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何杨振宁的母亲吃不着足够豆腐,因为吃得起豆腐的人多了。 -- flyingcatgm

共:💬24 🌺402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推理,

      和人日新华有得一拼啊。不能苟同。

      • 家园 以北京为例作个最基本的计算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至抗战爆发前),按照冯云乡等老人的回忆算是相对稳定的“黄金时代”了,当时北京的人力车夫最高时占所有就业人口的近百分之三十(1932年统计,不到27万的总就业人口中有八万人力车夫),

        而在车夫里,绝大多数是极贫或次贫,每月收入少则三四元,多则七八元。只有少数拉包月或者拉洋人的车夫(会说外语)才能(除失业外)每月到手十几元,能吃得起豆腐和肉,虽然当时豆腐的价格是每块几分钱,但四口之家每月也就能能拿出一元钱来买“调和及菜蔬”。

        那么,解放后豆腐仍然保持是每块几分钱的价位(百度一下,70年代初的大同,豆腐是每块七分),但是,民国时期那些每月只挣三至八元的车夫,他们及其后代到了解放后,不管作什么工作,就算像车夫那样“低等”吧,在五六七十年代他们的月收入会普遍只有“三至八元”吗?他们就算每月工资十几元都算是极低收入了。

        换句话说,民国时期北京仅那些每月只挣三至八元的车夫及其家人后代当有几十万人,到了解放后的五六七十年代,他们就从解放前消费不起豆腐的阶层一跃成为有足够能力消费豆腐的阶层,仅北京城一下就是几十万人能吃得起豆腐了(更不用说当时北京27万就业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和车夫一样的赤贫,次贫阶层)。这不叫“吃得起豆腐的人变多了”又是什么呢?

        通宝推:老阿,袁大头,
        • 家园 感谢LZ的回复和翔实的数据。解放后很多劳动人民

          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改善,这个谁都不能否认。

          但杨妈的这个说法(是不是真是她说的不论),其实是生活物资尤其是副食品短缺的一个明证,大量的东西凭票供应,这也是事实啊。

          俺不同意的是,认为A导致了B这个因果关系。

          • 家园 问题是为何解放前没有凭票供应?

            是因为解放前的副食品供应比解放后充足么?当然不是,解放前路边随处可见的路倒就是明证。

            那么解放后食品供应量远比解放前丰富,却仍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必须搞凭票供应。答案只有一个“供应增长了,但需求增长更快”,不是么?

            PS:这个说法确实是杨妈的。杨父劝儿子回国参加建设,理由是国家没有饥荒了,人人都能上学了,能建工厂,产机器,变化翻天覆地了。杨母发牢骚“那我怎么买豆腐还得排队”。多年前我就在北朝发帖子评论这完全说明了杨父与杨母的眼光不同,科学家和家庭妇女的区别。

            通宝推:审度,老阿,
    • 家园 电影《粮食》里有一盘豆腐

      被由张平饰演的村长用来犒劳(忽悠)众汉奸。村长先是对由安振江饰演的汉奸四和尚解释:四爷,村里实在是穷苦,跑遍全村也没找到肉,只找到这盘豆腐。......一会儿由方辉饰演的伪军排长李狗剩把四和尚打跑了,这盘豆腐被转端到李狗剩面前。......又过了一会儿,四和尚又领着葛存壮饰演的鬼子小队长把李狗剩打跑了,这盘豆腐又回到四和尚面前。......

      可见,解放前在山西农村,这一盘豆腐可算是能劳军的佳肴啊!

    • 家园 幸福感是相对周围人而言

      以前只有自己这些少数人能吃得起豆腐,相比完全吃不上豆腐的大多数人,0.1:0=无穷大,幸福指数爆棚,虽然自己也只是偶尔吃而已。

      现在么,谁都能吃得起了,差距缩小了,虽然自己能更经常吃,但是1:1=1,幸福指数低了。

      所以文人不喜欢太祖,因为他搞全民教育。以前文人垄断知识,现在呢?小学生都知道“回”字有几种写法,孔乙己还怎么显摆呢?

      通宝推:老阿,逍遥笑清风,加东,nautilus,老老狐狸,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