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朗姆可乐聊历史 -- 骨头龙

共:💬1328 🌺15045 🌵1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 家园 慢轮制陶

        说起“慢轮制陶”,我就想起那个电影Ghost(《人鬼情未了》)。

    • 家园 【原创】保安终极哲学问题之一“你从哪里来?”

      保安拦住了我,问了我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从哪里来?” “你是谁?” “你要到哪里去?”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发现,通过分析Y染色体的若干突变节点,人们在研究中设立了ABCD——R的代号,通过这26个字母的顺序,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代号看出来整个人类的大致演变过程。

      话说12万年前,晚期智人逐渐演化出了ABCDEF六个分支,其中ABE留在了非洲,而CDF选择走出非洲,当然也许未必是主动选择的,也可能是干不过ABE逃出了非洲,反正祸兮福之所倚也不一定是坏事。

      花开六朵,先表F这一支。为什么呢?因为F是最牛逼的一支。

      从F进化出的J是闪米特人,古阿拉伯、希伯来、古埃及的祖先,也是现在纠缠不休惑乱天下的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教的祖宗。

      从F进化出的K再进化出了N和O,N、O的一支向西迁徙进入了两河流域,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美尔人。而向东迁徙的一支,最终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中华民族的另外祖先来源是C和D。他们比F早了4、5万年走出非洲,一路沿着海岸迁徙,经过印度、东南亚最终进入中国。他们迁徙的路上往往留下了成堆的贝壳遗迹,我猜他们一定不容易得痛风吧。

      人类迁徙的地图上往往是一支支的红色路线箭头直指万里之外,但是人类迁徙的实际过程并不是想象的那样,一支部族从非洲出发,睿智的长老指向陌生大陆的一个地点,然后整个部族坚定地向着这个方向迁移,一路上播撒下文明的种子。。。

      而实际的情况恐怕是,一个部族进化出了更先进的军事或者生产能力占据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当人口逐渐繁衍,新增的人口有两个选择:回头与拥有同样军事水平的同族开战以分享原有的土地;或者向远方进发,去夺取那些不那么先进的人类的土地。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有趣的反向迁徙的例子是当年的F系占据了最肥沃的两河流域,然后一路向东扩张,直到在帕米尔高原上出现了后续的N、O,他们不知道进化出了什么先进的能力,又一路向西反杀,占领了两河流域。至于当初在两河流域的F系呢,你猜?

      人类文明迁徙的过程就是这样,永远是持有更先进的军事文明的种族不断扩张,犹如浪潮一样一浪压着一浪滚滚而来,而这浪潮之下就是其他直立人的累累白骨。

      当N、O系的人类到达中国时,这片土地上已经遍布早他们四万年到达的C系和D系。然后就是近两万年的大屠杀。C系被融合了。所谓被融合,大概就是男的杀杀杀,女的啪啪啪。而D系的矮黑人除了藏南、印度、日本,基本就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1778年,当库克船长到达夏威夷的考艾岛时,他没有意识到岛上的夏威夷人是在某个时间乘船航海来到这里定居的,因为最近的北美大陆距离这里也有3200公里。是什么原因驱使南岛族的波利尼西亚人远渡重洋?是什么驱使D系的矮黑人居住在青藏高原上?是人。比较起风险莫测的海洋、高寒缺氧的高原,持有更锋利武器,拥有更强大战士的其他人类才是更危险的敌人呵。

      通宝推:老老狐狸,尚儒,铁手,侧翼,钓者任公子,白玉老虎,逍遥笑清风,桥上,李根,
      • 家园 然而现代智人祖先也可能不在非洲

        ”走出非洲论“其实只是个大框架,提出的时间很早,因为早期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比其它地方早很多。但细节是魔鬼,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这个假说也在不停打补丁。

        开始的时候说走出非洲在180万年前,后来改成了200(多)万年,这个已经离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差不多了,但在中国又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后来泥湾也发现了,这个地方很神奇,从200万年前到几千年前的不同时期基本都有发现),这个和非洲发现的最早直立人化石年代差不多了。

        近年根据分子生物学又提出了二次走出非洲论,说第一波直立人走出非洲后在各地发展,但后来又被(小于)10万年前非洲走出的第二波现代人祖先给取代了。但后来又发现现代人有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基因,所以这个理论做了微调,不是完全取代,而是少部分融合大部分取代。

        但随着考古资料越来越多,二次走出非洲也不够用了,所以又有了三次和四次走出非洲论,分别在70万年左右和100万年左右(大概)。这样这个理论就越来越丑陋了。

        既然人类用不到10万年就可以基本走遍全球,那理论上从欧亚大陆反向走到非洲更容易一些,在几百万年的历史上发生几次也不足为奇。《人类起源的故事》就提到一个观点,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某个超级古老型人类(现代智人祖先)都在亚欧大陆上,那么他们的祖先也可能在亚欧大陆上,然后30万年前走回非洲,5万年前再走出非洲,这样比单纯的走出非洲论还少了一次。(当然这个目前还缺乏证据支持)

      • 家园 骨头兄不光笑话讲得好,干货也不少啊。

        生物学专业的?这篇的reference给一个吧?

      • 家园 文、理是相通的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

        但记得斑斑点点,

        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

        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

        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

        东方白。

        通宝推:老老狐狸,
      • 家园 赞基因考古学
      • 家园 最近几年发现的中国国境内的远古牙齿,距今十几万年了

        这个怎么解释?

        为啥古人类dna有类似片段的时候,总认为是非洲人迁徙到东亚,而不是反过来?

        • 家园 冰期。
        • 家园 那些更早的化石是人类的表亲-其他直立人的

          现代人只是直立人之下的一个分支,也是唯一存活的分支。

          现代人全部来源于非洲这个基本上是实锤了的。除了父系一方Y染色体之外,来自母系一方的线粒体目前也能证明,包括陆陆续续发现的人类迁徙和进化的遗迹,已经构成了一条基本完整和清晰的证据链。

          远在现代人之前,就早有各种直立人和智人,他们早在现代人之前分化成了不同的分支,并且走出了非洲,分布在旧大路各地。你说的这些化石,就是这些早期直立人的化石。

          但是现代人是最后一个走出大陆的直立人种,为什么?是巧合吗?

          因为现代人所到之处就再也没有其他直立人存在。其他的直立人要么是适应不了环境被淘汰了,要么就是被现代人干掉了。

          现代人干掉了其他所有存在的直立人这个还没有很过硬的证据(这种证据确实不好找)。不过现代人的近亲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繁衍了十几万年,占据了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甚至远至西伯利亚的广大地域。然后现代人进入欧洲几千年之间,所有的尼安德特人就死的干干净净一个不剩。说尼安德特人的灭绝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骗鬼呦。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实锤感觉逻辑上并不完备

            这个问题是小学生,所以只能提几个疑点:

            1.非洲古人类化石非常稀少,怎么搞定A~F谱系的?

            2.从古猿到直立人中间缺了几大段考古实证,也就是说中间的变异演化路径没证据,怎么认定非洲是起源的?

            3.O变异出F有没有可能,换言之A-F的地位是否绝对

            • 家园 简单说一下

              1. 谱系的研究是检测现代人的基因和使用古代遗存DNA验证相结合的。

              2. 谱系的研究是主要针对智人的。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前,而智人的历史时25万年前到现在。直立人也同样走出了非洲,约60万年前在欧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于约30万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然后研究线粒体的时候发现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居然有4%的混血。

              话说人类也真是奇葩,居然过了这么久还没出现生殖隔离,而且对不同种族也下得去手。

              3. 这个字母的排序是按照基因变化的顺序排列的,就是说这个顺序总体上是不会颠倒的。

              这方面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斯宾塞·韦尔斯写的出非洲记,那个里面对研究和逐步发现的过程就说的比较详细了,我懒得看过程,只是大致翻了翻结论,所以只能大略的说说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现代人是智人

              基因相对狭窄,单起源可能性大。

              整个人族,大概是多元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