现状,这是一种被动的麻木。是一种绝望的体现。

      当然,美国社会,还是有很多奋发有为人士,积极和疫情作斗争,但这些人的力量,很难扭转整个社会的结构性问题。

      通宝推:踢细胞,普鲁托,
    • 家园 价值观不同。简单分析其中一点

      很多人以为,美国这次动静这么大,联邦政府基本上无所作为,那现任总统在11月份的总统选举中一定没戏。

      不一定,而且是很大的不一定,相反,会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会为他做的不是一般好。

      这些人的理念是,政府最好别管我,政府最好离我远点,政府不应该叫我做这做那,我才是我自己的做主者。或者说,政府的存在,是保障我的各种自由,不应该限制我的任何自由。

      所以,当一些州宣布要停摆,要大家居家隔离的时候,就会有人挎枪集会示威。我曾看到过一个新闻,某州的示威组织者被检测新冠阳性,她声明下次示威不会缺席。下面就有人评论说:去啊去啊,和每个支持者都要好好拥抱。

      这基本上也是宪法修正案第二条(持枪权利)存在并被时时提起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类似的示威中,有很多持枪者出现的主要原因。枪械在这里,主要取其象征意义。

      对他们来说,人命在这里,要排在下位。

      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观念。

      通宝推:花棍舞,
      • 家园 这是无产阶级被洗脑了, 资产阶级都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

        这是无产阶级被洗脑了, 资产阶级都把自己保护的好好的.

        资产阶级带口罩, 天天监测, 自我隔离, 做的好的很.

        无产阶级根本就没有这个条件,也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只好找一些不花钱的东西折腾.

        口罩, 呼吸机, 医疗, 这才是无产阶级最需要的, 他们根本得不到, 也不敢反抗资本家和政府, 让死在家里就死在家里, 死都不敢反抗, 奴性十足.

        美国人不是有枪吗, 都要死了怕啥, 抢口罩啊, 推翻草菅人命的政府啊, 敢吗? 死都不敢.

        香港的老百姓不恨李嘉诚, 恨共产党, 一个道理, 洗脑了, 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

      • 家园 我觉得西方人这种自由就是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西方人的概念里就是我比你强,过得比你好。什么?中国人的命值钱,我的命不值钱?这不可能!

        不是政府不管我,是政府管不了我!

        不是我别无选择只能去死,是我自由选择宁可去死!

        中国人就算活着也不如我,因为他们没自由!我就算死了也比他们强,因为我有自由!

        以下为18+内容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视频,可以算是个纪录片,一个新加坡华裔,从小很文静,很内向的乖乖女,一次跑步时不幸被一伙人轮X了,当时她还是个处女。为此她非常痛苦,自闭了一段时间,然后。。。突然开窍了,要做自己身体的主人,享受XX,于是开始主动四处找人XX,后来成了艳星,而且是连续与最多人XX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她在视频里强调现在的她很快乐,甚至感谢那次XX,让她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但视频的最后有心理学家说她这种行为是受到巨大的心灵创伤后的过激反应,是心理保护机制的一种,属于心理疾病。她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被动的被XX,那段经历不是耻辱而是选择。她一直做的其实就是掩盖潜意识里巨大的自卑感和对自己的厌恶。她应该做的不是继续这样的生活而是接受心理治疗,回归正常生活。

        通宝推:假设,
      • 家园 这就是大政府小政府的区别,本质也是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契约

        美国右派都是小政府低税,政府收很少的税,管的也很少,也就是自由度很高。平时你不想让政府管,政府也不管你。当然灾难时你想让政府管了,政府也没资源和职责管你,自生自灭吧。交税和私权让渡,与政府公权管理和服务相平衡的,有道理的。

        中国和美国不同,中国灾难多,历史形成的传统,政府管的多,权力大,当然也就责任多,什么都得管。这个也是平衡的。所以中国产生了无限责任政府的传统,民众既交税,也更愿意牺牲个人自由去服从政府管理,换来的是高质量的政府公众服务,底线就是防灾救灾的个人生命安全。凡是不管百姓死活或无力赈灾的王朝都被推翻了,中国人与政府在这点上已经达到了平衡。

        当然,受制于物质基础和社会进步等各种因素吧,中国政府的社会服务还算不上多么高质量,还在搞脱贫呢,但还算是在进步中。本次抗疫表现还不错,我是看见了人命第一,为人民服务和党员先上,我是很满意的。

        我不知道这次美国人死的太多了,会不会在防灾救灾赈灾方面,公民和政府达成新的平衡。尤其是瘟疫这种,需要让渡非常大幅度的个人自由,而且要全民一致,不留死角,否则没法控制疫情。

        这次疫情中,中美的表现都合乎自己的逻辑。美国历史短,灾难少,没死过这么多的人,没有惨痛的教训,所以太自由放纵了,人传人的传染病就击在了软肋上,看看美国人会不会反思吧。

        欧洲的逻辑很奇怪,欧洲不是美国那种赤裸裸的自由资本主义,介入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号称福利社会,收很高的税,从出生到死亡,政府都有不错的福利,尤其是北欧。但这次表现大跌眼镜,对生命太漠视了,简直草菅人命。尤其是对老人,简直大屠杀。一个福利社会,却不管你的死活,不能也不愿尽力挽救你的生命,这个逻辑是不通的。就像豪华邮轮,船票很高,船上很奢华,服务很高档,唯一的问题是碰到疫情不能管你的死活,不能也不愿救你。这是有bug的,生命都没有了,福利算个屁啊。

        总体来说吧,美国是比较纯的自由资本主义,赤裸裸的不管死活也是逻辑自洽的,当然很多对美国的美化都被赤裸裸的撕开了,还是个物竞天择的蛮荒社会,强者凭鱼跃,弱者填沟壑。反倒是老欧洲,出现了要命的bug,最高级别的bug,不知要怎么修正。

        最让我看不明白的是欧美人民的素质,愚昧,反智,自私,麻木,像看着清朝末年老照片中的人民,一脸的麻木。

      • 家园 这些红脖子就是火没烧到自己身上

        牛窑市的那些原教旨老犹才叫价值观不同。这些红脖子就是火没烧到自己身上,他们这些年生活水平不能以他们满意的速度得到提高,才是根本。

      • 家园 所谓的自由,都是有特定含义,例如信教自由

        美国和西方的信教自由,在近代历史上,都是指可以自由信仰不同基督教派的自由,而不是不信基督教的自由,包括信仰非基督教的自由。

        就是当代,不信基督教上帝,在美国主流思想里,都是属于不正确的思想。

      • 家园 这种解释过于勉强了

        生命都没了的话,怎么会有自由呢?这么点道理,西方人应该还是懂的吧。不至于这么浅显的东西还要想不出来,还需要好几个月去想?这个我觉得有点轻视他们了,毕竟平均收教育水平,中国还是比不上西方发达国家的。

        我觉得根子上他们还是没明白事情的严重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有两个:

        1.是西方洗脑效果好,总统,首相,政客,专家,媒体都告诉他们,这是个大号流感,于是他们就相信了,实际上他们并没啥独立思考能力。当然,无论东西方,独立思考能力都是罕见的事,并不是说想有就有的。我说西方洗脑厉害,就是他们有这种能力:

        明明你就是被动接受别人给你的东西,但却让你认为是你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

        2.二是字母拼音语言的劣势。河里以前也讨论过,各个领域的大量的专业词汇都是长长的特殊拼写,这些拼写实际上有规律的很少,照成跨领域的沟通十分费劲。汉语里面跨领域的专业词汇一般都能望文生义的了解个大概。比如你不搞冶金材料,你也知道“锇”大致是一种金属。但是“osmium”是啥,欧美的普通老百姓一下子就遇到了巨大的障碍了。这中字母拼音语言的劣势,对新冠或其他知识的大众传播和阅读实际上是十分不利的。

        当然更糟糕的是,语言造成的专业隔阂会促进洗脑的方便性。使得情况更糟糕。

        通宝推:外俗内正,empire2007,武仙,
      • 家园 就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大陆人理解不了这种境界了,我们好多年没这么狂热的相信某种主义了,我们对各种主义都免疫了。

        不能理解,自由有那么重要吗?有那种崇高到牺牲生命的感召力吗?给你自由了,不也就出去诳,出去浪,还能干什么啊,不说死亡,就是去医院趴一个月呼哧也不值得啊。

        这和我们当年的烈士不一样,他们是为了国家民族很多的人,为了下一代,能活下去,能活得更好,为了救亡图存,这种崇高感足够支撑牺牲了。

        看不懂,居家隔离就这么限制自由了吗?又不是要做奴隶。老板还不是要限制你的自由,你不也乖乖的。反抗老板只会失业,反抗隔离就会患病死亡。

        中国人很难理解自由这个词的价值,比如我也没觉得我不自由,如果说给我自由,我也不知道还能去干嘛。这个鸿沟确实很大

        • 家园 可能需要细细体味

          前帖中我本来想引一首诗,但是怕被人会错了意。现在就算是唱和一下你提的这首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作者是 匈牙利 的 裴多菲

          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是群体主义,个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群体做出牺牲。

          西方的基本价值观,我的观察是个人主义。虽然也很强调团队精神,但更强调主动和他人合作,而不是要求个人服从集体。

          我之前有个回复,铁手:海盗船特别能说明问题,提到一点海盗在西方文化里基本上是个正面形象。这里说多一点。

          西方的很多影视作品里,蜘蛛侠、蝙蝠侠、超人等等,都是以独行侠的身份出现。有没有牺牲个人来拯救大家的?我没有印象。反而是几乎所有的末日篇,象 walking dead这一类的,非常明显的,就是在灾难来临时,里面的角色可以做任何事情来来保自己的命。

          《木兰从军》,在中国的解读,就是个人为家庭去做出牺牲,是一种非常应该鼓励的行为,因此最后得到嘉奖。但是迪斯尼的《木兰》怎么解读?完全是个人,是个人的爱情,个人的成就。你看它的片子,哪里能感受到木兰“代父”从军,女扮男装,的艰难和个人需要做出的牺牲。

          《拯救地球》这样的影片,“现在”在中国会有共鸣,但是拿到西方,未必会有多大反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牺牲自己,为什么不是超人举动,既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别人?

          回到这个“自由”问题上。

          在我前面举到的例子里,那个组织者在检查出阳性后,是在家自我隔离的。关键的关键在这里:如果是政府要求她去自我隔离,她就不高兴,但是她可以自己选择自我隔离。细微区别就在这里:重点不在于“约束”所导致的后果和不便利,而是在于谁来决定这个“约束”,是政府,还是“我“自己?

          以纽约州为例,曾经有传言说要对纽约完全隔离,纽约州长第一回应就是怎么可以呢,货物、人员要流动(大意如此),拿到中国,这样的回应是不可想象的。

          添加一句,写这些,并不是要去论对错,而是去理解一个现象的存在,它的根本是什么。在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里,一定会有那么一些人会不惜代价去捍卫他们所认定的基本价值观,我认为这是一种事实的存在。

          @pattern @南寒 @hwd99 就不一一回复了。

          通宝推:外俗内正,桥上,四方城,陈王奋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