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浅析佛教 -- Ace

共:💬19 🌺156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所以我说佛教本是给超级精英人士修行的

            天赋与丰富的阅历,佛祖释迦摩尼已经以身示范了。

            具体形式不重要!具体形式不重要!具体形式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我替佛祖说三遍,所以佛祖老人家不立文字,不塑雕像,就是怕跟随他的后人把渡船(手段)当做了修行的目标,而非渡河。千方百计,创新驱动地让自己渡过河才是佛祖希望我们做的,具体方式与手段,佛祖一开始就不希望束缚。

            “你在河边放一条船,大家就坐船过去了。如果你只放一根竹竿,大家就到别的地方去找船了。” 这就不妥。佛祖其实只是举个栗子,他本意是让我们自己想办法渡河,什么方式都可以,关键是创新驱动和与时俱进。

            后世佛教,大都将手段当做目标,这才大问题,我认为佛祖是很伤心的。(当然,佛祖已经绝对理性,不会感到伤心

            • 家园 这就要讨论宗教的本质了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的共同特点就是修死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普罗大众在现实的艰苦里看到一线光明,得到活下去的勇气。

              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就是它的对象的普遍性,作为教主,必须要有一套能打动人心的理论,还要有一系列让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这就是渡船。你的船越大越漂亮,能渡的人也就越多,功德也就越大。所以,你不能对用心造船的人一概否定。

              当然了,你理解的佛学和大妈们信的佛教,严格来说是两回事。你修的是哲学思想,大妈们想的是河对岸的极乐世界。如果你告诉她们对岸什么也没有,她们会想着自己怎么渡河吗?还是另找一条船,死后去天堂吧。

              对她们来说,形式就是一切,每天三炷香烧到了,心也就安了,哪里有时间去想色和空的关系?

              所以,佛祖不会伤心的,看到自己的形象能让众多的人心情舒畅,他会高兴的,我想。毕竟,用曲解了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去教育想出轨的家伙们,对维持社会稳定还是有作用的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