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五问WSXBL:关于对廖白成就的评价 -- 熊腰

共:💬84 🌺1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个人体会来说。

          两种打法的安全性没有区别,安全性取决于发力控制技术。

          “不招不架”的打法,对于身法和发力技术等综合实力的要求,远远超越控制打法。能用控制打法不说明也能用前者。对于能做到“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高手来说,控制打法已经稍显烦琐,虽然照样能轻松做到,但已不屑费力矣。

          • 家园 控难于发,应属定论吧。

            国内能“不招不架,就是一下”的人还是有一批的。能“拨人如拨球”的就极少了。

            能得一点一发而出,与能连续得点而又引而不发,期间差别还是很大的。

            • 家园 一点疑问

              廖陈之战,廖控不了陈,而陈的沾控不行,陈这样的人比较多,廖以沾控第一人的水平遇到和他差不多的水平的人就控不了,那就看不出比别人高来,也就是说与廖水平差不多的人很多呀,只是沾控一些水平差很多的人又有什么用呢,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跟老W的祖师学电人和用眼睛把你看倒,岂不是更显示水平奇高????呵呵

              上面的话权当玩笑,格斗是在一瞬间决定生死,能一击必杀就不要想着控制对方,水平接近你控不了,水平差的多怎么打都赢,而且一样可以控制好出手的力度,不会让水平低的人受伤,那么拨人如拨球的意义何在?

              • 家园 答热血龙魂一只眼二位仁兄

                独目兄言,“廖陈之战,廖控不了陈”。非常正确。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廖控不了陈,但还是把陈发了出去。

                这说明,控确比发难。能发未必能控,能控大概能发。独眼兄在此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证据,证明龙兄的“常识性问题”(见楼下)不成立。

                “那么拨人如拨球的意义何在?”

                “拨人如拨球”在武学上的意义,二位都是内家高人,实在不必熊腰在此多说。浪费时间了。

                在平日交流上的意义,且看廖与陈之战,陈方从未认输。因为廖“控不了陈”,陈的桩极其扎实。廖又不能使出龙兄所谓“杀伤性劲力”,或独眼兄所谓“一击必杀”的手段,来分出胜负。交流不是决斗,不可性命相搏。但若廖的境界再高一点,能“拨陈如拨球",那胜负不是就可以很安全的判断出来了吗?

                • 家园 俺不是高手,用门外汉的观点说说

                  (廖控不了陈,但还是把陈发了出去,...陈方从未认输。因为廖“控不了陈)陈被发了出去,不需要他认输,外行都会认为他已输了,不过好象好多人都说看不出来谁输谁赢,这才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您再说说两人的具体情况

                  即便按您所说,廖陈之战,廖控不了陈...廖控不了陈,但还是把陈发了出去。这说明,控确比发难。能发未必能控,能控大概能发.----还是借用沈老把人看倒的说法,如果水平相当或差距比较小的话,沈老应该也看不倒,或者连发都发不出去吧.即便能发,按你的逻辑,看比发难,所以看的威力大?

                  再举一个例子,有人问老W和泰森谁更厉害,老W说泰森厉害,但是老W会控,泰森不会控,也不会发,只会打,泰森应该不如老W,这不矛盾吗?问题在于老W只能控制比他水平低的人,难道控人如控球就是为了表演?就像我可以随意控制一个小孩,但打不了一个成人,我给这个成年人说,‘我比你强,我控制这个小孩比你控制的好’一样。

                  所以打,发,控这三种形式,实在是不能用我能做到那一个而不能做到另外一个来说明这三种的高低之分。

            • 家园 呵呵,这就是理解不一样的地方了。

              “不招不架,就是一下”,这一下不是指发放,而是击打。是杀伤性劲力。就是李仲轩老人说的那种“挨到那里就从那里扎进去”的劲力。

              另外,打人和发人的前提都是控制对方,控制不了对方打不了人也发不了人。这是常识性问题。

        • 家园 廖白所谓水技与火技之分,大概就在於此。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