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李玲:疫情演化至今,是制度不足还是人的问题? -- 多余6569

共:💬70 🌺639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过李教授一个6、7分钟的视频,凭印象,要点如下:

      1. 中国人均医疗费用不高,但是浪费极大。

      2. 浪费大的原因是医院要创收,结果就是小病大治。

      李教授举了几个例子。一是中国人均药费和英国相当,但是英国的药费主要用于癌症等重大疾病,而中国的药费主要用在普通疾病。二是郑州一家公立医院超过1万张床位,而国外800张就是超级医院了。完全是把医院当成企业来做(最后一句是我的理解)。

      3. 美国不是一个好榜样。医院创收、政府买单必然导致医生和病人合伙骗政府。最后财政不堪重负。

      就我个人对李医生这段视频的理解: 私有化肯定是死路,但是仅仅反对私有化是远远不够的。医院需回归公益性,不能以创收为目的。

      • 家园 其实医药费用主要都是在回扣上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多出来的费用分配给医药销售代表,医药采购人员,医院领导层,最后是医生的提成回扣。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政府投入不足的的负反馈。但是肥了那些不该肥的医药代表,医药采购,还有领导层。

      • 家园 是这样的

        就是钱的问题。

        整个医改政策都是中央深改组的决策,不存在国务院独走这一说。省钱,是这次医改的出发点。前两年还传出要退休人员继续缴纳医保,终身医保的设想。

        这次医改有人打过一个比方,患者,医院,医生,政府,四个人打麻将,改革的设想是四个人都赢钱。

        面包叔曾经解读过医改政策,把握得很准确,和现在的设想几乎完全一致,就是政府只管基层医院,三甲医院放开竞争。就是包子说的“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之前我看到有人提到医生的编制问题,基层医院的医生是有编制的,而且基层医院属于公益一类,将会纳入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三甲医院本来就是自收自支,放开竞争,多点执业,等于是把桌子底下的收益明面化,药改同样是这个思路。

        养老,教育都是一个路数,就是让各方,所有人都受益,如果你相信这一点的话。

        • 家园 整个混骗的套路

          若干年前的大部分城市的水务、天然气私有化套路也是这样,“增效益,降费用”。回头再看,费用没降下来,私企的效益倒是增加了。。。嗯。响亮的口号也算是兑现了一句不是。。。

      • 家园 全国每个医生发30万年薪,总花费不到一万亿

        30万 * 300万注册医师 = 9000亿,不到GDP的1%

        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如果100万年薪,那就是27000亿,不到GDP的3%,大概财政总收入的15%左右吧。

        要知道这300万注册医师中,3甲不会超过一半,最多不超过40%。

        你去和特朗普说,中国用GDP的3%就可以高薪兜底全国医生了,特朗普估计马上贸易战投降。

        医疗这个领域,帐是越算越有意思。比如美国,据说有80万左右的医生,每个医生开50万美金年薪,那就是4000亿美金的财政就可以兜底了,不到GDP的2%:

        各国医生数量列表

        美国医生人均可挣不到50万美金。

        中国医生人均也挣不到100万人民币。

        各国医护比都在1:1.x左右徘徊。

        把一个医生+对应的护士的薪资全加上也不到这些数。

        所以各国从医护直接入手,通过养人切断利益链条,是毫无难度的。

        那问题出在哪呢?

        通宝推:陈王奋起,北纬42度,
        • 家园 我无论如何不能理解,取消医生事业编制的意义

          完全是自断手足的行为。

            • 家园 编制捆绑了很多看不到的地位和福利

              编制就是干部身份,退休工资可以向公务员看齐,医保政策也一并参照,很多政策倾斜和福利准入都与这个身份挂钩,有编制就是高人一等,医疗系统内部的同工不同酬以前是很严重的,现在是基本断绝了没文凭临时工进入编制的路,所以医生相对更累了,但考虑到编制的隐形好处,绝大部分医生仍旧不愿意挪窝,所以去掉编制,就是促使医生流动,以便培养更多医生的重要方法。

                • 家园 也就社保名义上参照普通社保

                  实际退休算上拿到的钱完全不比以前少,否则早上街了,公立医院编制人员为了100块钱待遇差距都会上访,更何况这种严重影响收入的(往往不是钱的问题,而且收入代表级别地位,医院退休待遇一般两倍于企业退休)。当然现在都是过渡政策,各地具体措施不一,但都是拿钱买时间。至于医保,看报销比例和兜底就知道了,医院就是参照公务员,比例最高,无限兜底(即医保钱用完可以无限统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