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经历的改开前后的农村生活 -- 老实农民

共:💬517 🌺6785 🌵1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意您的观点

        农村的改革目的是给农民种植的自由,结果却是给了农民脱离农业的自由。

        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基础就是大量廉价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农民工。

        可是,经济发展的受惠最少的也是农民工,开始是户籍制度,现在是高房价将农民挡在城市的外面。

      • 家园 关键是毛周打破了外部对中国的封锁。劳动力转移是很自然的事

        邓氏改开破坏了有序的转移和升级,造成了老百姓本不该有的痛苦,留下了各种本不该有的后遗症。

        通宝推:年青是福,
        • 家园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何况一个国家?

          "是很自然的事",你给东欧、乌克兰、俄罗斯人民好好说说这个很自然的事情咋到他们那里不自然了;给古巴老挝人民也可以讲讲

          很自然就GDP世界第二了

          很自然就美国来求你搞G2了

          当然自然了,“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哥伦布把鸡蛋竖起来之后,是个傻子也觉得自己很行了

          • 家园 工厂建好了,找工人生产,是不是很自然的事情?

            自然,是大势所趋,而不是随随便便,而这个大势,是整整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政治环境,国防建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乃至思想文化,这些如同高筑了堤坝,抬高了水位,然后放水发电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做这些勒紧裤腰带搞全面工业化的国家,二战之后全世界也就中国一家,你举的哪些国家,谁能这么干,他们也可以自然一下。

            最简单的说个例子,四川维尼纶厂,辛苦攒钱从日本法国买设备,74年开建,到79年投产,新增几千工人岗位,其中实现部分劳动力转移,是不是“很自然的事情”?

        • 家园 本炮哥点你一炮

          老毛是顶住了封锁好不好?

          中美互访是72年,但是中美建交是79年的事。

          大规模突破封锁是79年开始,给毛子下袢,连日元贷款都骗到手了

          张召忠将军(严肃脸)说:“80年代中美蜜月期连美国自己都忘了。美国军方把自己的东西拿过来,中国想买什么买什么。美国舰艇来华访问,我到美国军舰担任联络官,一天到晚在美国军舰上办公,想看什么看什么。宙斯盾打开让我们看,里面的电路板打开让我们看,中国想买什么美国都卖。”

          黑鹰直升机79年美军才装备。84年解放军装备。

          这个游戏玩到苏东坡为止,因为把毛子打垮了。没必要结盟了。

          不要和我顶撞,《F16有限元设计原理》这书可能还在我家。美国的礼物之一。

          不要说这样卖毛子不够高大上哦。反正都是死敌。

          致于这个“自然而然劳动力转移”,我是没见到。知青造反倒是听说。

          通宝推:時千峰,
          • 家园 “中国想买什么美国都卖”局座这个简直就是忽悠了。关键货

            人家是不愿意卖滴。产品嘛,非国家战略核心货当然可以卖啦,你就仿得了?不说别的就西科斯基UH-60中型通用直升机中国特定版S-70C,到目前自个鼓捣的还没飞出来使用,都多少年过去了。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盟友是依据等级发狗粮滴,最近蹦得最欢的日本秋田犬在F35给的待遇就老是矮日不落一截。利益账,这帮白人国家算得比矮凳还务实,更不吃亏。

            自从倒向偶们的自由灯塔,当然要给点好货,不然谁投奔大哥呀!都是交易。咱只问,是否做到极致划算,前面已经有南斯拉夫....等一票国家做过示范就不多说了。不怕你吹,就怕你不比货。建交,都倒靠过来,算啥屁事。

            忘记提了,80年代,那可是西方各国头大的年代。哪个不是被折腾焦头烂额的,不就是那破危机给逼得么。有个土冒来自带市场来投靠,各个卖货的主巴不得政府多开点缝好拼命忽悠这土冒,活下来才是硬道理嘛资本家比谁都懂。反正两霸危机严重,搞不好是苏联挺过来了,灯塔却倒塌就麻烦了。两害取其轻,为了帝国霸业,这点损失算啥,说不定还赚大发,至少军火巨头日子好过多。一切皆为对消战略服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看了一遍土共装备,还是叶利钦舍得出血。一溜水的装备,那件是没有俄技术的影子?找找看看喂!当然,法兰西这个号称独立外交的,那点事就不用再翻烧饼了。

            这世上没有天上掉钱的好事,其实偶尔也做一下麻痹自个。全都是赤裸裸的交易,看的是谁赚的更大,谁获利最大。这才是真本事!至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换过程,这社会主义阵营又不少少数,比一下不就得了。这点事都拿来吵,太对不住干成功的那些先行者了点吧!

          • 家园 你眼里西方世界就一个美国?

            政治上,

            1950年5月,中国瑞典建交;

            1964年1月,中法建交;

            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2年3月,中英建交;

            1972年9月,中日建交;

            1972年12月,中澳建交。。。。。

            而中美建交从72年开始推动,中途被毛周去世和水门事件耽搁了,拖到了78年12月签字罢了。

            经济上,四三方案的设备技术引进国,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瑞士,联邦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

            一个政治上得到联合国承认,通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建交,经济上全面引入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的时期,这是“顶住”还是“突破”?

            你为了捧邓先富,死活装瞎贬低前人的功绩,可笑邓先富才和美国人蜜月了几天呢?十年不到,搞得美国人分分钟想弄死中国,拉着全世界制裁中国,“邓氏开放小十年,一夜回到文革前”,这水平杠杠的,比叶利钦还厉害。

            ------

            劳动力转移嘛,你拿个知青造反说事来否定?那富士康跳楼,工人下岗可以用来否定什么呢?起码知青造反都是个案吧,而工人下岗全国上千万,按你自己的逻辑,说说看?

            而劳动力转移这事,1966年全国职工人数5198万人,1976年,全国职工人数8673万人,十年间多出来的三千五百万职工,不是劳动力转移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你也别嫌少,小平同志把持国政十年,全国职工人数增长也就三千多万,按人口比例和增长率来说还下降了,这还是你所谓的“大规模突破封锁”,“中美蜜月”时期。

            通宝推:hattie,起于青萍之末,老老狐狸,
            • 家园 看到这9个字,兴致大坏,后面就不看了

              劳动力转移嘛,你拿个知青造反说事来否定?那富士康跳楼,工人下岗可以用来否定什么呢?起码知青造反都是个案吧,而工人下岗全国上千万,按你自己的逻辑,说说看?

              要说造反都是太平天国水浒梁山那样的才算,还真没听说过。如果指云南知青闹得那出算的话,倒真是“个案”。

              说个年轻人听不懂的话:4050跳楼固然悲惨,而早先呢,2025找不到该上哪个楼去跳,如果再延续10年估计各地也就多了,随便哪个楼,不再挑了。知青的后遗症一直延续到现在,知青子女找对象还算特殊的一群,一些地方还有知青补贴。

              • 家园 要说云南知青的那出个案吧,嘿嘿

                看过数字,至晚从72,73年之后,至知青闹着要返城那阶段,当地接收了起码十二三万知青。那么闹事的时候当地还有多少知青没回城呢?是五六万。

                换句话说,六七年的时间段里,招来了十多万知青,同时招工回城了起码近十万(还有七二年之前的老知青呢),留在原地的知青数量只是总数量的不到二分之一,甚至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这明显是一个有秩序的流动过程。然后知青们不干了,死活要一窝蜂回城,至于回城没工作,那当然不在小年轻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是“虽然也有两只手,还是城里吃闲饭,舒坦”----当然年轻人闲饭吃多了容易惹事生非,最后招来严打,那更不在小年轻们r考虑范围之内了。

                顺便说,当地知青数目是出自记忆,相信大体无差,但如果谁有更准确的资料出处,不管是证实还是证伪我的记忆,都表示欢迎感谢。

                • 家园 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六七年的时间段里,招来了十多万知青,同时招工回城了起码近十万(还有七二年之前的老知青呢),留在原地的知青数量只是总数量的不到二分之一,甚至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这明显是一个有秩序的流动过程。然后知青们不干了,死活要一窝蜂回城,至于回城没工作,那当然不在小年轻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是“虽然也有两只手,还是城里吃闲饭,舒坦”

                  看你也就30岁刚出头的模样,那时候还没有你,有关文革、知青的知识是怎么来的?

                  你该不会把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也想成大型团体西部观光之旅吧?为什么你不呢?路过茅台有茅台酒喝,下武威有火腿吃,还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呢。

                  对小人物就敢想敢说;而对大人物你就不敢想了吗?

                  • 家园 顺便再说几个数字

                    七十年代,日本城市人口七千万,支撑了当时世界第二的工业规模,日本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反过来说,七十年代的生产力水平,即使工业发展到了世界第二,也就满足七千万城市居民的就业需要。而当时的中国城市人口呢,整个七十年代从一亿四千万发展到一亿九千万,您自己说七十年代中国的工业要发展到日本的几倍,才能满足这两倍于日本的城市人口就业需要,而不至于向农村,边疆转移多余劳动力?又该怎么才能发展到那一步?指望天上掉馅饼么?

                    您在那呻吟“少年不识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敢问您呻吟这几句,就能从天上掉下充分的工作岗位么?我倒是也听说过两句没那么文雅的,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大有大的难处”是也。

                    通宝推:阴霾信仰,武工队,老老狐狸,journal,
                    • 家园 问我?滑天下之大稽

                      您自己说七十年代中国的工业要发展到日本的几倍,才能满足这两倍于日本的城市人口就业需要,而不至于向农村,边疆转移多余劳动力?又该怎么才能发展到那一步?指望天上掉馅饼么?

                      建国后一直到上山下乡,我从没有在国家计委干过一天,也没有在国家计生委干过一天,你凭什么要我来回答安置多余劳动力的问题?

                      想到或者想,你这问题其实应该去诘问谁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