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美的中文教育 -- 晨枫

共:💬68 🌺1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勉之,勉之.

        这个拼音简体的方法明显方便,简单的多,慢慢会成为主流的

    • 家园 如果专门是针对海外华人的,能不能不要汉字?

      很实在地说,第二代有多少会回去中国的?第三代更加不要说了,能保证下一代一定跟华人联姻的都不知道有多少。目前来说,海外不回国的仍然超过八成,回国的是少数。

      学中文字如果没有机会用,很快忘掉,我已经不能一笔一划写中文保证不漏笔划不写错别字,幸好有拼音软件。很多小孩子学中文没有积极性就是因为太难,如果他们日后也不会有机会使用的话,是否时间精力投资太大?为什么海外华人不能启用一种容易流传的中文(比如专门使用拼音,加上某种辨认分清不同词组的意义)?

      我觉得最理想的就是能让所有的中文报纸书刊上都有拼音,能看中文字的看中文字,不能看的直接看拼音。这样不仅降低非华人学中文的门槛,让中文更容易传播,也能增加孩子学中文的积极性。我就知道不少家长到了一定年龄当孩子的功课加重就放弃中文,因为从功利的角度出发,不少北美的华人家长认为中国是孩子日后的后备出路,并非主要出路。如果能降低难度,相信可以保留很多学生。

      • 家园 在龙空社区几年前有这个的讨论

        结论是,未必方便到哪里去 不仅会保留汉语的一些弊端 还把汉语的大部分优点弄没了

        想想光是分辨出那些是拼音 那些是别的什么语的 就要弄上一阵了

        不过呢,汉语和拼音一起注,弄得跟小学教材那样 估计效果最好

      • 家园 汉语拼音现在的定位是作为汉语教学的辅助工具
      • 家园 纯拼音恐怕有问题

        中文的同音异义字、词太多了。同时标汉字和拼音是一个好主意,但排板可能有问题。除了小学教科书,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信息密度也低,报刊成本要高好多。

        海外华人子弟到底有多少会回中国,这是一个million dollar question。但是,和中国有一定的关系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比如对华贸易、涉华法律,即使回中国旅游也需要认一点中文。一张中国脸,会说几句中国话,但中国字大字不识,自己也会羞得无地自容的。我认识的几个华人后代(现在都工作多年了),就是这样开始学中文的。

        语言是打开一个文化的大门的钥匙,多打开一扇大门,增加的不光是修养,更是谋生的天地。

        孩子现在有抵触,但越大,抵触越少。

    • 家园 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满喜欢繁体字的

      我喜欢繁体字最初是因为书法。繁体字的字形美是简体字所不能及的。繁体字本身传承记载了汉字多年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汉字造字的源由和字义来源现在还能在好些繁体字上有很多保留,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传统里值得保留的一部分。

      虽然我也是用简体字更习惯,因为毕竟是在简体字教育下长大的,比如我觉得繁体字里的乌龟的“龟”字就难写的要命,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没有必要一定要把所有繁体字都推出我们的生活,且不说直接写作繁体字吧,起码要能够通畅的阅读繁体字,以前读书时候的老教授就经常要求我们看繁体字的古籍,看得多了,还是觉得满好看的,最重要的是,在我看原版的金庸古龙的时候,也很有帮助,呵呵。

      注音符号我不懂,没有发言权。但简体繁体我觉得干嘛要一统呢?并存着不挺好的吗?最早一九二几年钱玄同提出简化字的方案的时候,也没有改动那么多的嘛。。。。

      • 家园 要看教育的对象是谁

        喜欢繁体字没错,也没必要取消繁体字。

        但简体字用于普通教育应该更合理吧?

        喜欢书法或对汉字有更高追求的,当然可以再学繁体字啊。

        说实话,正如汉字的不同书体,大家也就是认认楷书,行书啥的,有多少人认得草书呢?(俺孤陋寡闻,说错了别怪我

      • 家园 中国书法里我还是觉得大草最美,所以简体字也好看,

        很多简体字不就是从大草体来的吗?

        不过,繁体字写出来也好看,写中国字不就是画画儿吗?

      • 家园 可是汉字作为美学欣赏的对象和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呀

        识繁写简或许是理想境界吧。

        • 家园 兄弟对繁体字就挺头大的

          倒不是说兄弟看不懂(多年金庸原版练下来,平时再看个香港小报啥的,70%的繁体字兄弟都能写出来),但是确实给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多不方便。有很多人的名字往往用一些很冷僻的字,比如我有个朋友单名一个“睃”(通伟),就让人很是挠头。长辈们的美好愿望俺们理解,但这名字写不好写,万一写错了还显得不太尊重。仅仅是平时还好,遇到跟计算机打交道的时候就更是歇菜,特别是因为银行主机里处理汉字的字库没有那么大,开户就是一个大麻烦,万一碰上领身份证落户口啥的,真的要急死人。还有就是别人汇款也会出现电脑判别“帐户名不符”,钱被打回去的情况,您说这什么事儿啊。

          BTW:俺那位朋友痛定思痛换名字了,就是那个同音简化字的“伟”。

      • 家园 看到非MM的留言﹐在下真感動。
    • 家园 小虾米想插句嘴

      文字这玩艺,本质上就是个工具。用多了就成了标准。对老外,一句话就搞定,你学中文是想和十三亿人打交道,还是想和两千万人玩?至于那音标,好处不用我说,老外自己估计还感激不尽。

      关于汉字繁简之争,我的看法是,繁体字早晚得完蛋。大陆用的快死绝了,问题不大。港澳台和海外需要政府加把劲推一推。这也算完成统一的软性力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