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受迫害妄想症-当下中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 -- 达萨

共:💬61 🌺421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做子女的最深的恐惧

              就是变得和父母一样不好

              父母的优点也许可以学习到,也许不会,因为不一定走心,但是缺点的恐惧却更加深刻

              但是至少在我身上就有一个心魔,不停对自己说会变得怎样怎样,逃不掉的。明白这是一种心魔,似乎可以不理会,但是就是驱逐不掉

              现在更是“流行”所谓的“原生家庭论”,是把这种心魔“理论化”“必然化”了

              也许hulo和我一样,并没有一个放肆自由的青春期,并不是真正破茧、得到新的自我的人

              通宝推:hullo,
              • 家园 我的人生观

                我的言论,只是在陈述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情绪,实际上,我已经慢慢走出来了,只是还有些反复罢了。

                我走出来的方法,就是纯粹自己的直觉,升华自己的愉悦,通过统一又多次元的中性独立,和多次元共同化的中流无前,恢复自己的感觉,让感觉慢慢好起来。

                我的父母,我的家庭,是我性格和思想形成的第一大原因,我陈述事实的目的并不是抱怨,而是为了更好阐述载体能动的思想。我的思想,受叔本华,尼采影响很大,这两个人是典型的非理性主义者,他们都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叔本华的解决方法是追求艺术,偏重个人修养,而尼采的解决方法则是成为人上人,偏重社会地位。

                我的载体能动思想,可以看作图灵的成形素假说的普遍化,图灵认为生物系统中重复出现的规律图案,是由一对成形素(能控制生物图案的化学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这对成形素一个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另一个则有抑制剂的作用。而我则认为,万事万物的本源都是抑制与激发,这是两种基本的能动形态,抑制激发既有稳定有序的,又有混沌无序的,而载体则是相当稳定,相对有序的抑制激发形态。

                我的问题,根本就是感觉坏掉了,而不是受困于具体的人事物,这不是金钱,或其他外在事物能够改变的,只能重新恢复,甚至重启抑制激发的节奏,纯粹直觉,升华愉悦。

            • 家园 how old are you? Be a man!

              你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看不开家庭和血缘。父母配偶子女,以前还有宗族(还好被太祖改造掉不少)是法定利益直接相关人,是现在以家庭和血缘为自然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决定的,家庭和血缘同时也是私有观念的源泉和长久存在的动力。把家庭和血缘看作最可靠情感来源和最优先情感输出,是对这种建立在私有观念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形式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同。一直觉得,最纯粹,但也最不食人间烟火的感情是志同道合以及道不同不相与谋。物质极大丰富时才能接近吧。

              个人感觉, 远走高飞对你,甚至你父母都有好处。不过这话恐怕是过去式了。

              站着说话不腰疼。比勿论国事更应该勿论的是家事。罪过罪过

              通宝推:gschen,
            • 家园 我建议你去武志红博客看看
            • 家园 把自己变成狼,张开你的獠牙

              剥夺你父亲对这个家的统治力,只有这样,你才能走出来。

              • 家园 相依为命

                谢谢洒落兄的关心,好久没有与兄聊天了。

                父母再不好,他们的所有,都会属于我的,外面的人再好,也很可能别有用心,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终究,我还是相信父母,这不是他们决定的,而是法律决定的。

                说实话,父母现在去世,我不会伤心,只可能会更加孤单罢了,同样,我死了,父母也不会怎么伤心,因为他们内心只有虚无,几乎就不把我放在心上。

                我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低估了父母内心的虚无,这种虚无是没有底线的,可以吞噬任何的信誓旦旦,可以不顾他们的生死,更不要说我的命运了。二是我始终不能完全放的下,只要不在乎他们的言行,我的人生就会海阔天空,遗憾的是,我就是做不到。

                感觉,自己的感觉,给人的感觉,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在这两种感觉面前,再精致的理论设计,也狗屁不如。

                其实,已经不用跟我讲任何道理了,我只是感觉坏了而已,我致力于理论设计,不过是想要创造一个能够扶持感觉的架子,尽管在创造架子的过程中,我迷失了很久。

                感觉,就是一种典型能动,实质主要是生理心理的节奏。而理性,理智不过载体,是相对稳定,相对持久的能动形态罢了。

                很多河友让我给载体能动的能动,下一个定义,我很难给出来,主要的原因就是能动思想主要源自四个方面。

                一是理论物理学中弦理论里的闭弦与开弦。

                二是图灵构型素假说里的抑制与催化。

                三是社会领域的稀缺与剩余,稳定与发展。

                四是个人感觉的抑扬,节奏。

                前两种都是假说,这也是纯粹理性哲学体系的共同特征。总体而言,抑制激发的节奏,就是能动的根本。而不同的次元,就是载体的基本形态。

                更大空间范围的抑制激发,更久时间范畴的抑制激发,就是载体能动思想的根本追求,实现这样的能动,主要有两种载体架构,一是统一的多次元,二是多次元的共同。

                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 ,其本质都是一种彼此的感觉,也就是一种能动的循环互动状态,这种感觉在时空上的范围大小和持续性,就是衡量亲情,友情,爱情的尺度。

                抑制激发的节奏,是能动的根本,层次极元的次元架构,是载体的基础。

                • 家园 我不认为父母的所有都会属于自己

                  父母的就是父母的,自己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的不会自动属于自己的。

                  现行法律的第一继承人是配偶,不是子女更不是父母。夫妻关系,是现代社会的伦理基础。

                  你在理论游戏中走的太远了。

                  通宝推:gschen,
            • 家园 精神上和他们做切割
          • 家园 好可怜啊,还真有如此不靠谱的爹

            仔细想想,谁都有不靠谱的一面。但是,如果一个人持之以恒的一贯不靠谱,那就很值得玩味了。如果,此人又娶妻生子,那么他的妻子儿子就悲催了。

            看到7天兄弟的遭遇,我已经忘记我主贴要讨论的问题,光顾着同情和发泄了

            • 家园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兄可能不了解农村的情况。那个时代的农村人,多数是为了面子活着。电视剧《新结婚时代》里有这么一个桥段:农村出身的男主远房亲戚过世,男主的父亲为了撑面子,要求男主的北京媳妇大冬天回农村哭灵。女主对此难以接受,女主的弟弟劝她“农村人啥都没有,就剩面子了,你就去给他们点面子吧......”

              我父亲有两个姐姐,都嫁得比较远,老家没有亲兄弟姐妹,在农村属于势单力孤、挨欺负的。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他倾自己所有都要在外面撑面子、巴结人。这种行为给他的回报就是做民办教师----如果不是他那种自己饿肚子也要撑面子、巴结人的处事方式,他是不可能得到这种机会的。

              而在他苦熬20年,转成公办教师后,再回头看,当初的付出真的不值一提。于是他的人生信条是:别管多有钱,都要吃糠咽菜,把钱省下来在外面撑面子、巴结人----并一直试图把这种处事方式强加在我身上。

              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还算不错。现在想来,转折点就是在他转成公办教师以后,他的行为方式出现了2个变化:

              1、老是试图向全世界证明:他比自己的儿女强。他有句口头禅:“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我比你强。”在他心目中,既然他初中没毕业都能混成公办教师,如果有机会像我一样上研究生,最起码可以做到副省长。他一直在跟子女较劲。比如说炒房子,我妹妹现在手上有7套房产(包括我们一起出钱给父母买的2套),卖过4套、给我小姨买了3套。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0几年,她几乎每年买一套房。漫说我父亲没钱,就算他有钱,也应该交给我妹妹操作。可是他自己兜里一个子没有,也要操作一把炒房,以证明自己也懂。他似乎不甘心活在儿女的阴影里。

              2、对儿女没有了最基本的尊重---这是我小的时候没有的。最起码在我上本科、研究生的时候,假期回家,我们还是能聊天的。现在想来,原因有二:一是当上公办教师信心爆棚;二是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小门小户的苦逼家长了,已经变成大家门的老爷了。大家门的老爷,怎么能不给子女立好规矩呢?怎么能不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威望呢?一方面把子女当成私有物品,一方面试图在亲友邻里中建立崇高威望,自己又没有啥手腕,唯一擅长的就是勒紧裤腰带、撑面子、巴结外人。

              关中农民老弟的父亲,也是在转成公办教师以后,突然不知道自己姓啥了的。

              通宝推:脊梁硬,
              • 家园 似成相识的感觉

                家里的农村亲戚里,也有类似的人。可怜可笑,

              • 家园 虽然没接触过,不过还是能理解

                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父母(主要是我老娘),也是为别人的评价而活着。所以她很难理解我的额一些做法。可能他们那一代比较苦的或多或少都有这个问题吧!内心不够强大,特别在乎面子。当然,令尊这样的在乎面子已经有点极端了。

                我老娘很难接受:我一件外套穿10几年,袖子都磨得毛边了还在穿,十几年不换样的一双3515军用皮鞋穿四季,但是却要花很多钱买一块表。这个牌子她还不知道!但是,在我这就很正常。男人给自己买块好一点的表,说到底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和表扬。男人很不容易,在外面做事,好事和家人分享,难处自己一个人消化。做了一点成绩,也没谁夸夸你(夸了也没意义)。就给自己买块好表吧(工业品的额顶级是艺术品。好的表就是这类东西的集中体现)

                兄台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也很难。毕竟老人家上了年纪,很多想法已经定型。不过,还是建议兄台在关键地方要咬住,免得老爷子做了蠢事,而你的孝顺变成了推波助澜。到时候,老爷子说不定还要骂你:当初你为什么不拦着我!

          • 家园 人的臭毛病都是被惯出来的

            你还和你爸同住吗?如果不是,不理他,等几年就什么脾气都没了。现在这种状况,属于周瑜打黄盖,你虽然说自己觉得不爽,但是还愿意忍耐,那就没法了。

            • 家园 对头,父母是老小孩,不能太惯,否则反而害了大家!
            • 家园 家务事,外人无法体会。没有铁石心肠,无法摆脱

              孝文化下的中国父母,对付外人的手段没有,对付子女办法多多。

              仍以《欢乐颂》为例,看看樊胜美的父母是如何对付樊胜美的:

              1、樊胜美的哥哥把人打伤,樊胜美的父母找樊胜美要医疗费,最后把樊胜美榨干后,把钱都给了她哥哥嫂子到外面躲事,大冬天老两口带着5岁的孙子到上海投奔樊胜美。没有手机、没有钱、没有樊胜美的住址,老的老、小的小,躲在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里,直接把自己放在可能冻出人命的境地,樊胜美能怎么办?只好连夜到火车站去找人。

              2、樊胜美哥哥的房子是樊胜美的父母和樊胜美出钱买的。樊父在经历了到上海的一连串Drama后中风,需要手术,樊母逼樊胜美借钱借不到,在樊胜美22楼邻居的威逼利诱下卖了她哥哥的房子。为了避免樊母把钱给他哥哥,在22楼邻居的建议、鼓励和帮助下,樊胜美把钱都捏在自己手里,定期给她母亲寄生活费和父亲的医药、护理费。樊母把钱都给了他哥哥,自己领着孙子在小区门口要饭----作为女儿,樊胜美该怎么办。

              对付儿女,他们豁得出去,知道你不能看着他死在大路上,做子女的能怎么办?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炒房子的时候帮他借钱。当时应该硬下心肠,让他把那5万块钱押金赔进去。

              通宝推:李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