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shua Freeman:巨兽兴亡录 -- 万年看客

共:💬77 🌺39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2,棉花

      洛布的工厂之所以影响深远,并非因为这座工厂为后世的丝织厂创建了模板,而是因为它为后世的棉纺厂创建了模板。英国丝织业面临着多重限制,包括市场需求不足,海外竞争以及合格原材料难以获取。不过英国棉纺业又是另一回事。这一行业成为了工业革命的驱动力,并且创建了我们沿用至今的工厂体系。

      棉布既可以制作服装,也可以用于室内装潢。早在第一座棉纺厂出现之前很久英国人就开始使用棉布了。早在十六世纪,印度的纺车工与织工在自己家里凭借简单的手动器械制作出来的棉织物就已经出口到了欧洲、西非与南北美洲。一个世纪之后,棉布真正成为了全球化的商品。*

      *【尽管印度是最主要的棉织物生产中心,但是东南亚、阿拉伯湾以及奥斯曼帝国的棉织物产量同样很可观。这些地方的匠人们都仿制过印度花色的棉布。】

      直到十七世纪晚期,欧洲人还很少穿着棉布衣物,进口的棉织品主要用于室内装饰。当时欧洲人主要穿着羊毛、亚麻、**或者丝绸质地的衣服。但是棉布凭借着舒适耐久且花色繁多的特质很快就成为了欧洲服装界的宠儿。随着欧洲人口与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对于棉布的需求也节节攀升,因此欧洲当地的商人们开始尝试至少将棉布生产流程的一部分步骤从国外生产商手中夺过来。这就是日后进口替代策略的雏形。欧洲商人们不再进口印度的印染布,而是直接进口素白布,再由欧洲工匠进行印染。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欧洲各地已经出现了许多大型染布作坊,有些作坊的雇工数量达到了上百人。英国商人也开始将进口棉纱与亚麻混纺,制成粗斜纹布。*

      *【粗斜纹布比纯棉布更容易制作,因为这种布料以亚麻为经线,在纺织过程中更不容易断裂。】

      为了保护本国丝织工业与毛纺工业,英国政府一度曾经限制过纯棉布的生产与印染。这一禁令于1774年取消。管制放开与粗斜纹布的生产协力刺激了对于棉纱的需求。商人、工匠与创业家们纷纷着手用本地产品抢占市场,但是他们面临着不容小觑的障碍。

      第一道难题在于获取棉花。印度生产者使用的是印度土生棉花,而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这种棉花的种植。十八世纪晚期的英国从世界各地进口棉花,包括亚洲与奥斯曼帝国。棉花永远供不应求,致使由奴隶来完成的棉花种植在南北美洲越发普遍,最早是在西印度群岛与南美,等到伊莱.惠特尼发明的轧花机(于1794年申请了专利)投入使用之后,美国南方也种起了棉花。到了十九世纪初期,英国棉纺业90%的原材料都出自美洲奴隶之手。随着英国棉纺产量呈现爆炸式增长,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户也开始向西推进,步入了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并且在非洲裔奴隶的背上建立了一个凶残野蛮的帝国(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干脆将黑奴称作“喂饱棉田的口粮”)。换言之,与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工厂体系当初完全凭借着奴隶制度的兴旺发达才得以发展起来。用卡尔.马克思的话来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就没有现代工业。”这话略微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在基本面上还是很正确的。*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口的棉花占到了英国棉花进口总量的77%,法国的90%,俄国的92%,德国的60%。在1820年与1860年之间,密西西比州与路易斯安那州的黑奴人数从101878人上升到了768357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棉田劳工。】

      第二项挑战是将生棉纺成经纬线的技术要求。1835年,爱德华.贝恩斯(Edward Baines)创作了《大不列颠棉花制造业简史》一书,他在书中指出:“蚕丝被蚕吐出来之后只要拧成一股就能具备纺织所必需的强度……但是棉花、亚麻与羊毛的单丝都远比蚕丝更短更细,因此在织布之前要先将其纺成线。”英国从美国进口的生棉纤维很短,往往还不到一英寸长。为了将这种棉花纺成棉纱,首先要用钢丝梳子将棉花刷一遍,将棉纤维理顺成为平行状态,从而将其制成棉条,“按照预定的粗细,棉条会被进一步加工成为粗纱并且捻细从而增加强度。这最后一步以及上述各个步骤统称为纺线。”

      直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纺线在英国还是一项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的生产活动。梳棉是重体力活,由男性来完成,女性用纺车制作棉纱,儿童则在各处帮忙。贝恩斯注意到,“英国家庭的纺线器械……几乎与印度的器械一样粗陋。”但是在英国生产棉纱的成本却比印度更高而且质量反而更差。用英国棉纱纺制的棉线过于脆弱,无法充当经线。更何况供应量还跟不上生产需求。一般来说,需要三个人纺线(姑且不考虑帮工人数)才能跟得上一名织布工(一般是男性)的需求。换句话说织布工人经常要去家门以外买线。十八世纪三十年代飞梭的发明极大提升了织布工的生产力,也进一步激化了供求矛盾。

      总之,英国棉纺业亟需一场重大变革。斜纹粗布、针织物与棉布的生产需求如此旺盛,以至于任何一位能够提升棉纱产量、改进棉纱质量以及降低棉纱成本的发明家与投资人都必将得到丰厚的回报。商界的企业家们早就尝试过将大量一家一户的纺线工与织布工统合在同一张供应网络当中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一名核心代理人会向所有工匠统一提供原材料,并且要求他们制作特定类型的棉纱或者布料,工匠们领取的是计件工资。尽管纺织业的银行体系在金融与技术两方面的能力都很有限,但是商人、制造商与地产士绅阶层依然拥有足有的资本资源来支持新兴企业。大量就业不足的农业人口则构成了大规模工业的潜在劳动力来源。

      在十八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里,英国的发明家、工匠以及制造商们创造了一系列旨在提升本土棉纱质量与数量的机器。1764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纺线装置,也就是著名的珍妮纺纱机。不过这台机器只能制作纬线,对于工人技能的要求也很高,因此用处很有限。另一名更成功的发明家是理查德.阿克莱特,他曾经做过理发师与假发匠,还开过酒吧,在生意场上经历过几番成败。1768年他申请了一项纺线机器的专利,七年之后又申请了梳棉机器的专利。他与合作伙伴一起首先在诺丁汉修建了一座由马匹驱动的纺线机器作坊,然后很快就将动力改换成了水力。很早之前水轮动力就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驱动了无数锯木头、磨面粉、粉碎矿石以及造纸的作坊。阿克莱特在克罗姆福德修建了一座工厂,位于德温特河畔一处偏僻地点,距离洛布兄弟的工厂有十六英里。等到梳棉机与纺纱机的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之后,阿克莱特就与若干位合作伙伴在德温特河沿岸以及其他地点又兴建了好几座工厂。专利费与工厂利润使得阿克莱特成为了一名非常有钱的人。

      这一时期还有人发明了若干不同设计的梳棉机与纺纱机,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规避阿克莱特的专利,例如塞缪尔.克伦普敦的骡机。因此有意涉足棉纱制造业的投资人在采购器械的时候也就拥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些机器有的擅长制作经线,有的擅长制作纬线,但是无论如何它们对于生产力的促进都极其惊人。仅仅是最早期的珍妮纺纱机就将单个工人的产量翻了六番,至于阿克莱特的机器在设计完全定型之后更是将生产效率提升了几百倍。十八世纪晚期,英国出现了最早的动力织布机,使得纺织行业的下一道工序也得到了机械化。早期织布机经常出问题,并且产品质量也不高,因此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手工织布依然是英国棉纺行业的主流,至于羊绒织物坚持手工制作的时间还要更久。但是渐进式的改良最终使得动力织布机成为了一切纺织领域的常规手段。

      阿克莱德的诺丁汉棉纺厂雇佣了三百名工人,与洛布兄弟不相上下。他在克罗姆福德修建的第一座工厂要小一些,用工人数在二百人左右,绝大多数都是童工。他在克罗姆福德修建的第二座工厂则雇佣了八百人。针织品商人以及阿克莱德早期合作者之一杰迪戴亚.斯特拉特在克罗姆福德以南七英里处的贝尔普修建了自己的工厂,到1792年用工人数约在1200至1300人之间,1815年达到1500人,1833年达到了2000人。阿克莱德还在苏格兰的新蓝阿克帮助修建了一片工厂群,后来被罗伯特.欧文及其生意伙伴接手。这片工厂在1816年的用工人数达到了1600至1700人。此时城市地区已经出现了蒸汽动力的棉纺厂,好几家曼城工厂的用工人数都突破了一千大关。巨型工厂就这样到来了。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一,密涅瓦与朱庇特的脑髓:发明工厂

      英格兰德比市全圣徒教堂附近不远处有一条德温特河,河流中心有一座岛屿。按照我们今天对于工厂一词的定义,全世界第一家成功运营的工厂于1721年在这座岛上兴建了起来。与其他许多更加古老的建筑类型不同——例如教堂、清真寺、宫殿、要塞、剧院、浴室、宿舍与礼堂——工厂完全属于现代世界,创造现代世界的进程也少不了工厂的辅助。自从远古以来,统治者们就时而会集结大量人力用以支援战争后勤或者修建大型工程,例如金字塔、道路、堡垒与引水渠。但是直到十九世纪,制造活动的规模都相当有限:匠人与帮工们以小组形式或者以家庭为单位制造物品,用来满足家庭消费。直到1850年,美国制造业经营实体的平均用工人数还不到八个人。*

      *【在1721年之前,仅有极少数英国工业企业兴建了集中生产的设施,而且依照不久后的标准来衡量,这些设施全都小得可怜,例如诺丁汉的经纬针织作坊,每家作坊也就雇佣几十人。在中欧与西欧倒是有几家尚未机械化的大型制造业运营设施。】

      德温特河上的这家工厂是约翰与托马斯.洛布兄弟创立的德比纺丝厂。乍一看去,工厂似乎刚刚出世就完全发育成熟了起来,根本没有经历婴幼儿时期。*只要看一眼德比纺纱厂的绘图,我们都能立刻认出这是一家工厂。这是一座五层楼的长方形砖质建筑,正面是一排排网格状排列的大窗户,看上去像极了日后将会兴建的成千上万座工厂,许多此等造型的工厂如今依然在运营当中。德比纺丝厂内部也已经具备了现代工厂的一切特征:大批劳动力借助机械力量进行协调一致的生产活动——这里所谓的机械力量是一具二十三英尺高的水轮。外力驱动的器械与协同劳动的大量人员在同一地点的结合或许在今天看来并不出奇,但是在当年却意味着新世界的降临。*

      *【1891年这座厂房大部分毁于火灾,后来又以较小规模得到重建,如今是德比纺丝厂博物馆的所在地。】

      *【人们一般认为德比纺丝厂是英格兰的第一座工厂,也是工业革命的先驱。但是在此之前至少还有若干家生产设施各自具备了现代工厂的一部分特征,例如十六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市的捻丝厂就就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机械,德比捻丝厂也效仿了这家设施的组织结构。】

      第一批工厂之所以得到兴建,并不是为了实现宏大的社会愿景,而是为了利用世俗的商业机会。当时市场上缺乏经丝,也就是用来充当经线的丝纱。为了制作丝绸,要将许多根经丝平行展开,然后以一根向上一根向下反复交替的模式分成两套。纬丝必须从两套经丝上下分离的交错部位穿过去,与每一根经丝一上一下地交叠起来。为了让纬丝穿过,两套经丝必须轮流绷紧上提,因此经丝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制作经丝,单根的蚕丝首先要缠成绞纱,绞纱要绕在绕线筒上捻紧,然后与其他纱线“双成一股”,然后再捻紧一遍,这才能制成经丝。这个过程就叫做捻丝。欧洲大陆已经实现了机械捻丝,英格兰却依然还在使用纺车。这样的生产过程实在太慢,无法满足织工们的需求。

      1704年,一位德比的律师修建了一座三层楼高的水力捻丝厂,用来安置他从荷兰进口的捻丝机,但是未能生产出质量过硬的经丝。身为当地纺织品商人的托马斯.洛布随即将同父异母的兄弟约翰派遣到了意大利北部区研究当地的捻丝工艺。尽管意大利法律禁止泄露关于制造捻丝机的信息,但是约翰依然成功地从意大利挖回了好几位工人,并且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随后他与一位德比当地的工程师一起修建了厂房并且装配了机器。这家工厂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由童工来完成的。

      托马斯.洛布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的工厂并不算特别成功,这样做或许是为了打消竞争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他还为自己的捻丝机申请了专利,这套说辞有助于他说服议会进一步延长专利期限。不过英国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于1732年一次性向他提供了一大笔现金,从而换取他公开自己的机器的设计图样,从而促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不过工厂体系扩张得很慢,到了1765年全英国依然总共只有七家生产经丝的水力工厂,尽管其中有一家位于曼城附近的工厂在十八世纪末已经雇佣了两千多名工人,以当时的标准来衡量堪称巨大无朋。当时更常见的水力工厂规模都更小,出产的产品是强度弱于经丝的纬丝。*

      *【曼城这家工厂是由约翰.洛布请回英格兰的意大利技工之一帮助修建的。制造纬丝的原料可以采用从波斯地区进口的生丝,这种生丝要比来自意大利或者中国、用来制造经丝的高质量生丝更容易获取。】

      出于实务考量的其他创业家们谨慎地跟随着洛布兄弟的脚步,一时间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相比之下,社会观察家们却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了德比工厂的新奇特质与重要性。丹尼尔.笛福就曾在十八世纪二十年代造访过这家工厂——他的第一印象是“好大一坨”——并且声称这是“天性非凡的奇物”。日后查尔斯.狄更斯将会在《艰难时世》当中塑造出早期工业时代的典型人物汤玛斯.葛莱恩,而笛福在这座现代奇迹面前的表现与葛莱恩一般无二,首先想到的就是“事实!事实!事实!唯有事实!”与未来许多对于大型工厂充满夸大的描述不同,笛福笔下全都是硬邦邦的数据:洛布的机器“共有26586个转轮,97746个活动部件,水轮每分钟转三圈,每转一圈能制造出73726码丝线,一日一夜总共能生产318504960码。”五十年后,詹姆斯.鲍斯韦尔造访了同一家工厂,他的身边全都是络绎不绝前来观看奇景的游客。鲍斯威尔更加简洁地将这座工厂称作“一个怡人的惊喜。”

      单独看来,德比工厂或许始终都会是“天性非凡的奇物”。但事实上这家工厂却成为了工厂时代的先声。越来越多的工厂纷纷兴建起来,彻底改变了英国经济乃至全球社会。巨型工厂将会为一场更广泛的工业革命担当排头兵与前进旗号,我们今天所栖身的世界正是由这场革命创造的。

      通宝推:尚儒,桥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