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香港的价值 -- 十里铺

共:💬92 🌺607 🌵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香港的价值

    香港,曾经的东方明珠,对于本人这个70后来说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的。今天看了张维为的最新一期《这就是中国》,更是有感而发,就香港的价值和大家讨论。

    流行文化的价值。1983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视机,北京牌,14寸的小彩电花了1040元,一直用了15年都没坏,印象深刻。印象更深刻的是,从电视里看的第一部剧就是港片《霍元甲》,霍元甲、陈真,剧中间插播着金鸡鞋油的广告,院子里小伙伴们都来看,那时真可谓是万人空巷。随后是1984年春晚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及《上海滩》、《陈真》、《射雕英雄传》、四大天王等等,可以说香港的流行音乐以及电视剧伴我度过了童年,不知不觉也塑造了我的部分价值观。如今香港的影视剧和流行音乐,胜景不在,这也许就是香港的宿命吧,随着从大陆迁移到香港的老一辈文艺精英的逝去,香港的流行文化也就逐渐沉沦了。

    经济价值。近期广为传播的一个视频里,黄奇帆说,香港独特的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地位是内地城市无可取代的,虽然并不能确定他是针对这一次的香港事件说的,但道理还是在的。资本主义制度、资金自由进出、西方法律体系、历史形成的金融中心地位、甚至西方的价值观体系,都是上海、深圳等内地城市不可能全面取代的。黄奇帆提到了一个数字,就是改革开放这些年来进入中国的外资,香港是一个主要通道,占比一直在55%上下。虽然这些外资初期可能以华侨和港澳资金为主,后期逐渐多元化,但这个比例一直没有太大变化。资金、通过转口贸易提供的商品市场、管理经验都是发展经济必不可缺的,可以说,香港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腾飞贡献了巨大的价值。但是,不能全面取代不等于无法越过香港,毕竟香港总体上只是一个中转站、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所有经济人追求的目标。伦敦、东京和上海直接交易、甚至纽约和上海直接交易,应该是迟早要发生的事,人家也想啊,比如伦敦交易所给港交所的拒信就说的很直白。所以香港在经济上除非未来中西方强烈对抗,否则其价值逐渐降低会是趋势。

    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张维为讲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就是利用香港这次危机,危中有机,将坏事变成好事。具体的做法他提到广泛征求各界观点,即香港内部的、香港外部的,政府内的、政府外的、智库内的、智库外的、党内的、党外的、内部的、公开的、线上的、线下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金融的,在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上开创出一套有效治理体系。单就这个探索过程来讲,对中国就是善莫大焉,倘若能够探索出一套有效体系,那更是对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近70年来,国运昌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每当中国要走弯路或者不顺的时候,总有国家、地区或者个人跳出来示范示警,甚至不惜牺牲自己,香港这次何尝又不是呢?中国的房地产就是仿照香港模式,走到今天已是危机四伏,香港此时又主动跳出来演示后果前景,恐怕国内不少智库和领导们也是一头冷汗吧?国家如果趁此机会,矫正前进的道路,也算是香港充分发挥了其价值(一并致谢日本、苏联、美国还有那谁谁)。

    意识形态体系建设上的价值。马丁.雅克在节目中提到了一个观点,即虽然香港人是中国人,但因为被英国长期殖民,大部分香港人其实一直是向西看的,甚至价值观也是西方的。那么这里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如果连香港人的大部分都不认同,那又如何在世界其它地方形成影响力呢?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实现?如果将香港作为意识形态体系的试金石,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倘若有所作为,那么对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形态体系将有非常大的价值。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如今又重提要敢于斗争,那就是不会再回避矛盾。香港的问题迟早会解决掉,解决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最大价值倒是值得好好想想。

    关键词(Tags): #香港通宝推:夏至欧锦,红军迷,hullo,
    • 家园 香港的价值

      对我来说,是认识到中国人没有全跪下

    • 家园 土共从来不做过河拆桥

      香港很多人对改革开放有功,土共从来不做过河拆桥的事情。当然,你自已把桥拆了,土共也没必要非拦着不可。

    • 家园 对异种规则的恐惧

      是推行中国方案、话语权和行为规则时,在他国难免遇到的问题。中国人有多不信任其他的“游戏规则”,英式规则下长大的HKer就有多不信任大陆的规则。毕竟几百年的暴发户如何能理解几千年老妖怪的心思?天下都觉得金钱腐蚀可以软化这个不信任,那么这次香港出问题是个好事:出了一道躲不开,必须处理的题目,说明光使银子也不是靠谱的,就连自己的“真*同文同种”的地方都没摆平。如果还抱着着“如果不行,支票加倍”的想法,也得掂量一下是否值得。

      西人殖民时代,钱和枪炮两手都是很硬的,至少后者很硬,如果不消停就肉体消灭。其实没有提供解决办法,对HK借鉴意义不大。大陆要互利共赢,要一带一路,自然也不可能到处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这个规则问题摆在那,就从自己家门口开始办吧。

      中国发展历史很长,扩张得又慢,不少边远地域经过几个朝代的磨合才最终合并进了老大帝国的规矩。现在看起来毫无问题的省份,早几百年也有经常生乱的。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等不了一万年,要只争朝夕。朝夕往来的地方,冲突和斗争才是常态吧。

      • 家园 中国自古以来其实不是这样的

        英国人软硬实力两手都硬这个不假,否则人家能弄出来日不落几百年,这个的确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所谓那个神话五个英国人管理一千印度人,这个离实际情况相差不远。

        问题是中华文明自古也是扩散性的,软硬两手也很硬,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没有融合或者全面融入中华文明,是有限与古代的科技水平与人类生产力的局限。如果今天是西方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界地在香港,我相信对立矛盾不会这么激烈,不要忘了中华文明辐射带的沉降力也是很强的,看今天海外四处的华人那么苦难接受当地文化就了解了。所以在香港这样的地方,尤其是华人为主的地区,英式文明更多是以对中华文明互补的方式存在的,很少会成为对立的取舍型方式存在。

        但是今天陆港对立是这个真相么?中国的社会现状还带有多少传统中华文明的特性?其社会伦理,道德模式,思维逻辑有多少中华文明的影子?就是仍然存在的那部分,有哪些会与西方文明出现直接冲突的。显然这里的矛盾不是什么中西文明的冲突,本质上仍然共产国际伦理与西方主流文明的斗争继续。

        如果细分的话,甚至在中国加入WTO的初期与香港回归的初期,冲突的矛盾都没有这么大。中国近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将会是以后历史研究的一个重点。因为这十年的变化导致了许多对中国未来命运,对世界局势产生深刻影响的因素。这些变化的来源与中共内部各种势力的历史争斗,都应该被考虑在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