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炮制并沉浸于“中国被卡脖子论”,是多年积习 -- 多余6569

共:💬38 🌺17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有标准,验收和釆购偏向

        我见过等同于指定原料和工艺的GB/T,见过以光谱来验收混合物,指定要进口产品更是屡见不鲜。说起来也怪,指定要进口甚至品牌规格时,毛事木有,一提倡尽量取购国货时,古今中外各路专家权威乃至国外政府就红脸白脸好话丑话。

        还有渠道控制,国外不知,国内进外资大型超市流意一下,那是控制得死死的。

        • 家园 增加一个原因,渠道控制

          本人待中小企业时间长,亲身体会过很多“标准、验收、采购倾向”。不算是很复杂的生产线,工程师去买国产的零件总是越修越乱,花了大价钱买进口的,药到病除。

          不是说国产的东西不行,而是国内的渠道太复杂,标准不统一,人为干扰的因素太多。买个国产零件从厂长到机修从采购到财务,你不知道有那个人会过来说情。虽然说情不一定有什么实质作用,乌烟瘴气。

          买进口的就不同,渠道唯一,作假几乎不可能,质量出了问题简单沟通之后必有确定答复。虽然价格高一些,但跟提升的生产效率比起来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极少国内实诚商家卖的皮实耐用品能从用户体验上、用户心理两方面替代外国货。正面的例子就像空调。还有一些几年前只做外贸单的公司,近几年国外需求不旺而逐渐在国内开售的产品,功能全面皮实耐用。不墨迹,打交道爽快,简单反馈必有确定答复。

          关键词(Tags): #制造业 进口和国产
        • 家园 部门掌控实权还有一部分崇洋媚外思想

          一些部门还是有一部分掌控实权崇洋媚外者,且外资在中国渗透还是比较厉害的,如安排子女留学,安排子女工作等隐形腐败等等。

          • 家园 想当年,安排出国考察基本是无往不利的大杀器

            说起来欧美还是短视了。继续严控对中国人的签证,对它们更有利。就为了留学旅游购物那点小钱,就把自己内裤给露了。

        • 家园 没有形成互相认可的集团嘛,做生意做深就要知根知底

          尤其东亚相对西方貌似对纸面契约的信任并不是那么强,还是要自己人才放心

          当年日本很多元器件就是大集团产品自己要用就开个厂自己供应自己,松下,三菱,东芝到现在还参股控股大多数的日系零部件供应商,甚至代理商都是。

          华为现在我感觉是结合东西方的特点,外人我觉得不错扶持你参股投资,自己也在积极开发核心组件

          • 家园 是。小日本的圈很难进

            它们连原料都不外流,标准也控制住。这个方式,好处是钱都自己赚了,同时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坏处是得有个前提:它们能控制市场,所以外界一旦突破市场,它们离死也不远了。

            纸面合同要严格执行,成本很大,灵活度很差,对于发展状态中的产业,要权衡利弊。大约就是销售,卖家都希望先收钱,买家都希望后付款,反之都有风险,实际执行中得看情况。纸面合同,大宗交易还好,小宗交易,很多时候就是废纸,特别对小微企业,诉讼赢了往往也是损失不少。

            • 家园 本子这条路就是错的。

              为啥本子老点错科技树?因为本子总想吃独食。本子市场容量太小,当今世界,新科技不拉上中美欧其中一家,必死无疑。

              • 家园 对中小企业来说通过某种关系报团比执行纸面契约成本低

                比如温州企业,上下游都是沾亲带故,降低了很大的信用成本.当然做大之后又是一回事了,这种报团带来的人情等非业务成本就升高了.

                日本那种模式比较适合面对欧美跨国公司,突破已有技术壁垒,降低制造成本很好,创新就差一些

                感觉大公司天生由于组织庞大,官僚阶层必然存在,应该扶持体系外的小公司创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