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王洛勇的英文《出师表》 -- 本嘉明

共:💬145 🌺1487 🌵1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诸葛命很好

                    说是“卧龙凤雏”名头如何,其实在热搜榜上应该在第二页的,不然早就被袁绍或者曹操搜罗去了,再不济吕布也会发邀请函啊。

                    诸葛亮在技术上还算是一匹小牛(前期的仗,都是趁对手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刘备军方面,刘军才能赢的),因为人老实,从不要求加薪,跟私企老总又志同道合,最后老总死翘,让他当CEO,又管业务又管人。但诸葛亮似乎有点内向,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同事的积极性。

                    至于业务而言,当时可以匹敌他的,曹真司马懿不说,甚至张郃如果有机会独当一面的话,也能顶住蜀军。

                    诸葛亮与左宗棠还有一点类似,就是比较小气,做人不豪爽,不给属下谋出路。

                    看得出来,诸葛亮是相当孤独的,没有密友和诤友。他喜欢马谡,视为干儿子,就是因为和马谡还谈得来,马谡在他面前没有啥客套和官话。

                    诸葛亮的工作环境远远好于司马懿(司马懿真的是一步不能踏错,前后受敌),但耗到最后,还是诸葛亮先把自己耗死了。人的健康,就是饮食,情绪控制,自律(强制自己锻炼)等几大要素的综合结果,司马懿能比诸葛亮活得长,就是司马懿的本事,就是诸葛亮输了。

                    • 家园 我对左宗棠的评价比较高,因为左宗棠愿意为大家做点实事

                      比如说他西定新疆,此事固然可以得到一点封赏,但是个人付出的代价是极大的,真正受益的是整个国家。湖湘子弟满天山,但是新疆如此边远,显然不能成为左宗棠争权夺利的有力臂助。

                      比如说他南拒法国,为此他和胡雪岩都极大透支了手中的资源,随着左宗棠战后迅速去世,胡雪岩也被李鸿章盛宣怀放大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干掉了(李盛有意发挥影响拖延偿付胡雪岩垫付的军费)。可以说后来清朝落到被日本鬼子骑脸的地步就是李鸿章自己挖的坑。他挨那一枪都是轻的。

                      左宗棠号称今亮,实际上他能做实事,在近代中国全方位落后的局面下还能发挥很大作用,在多方掣肘下还能所向多捷,能力是很强的。

                      这个人肯干实事,肯牺牲,而且能做成,值得肯定。相比之下,同时期的曾国藩就很有意思。曾国藩打仗不行,一开始还听左宗棠的,后来不理他了,差点没死了,之后兄弟再来问战略,就说都听骆秉章左宗棠的。一般人抓住最后说这是曾国藩气量大,忽略了中间过程。其实我看这不是气量大,而是官场老手常见的借智自用。曾国藩是官场老油条,老师也是名人,学的就是权术。真要有气量他就学去了,而不是摆出宽宏的样子。这个人很狡猾,但是心思在人情世故上,不在做事上。以世故入手治事,和以实事入手治事,出发点和政治理念根本就不一样。这不是上纲上线,而是路子不同才导致出这样的细微差异。

                      主要是我自己就有这样很世故又很深沉的朋友。他们与其说是包容,不如说是习惯了各种坏蛋。这样其实也很好,不会愤世嫉俗,而且关键时刻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深合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有的朋友知道,我因为这个脾气朋友不多,实在批得太厉害。

                      通宝推:梓童,惟望汉威远,知其何休,石狼,金台夕照,老惰,yoolpm,二手大少,楚庄王,吃土的蚯蚓,东海后学,卢比扬卡,水立方,盲人摸象,删ID走人,
                    • 家园 拢到一起看,诸葛亮最初并没有全国性的名声,只及荆州一隅。

                      诸葛亮出山时,不过就是汉末封建统治阶级中以儒家门阀势力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中的荆州集团中的一部分在错综复杂的汉末局势中推出来进行政治投机活动的棋子,这是我反复调查隆中对、以及比较诸葛亮前期后期的才能表现以及其他被公认为水准相当的历史人物以后得出的结论;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活动,不过是并不出色的履行了棋子职责;

                      诸葛亮在入蜀以后、刘备去世前的活动,主要体现了他作为所属部分荆州士人集团代表人物的性质;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的活动,主要体现了他针对刘备和汉室的封建忠君思想以及个人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根据我在对汉末文学史做研究时发现的现象,汉室有强烈的打击士人集团的政治倾向,但是汉室无法驾驭汉廷,汉朝倾覆的主因就是士人集团企图彻底废黜不听话的汉室建立一个新王朝,所以诸葛亮当时的状态,往高处说就是按照从小到大接受的封建教育虚拟出来一个与现实不同的汉室、然后号召大家去恢复他,往低处说就是试图以入蜀荆州士人集团为基础实现统一。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他早期主要是棋子,后期主要是政治活动家,因为他甚至理解不到失去荆州之后他实际上是不能真正控制蜀中的、理解不到刘备东征有维持蜀汉内部重要支撑力量荆州集团继续强大的必要性。

                      诸葛亮在后世得到推崇,我了解到的情形,是当时曹魏的屯田制严重侵犯自耕农和地主利益,大量自由民失去自由;孙吴军队的私人化与经济的豪强化与曹魏比起来区别不大,而蜀汉由于统治集团是外来荆州集团,而荆州集团的老家又被端掉了,诸葛亮以军事为核心的执政方式,最终导致了蜀汉在现实中打压了豪强地主集团的客观效果,大家普遍贫困结果也就相当于共同富裕了的伪平等。这才是诸葛亮得到好评的根源。此后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正统性的需要和偏安北伐的需要,抬高诸葛亮,那就是后话了。

                      此外由于荆州集团在蜀汉的特殊性,诸葛亮死后上下皆有抬高诸葛亮的愿望,从而出现了为诸葛亮立庙的请求,并残酷镇压了指斥诸葛亮的敌对言论。

                      归根结底,都是现实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

                      通宝推:二手大少,本嘉明,
                • 家园 给本大加个注脚

                  诸葛亮无论看人的眼光还是劝人的能力都不咋滴。一个是马谡,刘备这个枭雄一眼就看出来那是个夸夸其谈的人物劝过诸葛亮,但是他还是把马谡当块宝最后不得不得挥泪斩。另一个就是夷陵之战之后诸葛亮哭到,要是法正还在定能劝阻刘备不打,问题是你诸葛亮资格比法正老的多,你也反对打吴国为啥你劝不了?可见就为人处世上,诸葛亮绝对上不上多智而近妖。

            • 家园 你这又太担心了

              这种对 “大义”的坚持是不理性的。人类社会除了两个极端(黑和白),中间有大量灰色地带,你要善用灰色的力量。诸葛亮是法家,善用兵,而蜀兵体格较弱小,所以他必须用很多巧计(奸计?),他是精通灰色力量的,也就是托名“奇门遁甲”的那些特种作战/侦察作战/忍者行动。但是诸葛亮把自己的“人设”定得太拔高了,不近人间烟火,他在恐惧什么?恐惧如你说的,一旦松懈,腿生赘肉,就不能再振作了?他就那么脆弱?

              诸葛亮当时还有个方法值得一试,我个人看,应该是用反间计,激起曹家与司马家的冲突,如果这个冲突来得早,对蜀汉是很有利的。因为曹家有个巨大软肋,就是富贵多少年了,除了曹植和曹冲,基本没有喜欢习文的,一代代都是粗人,在北京市委/中宣部这类文官系统里始终渗透不进去。而司马懿代表了士族的势力,这个势力在朝中仅仅表现为一批文官(郡县管理人),但背后的“大姓族”都是有私家武装的,等于是一个小的印度土邦,只不过哪个邦都不敢对抗中央军。曹家能抗衡士族的工具,一个是皇权法统,一个是中央军的军权。

              高平陵之变,司马师阴蓄死士三千,散于民间,首都政法委和公安部居然都不知道,就是在今天的北京城里也是做不到的,我看其中大多数隐藏在近郊的私家武装里。司马懿的才能,横跨文武,带过中央军,是士族中唯一能威胁皇权的家族。只要蜀汉与东吴配合,全方位地散布谣言,收买魏国朝臣,蜀吴再配合谣言做些军政异动,证实流言,激化曹睿对司马的猜忌,而且蜀国不再伐魏,使得魏国皇室认为可以“鸟尽弓藏”了,只要司马/曹两边动手,那么不论谁胜谁败,诸葛都可以立刻伐魏:曹家赢了,司马懿必死;司马家赢了,司马懿不敢离开洛阳,前敌无人可敌诸葛亮。

              从历史现实看,司马氏篡国后,士族弹冠相庆,朝政由原先的“双轨制”转型为单一的“士族分封制”,士族不再担惊受怕,打赢大家一起分肥,打输了也不会有曹家乘机杀大将,当然就有攻打蜀国和吴国的动力(此前曹家没有灭蜀之心,因为灭蜀还是只能靠司马懿,赢了放纵他坐大,输了他可能会狗急跳墙引兵叛乱)。但蜀吴被灭后,无法再对外扩张获得掠夺物,晋朝内部各山头一定会打起来。

              我认为诸葛亮是动过这个脑筋的,但论人情世故,司马懿还要厉害过诸葛亮,所以司马懿把篱笆扎得很紧,诸葛亮没有机会这么离间。司马懿虽然不是纯臣,但也不是很有篡国野心的人,在有基本职业道德的前提下耍点小花招,弄到皇帝不想爱他又不能杀他,还是做得到的。

              • 家园 他跳不出这个圈子

                我觉得,诸葛亮最大的问题是报国之心有余、经国之格局有限。

              • 家园 我估计是出于阶级矛盾的考虑

                实际上晋国灭蜀的时候,蜀的士族就没什么抵抗,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难道跟蜀国的本土士族不配合无关么?虽然打曹魏的名分是大义,但是挑动皇权(毕竟曹丕已经称帝)和士族的矛盾这种事情,蜀国又不是人民民主专政,诸葛亮就不怕后院起火?

      • 家园 如果诸葛亮真以荆州派利益为重

        要打回老家去,那首要的就是伐吴啊,荆州在哪儿,在东吴手里,北伐是哪儿,陇右关中,那是曹魏的地盘,跟荆州相隔千里。而且伐吴还是先帝的既定路线,刘备就死在伐吴败退的路上,但诸葛亮始终是坚持联吴伐魏,愚忠的人会擅改先帝路线?联吴伐魏,首先是孙权得有伐魏的心思,两家只是盟友,不是上下级,六次北伐,每次都是东线魏吴先开片儿,西线诸葛亮才跟进,东线打得好,诸葛亮就主动些,东线孙权撑不住了,诸葛亮就见好就收,要诸葛亮真在西线毫无作为,看曹丕曹睿不把仲谋往死里揍,那也算改变历史了,吴国先被灭。

        通宝推:二手大少,
      • 家园 诸葛亮还是绝对撑得起高大上形象的

        有三大对比,才见差距。

        首先,刘备实力远逊于各路诸侯,跟着各个诸侯做附庸,公孙瓒、孔融、陶谦、曹操、袁绍、刘表......除了命硬的曹操之外,基本上刘备追随哪个诸侯,哪个诸侯就要倒霉。屡战屡败,屡败屡窜,但得了诸葛亮之后,居然跨荆、益两州,三分天下。有没有诸葛亮,差距就是这么大。

        其次,诸葛亮从荆州入川关羽就丢荆州,诸葛亮不从军征伐就有夷陵之败,诸葛亮去世,蜀国在三国之中就率先完蛋了。蜀国君臣,离了诸葛亮,谁也玩不转。诸葛亮隆中对,定下了两线作战策略。毛泽东认为不妥,两个拳头打人,不能集中兵力。毛主席自然目光如炬,一言道明要害。北出长安,要通过已经蛮夷化的关中地区,与曹魏为敌,西出荆州,势必与居于下游的孙吴冲突。这种两线作战策略导致德国输了两场世界大战。但话虽如此,如果有两个诸葛亮级别的人物(卧龙+凤雏),一个在荆州防守,一个在益州进攻,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凤雏死在入川战役。少了一个诸葛亮级别的人物,后果就是这么严重。

        最后,丢掉荆州之后,如果蜀国不北伐,内部会迅速在和平中腐化掉,矛盾会爆发。或许大家会问,哪个政权最终不走向腐败,哪个腐化的政权没有激化的内部矛盾?但当时不然,这种矛盾是迅速致命性的。刘备诸葛亮都属于外来掌权者,和四川本土氏族的矛盾很深。这种矛盾有多深刻?看看短期和平给曹魏、孙吴带来了什么后果就知道了。曹操雄才大略手段残酷还镇得住。曹丕稍微心慈手软,司马氏为代表的高级士族门阀就大肆侵蚀曹魏的政权基础,且夺权之后以极其残暴的还乡团手段报复崛起于低层地主阶级的曹氏家族。司马家族的后人晋明帝司馬紹,听说了当年废立弑君,对不肯出仕乃至政见不同的臣子大加杀戮事,掩面伏在坐床上,对王导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东吴孙氏政权同样不是高级士族出身,且和江东大族有深仇大恨。比如,孙策曾杀害陆氏家族100多口,孙权掌权之后拉拢陆氏,把孙策之女嫁给陆逊,变相表示歉意,相当于和亲。陆逊如不接受,必然导致陆家之残留者被完全灭族。所以陆逊为家族利益忍辱负重,最终换来陆家一门昌盛。总之,孙策非常残暴,孙权在此基础上才能有一点缓和的可能性。孙权之后,连稍微进一步缓和的空间都没有了,因为缓和只能导致孙氏被边缘化,所以孙权之后的吴国君主只能越来越残暴,残暴到变态才能勉强自保。诸葛亮多么高明远见之人,早就认识到这个风险,他宁肯去用一个从曹魏手中的俘获的姜维,也不用用四川本土人士做继承人。诸葛亮除了防范本土势力之外,另外一个手段是反复北伐。军事上,主动北伐可以避免外敌入侵,政治上,也可以缓解内部矛盾。军事上如果成功则汉室可兴,不成功,仍能军事上和政治上延长蜀汉政权的寿命。作为蜀汉创建者和重要股东之一,诸葛亮不能不这样做,也有能力这么做。所以外来本土力量对比最不利的蜀汉,内部反而矛盾最少。但同样的策略,凭姜维的才具就玩不转,徒耗国力,搞得连自卫能力都没有了,蜀汉最先灭亡。

        有上述三个对比,大家应该理解为什么司马懿称诸葛亮“天下奇才”了吧?但这不是诸葛亮的最伟大之处。诸葛亮的最伟大之处在于明知汉室天之所废,不可复兴,而为之。象文天祥之于宋朝,也象抗日军民之于孱弱的中国,更象毛泽东于文革。毛泽东明知和平到来,官僚资产阶级必然复辟,他仍发起文革。所谓的新中国,是旧中国百十年来丧乱之余,无数仁人志士牺牲,人民才争取来的一点当家做主的成果。为了捍卫这些成果,毛泽东宁肯抛弃活着的腐化同僚,也不愿背叛死去先烈们。

        诸葛亮、文天祥、抗日先烈们、毛泽东都有着殉道者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维系至今的精神。正因为有诸葛亮,汉语中才有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正因为有了文天祥,我们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说,所谓回回和伊朗人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相比都是劣质人种,因为你们被反复虐成那样,仍出不来一个文天祥,反而作为征服者的奴才,屁颠屁颠来到中国,盼着蒙古人施舍一点唾余。正因为我们的先辈没有在抗日战争中屈服,才能看到今日经济上五倍强大于日本、军事上十倍强大于日本的中国。正因为有毛泽东,即便今日形形色色的盗窃犯、复辟者、汉奸、异族、鸡奸者、变性者、异形以改革之名群魔乱舞,我们的民族复兴仍不是一句空话。

        由此而言,诸葛亮,不可谓不伟大。

        通宝推:onlookor,河江河,empire2007,广宽,达雅,独立寒秋HK,杰瑞,瓷航惊涛,秦波仁者,中秋下的城市,决不倒戈,透明,水葫芦,yoolpm,海鸥飞处,天白,阴霾信仰,大道至简,李根,删ID走人,赵美成,witten1,笑任平生,微笑问天,独草,风云故事,bluestarry,李夏禾,hullo,方恨少,擎箭天使,chuchong,拉拉的拉拉,脚歪不怕鞋正,盲人摸象,天堂,卢比扬卡,七天,迷途笨狼,ton,吃土的蚯蚓,东海后学,西安笨老虎,发了胖的罗密欧,漂漂2号,Thresho,日月光,衣香楚楚,海峰,strain2,
        • 家园 诸葛亮的才能,在政,不在军。

          抛开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种小说家言,看历史上的诸葛亮,就会发现,从刘备得到诸葛亮,到刘备死前托孤这段时间,刘备并不怎么看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刘备入川带的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取汉中是刘备亲征,打败张郃的是张飞,击败并斩杀夏侯渊的是黄忠,给黄忠当军师的是法正。

          最能表明情况的是蜀汉政权的结构:以诸葛亮为股肱,以关张为爪牙,以法正为谋主。结合这个记述和蜀汉政权的实际运作可以看出,拿汉朝开国功臣作比,诸葛亮相当于萧何,而法正才是运筹帷幄的张良。夷陵之战诸葛亮知道不应打,但却不能制止刘备发兵,叹息法正不在了。说明在军事决策上,法正要比诸葛亮更得刘备看重。

          流传甚广的一个武侯祠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个对联有说是夸诸葛亮的,可也有说是批评诸葛亮的。

          • 家园 那对联是指桑骂槐的

            讽刺的是四川当时的总督岑春煊,并不见得就是公正评价,虽然岑春煊没有被他说中,但之后的赵尔丰暴力镇压保路运动直接导致了蜀中鼎沸。诸葛亮的治蜀水平当时人陈寿用召公子产比拟,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