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说的都是直的 -- 给我打钱87405

共:💬48 🌺112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选有限

            早些年搞素质教育改革,初衷也许是好的。城里的孩子没有什么生活,原始积累很少,脑子不大灵光,类似于古代贵族教育的素质教育,在理论上是一个补充。然而事与愿违,“顶层模仿师”们大概忘了高考仍然是主题,所谓素质教育变成了各种投机活动,学琴是为了走特长生的捷径,学奥数是为了凑齐奖状数量,诸如此类,想来大伙都是清楚的。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学生综合素质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是逐年下降。可是像北京这样先行先试的城市是如何反省的呢?降低考试难度,教师带头作弊。据说北京接下来打算取消中考——小学挖了六年的坑,初中怎么填?不光是北京如此,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不光是中小学如此,高校也是如此;不光是中国如此,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如此。这是一股风潮,可选余地不大。

            • 家园 政策的变化并没有降低家长和孩子的投入

              目前没有消息说要取消中考。小升初倒是有划片直升的,这刺激了小学和对口初中都还不错的学区房价飙升,要是小学好对口初中不好但还想上个牛初中的话,只能小学拼命学拼命考,我前面说的那个每周十几节班的就是这种情况。所谓兴趣班,是在本来语数英学习之外另加的,不是学了这个就不用学那个了,投入只多不少。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了,三十年前炒的比现在还热呢,家长基本上都在少年宫给孩子报才艺班,但高考的时候除了分流走艺术生的,没听说谁拿才艺加分特招。这几年感觉素质教育已经降温了,才艺累计最多加5分,这对学习中游的孩子没任何作用。

              当前教育政策把老师的负担大大减轻,原来老师的工作有一半转移到家长身上,社会舆论转向,导致老师不管孩子是天经地义的。学生负担其实还那么多,对于家长来说,课堂内容大幅削减,但考试超纲是常态,看看补习班蓬勃发展就知道有多少内容从课内转移到课外了。

              当前诟病的不应该是素质教育,而是在课堂孩子都学什么,考试都考什么。学的简单考的难,老师的工作体现在哪里?

              最近忙隔了好几天回复,可能有点偏离主题,说哪算哪吧。

    • 家园 自省

      什么叫自省?就是自我认知、自我检测、自我调整。

      当然,从整体来看,没有绝对自我,只有相对自我,好比1cm这个单位,它是相对的。

      但是到下一层面,我们可以说,自我是一个绝对概念。好比在1cm和2cm的关系中,2cm是1cm的2倍,1cm是个绝对标准。

      这也就是说,自我的形成,是一个相对过程,所谓相对过程就是个人生活在自然与社会之中,在“我”与“非我”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相对之下的绝对自我。

      那么,仅仅是互动就能形成自我吗?不能。因为自然和社会比个人大,个人往往成为自然和社会的附属品,简单说就是随波逐流。

      要形成自我,还需要时常自省。

      比如,坐了一会,自行检查自己的坐姿是否端正而有利于身体健康,看了一书,自行检查看书时间是否太长不利于保持思维清晰。

      孔子说,一日当三省,这是在说人需要自省。不自省,就不会形成自我。

      不自省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假设这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较少,他就会偏离正常的轨道,不是太懒惰,就是太勤奋。

      假设这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较多,他就没有自己的轨道,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求来生活、工作、学习。

      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没有自省能力的人,是非常依赖权威的。

      在过去,社会情况相对简单,权威的自律性比较高,故而整体来看“还算好”。

      在今天,社会变得复杂而多元,加上权威的自律性不高,一些没有自省能力的人,就有一种“失去了太阳”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极容易被一些权威俘获,从而逐步发展成脑残粉。

      这种权威,有些是实体的,比如像高晓松。

      高晓松宣称,喜欢看自己节目、读自己书的人,都是有修养、有知识的人。

      而高晓松的粉丝对此颇为受用。

      我们稍微想一下就会发现,高晓松的这个说法是一个模版:

      只要喜欢我的,就是有眼光的,只要不喜欢我的,就是没眼光的。

      这个模板有极强的排它性。

      有极大的危害。

      另一种权威,是无形的,比如享乐主义。

      实际上,这种无形的权威也用同样的模版来吸粉。

      支持享乐主义的,就是会生活的,不支持的,则是loser。

      一般来说,选择无形权威的,往往是一些有社会经验的,所谓看破红尘的一些人。

      这些人看起来是有独立性的,其实仍然是没有自我从而对权威有极强的依赖,虽然他们对实体的权威感到失望,但是“失去太阳”之感仍然非常强烈,故而很容易发展成为无形权威的粉丝。

      从某种角度来看,人人都可以称之为某某人或者某某思想的粉丝。真正的区别在哪呢?

      有自省能力的人,要么不会将自己锁在某个明星的周围或者某种思想的圈子里,要么即便在圈子里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做适度的调整,而后者则是常见的,这是因为完全没用自省能力的人数量极少。

      也就是说,自省能力比较高的人,会比较开放,他的具体表现是他会在多种圈子之间穿梭,并且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

      简而言之,自省能力越低,越容易出现被锁死的情况,最极端的是被自己的惯性锁死,常见的是被某个有形或无形的权威锁死。

      锁死的人,会有极强的排异性,他们会发展出一套理论来“支持”自己,排斥所谓的“非我”。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一些人过了一些年有了大变化呢?给人一种脱胎换骨之感呢?

      这实际上一种错觉。这种人,只不过是从甲圈子换到了乙圈子,换圈子的路径是多样的,比如处在不同的年龄段,换了工作,偶遇,等等。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会有某种所谓的信仰,并且有所谓的坚定——换了圈子之后便会将之前的信仰完全的抛弃。正因为如此,他们时常有“重生”之感。

      打个比方讲,你会发现这类人,在某一段时间,坚定的喜欢吃西瓜,并认为除了西瓜之外一切都是坏的,下一个时间段,坚定的喜欢吃香蕉,并认为除了香蕉之外一切都不值得去吃。

      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人生并没有积累,没有阶段,只有不同的时间段。

      因此,不难发现,最需要自省的,就是自己的固化、封闭程度。社会中往往有一种说法,要打破原有的圈子,砸烂原有的枷锁,实际上,这种说法在执行面来看,只是换汤不换药,历史只是在不断的重演。

      真正的成长乃是如一个三角形“吸收消化”一个新的顶点之后变成了四边形。

      真正的成长是一种扬弃,是一种结构上的改变,是融合与重组。

      我以为,应当特别注意自省与反思的区别,反思往往是从碗里跳到了杯子当中,反思往往极其“健忘”,同时也极其“暴力”——忘掉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

      我们中国人提倡天人合一,人应当向天学习。可是,到底学什么呢?就是天的这种包容的态度,没有忘掉过去,也不存在重新开始,三角形变成四边形,原来的三个顶点仍然还在,只是所占的比例与以前不同了。

      生物之所以多样,就是因为地有一颗极其包容的心,地在不断的成长啊!地也是在向天学习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