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为什么要继续肃清薄王流毒 -- 珊瑚虾

共:💬137 🌺1384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上边说了啊

            是不是真为群众,打黑嘛,不算充分条件,但也是个必要条件

            打黑未必是为了群众。

            但是真心为群众的就一定会打黑。

            现在嘛,雷声大雨点小。继续看吧。

            • 家园 雷声大雨点小是下面的阻力大,慢慢雨就大了,当初八项规定有

              几个当真了?

            • 家园 雨点不算小啊

              微信公号“新武安”5月19日消息,日前,记者从我市政法部门获悉,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涉黑涉恶类犯罪案件38起,打击处理各类“地痞”“恶霸”68名,铲除恶势力犯罪团伙7个。

              市纪委共排查受理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14件,开除党籍4人,正在核查案件12件。

              组织部门共收集排查线索12条,10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因涉黑涉恶被依法采取刑事措施,2个村正在涉案初查。

            • 家园 当年重庆有几个指标,看看现在能不能办到

              当年重庆有几个指标,看看现在能不能办到

              1)70%的财政收入用于民生

              2)廉租房敞开供应

              3)照顾留守儿童

              • 家园 花钱是爽,挣钱了?都是要还的。

                2个成语还是定位准确的:寅吃卯粮,邀约民心。

                现在提这个,是在给重庆人民打预防针,他们的苦日子要来了……为谢三哥当时的作为买单,中央不会为当时的金融窟窿负责。

                • 家园 你这几句话,居然没有一句对的,奇了

                  引用:花钱是爽,挣钱了?都是要还的。

                  财政收入,本来就是政府通过自己的劳动,“挣” 来的,也是要拿来花的,“还” 什么?

                  寅吃卯粮,还犹可说,这个需要查账本。“邀约民心” 算是哪门子成语? 定位准确在哪里? 80 年代唱的什么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 算不算邀约?

                  中央不会给当年的窟窿买单? 这不是傻了么? 人家岂不要说,啊,薄在台上的时候,大家蓬勃向上,现在薄倒了,中央就如此对待重庆? 你现在越打击重庆,岂非越向大家表明,当年薄的路子是对的,所以我坚决不能容忍?

                • 家园 这是云南各地的负债情况

                  全国各地除了几个富裕地区,大都如此。重庆至少用在了“邀约民心”上,也确实民心归附。其他这些负债这么高,又没有邀约到民心,群众不满意,党中央找谁说理去?

                  点看全图

                  通宝推:疯雨后,
                  • 家园 我几年前看的一个新闻,重庆和武汉的负债率是头三甲。

                    重庆日报现在重提批判余毒,现在看来,重点在寅吃卯粮这个病根上。往严重地方理解,这叫甩锅,准备让重庆财政自行破产。其实就是在说,重庆的问题是谢三哥造的孽,跟后来者无关,要怪就去怪秦城蹲着的那位“青天大老爷”。可惜,官方告诉老百姓实话,偏偏大家就还不愿意听实话。(我记忙总在庭审时就评过:怕怕看,现在都是在按剧本演出,官方会一步一步按节奏公布事实真相。现在就是这个节奏!)

                    这一点,忙总在2011-2012年时就说过,如果谢三哥顺位登位,为了维护自己在重庆的搞法的正确性,会用中央财政为重庆一地买单,填重庆的窟窿。(这个搞法就知道犯了其他30几个兄弟省份的众怒,也算叫做不得民心。)

                    如果谢三哥失败,重庆的未来就麻烦了。

                    因此戏称,海南建省时一大票投资者血本无归,因此被称为海南大学一期毕业生,今天,重庆的模式就是重庆大学二期,一样会让一大票投资者倾家荡产。

                    • 家园 忙总是这么评价过

                      重庆前期干出这个局面,也是厅局层面有一些能干的

                      而黄只是一个比较会包装自己的吧

                      以黄为吴委员长大米的角色,如果是高手,岂会埋没啊,吴委员长也希望是后继有人啊

                      • 家园 借你转一个相对完整的忙总评论重庆未来发展前景的言论

                        评黄奇帆

                        问(2015年8月3日):忙总,现在报纸上又在说重庆GDP增速第一和黄奇帆的股市论 是不是董事长想推出新路径了?

                        答:不可能,董事长很不感冒黄奇帆这种,你们不要被媒体误导了,他不是你们想象的能人,一个秘书出身的人,长项是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包装漂亮。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问:那么你说重庆比成都有发展潜力,是团队作用不是黄的魅力是吧

                        答:主要还是重庆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比成都更适合未来中国对西南的定位:南亚经济区腹地,机会更多,当然重庆人也比较精明强干,在西南地区首屈一指,成都人在做生意上望尘莫及。

                        黄奇帆个人作用不大,只是一个很会造势的人,也可很会顺势而为的人。他们还是靠团队力量。重庆搞金融业的人我以前接触颇多,就我观察,操作水平大概在国内仅次于上海、深圳、北京,超过浙江、江苏水平。

                        问:忙总的这个评价很高啊,个人认为这是对一个领导的最高评价了:顺势而为是当领导的首要素质,当然不同层级的领导对应不同级别的势

                        答:那可不一定,领导最高的评价是:能够把握方向,组织带领队伍,奋勇向前拼杀。例如毛主席。

                        顺势而为,不过善于投机的雕虫小技而已。

                        问:(2016-2-2)这两天看了黄奇帆对国企改革的一些公开言论,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唤起市场信号”让民营有信心进入,这不就是大忽悠的意思吗?

                        答:我没朋友圈。我这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在浦东新区时我就见过面了。

                        很多人没跟这位打过交道,想当然的,一厢情愿认为这位是救世主,尤其是股市亏钱的那批。而且越想越像救世主。

                        其实只要接触过,听过他私下的讲话,也就那么回事,一般官员平均水平而已,至少不比现在好多省委书记省长水平高。

                        其实就是炒股的人炒出来的。

                        评重庆

                        问(2015-9-12):等重庆的黄市长退了,还能有这种眼光吗?

                        (文出《我们不能鼠目寸光》:不过只要我们自己国内不乱,继续前赴后继,坚持不懈,一定能够追上去,三十年不行,就五十年,中国别的优势不大,耐力优势全球第一。

                        国内现在明白这点的,只有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和重庆的省级政府领导。其他都还在混日子,满足于卖地、租房、雁过拔毛、吃早茶,喝茅台,而已。)

                        答:重庆不是黄奇帆一个人,重庆有一批人能够做事情。

                        问:沿海三个能理解,重庆位置较偏,相较其他省份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怎么也会有这么一批人这么有长远目光?这些人才是怎么聚集到重庆的?

                        答:

                        武汉主要是想法太多,反而没时间来实施,整天都在论证战略,换一个领导,就论证一次,然后换一次。李鸿忠在惠州当书记时,我就见过他,对他还比较了解,李铁映秘书出身。

                        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全部搬回上海(那时普遍实行分行独立法人制)。

                        重庆搞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底蕴比广东除深圳以外的地方强,抗战时期,重庆就有现代意义的银行和外国投资银行。

                        重庆三大优势,一个是长江水运、铁路、公路和空港带来的物流枢纽地位;二是制造业基础带来的人才储备流;三是西南金融中心地位带来的资金流。有人,有物,有钱,重庆在西南地位无法动摇。顺便说一句,缅甸油和气的管道的终点都在重庆,所以重庆未来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油加工基地和石化基地,是西部的电子工业基地,西部智能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最大的生物制品基地,西部的新能源基地,西部最大的物流中心,西部金融中心。

                        物流中心不是地理位置决定的,武汉是中国最好的地理位置,可是30年想搞物理中心也没搞起来,原因就是没人敢把货物集散到武汉去被人拔毛。

                        物流中心的充分必要条件其实是货物集散能力,这个与商业文化,硬件设施和支撑的经济腹地有关,重庆在西南物流中心地位无人可以挑战。

                        湖北,湖南都想搞中国物流中心,但是这两个地方人都没有搞物流中心的是需要的商业文化,他们太急功近利,不守商业规矩。

                        黄奇帆2010年为了建立6+1产业支柱和长江上游离岸金融中心,引进了巨多人才,我还陪人去面试过。

                        黄奇帆的2010年规划是:

                        1、建设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技教育中心,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0%左右,直接融资占比提高到25%,离岸金融和电子商务结算额达到2000亿美元,转口货运量占比提高到50%,商品销售总额翻一番以上(目前基本实现)

                        2、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6+1”支柱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5%。基本实现。

                        3、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国内重要的内外资集聚地。

                        6+1包括:

                        1、汽车摩托车产业:2012年年产汽车200万辆、摩托车1500万辆,实现销售产值3000亿元。

                        2、装备制造业: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重型铸锻件、特种船舶、齿轮箱、内燃机、输变电、核电辅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农业机械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2000亿元。

                        3、石油天然气化工: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甲醇醋酸及醇醚燃料、光气及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合成氨高浓度化肥、氯碱、合成橡胶轮胎、煤化工、医药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800亿元。

                        4、材料工业:铝工业、钢铁工业、铜镁硅有色金属、锰及铁合金、水泥及制品、玻璃及玻璃纤维制品,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2200亿元。

                        5、电子信息业:电脑制造、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信息家电、新一代移动通信、光伏及LED、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医疗器械、动漫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3000亿元以上。

                        6、能源工业:电力、天然气采输、煤炭生产加工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200亿元。

                        +1、轻纺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家电、造纸及纸制品、制鞋、烟草、酒类饮料、农产品深加工、纺织丝绸、服装、工艺美术品等,2012年,实现销售产值1800亿元。

                        目标:到2017年重庆要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5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问:我觉得成都富人要比重庆多,高档消费也更多。请问忙师,未来重庆和成都,哪个城市发展潜力更好一些呢?

                        答:绝对是重庆,成都是个消费城市,成都人好吃懒做,有一块钱,就能消费2块钱。

                        重庆成都的关系,以前在西西河讨论过,这是既生瑜何生亮的矛盾,无法调和的。

                        重庆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对比东北

                        重庆曾经产业结构比东北还落后(中国常规兵器的三分之一在此),当年国家计委两个老工业基地改造试点,一个在沈阳,一个在重庆,结果重庆成功了,沈阳失败了(损失450亿)。

                        沈阳的政策环境已经远远超越8个国家中心城市了,现在除了不能自己发行货币,什么都能干,干不出来,不能怪别人。

                        部分东北人现在有点魔障了,象祥林嫂一样,逢人就说自己吃亏了。

                        以我在东北大型国企当一把手的经历来看,东北人90年代被大规模关停并转后,已经缺乏志气,自信,勇气和血性。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已。

                        90年代重庆不比东北惨?当时的重庆市长肖秧(后来当过四川省长)自己说过,他就是叫化子头,到处求爹爹,告奶奶,要饭吃。东北人缺乏这种拉下共和国长子的面子去要饭的精神。

                        问:后来有人对失败负责吗?

                        答:当时省委书记是全树仁,省长是李长春。李后来晋升董事。你说有没有人负责?

                        问这种问题本身就是对国情不了解的表现。

                        评渝新欧铁路

                        问:忙总好!

                        一直潜水学习,虽然自己是物流外行,看到忙总这个帖子,忍不住想请教忙总几个问题:

                        1、不知忙总对目前各地政府补贴的“中欧班列”如何看:将来的发展前景?和铁总的博弈?

                        2、习总新年去重庆视察,对重庆“渝新欧”班列点赞:挺好!为何区位优势比重庆好的其他城市,中欧班列运营搞成了面子工程,“渝新欧”相对比较成功?

                        3、个人感觉,之前出口导向下,物流是从西向东,从公路运输》铁运》海运;一带一路下,物流似乎有从东向西,从海运》铁运》公路运输逆向流动的趋势,在此情况下,铁海公联运是否会催生出世界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平台?如果可能,忙总是否愿意出山,打造一个类似于“丝路通”这样的第三方物流平台?

                        答:铁路班车主要是集货困难,里面猫腻太多,基本都是靠黄牛党,而黄牛党都是当地官员的七大姑八大姨,子女女婿之类在把持,或者在支持分赃。所以不能搞定诸侯经济,基本很困难。重庆的也没有宣传那么好,还是靠财政补贴在玩。

                        问:渝新欧一开始和铁道部谈就是不到量市政府补贴。

                        现在运量上来了,基本没有补贴了。

                        铁道部也有赚。

                        答: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问问财政局,他们信不信?

                        问(2016-3-8):重庆刚出台的去库存方案:一减少土地供应,两年内逐年减少10%,加大户籍改革力度,鼓励外来新增人口购房,发展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二是原则上停止新建安置房,全面推行货币化安置。三是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条件,推动房地产功能转型。目标8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15年两个月的销售面积。没见到大补药啊。

                        答: 你去了解一下重庆在·几个政府融资平台的钱是怎么搞来的,利率多少,大概就明白什么意思了。一个靠高利贷支撑的辉煌能够玩多久?10个瓶子5个盖子的把戏什么时候能够玩一辈子?

                        问:反向融资,“时间换空间”大法?利率数据查不到。重庆2014年债务余额5700亿,比2013年降了1090亿,2015年债务余额3380亿,又下降了2320亿,看起来很健康,不知道其中门道啊。

                        答: 债务下降,主要是放在表外了(政府担保理财项下和信托项下,其实就是债转股了,只是这个股不是股份,而是政府打的包票,用政府信用抵押,延期支付)。

                        问:听闻重庆最近又置换了一大批低息债,应该还可以玩一阵子吧?

                        答: 这是在吃财政部和央行的豆腐,当年薄三哥也是这么吃的霸王餐,结果如何,我们都知道了。

                        谈日本管理

                        问:(2015-12-15)忙总,跟您学完,看到微信圈里好多帖子,有的就想用做子弹去打脸,有的则忍了,比如有鼓吹日本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多么精细的,一天查十几遍地,夸张中国与日本企业管理差距的。

                        答:我们制造业跟日本质量控制差距不大,有的体系还先进一点,日本人完全靠本办法,人民战争。我们用数学还多一点。

                        问:“日本人完全靠本办法,人民战争。我们用数学还多点。”这个没看明白,忙总解释一下吧

                        答:我们大型制造业质量控制主要靠数理统计,而不是日本人推崇的质量管理小组,人盯人。

                        问:忙总您好,我所在企业也是制造业,董事长现在主张向日本企业学管理,请了好几个日本总监。但一个有日系产品代理背景的供应商老板嗤之以鼻,说你们学日本可就惨了,我在日本企业呆过,日本企业效率是最低的。 不知忙总您怎么看。

                        另外,汽车行业好像比较推崇丰田的那一套,从生产到计划到采购,您怎么看?

                        答:我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好几次,最终除了学会一点看板管理之类的皮毛,一无所获,其实日本其他车厂,例如尼桑,本田等等也无法学会丰田的精益生产。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无法像丰田那样变态:压榨供应商,压榨员工,压榨客户。

                        日本的所谓精细,中国人除非是极端刻薄寡恩的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个中国员工能接受上级扇耳光不还手,又有那个中国老板敢当面扇下级耳光。博三哥扇了王立军一个,结果哦把自己扇到监狱里去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不同,引进日本管理,只能引进方法和技术,绝对不能引进其文化,那是要死人的,要翻船的。

                        问:忙总,可不可以把富士康这种称为“类似日本的企业”?最近有个培训师来我们公司讲课,他说富士康有时候上下级之间要敬军礼,结合这种说法和网上传闻,个人觉得富士康简直就是个日本公司。

                        答:台湾公司普遍用的就是日本式管理模式和制度,跟他们早期请大量日本人有关。不过严格讲只是皮毛像而已,台湾公司还是中国人的那一套:拉拉扯扯,徇私舞弊,偷奸摸滑,没有日本人敬业,严谨。

                        问:忙总,您管理企业的时候有使用六西格玛么?我个人觉得六西格玛似乎是为了应对质量而生的,作为质量改善的工具逻辑上很严密,但好像不太适合推广到一般性管理上。

                        答:使用过,效果不好,无法普遍推广,要求的统计数据基础太多,严格做,管理成本太高,马虎做,没什么效果。

                        关键是维持这个体系正常运行的成本和连续性(需要不断升级)投入。单纯通过一个认证还是容易的,海航也通过过,不过维持难度太大了。

                        通宝推:柏林墙,桥上,
                    • 家园 这些年浙江这么好过就没有近水楼台因素?

                      这些年浙江这么好过就没有近水楼台因素?

                      问芒总哪个行业和地区坏账最多,回答——“当然是房产,当然是浙江”

                      重庆当初窟窿再大能多过浙江?

                    • 家园 我也看了忙总的说法,但是和你的说法有出入

                      1)城市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从财政部来的,忙总说的剪财政部的羊毛。

                      2)民生的钱从哪里来?

                      从重庆财政拨款,所谓的70%用于民生

                      3)工业建设的钱从哪里来?

                      从银行来,忙总说黄奇帆主导按照建设产业链的办法,在全国全世界搜罗人才,需要什么人就找什么人,建成了几大产业。

                      所谓的寅吃卯粮,只不过是黑重庆的小丑的一些传言,既无来源也无证据。

                      如同黑江青在毛主席病重期间去干扰治病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