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风雨将至,不妨重读《论持久战》 -- 解甲

共:💬282 🌺2884 🌵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劳动创造价值,斗争带来权利。

          宝推这句

        • 家园 如果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

          那么他究竟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呢?

          老兄似乎忽略了

          • 家园 毫无疑问的大资产阶级

            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就是权贵资产阶级;他们的包衣奴才,团派、秘书帮之流构成官僚资产阶级;这两个部分乃是中国当今的统治阶级。

            我记得我之前在河里也被批评过是“小资产阶级”,我说是啊没错,就是小资产阶级,但问题是既然有小资产阶级,就一定会有大资产阶级把,那么大资产阶级是谁呢?你要不要斗争呢?批评我的人就怂了,不吱声了。

        • 家园 能力差就是原罪

          先说任人唯亲。任人唯亲,这是事实。但是只要有能力把活干好,任人唯亲也没什么大不了。

          陈全国书记在新疆的政绩,至少在西西河没什么人否定,这是全国书记的政绩,同时也是包子的政绩。反过来,蔡京之流的负面评价,既是蔡京的错,也是包子的错。

          东西南北中,党管一切,你用的人,你就有责任用好,用好了,是他的成绩也是你的成绩,用不好,是他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

          再说政策问题。用政策的出发点为政策来辩护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没什么政策的出发点是坏的,是邪恶,是准备造成不良后果的。问题都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重视执行,什么政策都是扯淡。

          大下岗现在都评价是恶政,但是制定这个政策的出发点真的是坏的吗?我看未必。还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对政策的弊端及时发现,总结,纠正,才造成了恶果。

          同样是大下岗,薄在大连执行的政策就有一定的人情味,对政策的弊端就起到了纠偏作用,这就是能力。

          政策有急有缓,保家卫国、抗险救灾就是急的政策,一声令下,全员行动,压倒一切,不问借口,必须完成任务,这个没二话。

          但是,很多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根据客观条件及时加以调整,以前是多措并举,多地试点,稳步推进,现在就是一声令下,督战队就拿着鬼头刀在基层背后站着。有些事都没法说,比如说前期摸底调查的数据送上去,就不能改了,扯淡不是吗?包子这么多年,这么多政策,不都是这个德行,只考虑政策的利,不考虑政策的弊,不顾客观条件,强行推进,最后一地鸡毛。

          雄安,很多人不看好,但我从来没批评过,一来我认可政策的方向,试图解决中国的房价高企的问题,二来这是个试点。大家可以慢慢观察,慢慢看,看政策施行中会有什么弊端,会有什么困难,如何总结经验,怎么改正。如果是个成功的经验,在逐步向全国推广,如果不成功,影响无非限于一地,也好调头,也是改革中的一次宝贵的经验。

          绵绵为力,久久为工是他说的,功成不必在我也是他说的,现在又休闲了,有的是时间,急什么呢?有什么好急的呢?

          这个按我看,就是能力问题,缺乏治国理政的能力。这就是包子的原罪。

          不知道扯哪儿去了,说到哪儿算哪儿吧,再说国际问题,国际问题其实没什么好说,我承认自己了解得不多。但是,有些事无论如何接受不了,比如小强的记者招待会,提到缅甸问题,当时边境战火纷飞,边民的人身财产受到了极大伤害,网上讨论得沸反盈天,记者问小强,说,要提个缅甸的问题。小强回答:缅甸,缅甸怎么了?这NM是国家领导人吗?算了,不骂脏话了。

          还有什么,阶级我也说不清,说不好。说到发动群众,说起来挺好,但群众该怎么发动还真说不上来,群众工作千头万绪,群众的要求千变万化,只能说群众工作是怎么做也做不完,但是首先一条就是要有耐心,玩一刀切绝对要出事。

          今天看到糊里糊涂河友写的关于发动群众的贴子,觉得写得很好,写得很有道理,以前看胖大叔写过关于政治的贴子,很受启发,今天糊涂河友的贴子把问题说得更透彻了。

          https://www.cchere.net/article/4347974

          转引过来,供讨论学习。

          通宝推:网海,
          • 家园 漫谈几句吧。

            您的观点,我还是有赞同的,有不赞同的,讨论当然要着重彼此不同的部分,并不是要针锋相对。

            先说能力问题。“能力”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准确定义,但泛泛而谈够用了。成年人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以不同标准可以度量高下,而大众意义上,也能对综合能力高低做定性判断——这应该是大家都接受的。

            聊无先生讲,做到那个位置上的不可能是庸人,这一点我们应该也都会同意,习近平不可能是大众意义上的庸人。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做到那个位置上,要面对大众所不会面对的治理中国这样一个极为繁难的问题,以及来自同样不可能是大众意义上的庸人的、或明或暗的对手的或明或暗地挑战。

            那么判断的标准就不能是大众意义上的了,而是要看他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应对好这些挑战。而我的判断结论恰恰是一个“庸”字——庸人不劣,但也不贤,反过来说庸人不贤,但也不劣。习近平的一些政策执行得难看,这是批评派河友所着重批评的,但批评派河友们往往说不出这些政策造成了哪些严重后果;习近平目前位置很稳,目标很远大,这是赞颂派河友所着重赞颂的,但赞颂派河友们往往不能为习近平的具体政策作出辩护——两相对照,可不就是这个结论了嘛。

            同样不饶舌两面不讨好的话,说说我对习近平的一个主要不满:他消耗执政党和自己的威信太严重了。习近平动辄“千年大计”、“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恐怕脱不了唱高调的嫌疑。把调门放得低一些,我看并不会影响这些政策的实施,更不会影响将来历史上的定位。而雷声大雨点小,给人的观感是很不好的。

            盲人摸象河友之前对我提出,判断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要风雨长宜放眼量。泛泛而言这自然不错,但对国家领导人则错。国家领导人一言一行,均会造成社会影响,并且言比行的传播性更强。因此言未必不胜于行,因此自古以来就强调君无戏言。而且这种社会影响可以很严重,更不能要求人民群众对国家政策“风物长宜放眼量”了。试想谁要是对下岗工人去讲“你不下岗谁下岗,风物长宜放眼量”,我绝对帮着下岗工人痛殴此人。

            我总感觉执政党有点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快节奏了,而习近平好像进一步恶化了这个趋势。毛主席教导我们: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同理社会节奏你党中央不带,自然就会有别人去带。我奉劝赞颂派河友们一句:真要公忠体国,就自动地担负起宣讲团的责任,把国家政策的利弊讲清楚。当然可以着重宣传利,但不要说得有百利而无一弊,或弊处不值一提,那是侮辱群众的智力。而跟着中央唱高调、用各种大帽子压反对意见的行为,对事情并无裨益;不仅毫无裨益,以现在的情况,简直是火上浇油了。

            ==

            再说说胡里糊涂先生所讲基本盘的问题,这个问题,我前帖也提到了一些。最简洁准确的,应该还是主席的教导:政治就要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在这个帖子里,也有一些河友和我讨论了“自己人”的问题。以这个标准来看,美俄首脑的所谓“基本盘”,或者说是“票仓”更准确一些。很显然,Trump和Путин没有太多影响他们票仓的能力,反过来政策更多的受到票仓的好恶所限制。这是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与其说票仓是领导人的自己人,不如反过来说领导人是票仓的自己人,更准确一些,所谓“our SOB”是也。

            当然,我不是借此贬低Trump和Путин的政治能力,以主席那种既能发动群众又能改造群众的哲人王标准要求一般政治领导人绝对是苛求。但我们要看到一点,由于主席的遗泽,执政党其实还保留了对群众的一定影响力——常居国内的河友可能不赞同这一点,以我的观察嘛,即使对改开党痛斥最不遗余力的河友,也绝少有那种外国群众中随处可见的对政府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再加上政治体制的不同,中国并不需要票仓,这就可以把“基本盘”的问题分成两个层面来说了:

            其一是人民层面。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盘是工农联盟,但改开党背弃了基本盘,并且在背弃的过程中,对基本盘进行了严重破坏。许多河友痛切于共产党基层组织的溃败,实际在解决路线问题之前,不用期待能解决组织问题。改开党宁可把基层交给(比较弱的)反动派去占领,也不会留下一个有威胁修正主义中央能力的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

            习能不能重新建立起执政党与工农联盟的鱼水关系呢?我看来这根本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河里就可以看到一个简单事实:哪怕是最不可理喻的赞颂派,也没把习近平颂成这种大圣人。对这种事有期待的人,恐怕真是活在梦里。

            那么习在人民层面没有基本盘,客观来讲反而并非绝对的坏事。盖因有了基本盘,就会有对手盘。既然执政党无法把人民当成基本盘,那么搞出别的基本盘来,难免就是把人民当成对手盘了。执政党不这么搞,是有基本的自知之明,也是对事实的基本尊重。当然搞了也不怕,走到人民的对立面上去,人民必将消灭它。

            顺带再对薄事件说一点,薄这个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是把改开以来就被赶出场外的人民重新拉回场上了,简单说,他至少是个our SOB。但改开派对人民的麻痹策略还是挺生效的,薄长期担任主官,官声也很好的地方,我也没听说人民进行了组织声援。这个事实以及由此事实产生的判断,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

            ==

            第二个层面,就是政治斗争层面了。这个层面上习面目不清,我前面也讲了。

            从术来说,习这样做肯定不好,没法带队伍。但从道来说,倒未必应该因此着急贬低习——现在能说出的政治派别,哪个是好的?习任用亲信,而不搞派别,我们也可以讲他不同流合污嘛。当然他未必真是不同流合污,而是想搞他自己的一股污,这个不急下判断。

            同样当然,道未必总是胜于术,无组织的好人往往赢不了有组织的坏人。但术的关窍其实也掌握在习近平手里,他是最高领导,掌握了大义和充足的政治资源,搞出自己的派来,对他来说并不难。

            之前联储主席河友讲,习近平代表红二代,是被推出来保障红色江山不变色的。我有些不同意,因为一般意义上讲红二代更接近于身份标签,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政治纲领。但以习的地位,完全可以提出政治纲领来团结共识。我不同意的,是“推出来”,但“保障红色江山不变色”,逻辑上和实际上却是完全可行的。

            这些派系斗争,归根结底应该叫做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我们人民群众大可不必替习担心。并且不要把目光都放在统治阶级身上,人民意志仍然保有相当的威慑力,应当有些自信,谨慎看好这种威慑力在“顶层设计”上的反映。

            ==

            最后说一点不相干的,我自信是比较愿意思考、也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但在河里发言往往不那么受人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方面因素,我看是我自己话往往讲得不透,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

            这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我有个习惯,不编辑帖子,我认为话出如钉,论坛上发帖自然也是如此。然而写文章率尔成文,不加修改,是很难写得好的——我又没有发帖前先打个草稿那种闲情逸致。

            但更主要的原因,我看是因为我本人思想中存在的内在矛盾。大家都能看到我指出了一些问题,但说不出什么解决办法——这种人是很讨厌的,我自己都讨厌。

            自我辩解一下,其实我有解决办法,就是暴力革命。我相信这是唯一可控的解决方案,其他的逻辑上未必不可能,但说穿了都是希望天上掉馅饼。

            然而我也有小资产阶级软弱性,我还远不至于不革命活不下去的程度。这种条件下,我很难有多深入地投入到革命当中去——我想这一点,河友们是可以与我产生同情的。

            通宝推:西门飘飘,脊梁硬,
            • 家园 关于薄,想到你的贴子里的一段话

              顺带再对薄事件说一点,薄这个人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至少是把改开以来就被赶出场外的人民重新拉回场上了,简单说,他至少是个our SOB。但改开派对人民的麻痹策略还是挺生效的,薄长期担任主官,官声也很好的地方,我也没听说人民进行了组织声援。这个事实以及由此事实产生的判断,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

              鼎盛看到一条贴子说:中央党校的官微提到薄,下边是嘘声一片。以薄现在的环境,既不可能有官方的水军,也不可能有外国的水军,这里的声音,是群众的呼声,算是一种“声援”吧。

              我这里转一次,算是尽一个自干薄粉的心意。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偶卖糕的,
            • 家园 你这是把天聊死了……

              我冒昧的说一句,你的说法我既觉得有道理,又觉得没道理。

              听起来好像都对,但是落到实处,觉得很模糊,可能是你说的“隔靴搔痒”。我理论水平不高,来西西河多年,看到大家高谈阔论,不大敢说话,觉得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很有深度,很受启发。也是这段时间,对一些河友的发言,觉得太玄乎,事实逻辑全不顾,一路大棋到太空,我才忍不住插插嘴。

              理论我也说不出什么名堂。挑两点回复一下,务个虚,讨论学习一下。

              第一点,我还是坚持一点,政策看落实。落实不好,有基层的问题,也有上级的问题。

              比如热议的大下岗,如果从政策的出发点,滔滔不绝可以评功摆好一百万字。但是有什么用呢?现实就是工人群众的血泪。

              大下岗,无论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就等于是执政党的一次违约行为,此前工人等于是和执政党有着不成文字,但血肉凝结成的契约。现在执政党要解约,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约定上,都要负起责任来。具体执行可以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法尚不溯既往,何况是你提出解约呢。另外还要因时,因地,根据各地区不同客观条件,稳妥推进。玩一刀切,只能切了自己的根,切了自己的信用,切断与群众的联系。一刀切不仅是懒政,堕政,更是恶政。

              蔡京的事,同样如此,拆违也好,消除安全隐患也好,都不错,但是政策执行出了问题,全白搭。违章可以拆,安全隐患可以消除,但是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需求可以消除吗?政府在执行政策的时候不顾及这一点,只能引发巨大的矛盾。

              再说点不正确的话,就算你急如星火要赶人,不赶人自己就要掉乌纱帽,能不能等过完年再赶?

              能力问题体现在各个方面,蒋介石不就是内战内行,外站外行吗?有的领导人在搞权斗,搞团团伙伙的能力是很强的,但是治国理政的能力就不那么强了。

              第二个问题,讨论一下发动群众的事。

              在西西河里喊一嗓子,要不要发动群众,大家肯定回答,要。

              再喊一嗓子,发动群众好不好,大家肯定回答,好。

              但是,怎么发动群众呢?

              我来说说大小两方面吧,往大里说,说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位想想自己,帝力于我何加焉?上班,上学,看病,吃药,养老,抚幼,买房,买车,看球,打牌,婚丧嫁娶,这些衣食住行的事,党和政府一件件的剥离,一点点的疏离,说血肉联系,联系在哪儿?说发动群众,怎么发动。

              说大道理我说不出来,我只知道,手中没把米,唤鸡也不来,你给群众带来多少利益,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发动群众。解放战争一分地,一减租,就能拿小推车把淮海战役推赢。我是个很肤浅的人,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只看到鼻子底下的一点利益。连这点利益都不舍得给,怎么发动我?

              大的说完了,再说小的,发动群众听起来高大上,但是俯下身去,大家看看能不能把自家小区的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

              这里和大家聊聊小区自治的事,业主,业委会,物业三方矛盾大家都清楚,有的地方开始推小区自治,但小区自治可不好干啊。

              搞得好的小区有,搞砸了,回头请物业的更多。

              为什么?利益摆不平啊,最简单一件事,6个车位停10辆车,怎么停?先来后到,那么有人把车位占了怎么办?

              首先小区自治虽然符合物权法,但是没有管理细则,管理人员的权责无法确定,碰到个拒缴物业费的,理论上物业公司可以起诉,自治委员会就没办法。

              自治管理基本都靠义务,义务值得表扬,但是他今天可以干,明天生病啊,心情不好啊,就可以不干,小区可以有一天没有物业吗?没人收垃圾吗?怎么把小区自治长期坚持下去,就是个大问题。

              拉拉杂杂扯这么多,不知道该总结个什么观点。就这样吧。

              通宝推:acxp,
              • 家园 执政党的违约行为

                这个说到了根子上。从商鞅立木为信开始,到前面解甲兄写的君无戏言,规则制定需要深思熟虑,制定了就不能随便违约,这一点来说美国也在改变,但是还有循序渐进的步骤,英文叫Grandfathered/Grandmothered。当然对于50年代海归的一些知识分子来说,也许反右也算是一定程度的违约,但是当时属于要打开局面,而且为了新中国的事业,解放被压迫的阶级,违约也就违约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讲共产主义情怀不太计较的。从违反程序抓捕四人帮以后,挂羊头卖狗肉,共产主义已经转向资本主义了,这时候就没有情怀可以讲了,官办经济大行其道,沾沾自喜,只知道摘桃子,不知道种树。下岗违约,独生子女政策也是违约,三十年政策一变,现在社会上的焦虑情绪就是源于缺乏信任感带来的缺乏安全感,造成社会上普遍不愿意想未来,连三年以后的事情都不愿意想,只看眼前。改开以来对钱的信任到现在发现钱是可以印出来的,世界上还有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点毛周认识到了,所以准备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但是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第一代领导人设计的制度需要几十年时间来看到效果,人民和一些领导人都等不及了。

                • 家园 很多人总是用对反贼有利的策略来衡量统治者

                  对朝廷来说,政治资本这东西就是用来卖的。把旧的抛出,换新的方向投资,然后才能实现政治资本的增值并且维持统治。固守着旧的就一起贬值到死了——这对反贼当然是有利的。

              • 家园 组织性其实是最关键的

                抗日的时候为什么会输?其他都不说,就在组织性上面就输了,人家是法西斯体制,最适合战争的组织形式。那我们为什么后来赢了?我们的组织形式被迫也变了,从一盘散沙,从三个和尚没水吃,也变成了类似法西斯的军事组织,这是被日寇逼出来的

                抗日成功,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直都在打仗,我们的组织形式一直没变,直到朝鲜战争打完,战士准备回乡,这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刻

                秦二世即亡,都说修长城修阿房宫劳民伤财,其实那就是当时的军转民的基建发展,这么大的劳动力,不用来战争矛头对外,就只能伤己;毛二世即亡,当时的修水利,修三线,大造钢铁,都是有军转民搞基础建设的意思

                毛比秦始皇还伟大的原因,就是他做为法家的坚定支持者,看透了历史,所以在他生命的末年才发动了文革,想改变中国人脑子中习惯性的跪权贵的思维和根深蒂固的儒家组织形态。这个儒家的组织形态,那么几千年都是内残外忍的。。。。

                改开之后共产党的组织形式慢慢就变了,从包产到户到大下岗再到乡贤,这都是利字当头,大家都奔着利益去了,无利再不会早起。现在再来让大家互相帮助互利共赢,大家都觉得前者是傻逼,后者还行。

                包子的核心理念,人类共同体,也是奔着互利共赢去的,这比毛爷爷解放全人类的理想,的确落了下乘,估计未来的结局就是:人家把糖衣吃了炮弹还是依旧给你扔回去

                • 家园 理想信念,组织形式都很重要

                  下边胖大叔提到的铲雪,每年铲雪业的大头还是组织作业公司出动机械,雇佣大量的临时工完成的。所谓组织志愿者,都是通过单位抓人。我们单位有位党员每次抓他就不情不愿,但是呢,这位老兄每年初一都去寺庙里当志愿者维持秩序。所以说,信念还是很重要的。

                  信念也得要人信才行,人类共同体,怎么信呢?国内的民族问题吵成一锅粥,一个留学生待遇问题反对声浪一浪高于一浪。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怎么让人信呢?

                  说理论,我记得有个理论叫马洛斯需求理论,大概是说需求有多种层次,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卖弄了,根据这个理论,群众的理论也分很多层次,满足群众的需求,等于是满足群众利益。

                  群众同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需求,就看怎么去组织,怎么去满足了。

              • 家园 也从一个段子说起

                去年冬天下雪时,听来一个段子,说晚上一场雪,早上起来就能看出谁混得比较好了,一种是开车,车上没有积雪的,这个嘛,肯定是有车库的。还有一种嘛,有资格去义务扫雪的,这肯定是体制内。

                这个体制内单位组织职工扫雪,其实也是发动群众的一种,不过嘛,这就算是一共余泽了。

                说到这个一共余泽,你提的小区自治,搞得好的,多半也有赖于一共余泽。我们也去看过,很多小区自治搞得好,小区的前身都是某单位大院的整体拆迁啊什么的。

                组织,发动群众,你提到群众利益,很有道理。但是怎么去组织,还是要有个切入口。就是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其实还有一层,这一层就是“社会”。

                一共正是通过组织了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才组织了人民,发动了群众。给农民分地,减租是不假,但仅止于此和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又有什么分别呢?

                单位体制就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后革命社会组织形态。这种体制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组织协调机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重构社会结构以应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说简单一点,国家由大大小小的单位组成,单位把人力物力资源组织在一起,单位对于个人来说,既等同于党和政府,同时又是种社会生活。这个很容易理解,从前你没有对象,单位都来关心一下。现在嘛,家里办丧事,可能是教会上门帮忙,单位能来送个抚恤金都算是好的了。

                这也就是你说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点点剥离,一点点疏离的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改革称为“社会转型期”,因为社会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变化。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不过,说这些现在都没啥用喽。

                通宝推:碧根果,从来,广宽,acxp,
          • 家园 青少年时期的教育缺失可能是不可逆的

            前面两届,老江他们受的是旧中国的精英教育,老胡他们是新中国的精英教育,不管怎么说,都是精英教育。

            而现在这一届,由于WG的缘故,青少年时代别说精英教育了,一般的教育可能都没捞到。后面再大学,研究生,好像都补不回来。所以有种种不靠谱。关键是对世界和社会的理解好像有问题。

            我以前老说WG教育的好话。现在看起来,WG虽然极大普及了基础教育,但是严重损害了精英青少年的教育,这种损害又因为WG后的提拔而放大,遗祸几十年,算总账合算不合算真不好说。

            • 家园 你说的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教育质量

              通俗的说,原来喝糖水,文革喝井水,你供应再多井水,对人又有什么营养?

              唯一的好处,就是基础教育普及率这个指标高了,可以对不明觉厉的群众吹牛逼,但人家群众原来不上学相当于直接喝河水,和文革期间上学本来就没什么区别

              上学是为了学知识或者类比喝糖水获得营养,不是为了上学而上学。文革那么搞是本末倒置,结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一群文革时代上学的文盲当领导

              • 家园 你这段话去喷教育产业化+大扩招更合适

                你这段话去喷教育产业化+大扩招更合适

                文革小学初中质量再差也比民国文盲遍地强

                对了,山东很长时间就一所高中

                很多县直到抗战时期才有中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