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冠疫情下的世界体系划分 -- 范进中举

共:💬254 🌺2765 🌵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东方的香料和茶叶是西方的硬性需求。

                  香料增加肉类的口感,促进了生存需求向生理享受转变;茶叶清理血脂的作用更直接延长了寿命。至于瓷器,贵族需求以划分阶级,并非必需。

            • 家园 中国版图在清初做四倍扩张的基础

              总结借用讨论中朋友的一句话来结束,封建时代的中国,最终没有走向海洋就是对付边疆已经耗尽中原王朝的兵力和财政,再出海,力有不逮。

              对比其他几个类似的国家,如俄国、美国就可以知道,这种在大陆上的扩张必然不可能兼顾海洋。而海洋霸主如两牙、荷兰、英国都是在陆地上无法发展才转向海洋的。

              明朝初期的下西洋也是一样。虽然成祖五次扫荡大漠,却徒劳无功。转向海洋发展,攫取财富是目的之一。宝船就是取宝之船的意思。

              问题是外国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宝物。什么是真正的宝物?不是金银珠宝、珊瑚翡翠,而是粮食!尽管七下西洋,带回的金银珠宝不少,却没有带回足以让人口增长的粮食。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无法扩张。

              所以到宣宗放弃下西洋,并不是因为没有开拓精神,而是真的对国家来说无利可图。这个利是国家的大利,而不是商人的小利。商人小利满足于赚取通货。国家大利着眼于生产力的提高。

              清朝比明朝幸运的地方,在于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同时由于美洲银矿的开发,世界贸易市场形成。最终两牙英荷从美洲掠夺的财富都变成和交换中国瓷器和高级纺织品的现金流。于是中国不用出海就得到了出海的利益。这其实是中国用剪刀差收割了当时西欧各国的财富。即使到英国搞出工业革命,这个差距仍然巨大。英国不得不用鸦片来实现贸易平衡。

              而清朝在高产作物养育更多人口,摊丁入亩理顺税收关系后,自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经济基础。所以才能外收卫拉特、内服金川。

              通宝推:桥上,任爱杰,
              • 家园 清朝还是一个火药帝国

                其实 清朝版图加上日本、韩国、越南就是地理上的传统东亚文明区域。这个区域历史上一直有文明间互动。我们是伪装成国家的文明。古人一直讲天下,其实是讲文明概念下的大一统,不是国家部族概念,是真正的我们同住地球村的概念。

              • 家园 欧洲大航海时代目的也不是粮食,而是香料黄金
                • 家园 对,但是他们发现了美洲高产作物

                  大航海如果只是走东路,那么发展是有限的。虽然葡萄牙发现了东方航线,并带回了东方的香料、丝绸和瓷器,但是并没有给葡萄牙带来太大的发展。相反是西行的西班牙崛起了。

                  这里主要是西班牙发现并占领了美洲。和东方相比,美洲更容易被征服,美洲的人口密度比东方小得多,从而允许西班牙把过剩人口搬过去。同时美洲有各种高产作物。不但让美洲的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反过来传入欧亚后也让欧亚的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以前不能耕种或产量很少的地成为高产田。从而提高了耕地总量,提高了单位土地产量,这样就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就可以支持更大的扩张。这就是正循环。

                  如果仅仅只是香料黄金,那是不足以支持西方的后续发展的。

                  通宝推:范进中举,老老狐狸,
                  • 家园 我说的那些航海家在探索未知时候的目的,而不是最终他们发现

                    明清两代的皇权,不论跑到海外的中国人发现了什么,他们都对这些探索者是持敌视态度的,是把这些探索者视为皇权的威胁。这才是中国皇权与同时代的欧洲皇室的最大区别

              • 家园 崖山海战的时候应该还不知道有吕宋岛吧?
                • 家园 有个姓陈的宰相建议跑去泰国

                  那位宰相也说到做到自己跑过去了

                • 家园 知道也没用

                  并不是知道这个地方就可以退守的。东吴时代就知道台湾,但真正把台湾经营起来要到明末。台湾比吕宋近得多,但宋朝连想都没想过要退到台湾吧?

                  关键在于这块地方是不是宜居。不论是台湾还是吕宋,在古代都不是啥好地方,而且是台风经常肆虐的地方。到明朝郑和下西洋都没有把这些地方收归版图,只是册封土著而已。

                  而当时中国本土没开发的地方还很多。说起来一直到清朝中期,湖北的一些地方还是蛮荒之地。到本朝建国,湘西还是穷困地区。宋朝尽管退缩到南方,但几百年里把精力放在开发南方已经没有余力了,更别说更南的几个大岛。到最后一帮人躲在崖山,其实是还没有确定退哪里去。真要退亡东南亚的话,必定要在路上补给。那还不如就直接退到中南半岛。

                  但真退到中南半岛也不解决问题。南明永历最后都逃到缅甸了,还不是给清朝追杀。

              • 家园 这块不太好回复 拖到今天见谅

                宣德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大规模官方出海此后的封建时代基本绝迹。郑和模式靡费国库不可持续本来不用太多争议。但是引起后人感触的是唐朝以来的出海海图等资料尽毁,现在看也为之扼腕。传统说法,干这件事的是后来的名臣刘大夏。刘大夏称为名臣,在扼守宣大确立明朝中后期对北元基本格局。前文提及,宣大防线一度吃掉了明朝军费三分之二。至此之后,北方蒙古各部再土木堡之后再也没有构成对明朝政府战略威胁。这有点类似清末海防与塞防之辩论。不过清末有明朝教训在前,也就是没有二取其一的偏废。虽然,现在考证中 刘大夏背负毁弃官方海图的罪名实际是替人背锅,但是构建我们航海时代最辉煌篇章的海图资料积累毁于宣德到成化这一代明朝官员则是不用多少质疑的,这是闲话下面是比较难回复的部分。

                比较难表达的部分因为涉及自己和朋友们讨论中的互动,涉及范围比较多。有些甚至超过了文章主旨的范围因此不好处理。裁剪多失去朋友们观点的精髓,说少了避免避免喧宾夺主。这部门引用讨论中的一个观点就是,清在弱势中保留的制高点实际也是为后世反攻埋下的战略伏笔。直接的理解伏笔,就是隘口在我易守难攻以点带面。后世直接收益之一,就是某关隘在我国控制下,敌对势力为了绕开回廊需要转进2000多公里。部分地区在建国后,从历史上的与边境国共险到全据险要乃至有关国家首都都在我们增程火炮直接打击范围之内以至于我们调动一个建制对方往往增兵数十万以防备万一,所谓战略要点控制权在手优势尽显。但是即使回到康熙时代的生产力条件,那时候在明末由于已经通过福建林氏先在福建浙江以南部分地区试种之后开始普及。而土豆种植虽然在万历年已经引进中国,但是那时候土豆多为皇家观赏植物直到明朝灭亡。土豆开始推广种植,最早记载在康熙21年有关农业书籍中。但是无论番薯还是土豆因为技术条件难以保存,真正对人口结构够重大贡献的玉米是在雍正时期开始普及的。那之后,中国人口一举在乾隆时期突破明的两亿多上限进入四亿平台,这就是乾隆时期对准格尔定鼎全功的基础甚至也是乾隆时期十全武功打遍周边的经济基础。这里还要补充两部分对人口提升有关键作用的技术推广,一个是江南开始在雍正时期普及连双季稻北方跌停玉米与南方的双季稻共同构建了四亿平台人口的粮食基础。另一个是清朝乾隆四年钦定的汉医从书,包含了种牛痘防治天花等医学成就,也为人口基数的安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

                这里还要梳理下满清摊丁入亩前后的变故,先说康熙时期。康熙从少年天子时期就是个不畏艰险敢于迎难而上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从前文中提及的人口基础的经济比重康熙初年与明中晚期相当同时虽然汲取了明朝的教育。但是,满清八旗权贵侵蚀国家财政的问题开始彰显。加上上面段落提及的保障人口基数上平台的各要素没有来得及在康熙年以竟全功,所以康熙在早期中期武德鼎盛中,也一度走到国家财力枯竭的境地。因此才有康熙晚年的宽纵,明为宽纵官员与宗室以及旗人贪腐聚敛实际也是修生养息的需要。直到,准格尔再次崛起这宽纵重新调整为为用兵筹款,但是此时康熙中期之后的权宜政策已经积重难返。这里就遇到满清走向拐点的核心国策调整,满汉民族政策。这里说个大略,不然很容易出纲。对比康雍乾三代,尤其康熙末年九龙夺嫡背景下实际是以皇族亲王为核心控制中央政权的共治。到夺位中胜出的雍正,在国家财政角度重大调整不只是推行摊丁入亩的重大改革,包含对康熙朝重用的满清重臣尤其皇族重臣的压制。其中雍正初年的一件事对宗室影响巨大。这件事就是,雍正以康熙十六子继承庄亲王封爵。前面提及的满清宗室聚敛,康熙年庄亲王两代人聚敛白银超过120万两。这继承无非是以亲王藩库以充国用。同样被压制的八旗诸王,即使到了乾隆四年依旧有,废太子胤礽之子弘皙串通宗室的逆案。此案栽进去的宗室王爷牵连甚广,甚至前面提及的过继承爵的庄亲王允禄都被牵涉其中罢免官职。雍正乾隆抑制八旗宗室的政策,虽然符合历规律既重用汉族官员。但是,也导致八旗制度本身的废弛。到乾隆十全武功用兵主力,那时候已经是大清绿营了。前面说的难点和容易超纲,也在此节。

                通宝推:秦波仁者,心有戚戚,
                • 家园 微博上根据万国堪舆图是中国作的

                  推测是国外传教士过来毁弃的,也有可能是到清朝以后再毁弃的。

                  替换虽然,现在考证中 刘大夏背负毁弃官方海图的罪名实际是替人背锅,但是构建我们航海时代最辉煌篇章的海图资料积累毁于宣德到成化这一代明朝官员则是不用多少质疑的,这是闲话下面是比较难回复的部分。

                • 家园 有传言说,大小金川之战时,

                  乾隆特别吩咐满汉兵要分开行军,以免让汉兵看到会产生“不臣之心”。

                  后来和珅发达的底层逻辑也差不多,因为当时大部分旗人已经废掉了,皇帝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很上进”的旗人,自然要拿出来重用,以做典型。

                • 家园 讲得好

                  这段清史讲得好,从历史的角度看雍正在那时那刻跳出出身的限制,以一个真正领袖的身份完成满汉民族的平衡,完成了皇权之下各大势力阶层的平衡。为满清走向巅峰铺平了道路。

              • 家园 是中国版图的前提是后面的辛亥革命和宣统禅让

                当时扩张的是满清帝国的版图,满洲,内外蒙古,回部,西藏和汉地同属一个满清帝国。后来辛亥革命成功,宣统和隆裕禅让,五族共和的中华民国继承了满清的国家和政治遗产,算是正式把中国版图固定了下来。至于满清算不算中国,要看以什么视角,如果按地理视角,算是。如果按主体民族的视角,不太算是,但既然后来革命成功了,主体民族继承了遗产,就不用太计较了这二者的关系了。

                • 家园 清肯定是中国

                  中华民国开始的北洋政府实际上是清王朝政治精英延续,这点鲁迅先生写的小说都有表现的。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广大社会其实变化不大,仅仅是最上层满蒙亲贵改了。主体上面做老爷的还做老爷,其实就是晚晴崛起的汉人精英官僚夺权的结果,最后就是北洋政府。然后北洋被北伐的KMT革命掉,所以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的共同的革命先行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