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共:💬208 🌺1880 🌵1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的确说出了国外低年级的一些特点

      鼓励,启发教育,show and talk, 国内很多还是小手放背后看老师等等。俺以为国情文化都有原因。哪个好?

      国外是要混圈子的,家长不是那个圈子,强送孩子进去,孩子心里自卑。而且将来的差异很大程度看父母资源,而非学校教育。至于中产的学校一样作业繁重,课外补习弄死人。即便去了把人往傻乐方向教的差校,将来温饱还行。这是由于其社会多年富强保障到位造成的。其缺点是中下层不向以前那么好来钱了,将来堪忧。上层本来就靠祖荫,没啥硬本领。像英国,它的低年龄科学教育很薄弱,不止数学。小孩子没有向上空间,最大的愿望是当歌星。政府还总是不解为啥有好大学但劳动生产率上不去。

      但好的一面是鼓励研究能力,从零开始看到一个项目或状况,如何衡量,如何着手,如何表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到一定程度。将来AI泛滥,俺觉得学啥都可能不行,快速上手的能力是必要的。这恰恰是国内教育的一个短板。

      总体讲,国内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但感觉主动性和体能需要加强。至于其他,真不一定适合国情。

      • 家园 亲身经历

        我家孩子还小,所以也只能谈谈对低年龄的观感,也欢迎河里有经验的多指正。

        孩子从小在英国,我们不能容忍她不说汉语,去年就放在国内某一线城市幼儿园几个月,以下均为亲身经历。由于我们只是为了让她说汉语,所以没有让她上高大上的幼儿园,就是邻居常送的幼儿园,感觉在中档吧。

        中国幼儿园好的方面,相当干净,每天早上入园都体检。别小看这一点,国外幼儿园就是流行病天堂,还经常有虱子跳骚等不该有的问题,卫生马虎。每到冬天,从孩子开始,全家都是一轮轮的生病,加上医生能不开抗生素就不开的态度,对工作生活极大干扰。另外一点,吃的很好,和英国比不多说了,都是泪。

        不好的方面,第一个是师生关系。

        中国那个幼儿园一个班25个孩子左右,一个班主任,一个助理,一个生活老师。生活老师负责清洁卫生饮食等,班上活动主要由老师和助理老师带领。班里核心区域有一个很长的桌子,组织活动时比如做手工,通常班主任站在桌子一端,先让小盆友们坐下小手被背后看老师,老师在白班上演示,然后助理老师发材料,小家伙们在桌子上开干,同时老师巡视指导。体现了中国的师道尊严文化传统,也是国内师资不足国情所致。

        在英国的幼儿园两岁以内活动时大约一个老师带两三个孩子,三四岁大约一个老师带四五个小孩,每个孩子有一个key person,全面负责一个孩子方方面面。每个key person手下会有五六个小孩。教室分成几个小区域,同时并行不同的活动,每个区域只能容下几个孩子玩,桌子大部分是圆型,小孩子自己干啥有很大的自由。几个老师各在一个区域带孩子一起玩,由于桌子小,很方便老师和孩子及孩子之间交流。老师定位更多是孩子的大朋友。这点有利有弊,在高年级老师没有权威是英国学校很大问题。

        在英国不止一次我们接孩子时看到这货横在老师脖子上听故事,或者送孩子时她直接扑到老师怀里,老师也普遍和孩子建立感情,当我们转学时老师甚至会介意孩子没有和他道别,用他们的话as if leave for something better in life. 在国内我从没看到这样的。

        第二是活动种类

        在英国幼儿园除手工外养过蜗牛,兔子,蝌蚪,种菜,跳轮胎,每周一次森林学校,估计就是附近小树林踩踩。国内可能由于时间短,只看到做手工。

        第三是老师态度

        英国老师是绝对的鼓励,让小孩觉得自己最行,最聪明漂亮。甚至我们有时觉得孩子某些方面发展不好,老师会来打气。有时老师发现问题,会和家长说这孩子有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但我说目的只是让你知道,纠正的事情我会负责。

        中国老师似乎喜欢报忧,比如我孩子开始中文表达让人捉急,老师会郑重向我们反应,尽管她知道我们情况。

        这点个人感觉很重要,因为我觉得大刘在球闪里说的挺对,人生幸福的秘诀在于迷上点啥。俺觉得吧做事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不得不做的压力,一个是获得快乐的动力。鼓励式教育让小孩子有干完项目的小小成就感,下次他会继续干,因为喜欢上那种经过努力获得成就和认同的感觉,灰常高兴,形成正反馈,有点像上瘾和获得心流。如果还没干啥,有人动不动说你这不对那不对,我们也不会高兴不是?但是鼓励教育不是单纯快乐教育,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正确的认知是必要的,所以俺觉得中英教育这点上应该取长补短。很多无法无天的英国孩子要接受挫折,不少循规蹈矩的中国孩子要意识到他能行,这对他们都是成熟的节点。

        另外,最终结果还有教育外的社会因素。在英国不断回顾维多利亚时代的氛围里,小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过几乎注定是某个固定社会阶层的一员,水管工的儿子我又能如何,或我家本就高贵,某些区的人生活习惯无法理解的不健康等等,在没落的大气氛里很多孩子能有的反抗就是期望一夜成名上xfactor等等。在中国如果教的好不是太不幸,小孩子会知道大丈夫志在四方,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看到老毛,马云等等,对小孩的观念形成冲击,而这又取决于幼年期打的中文基础和自我认同基础。

        通宝推:bluestarry,盲人摸象,桥上,
        • 家园 关键在这一句

          “很多无法无天的英国孩子要接受挫折,不少循规蹈矩的中国孩子要意识到他能行,这对他们都是成熟的节点。”

          这个事情最后还是发生了,不过发生的时候,已经是这两个孩子都长大成人,出社会开创事业了。这时候,中国青年发现自己能行,还不晚;英国青年发现自己是渣,已经没救了。

          所以英国下去了,中国上来了。

          遮掩自卑是相对容易的,十床棉被确实可以掩盖一颗豌豆。你觉得马云刘强东就一定没有自卑过吗?

          纠正狂妄,往往要靠强行中止生命来实现。

          • 家园 本大你这就有点绝对了

            王子公主的故事持续不了多久。大部分英国公立小学的孩子很快就会感觉到学校资金的短缺,面临学校里对努力读书孩子的嘲笑,嗑药滥交暴力等等问题,长大后全面免费医疗和福利保险等就是他们的底气。然而部分英国孩子小学时就接受了严酷的教育和挫折。比如不少中产阶级的比较好的私立学校要求的入学的阅读水平竟然几乎是公立学校毕业时的阅读水平。这里的华人家长有条件会送孩子进私立,但大部分两个以上小孩没那么多钱,那就去公立外加请补习老师,让孩子考上语法学校(要求严格,但要靠成绩),将来或有希望上好大学,如果这也做不到,那就爸妈辛苦,自己每晚补习吧。总结,要么有钱,要么租房或买房进好学区入好公立+补习,要么有时间,本质上靠一个钱字,只有7%学生在私立学校。英国教育是典型的保顶层,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只要英国还能给底层提供保障,是个自稳定系统。

            中国相反,保底,当然现在也在向保顶层发展。还在上学时很多孩子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能行。然而中国压力教育下,很多孩子到了社会上已经被打压的不知道自己对啥感兴趣,自信心很低,也缺少主动性,同样浪费了很多人才。

            所以我觉得家长要具体分析,中国的要放,英国的要抓。教育的结果是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综合作用。怕就怕中国家长盲目学快乐教育的字面意义,或者觉得英式教育就能培养个上层绅士啥乱七八糟的东西。

        • 家园 家有上幼儿园熊孩子的亲身经历

          为了孩子上幼儿园(单位幼儿园)搬家。。。上小学再搬回去(学区),现在上中班。这是个单位的公立幼儿园,一班30个孩子,有5个中年(个人觉得年龄段很重要,只有一个没孩子的)老师,一个班主任、一个生活老师、三个助教,可能是因为老师人手足,她们的工作状态不错,对孩子很亲切负责,接孩子的时候能及时反映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声音温柔、脾气温和又坚决,不纵容孩子,理念是孩子之间的事情让孩子自己解决,这一点很是赞同。孩子也挺喜欢老师,能叫出所有老师的姓。

          幼儿园管三餐、两顿加餐,加餐包括水果和自制点心,晚上孩子回家肚子圆圆的,只吃点水果酸奶就够了。

          室内游戏分区,各老师分管一个区,游戏环节就是各选各的区域,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在前面。看日常照片,孩子在那边也不是很拘谨的样子,不过我会要求我的孩子坐端正,感觉还是坐有坐相比较好。由于大院内有公园,孩子平常也组织去公园踩踩,会戴上统一的帽子以免走失。

          课程方面大概有手工、美术、积木、益智游戏、烹饪、文化课、外教课、舞蹈武术等体能训练。课外给孩子报了美术班,跟另外一家找了个有执照的外教老师在家教英语,这两个孩子都挺喜欢学的。他们有的同学一周报六个班。。美术、舞蹈、数学、英语、思维、乐高。。。很恐怖的样子。

          早晨送孩子会走一段路,利用这个时间我给他背千字文、古剑篇、短歌行、木兰辞等,基本上都是四五言的长诗,不求孩子能背,磨磨耳朵。另外加个小九九作为数学启蒙。以上是我爸当年为我做的,传个家吧。

          通宝推:李根,盲人摸象,桥上,
          • 家园 老师年龄的确重要

            一是经验问题,一是好像中年大叔大妈们比较耐折腾。小孩子有时候非常皮,年轻点的老师很快没耐性了。俺家那货最喜欢撞老师怀里,不够壮不够肉的她不喜欢。

            • 家园 分享一下

              我选幼儿园的指标有三:

              1、一个班有几个老师;2、老师的年龄、专业程度;3、硬件条件。

              一般职场内的中年人都是经过几轮淘汰下来的,坚持多年必然有一定的专业性,我观察了一下幼儿园活动,每项都有套路,孩子跟着套路走老师轻松点,没套路恐怕是要累死。套路就是经验,经验需要积累,积累得假以时日,这就是为什么中年老师要比年轻老师有耐心。

              周围也有一些时尚幼儿园,各种特色的都有,但老师都是刚毕业的小姑娘,就算是幼师专业毕业的看着也不那么牢靠。

              幼儿园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老师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很大决定作用,无论如何要选个自己顺眼的。

      • 家园 花一个

        男孩子培养他相对正确的认知观吧,其他的,平时我是给他两种运动,一种小球类(需要跟自己身体较劲),一种大球类,他自己在学校里练篮球和足球。

      • 家园 国内一线城市的公立教育早就逐步接轨了

        什么小手放背后这是老黄历了,很多人都是拿自己童年的印象在说事,根本没有睁开眼睛看看现实的世界。

    • 家园 纠个错,洪七公从来没说过黄蓉教不了

      事实上他教了黄蓉打狗棒法,并且黄蓉学的非常好。降龙十八掌黄蓉学不了,因为这个是阳刚的路子,不适合女人。

      你这个学校肯定是私立的,肯定比公立的好些。不过嘛,其实这种学校是拼家长的:孩子学了一大堆精英做派,什么分享啦、创意啦,这些都很好;问题是,怎么才能先变成精英阶层呢? 一个扫大街的人、端盘子的人需要很有创意吗?换个角度,一个普通人的孩子和比尔盖茨的孩子上同一个学校,玩的一样好,最后他们能取得一样的成就吗?

      所以不要看不起刷题,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更重要。

    • 家园 请教一下:关于小孩子的时间管理这给点。

      兄台讲的那些优质幼儿园升上来的孩子有很多好习惯,特别是时间管理。这件事情我挺感兴趣的,觉得很有意思。

      请教一下,是哪些具体的行为体现出了孩子们的时间管理?而幼儿园当时又是怎么做到的?谢谢。

    • 家园 写的挺好的教育帖子,介绍了欧美优质小学的实况。

      从家长角度写出孩子实际受教育的过程,以及老师、孩子在学习中的互动,挺有意思的。特别是兄台总结的孩子受到的训练——看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看来欧美国家很好的学校确实从小就开始注意思维模式的训练,在教育理念确实先进些,教育的优质资源也比国内丰富些。这些挺客观的,兄台的观察也挺细致的。

      • 家园 我直说两句。

        如果以考入美国藤校为标准,或者以以后成为名人,如大公司的CEO,CFO为标准,你去查查各所谓名私校的毕业生的去向,和它们近年来的历史,你就明白他说的和你认为的是否正确了。

        脑袋都被洗了,而不自知。

        • 家园 更令人伤感的是其实还没被洗

          由于某些因素,继续滑下去。

          话说回来,搞理工农医的,真比搞琴棋书画歌舞的过得好?会做的真的比会说的过得好?

          f河友的选择我觉得没什么不对,无非是基于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有不同意见论事就好了,对人进行调侃,我个人认为有点不厚道了。

          f兄成也罢败也罢,总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没坑人害人。他说的事大也罢小也罢,也是存在的。

          在此言之有物的河友表示敬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